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

聽到張良要他辦一件皇帝都辦不成的事,呂釋之氣的要吐血,心想張良是不是在玩我,皇帝辦不到的事以自己的才能肯定更辦不到,八成是難上又難的事情。

可是事已至此,好不容易說動張良出主意,現在說辦不到,正中了張良的計,張良可以什麼也不管了,說什麼這時也不能退縮,於是呂釋之強硬的說道:“留侯說吧,什麼事?我一定能辦到。”

張良見呂釋之的態度明白呂氏家族已經鐵了心要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也就不再繞彎子,對呂釋之說道:“此去長安西邊有一座山,名叫商山,山上隱居着四位當年躲避秦始皇焚書坑儒之禍而逃去隱居的。由於年歲已高,全都是白髮長者,被人稱爲’‘“商山四皓’,皇帝陛下一直想請他們出來爲朝廷效力,他們四人卻堅決不肯出山,若是皇后能以禮相待,請他們四人出山輔佐太子,皇帝陛下定然不會動換太子的心思。”

“皇帝請他們都不出山,我們去請肯定也很困難,既然留侯知道他們四人的行蹤,想必與他們四人很熟,不如留侯出馬將四人請來如何。”呂釋之真的不知如何同這些讀書人打交道,面對四個劉邦都請不動的老人,他一點兒信心也沒有。

“主意給你出了,你不肯盡心,就怨不得我了。”張良當然不會上這個當,此事張良只能出主意,如果親自去請擺明了是站在皇后一方了,也就失去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這事確實難辦,還請留侯說說怎麼辦纔有可能成功。”以呂釋之的腦子說什麼也想不出辦法。

“此事你辦不了,讓太子親自去辦定能成功。”張良無奈的說道。跟蠢人說話確實費勁。這裡沒什麼氣節面子的事,四皓之所以不肯出山是因爲劉邦確實對讀書人不好,而太子是儲君,未來的皇帝,太子恭敬的把四皓請來,今後四皓的地位絕對會大爲提升,這麼好的機會四皓怎麼也要出山了。

呂釋之從留侯府出來時還是迷糊的,他的目的是求張良爲劉盈保住太子之位出個主意,現在張良主意出了,呂釋之也算完成了任務。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張良出的這個主意有什麼用。

不過呂釋之也有個優點,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就不去想,因爲他身邊總有許多聰明人,比如留侯張良,比如呂釋之的妹妹呂雉。

呂釋之決定進宮向皇后呂雉彙報張良所出的主意,並讓妹妹給自己解一下疑惑。

“留侯張良果然是大才,此計如果成功,我兒劉盈太子之位無憂矣。”皇后呂雉聽了呂釋之的彙報後欣喜的說道。

“皇后,這四個老頭有那麼重要嗎?”呂釋之還是不明白事情的關鍵在什麼地方。

皇后呂雉很無奈,呂氏家族的男人都不是很聰明的樣子,也就是大哥呂澤才能在中人之上,其餘也就是普通人罷了。現在呂氏家族依靠呂釋之支撐,於是皇后呂雉耐心解釋道:“‘商山四皓’是秦始皇親封的七十二博士中的四個,始皇死後再加上戰亂這些博士死的死逃的逃,只有‘商山四皓’躲在了商山,不斷提高自己的名聲,儼然成爲了文人領袖,一個王朝總離不開文人當官,管理各種事務,所以文人的地位越來越高。現在周昌站出來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寫換太子的詔書,說明大臣們已經明確向皇帝表態支持太子劉盈。這時要是‘商山四皓’跟隨太子,也就表明天下讀書人也願意支持劉盈。在這種壓力下皇帝想換太子都不能實現。”

“原來如此,可要想請‘商山四皓’出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呂釋之明白了‘商山四皓’的重要地位,更覺得請‘四皓’出山更困難了。

“張良不是說了嗎,讓太子去請定能成功,告訴太子言辭一定要誠懇,態度更要恭敬,不要學他爹對文人不恭的壞毛病。”皇后呂雉叮囑道。

“把這四個人請來怎麼才能讓皇帝陛下知道呢?”呂釋之感到滿世界都是難題。

“請來後可以讓太子帶着他們四人一起上朝,找個合適的機會讓皇帝看到就行了。皇帝馬上就會明白這是輔佐太子的人。從此斷了換太子的想法。”呂雉也是絕頂聰明,張良的主意一出,呂雉馬上明白了要具體怎麼操作。

呂釋之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雖然他是哥哥呂雉是妹妹,但一切事情還是要聽妹妹的,呂釋之本人只是個跑腿的。所以在皇后呂雉和張良定好計策之後,呂釋之馬上按照呂雉的安排去幹了。

太子劉盈是個乖孩子,遠沒有劉邦和劉如意那麼囂張,對於放下身段去求別人也沒有心理障礙。劉盈按照張良說的地址找到了“商山四皓”。表現的對四人十分尊重。

“商山四皓”看到太子的態度馬上欣然出山,跟隨太子劉盈到了長安,以太子老師的身份住進了太子府。

“商山四皓”在太子府中每日裡與太子談論儒學,商討學術,不久四人下山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天下讀書人歡心鼓舞。讀書人其實也是憋了很久了,劉邦稱帝一統天下,讀書人其實很想出來在朝堂上佔據一定的位置,可傳說劉邦確實對文人太不好了,在大漢讀書人的地位並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值,所以讀書人始終在待價而沽。如今“商山四皓”同太子搭上了關係,成爲了太子的老師,傳說太子對四皓很是恭敬,讀書人的好事終於來了。

既然請來了“商山四皓”,當然要讓他們發揮作用,太子劉盈基本上走到哪裡都帶着四人。一次劉邦要見劉盈,“商山四皓”也跟了過去。

劉邦見劉盈的身後站着四個老頭,他一個也不認識,自然要問是誰了。

劉盈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馬上向劉邦介紹:“這就是‘商山四皓’,兒臣請他們下山當老師,輔佐於我。”

“好,很好。”劉邦聽劉盈說完明白換太子的事已經不可能實現了。口上說好心裡罵娘。

心情無比失落的劉邦向未央宮走的時候十分爲難,他不知道怎樣將這個消息告訴戚夫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二十章 離別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該過的日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國圖書館第十五章 春遊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十七章 閱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該過的日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