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

劉邦發現朝會並沒有向自己預計的方向發展,在代國時表現良好的陳豨翻了臉,說什麼也不肯承認淮陰侯韓信參與謀反的事。

“把他們倆個給我帶下去。”劉邦發現不能讓淮陰侯韓信和陳豨再說了,越說越亂。

淮陰侯韓信和陳豨被帶了下去,大殿之內又恢復了平靜。大臣們大眼瞪小眼,全都不說話了。

劉邦現在的作法確實是有點兒不得人心,大臣們人人自危,不知道劉邦的底線在哪裡,異姓王要收拾,領兵大將要收拾。大殿內的衆人都掌握着一定的權力,誰也不知道劉邦會不會把這些權利也都收回去。

“周昌,你說這次平定陳豨叛亂皇子劉如意表現如何?”劉邦沒能定淮陰侯韓信的罪,同時又想起一件同樣煩心的事。

“皇子,表現很好。”周昌做爲代國的相國親眼見了劉如意的表現,周昌是個耿直之人,當然要實話實說。

聽了周昌的話,劉邦的臉色好了一點兒,“皇子劉如意親臨戰場,面對強敵毫不退縮,多次殺入敵陣斬將殺敵,調度軍隊井井有條,充分表現出他的勇敢和睿智。我認爲大漢需要這樣的人領導。所以我決定,剝奪劉盈的太子之位,由劉如意任太子,將來繼承大統。周昌你現在就擬旨向天下公佈。”劉邦以前透露過換太子的意思,羣臣卻沒有人響應。這次劉邦乾脆不和大家商議直接下旨了。

“臣......期......期......不奉詔。”周昌本來說話就口吃,聽說讓他寫這樣一份詔書,更着急了。口吃的越發嚴重,但意思說的很明白。他不執行劉邦剝奪劉盈太子之位的命令。

“你們都給我滾出去。”劉邦沒忍住暴發了,想讓誰當太子劉邦竟然自己做不了主,大臣竟然不聽他的話。

劉邦發現自己又選錯了人,本來以爲劉如意是代王,周昌是代國的丞相,兩人關係應當不錯,如果將來劉如意繼位周昌很可能就是大漢的丞相,在這樣的利益誘惑之下週昌竟然沒有替劉如意說話。

周昌不聽話,劉邦還真不能把周昌怎麼樣,當年周昌的哥哥在滎陽替劉邦死了,周家對劉邦是有恩的,而且周昌有名的硬骨頭,當初劉邦騎在周昌身上打,周昌還敢說劉邦是桀紂之君,是個大大的昏君,劉邦拿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讓大臣們滾蛋。

大臣們聽到劉邦讓他們滾一個個如蒙大赦。他們既怕被指認爲陳豨謀反的同黨,同時也怕劉邦讓他們寫剝奪劉盈太子之位的詔書。

寫詔書這事情裡外都不會討好,如果劉如意能當上太子,寫詔書的人阿諛奉承的名聲肯定跑不了了。如果劉盈保住太子位當了皇帝,寫詔書的人肯定是死路一條。

劉邦征討陳豨時的好心情一掃而光,決定去找皇后呂雉攤牌,說什麼也要讓劉如意當上太子。

“皇帝散朝了。”皇后呂雉還奇怪劉邦怎麼往她的宮殿裡跑這麼勤,難道她老樹要開新花了。

“那陳豨竟然當堂改口說謀反未與韓信勾結,使得我沒辦法直接定淮陰侯韓信的罪。”劉邦把朝堂上陳豨翻供的事跟呂雉說了。

“皇帝陛下就是太心慈手軟了。淮陰侯韓信早該處死永絕後患。”呂雉此時只能後悔沒有在長樂宮鍾室直接將淮陰侯韓信殺死。

“事到如今該怎麼辦?”劉邦現在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面對羣臣他也不能一意孤行。

“派人繼續審問陳豨,這期間把淮陰侯韓信關在監牢嚴加看管,等事情平靜一些後找個藉口把韓信殺掉。”此時呂雉顯示出她狠辣的方面,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也只能如此了,現在這麼多人窺視我劉氏江山,太子劉盈爲人軟弱,怕是在我死後駕馭不了這些大臣,我想還是讓劉如意當太子,找一塊富饒之地封劉盈爲王如何?”劉邦鐵了心要讓劉如意當太子。

“你對我們母子也太狠心了吧,當初你被官府追殺從家中逃走,扔下我們孤兒寡母受苦,你當了漢王在敵人來襲時又把兒女扔下車,我們差點兒死於亂軍之中,現在日子好過了又來搶劉盈的太子之位。你的良心何安?”在逃命時將兒子劉盈和女兒劉樂扔下戰車已經成了劉邦人生中最大的污點,劉邦一與呂雉談太子的事,呂雉就會提起此事,總是令劉邦無言以對。

劉邦再次提出的換太子的建議又無疾而終了,再與呂雉呆在一起沒有了意義,劉邦起身前往未央宮了,那裡至少不會被人指着鼻子質問。

劉邦走了,呂雉卻感到危機就要降臨。劉邦換太子的決心越來越堅決了,現在竟然直接在朝堂上當着大臣提了出來,而且都準備下詔書了,要不是周昌的抵制,換太子就既成事實了。

太子劉盈這次沒有被廢周昌絕對有功,也說明開國功臣們還是支持劉盈的。爲了把功臣們拉入自己的陣營,呂雉專門找機會向周昌表示了感謝。

光拉攏功臣也不保險,皇后呂雉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力量,於是急忙將她的二哥呂釋之請入了宮中。

前些日子呂雉的大哥呂澤不明不白的死了,呂氏家族損失巨大。現在呂雉的二哥呂釋之成爲了呂氏家族的主心骨。

呂釋之雖然早期也跟隨着劉邦一起反秦,並被封爲了建成侯,可他的能力與影響力比呂澤要差遠了。

“二哥,皇帝一心要奪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如果將來劉如意當了皇帝,我們呂氏家族全都將死無葬身之地。”呂雉沒有擺皇后的架子,而是以兄妹聊天的姿態與呂釋之商議。

“這可怎麼辦?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呂釋之本來就不善謀略,聽了皇后呂雉的話更爲着急。

“二哥你看誰能想出辦法來呢?”皇后呂雉現在也是急病亂投醫,能保住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誰的主意都會聽。

“要說主意多,最聰明的人就要算留侯張良了。”一提想辦法呂釋之自然就想到了張良,張良的才智是呂釋之等人最佩服的。

“留侯現在託病連朝都不上,他會幫我們?”呂雉爲了太子的事也曾找過張良,張良卻沒有明確表態。

“我這就去求留侯張良,說什麼也要讓他想出個主意來。”呂釋之爲了外甥的太子位也豁出去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三百六十七章 跳級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長安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四十章 長樂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春遊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