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

樂桐說匈奴人來了就不讓走,並非說大話。

只見漢軍將已經搬到城頭上的火油罐點着火扔了下去,城下立即變成了一片火海。

“快滅火。”城下的匈奴人嚇得大叫,這火油比弓箭、滾木還要可怕,盾牌擋不住,甲冑防不了,沒處躲沒處藏的。匈奴人只能互相撲打想把火熄滅,可這火十分邪門,非但沒有被撲滅,什麼東西粘上去都就着火。連滅火的人也跟着着了起來。

城頭上的火油罐不斷投下來,火苗越燒越高。

“樂將軍,咱們的火油罐夠不夠用?”一名漢軍將領好心的提醒樂桐,別象石球一樣攻擊了一陣子沒了,如果匈奴人再攻上來可怎麼辦。

“這個你放心,火油罐多的是,足夠將匈奴人都燒死。”樂桐說的是實情,趙王張敖命人在韓國的延長地區收集石油,然後進行提煉,瀝青被運到了邯鄲修路,提煉出來的各種油儲存了不少,其中的大部分被製成了這種火油罐,成批的運到了馬邑,爲的就是給來犯的敵人一個教訓。

戰場上到處是匈奴人的呼救聲,飄蕩着奇怪的味道。左賢王查遷派人進行了幾次營救,既越不過火牆,也防範不了城頭漢軍弩箭的攻擊,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匈奴人在火海里掙扎。

匈奴人的叫喊聲越來越微弱了,漢軍也停止了向城下的攻擊,雙方只是看着城下仍在燃燒的火焰。

“撤軍!”左賢王眼看救援無望,只能下令撤軍,否則只能白白打擊匈奴人的士氣。

城頭上的漢軍也從亢奮之中清醒了過來,大多數士卒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着粗氣。

雖然是殺敵,一次殺死這麼多敵人,而且是用這麼慘烈的方式,普通人也是接受不了的。

看着城下漆黑變形的屍體,許多漢軍士卒有一種想要嘔吐的感覺,只能轉過臉去不往城下看。

“損失了多少人馬?”左賢王查遷將部隊撤回去之後,馬上開始清點損失情況。

“折損了兩萬多人。”很快統計結果出來了。

“立即向冒頓單于彙報這裡的情況,請求下一步怎麼行動。”左賢王查遷算是被打怕了,他不敢擅自作主了,只能將馬邑城發生的事向冒頓單于詳細的作了彙報,接下來怎麼辦還得聽冒頓單于的。左賢王查遷明白自己的處罰是逃不掉了。

匈奴人沒有再發動進攻,漢軍也無力反擊,只有每日馬邑城中派出的收屍隊才讓城外有了一絲生氣。馬邑城的戰事陷入了僵持狀態。

“不錯,樂桐乾的不錯。”張敖及時的得到了有關馬邑城戰事的情報。對樂桐的表現十分滿意,這麼長時間在馬邑的苦心經營沒有白費。

張敖立即把這個好消息向劉邦作了彙報,雖然張敖一再保證馬邑城是可以守住的,劉邦始終在爲此擔心。這邊陳豨造反,匈奴人要是再從韓國方向攻過來,漢國就真得要焦頭爛額了。現在樂桐不僅守住了馬邑城,而且還將匈奴人打殘了,這下終於可以專心的對付陳豨了。

“要是淮陰侯在此,應該有更好的破敵之策。”張敖一面要對付陳豨,心中還想着淮陰侯韓信的命運。改變劉邦的想法難,改變皇后呂雉的想法更難。

張敖曾跟淮陰侯韓信說過要始終跟隨在劉邦的左右,希望劉邦念舊情放過韓信,爲此還特意弄了兵棋,給劉邦與韓信一起推演戰事相互交流的機會,看來最終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劉邦來討伐陳豨卻沒有將淮陰侯韓信帶過來。留存長安的韓信眼看就要有性命之憂了,皇后呂雉八成會對淮陰侯韓信下手,最終韓信將命喪於長樂宮的鐘室。

張敖想盡最大的力量挽救韓信的性命,因此試探性的向劉邦發問。

“沒有他,咱們一樣能打勝仗。”劉邦一口回絕了張敖的提議。

這也難怪劉邦,淮陰侯這個人軍事才能確實很強,強到空前絕後,而與人交往的能力卻低的令人髮指。

當了皇帝后的劉邦曾經與韓信有一段對話,劉邦問韓信二人分別可以統領多少兵馬,韓信說劉邦可以統領十萬兵馬,而韓信自己統兵則是多多益善。一點兒也不給劉邦面子。

樊噲作爲劉邦的親信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功勞很大,而且跟劉邦還是親戚,樊噲對淮陰侯韓信很是恭敬,每次見面都一絲不苟的向韓信行禮,韓信卻一點兒也不領情,直接說不屑於與樊噲灌英等人爲伍。

淮陰侯韓信真正是用實力將所有的人得罪了個遍,連皇后呂雉都評價韓信爲孤傲。現在淮陰侯韓信被剝奪了楚國的封地,手中無兵無將,被劉邦困在長安城中,而賞識韓信才能的劉邦又離開了,無疑此時淮陰侯韓信的處境是最危險的。

“我們將怎樣應對陳豨?”既然劉邦說不用淮陰侯韓信,張敖只好聽聽劉邦有什麼好的辦法。

“這個簡單,我們兵出井陘口與陳豨決戰,殺他個片甲不留。”劉邦豪氣滿懷的說道。

“當年陳餘就是兵出井陘口,而且在兵力上還佔有優勢的情況下被韓信背水一戰殺的大敗,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張敖一聽劉邦兵比陳豨少還想玩把大的,急忙出言阻止。

“今時不同往日,我想你的收買策略已經生效,陳豨多日未對井陘口發動攻擊就是證明。現在陳豨應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我們把兵馬開進井陘口,可以讓願意投降的代國士卒投靠過來。我既往不咎。進一步消弱陳豨的實力。然後再抓住機會給陳豨致命一擊,完全平定陳豨叛亂。”劉邦年歲不小了,雄心不減當年,在用兵上還敢於冒險。

“那就由我帶兵前去,皇帝陛下在關隘內等候消息。”劉邦想冒險張敖也不能真讓劉邦去。一旦劉邦有個三長兩短,陳豨就真的翻盤了。

“你去不行,只有我親自前往,那些叛軍將領纔會相信我的誠意,明白對他們的許諾是真的,敢於帶兵投靠過來。”劉邦急於儘快結束這場戰事。

張敖知道劉邦說的在理,他沒辦法阻止劉邦。

陳豨正在爲怎樣平息代軍內部分裂而發愁,一個好消息傳來,劉邦竟然放棄了井陘口地形上的優勢,帶兵開出井陘口。

“看我怎樣活捉劉邦。”陳豨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十三章 車迷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該過的日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課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十七章 閱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十七章 閱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