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

當張敖在趙國收到匈奴進攻的消息之時韓國早已亂成了一團。

“報告大王前去防衛的軍隊已經被匈奴人打散,匈奴人接近馬邑城。”進出馬邑城的探馬如同流星一樣,不斷給韓王信帶來壞消息。

“快命令所有的軍隊退入馬邑防守,關閉馬邑城城門。”韓王信已經亂了方寸,急忙將手下的大臣叫來商議對策。

“你們說說,這匈奴人爲什麼突然冒出來騷擾我韓國?”韓王信從遷都那一天都沒有想過匈奴人敢直接進攻馬邑。在他的印象中匈奴人只不過是一羣騎着馬的劫匪,搶劫一些邊境的村莊也就罷了,絕不會對馬邑這樣大的城池下手。

在場的大臣都沉默了,現在知情不明,誰也不敢亂開口,匈奴人肯定是來搶東西的,但這不是韓王信想要的答案。

“匈奴這次來了多少兵馬,樂桐你說說。”韓王信見衆人不說話開始點名了。

“現在前方什麼情況還不太清楚。”太尉樂桐也是有苦說不出,當初趙王張敖一再勸韓王信不要遷都沒有聽,後來張敖又建議雙方共同蒐集匈奴人的情報,韓王信乾脆就沒有搭理趙王,現在韓國對匈奴人的情況基本上是兩眼一摸黑。

“不清楚,平日裡你都幹了些什麼?你是白吃飯的嗎?”韓王信惱怒了。

“是,全是臣的錯。”樂桐只能低頭認錯。出了這麼大的事,作爲帶兵的太尉樂桐怎麼都有責任。

“你馬上到城頭佈置防禦,絕不能讓匈奴人攻進城來。”韓王信十分生氣,乾脆將樂桐派到了最前線。

“大王不必着急,我想那匈奴人無非是爲了搶奪一點兒財物,我們只需固守馬邑,匈奴人鬧不了幾天也就撤兵了。”大臣王黃向韓王信建議道。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倒黴蛋樂桐,大王的氣消減了一些,可以說話了。如果匈奴人搶劫一番撤回去,就顯得這話有先見之明瞭。

“說的有道理,快跟着我一起到城頭觀察一下情況。”韓王信有點兒後悔了,非得把都城遷來馬邑,如今自己的財富家人都在馬邑,想要逃跑都沒辦法。

樂桐剛將士卒帶上城頭,開始建立防禦陣地,韓王信和一羣大臣登上了城頭。這讓樂桐心頭踏實了不少,至少大王對城池的防守還是重視的,而且能夠身先士卒,親自到城頭督戰,這對提升士卒的士氣很有幫助。

韓王信站在城頭,向城門方向望去,只見那裡已經亂成一團,奉命撤入城中的軍隊和聽到消息逃難入城的民衆擠在了一起。在城外的道路上人羣還不斷的在向城門口涌來。

“命令驅趕堵住城門的百姓,讓軍隊快點兒入城。”韓王信看得心急,軍隊纔是韓國的根本,多一支軍隊馬邑城就多一分安全,至於百姓入城之後反而多消耗糧食。韓王信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

接到命令的軍隊終於放開了手腳,一陣恐嚇,城門口的百姓逃的遠遠的了,軍隊入城的速度大增。

韓王信向更遠處看去,似乎想看破天際,可卻一無所獲。戰場上的迷霧遮斷了韓王信的視野,現在韓王信連最基本的敵情都不清楚。

此時在韓國與匈奴人的邊境匈奴人正在肆意的燒殺搶掠。

“哈哈,痛快,雖然驚擾大漢了他們的軍隊還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百姓還是那麼懦弱。”這次匈奴人的進攻規模巨大,冒頓單于親自統兵,作爲先鋒的是匈奴的左賢王烏產。烏產望着四起的烽煙心裡充滿了快樂。

匈奴人這次進攻並不是簡單的騷擾,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爲了這次進攻冒頓單于準備了很久。匈奴人對大漢的進攻與氣候的變化相關,今年由於氣候乾旱,草原上水草豐美的地方減少,匈奴人羊羣裡的羊變得瘦弱,很多將不能熬過今年的冬天。匈奴人自然的將目光轉到了南面的鄰居。冒頓單于決定採取一次大的行動,從大漢那裡搶來糧食物品可以確保匈奴人安全過冬,搶來更多的漢人男人爲匈奴人放牧羊羣,搶來漢人女子爲他們生育奴隸。總之匈奴人只需搶劫漢人就可以度過這次危機。

“把漢人的百姓和軍隊向馬邑方向趕。”左賢王烏產見財物已經搶的差不多了,下達了新的命令。因爲這麼多漢人一時也抓不完,另外烏產也有他的目的。

這次匈奴人的入侵規模空前,以往匈奴人最多在邊境搶劫一番,搶點兒財物人口就會退回去。這次左賢王烏產卻帶兵深入到了韓國境內,兵鋒直指馬邑城。

逃亡的韓國軍民不斷的被匈奴人追上殺死或俘獲,這引發了更大的恐慌,更多的人加入了逃難的隊伍。沿途的村莊火光閃閃、煙霧沖天。匈奴人不會建設,對於破壞卻有着極大的興趣。他們所過之處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一把火燒掉,只留下一地屍體和連片的焦土。

在韓國的北方最安全的自然是馬邑城,逃難的人流全都向馬邑城涌來。

匈奴左賢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如果韓王派軍隊出城救援城外的軍民,匈奴人就可以把韓國的軍隊在城外消滅掉,這是匈奴人最想要的結果。如果韓王不派兵出城,匈奴人也可以尾隨逃難的人流衝入城內,一舉拿下馬邑城。

匈奴人攻城能力並不強,想要攻下城池大多都靠偷襲,而馬邑城太大了,少數人馬起不了作用,所以左賢王烏產纔想出了驅趕百姓的辦法。

喧囂聲離馬邑城越來越近了,那是逃難百姓的慘叫和匈奴人的馬蹄聲及獰笑。

“快關城門。”已經可以看到匈奴騎兵奔跑時揚起的塵土了,韓王信急忙命令關閉馬邑城的城門。

“大王不可啊,還有大量軍民沒有進城呢。”樂桐聽了韓王信的命令大驚,如果被關在城外,逃難的軍民難逃一死。

“現在不關城門,如果匈奴人尾隨而入,馬邑城失守,你我都活不了。”

“晚些,再晚些,讓更多的軍民退進來,匈奴人接近了再關城門。”樂桐哀求道。並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城門口的士卒接到了韓王的命令,推動門板,可涌入的人流一時無法隔斷。

“阻礙關城門者殺無赦。”韓王信眼看匈奴人逼近也急了眼。

一陣刀光閃過,城門口倒下了一片屍體,馬邑城沉重的城門砰然關閉。

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劉邦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五十四章 壓水機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七章 惦記公主的黑胖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