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

“陳豨還不下馬受降等待何時。”張敖是見過陳豨的,所以在亂軍之中一下子就鎖定了目標。

“攔住他們。”陳豨不由一陣慌亂,在他眼前的是數百騎趙軍。身着鐵甲,臉帶各種奇形怪狀面具,在萬馬軍中所向披靡。沿途之上竟然沒有代軍敢於攔截,很明顯這隊騎兵的目標就是陳豨。陳豨急忙呼喚自己的衛隊上前攔截。

對於出現在自己面前的陳豨的衛隊,張敖等人根本就沒放在眼裡,雙方接近,趙軍擡起手裡的弩箭,幾百支精鋼的弩箭飛了過去,陳豨的衛隊裝備雖然也很精良,所有的人都身披着皮甲,在這些弩箭面前卻毫無防護作用,陳豨的衛隊一下子被弩箭射下馬來一大半,而他們射向趙軍的弩箭卻沒給張敖等人造成什麼傷害。

“殺!”雙方相距很近,只有一次射出弩箭的機會,在張敖的帶領下趙軍掛好弓弩,舉起了精鋼打造的馬刀。

張敖怒吼着用刀划向擋在自己前面的一個陳豨護衛的脖子。那護衛雖然盡力的用手中的銅劍去格擋,在銅鐵碰撞之時,護衛的銅劍斷成了兩截,張敖順帶着割開了護衛脖子上的血管。

張敖接連砍倒了數名護衛,殺到了陳豨的近前。

“沒用的東西。”陳豨咒罵着自己的坐騎,平時裡被衆人吹捧成了神馬,這時連披了重甲的趙國騎兵都跑不過,在這逃命的關鍵時刻怎麼不讓陳豨着急。

“陳豨快點兒投降,你還有點兒利用價值,能夠多活一會兒。”如果不是張敖還想利用一下陳豨,早就命人衝過去將陳豨殺死了。

陳豨這時可沒時間與張敖廢話,他明白逃命要緊。接連幾鞭子打在自己馬的屁股上,戰馬吃痛全力向前衝了出去。

“還想跑。”張敖應對這種事情已經很有經驗了。拿起掛在馬鞍上的弓弩,上好弦擡手就是一箭。

這一箭沒有射陳豨,反而選擇了目標更大的戰馬。利箭離弦,帶着破空之音,瞬間追上了陳豨的馬,紮在了馬屁股上。

陳豨的戰馬被張敖射了一箭,痛的連竄帶蹦。馬背上的陳豨如同坐在顛簸的小船上一般,連胃裡的食物都要吐出來了。

跟隨在張敖左右的趙軍明白了張敖的意圖,同樣拿起了弩箭,接連中了幾箭之後,陳豨的戰馬再也跑不動了,轟然倒在了地上。

馬背上的陳豨反應不及隨着馬匹一起摔在地上,被摔的七葷八素的陳豨還沒有緩上這口氣,張敖已經衝過來了,在馬背上俯身伸手,將陳豨撈了起來,橫在了馬背之上。

陳豨在地上吸了一口氣,張敖的馬一跑顛簸起來,陳豨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了。

“陳豨被抓了。”張敖的鐵甲騎士一起大喊,目的就是要打擊代軍的士氣,振作趙軍的精神。

這一喊還真有了效果,本來代國軍隊已經心虛,趙軍喊的又是事實,弄得代軍無心再管什麼編制,亂糟糟的開始逃跑。

“你們繼續追擊。”張敖對攻擊這些敗軍沒有興趣,命令軍隊繼續追擊代軍,他自己則帶着陳豨退出了戰鬥。

“你爲什麼要反叛?”找了個安全的地方張敖開始了對陳豨的審問。

“我爲什麼要反叛,難道你不明白嗎?”陳豨被一口涼水澆到臉上,清醒了一點兒,見審訊自己的是張敖,顯得十分憤怒。

“我爲什麼會明白?”張敖奇怪了這中間怎麼會有他的事。

“燕王藏荼被殺,韓王信被打敗都有你參與。淮陰侯韓信被抓你就在近旁,你還不明白所有異姓諸侯王的下場嗎?別看你現在鬧的歡,早晚也有被劉邦收拾的那一天。”陳豨詛咒着張敖也沒有好下場。

“你發動叛亂是否與淮陰侯韓信相勾結?”張敖知道陳豨說的沒錯,便不與他爭辯,而是問了他始終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爲什麼張敖非要在亂軍中活捉陳豨的原因。

這也算是一起歷史公案,據史書記載陳豨在受劉邦之命離開長安的時候去拜見過淮陰侯韓信。淮陰侯韓信對陳豨說:“你要是起兵反抗劉邦我在長安接應你。”

後來陳豨真的反叛了很可能就是因爲這句話。可是陳豨最後被樊噲抓住殺了,淮陰侯韓信也被皇后呂雉在長安以謀反的罪名殺了,誰也不知道韓信與陳豨究竟有沒有過勾結。

“反抗劉邦是我自己的事,你少要攀誣他人,這事跟淮陰侯沒有任何關係。”陳豨急忙否認,曾是淮陰侯韓信的手下,與韓信的關係還算不錯,不誣陷淮陰侯韓信這一點還是能做到的。

“你也說過我見證了你們每一個人是怎麼倒黴的,其中原因我自然明白,現在你被抓了,爲了安定代國地區,讓你的手下失去希望,我把你交到劉邦手中,你很快就會被殺,爲了能多活一會兒,你最好實話實說。”對於反叛的人劉邦真的是沒有一個輕饒的。

“許多人都勸過淮陰侯反對劉邦,可惜淮陰侯沒有聽從衆人的勸告,要不然以淮陰侯的才能我們也不至於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陳豨的眼神暗淡了下來,能活着誰也不想死,可惜淮陰侯韓信沒有帶大家抓住這個機會。

“我希望你說反叛之事與淮陰侯有關。”張敖看陳豨的態度也就不與他繞彎子。

“我不會誣陷淮陰侯的,要誣陷還不如誣陷你就是這次叛亂的主使呢。”陳豨氣憤的說道。

“你誣陷我也沒用,每個叛亂的平定都有我的份,即便是皇帝多疑也不會相信現在我會反叛。倒是你誣陷不誣陷他他也要被皇后在長安殺掉,你也會馬上死。如果你說反叛與淮陰侯有關,給了皇帝一個合理殺死你們的藉口,你這案子就要好好審一下,可以拖延一下你們被殺的時間。既然必死爲什麼不試一下至少可以多活一會兒。”張敖希望時間一長,其他大臣們能念舊情挽救一下韓信,所以故意把水攪混。

“那能管用嗎?”陳豨還真有些心動了。

“行不行還要看皇帝陛下的想法了。”張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聽天由命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六十四章 兄妹情深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八十一章 銀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三百六十七章 跳級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