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

張敖覺得這次談話很重要,有可能夫妻二人躲在家中一商議改變了大漢歷史發展的方向,所以張敖只能先向劉樂普及一些哲學知識。

“主要矛盾?什麼叫主要矛盾?”劉樂滿臉懵懂的看着張敖,張敖所說的話她一點兒也聽不懂。

“簡單的說就是現在趙國乃至大漢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張敖見劉樂的樣子,只好用最簡單的話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至於準確不準確只能以後再說了。

“大漢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百姓的吃飯問題。”劉樂還是挺聰明的,而且這陣子又接觸了大量的紡織女工,對百姓的生活狀態有深刻的瞭解。

“現在大的戰事已經平息了,皇帝陛下穩住了天下的局勢,匈奴人經過再次戰爭見識到了大漢的實力,想要侵略大漢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可以說大漢基本上解決了百姓活命的問題。所以現在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讓百姓有飯吃,怎麼有衣穿,進而擁有房產田宅。你想過沒有爲什麼百姓會沒有飯吃。”張敖談的興起坐直了身子,收起懶散的狀態,一副討論重大問題的樣子。

“可能是因爲戰爭,使得農夫無法安心耕種吧?”這個世界給劉樂印象最深的就是戰爭了,劉樂自懂事開始差不多就在戰爭中度過。

“這是一方面的原因,沒有種植肯定就沒有收穫。但現在戰事已經結束兩年了,爲什麼百姓的生活仍然不好?”這實際上是困擾了漢人千百年的難題,漢人始終都在爲吃飯的問題發愁,戰亂時沒飯會餓死,和平年代能吃上飯,但也吃不飽,所以吃飯是漢人的頭等大事,大家一見面總會互相問候:“吃了嗎?”這在後世聽來似乎是個笑話,但在捱過餓的人看來,吃飯了是一件很令人驕傲的事。

“這是爲什麼?”楚漢戰爭結束了,劉邦奪了天下,劉樂成爲了大漢公主,自然不會因爲吃的問題發愁,但他並沒有被困在王城之內,對外邊的社會狀況還是瞭解的,知道現在百姓過的日子很苦,卻也想不透其中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是因爲每個人能夠生產出來的東西太少,也就是一個人種田所產出的糧食除了他自己食用外,剩下的太少,一個人的勞動能養活的人太少。”張敖想說現在大漢的科技水平差,生產力水平底,又怕劉樂聽不懂只能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

“那就沒辦法了嗎?”劉樂也是渴望百姓都過上好日子的。

“提高技術水平是改善百姓生活的一個好辦法,比如一畝地本來只能打兩石糧食,如果通過改良種子,施用肥料讓畝產提高到三石,百姓的生活就會大爲改善。”張敖拿人們最關心的糧食舉例。

“這個我懂,就如同咱們在御花園裡種植植物一樣。”經張敖一提劉樂想起了張敖修建的邯鄲城外的那個超大的御花園,花園建成了,他們夫妻去遊玩的機會不多,更多的是關心着花園裡培育的良種能不能推廣,施肥辦法是否有效。

“對,就是這個意思,技術的提高不但涉及到農業,而且還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紡織廠裡的羊毛紡織技術,爲百姓織出了更多的布匹來做衣服,工匠營的鍊鐵技術生產出來大量傢俱。但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努力提高技術水平,使得每個人努力工作生產的東西,除養活自己之外,還有更多剩餘。那樣所有的人的生活都會好很多。”張敖在前世生活的世界沒有發現一個不是騙子的經濟學家,所以他也不太懂經濟理論,卻樸素的感覺到只要物質豐富,儘量克服分配不公,百姓的生活多少能夠好一點。

“怎樣才能提高科技水平呢?”劉樂被張敖說的成爲了十萬個爲什麼,不斷的向張敖提問。

“我覺得這大漢科技水平提高的重任就要落在你的身上了。”張敖說這話時有一種靠媳婦去打拼,自己吃軟飯的感覺。但張敖也是沒有辦法,現在張敖的身份十分尷尬,

他既是外戚,又是諸侯王,外戚做大大漢的大臣們不幹,諸侯王強大劉邦肯定不放心。而提高大漢科技水平這件事要是辦成,主持這件事的人肯定會獲得巨大的聲望。爲了避免劉邦拿着刀來追殺自己,張敖決定這事由劉樂來做。

“準備讓我幹什麼?”劉樂聽說張敖不是在開玩笑,十分認真的說道。

“我準備建一所科學院,由你來當院長,主持全面工作,招收聰明的讀書人,和天下的能夠巧匠進行研究工作,篩選更好的糧食種子,生產更好用的工具,發明出以前從未有的東西。科學院中招聘來的人稱爲院士,給他們比官員還要好的待遇,而且根據他們研究成果貢獻的大小授予爵位。”張敖受了多年人人平等的教育,很反感社會上有貴族的存在,利用爵位將人分成三六九等,聽起來更是不舒服。但在大漢時間長了,張敖發現爵位還真是催人奮進的好東西,不過張敖也準備逐步的對爵位進行改革,剔除爵位中人身特權,讓有爵位的人獲得一些經濟利益和禮遇還是可以的。最終把爵位發展成一種榮譽稱號。

“讀書人與讀書人是不同的。一種讀書人每日裡只讀書不結合實際,這種讀書人一點兒用處也沒有。另外一種讀書人所讀的書是人類經驗的記錄和總結,並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實踐中,這種讀書人是科學院所需要的。給他們再高的禮遇也是值得的。”以前張敖讀史書感覺華夏千年歷史上只出現過文人,寫過一大堆溜鬚拍馬或者自怨自艾的文章,卻沒有出現象樣的科學家。後來張敖纔想明白,華夏在歷史長河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世界中的大國強國,他的科技水平不可能不領先於世界,科學家肯定也是有的,只不過。掌握話語權的文人不願意記錄在他們看來是另類的讀書人罷了。

“我怕由我來任院長,其他人不服氣。”科學院招募來的定然是聰明人,劉樂擔心管理不了。

“這個不用擔心,有本王在保證讓他們心服口服。”越是聰明人越容易明白實力的強弱,張敖相信自己隨便顯露出點兒知識都可以讓這個年代的聰明人臣服。

讓劉樂當院長不是難事,張敖現在發愁的是怎麼向貫高要錢。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十三章 車迷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十七章 閱兵第七章 惦記公主的黑胖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稱王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二百四十六章 稱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無蹤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