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渤海隧道項目總工程師

關於渤海隧道項目的部分數據資料,早在前幾天就發給與會的衆人。

所以,在場的一百多位來自各領域的專家早就做好了功課,對於該工程項目有了一個比較透徹的瞭解。 wWW ⊙tt kan ⊙C○

當然,肯定也存在許多困惑和不解之處。

這些,就需要在這次研討會上進行解決了。

而顧律這邊,在電腦上打開一個用作筆記的文檔,目光在會堂中緩緩的掃過。

與會的一百多位專家,由於顧律研讀的並非是海洋和工程建築領域,所以除了最前排坐着的那十四位院士,他能認出的人並不多。

但有幾位在國際上或者是國內鼎鼎有名的存在,顧律還是認得的。

就比如說,如今會堂正中央主席臺上的那位中年男人,顧律可是久聞其名。

鄭淳,高級工程師,曾擔任膠州灣海底隧道項目的副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克服了在海底隧道施工建設中的難題,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四十多項,取得了諸多領先於世界水平的成果。

今年年僅四十五歲的鄭淳,已經是中鐵隧道集團的總工程師,而且聽說,關於將鄭淳列入華國工程院院士名單的批覆已經下來,估計在年底,鄭淳便會正式晉升爲院士。

成爲歷史上少有的幾位,在五十歲之前獲得工程院院士殊榮的工程師。

如今,鄭淳坐在會堂正中心主席臺的位置上,其實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渤海隧道項目的總工程師,八成是鄭淳無疑了。

因爲作爲項目的總工程師,肯定是在項目的施工階段,一直奮鬥在第一線的。

風吹日曬,雪雨交加。

再加上渤海隧道項目的施工週期極長。

按照計劃,整個渤海隧道一百多公里的距離,預計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完全竣工。

因此總工程師這個位置從第一排那十四位白髮蒼蒼,有的幾位連走路都需要攙扶分院士中選出一個,明顯是不合適的。

而像鄭淳這樣一位正值壯年的工程師,又有着不亞於院士級別的能力,再加上有着修建目前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膠州灣隧道的施工經驗。

讓他來坐渤海隧道工程項目總工程師這個位置,是再也合適不過的。

果然,坐在主席臺的鄭淳扶了扶話筒,清了清嗓音。

“咳咳……大家安靜一下,安靜一下。”鄭淳中氣十足的聲音在會堂內擴散開,整個會堂瞬間安靜下來。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在下鄭淳,現任中鐵隧道集團總工程師,再坐的各位應該都認識我,那關於我的履歷就不給大家一一贅述了。”鄭淳的語氣中帶着無比的從容與自信,“我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是我的新身份。”

“就在一個月前,我已被華國道路交通總局正式任命爲渤海隧道工程項目的總工程師,全權負責渤海隧道修建的一切事宜。”

鄭淳的目光變得凌厲起來,“我知道,關於修建渤海隧道的計劃,外界輿論上有着不少反對聲音。”

“他們反對是他們的事,不過我不願意看到我們內部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鄭淳的聲音陡然加大,“這次施工前討論會期間,我希望各位精誠合作,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不要藏着掖着。爭取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施工方案。”

“要記住,我們修建渤海隧道,並不是爲了滿足單獨某幾個小團體的利益,而是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至理名言永遠不會錯。

華國經濟想要繼續發展,趕超米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目標想要實現,那渤海隧道這條溝通華北和東北的橋樑,一定是要修的!

“我想要說的話就這麼多,開會!”

第一天,這位渤海隧道項目未來的總工程師,就展示出的他的霸氣與強硬。

…………

施工前研討會。

既然被稱爲研討會,自然是以討論爲主。

而今天是研討會第一天,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渤海隧道的修建,究竟要使用哪種施工方式?

這是最基礎的一個問題。

因爲每種隧道施工方式所有設備和條件不同,只有確定了具體的施工方式,後續關於細節的一些問題才能去討論研究。

目前,主流的修建海底隧道的技術有三種。

分別爲:沉埋法、盾構法、掘進機法。

簡單來理解的話,沉埋法是在地面上將圓形的隧道預製好,然後在海牀上挖出溝槽,將隧道沉放到溝槽上。

最後,將一節節的沉管隧道拼接起來。

而盾構法和掘進機法,是使用專門的機械在地質層或者岩石層中推進,然後在機械內部由人員將一片片的混凝土管片拼接成隧道。

盾構機法和掘進機法的區別,在於使用設備的不同。

三種隧道施工技術各有特點,也各有優劣。

而現在,就需要輪到這些專家做選擇了。

“大家不要拘束,各抒己見。今天這個施工方式,一定要確定下來,否則這個討論會就不會結束。”

“我想各位也不願錯過吃午飯的時間吧。”鄭淳笑吟吟的望着衆人。

“那就讓我來拋磚引玉吧。”說話的是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工程師,話音落下後,會堂正前方的大屏上,通過數據連接,顯示出那位工程師電腦屏幕上的畫面。

那位工程師扶扶眼睛,打開電腦上的一個文件,輕咳一聲,他緩緩開口,“我的觀點,是採用沉埋法修建渤海隧道!”

“這是我目前構想的施工流程,各位請看這幾張圖。”

“沉埋法技術修建隧道可分爲四個部分,分別爲基槽開挖、基礎施工、管段製作、接頭的設計和處理。”

“首先,在基槽開挖階段,我們使用戽斗式挖泥機將要浚挖的泥土進行混攪成漿後吸走,挖泥機的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都是封閉的,可以儘可能保護環境。”

“基礎施工,我們可以效仿膠州灣隧道工程,使用樣板刮平的礫石基礎。在地槽挖好後……”

“至於管段的製作……”

第一百零三章 二氧化鈰第四十九章 國家隊領隊(推薦票加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真的有備選方案第八章 偷窺ing第二百九十一章 宿醉第四章 四維Minkowski空間中子流形的微分幾何第四百二十七章 載人登月計劃第六百四十一章 畢齊亮相第七百四十三章 數學界的近況第四百五十一章 崩潰的康斯坦丁第七百零三章 辭行第七百五十五章 搶人大戰!第七十章 我無法原諒自己第二百九十七章 男人的求生欲第一百九十八章 數分成績第一百四十一章 觸景生情第五百六十九章 十二月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支持第三百八十二章 寬禁帶半導體第九章 這特麼是啥?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佬雲集第四百三十章 慶功宴第六百零六章 華國量子計算機有限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章 艾亮病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年高考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觸景生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佬們的聊天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年願望第三百二十二章 頒獎典禮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小時報告第二百九十一章 宿醉第一百章 沙雕劇情(求推薦!!)第一百九十八章 數分成績第六百八十四章 人員到位第一百八十四章 男追女的數學模型第二百四十四章 悲劇的西蒙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助吳老第五百四十三章 內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普林斯頓的反應第三十一章 從前我沒得選第六百九十八章 重新對接成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難題第九章 這特麼是啥?第四百二十六章 甜第一百七十八章 熟悉的名字第一百八十五章 沃爾泰拉原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渤海隧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附加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悲劇的邵元同學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吐不快第六百九十章 決策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驚訝第二百五十九章 維布倫獎第一百五十章 時老師第三百八十四章 MOCVD第七百二十八章 載人登月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校宣傳片第六百七十九章 不會是真的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arXiv第三百五十六章 陳默第四百三十章 慶功宴第六百八十六章 九月(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神秘數學家第四百八十九章 超導腔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特麼是啥?第一百五十七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勞多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報告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數據測試第六百九十六章 算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系統升級第三十四章 十校聯考第七百章 竣工典禮第二百三十七章 指導第八十六章 勸人學醫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功宴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爭之世第十二章 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第三百六十一章 死結第二百六十二章 待遇第六十一章 爭論(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專題報告會第十五章 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第六百九十五章 漏水第二百七十一章 特色美食第一百一十四章 這……有點勁爆啊!第九十三章 給年輕的老闆上一課!第五百七十章 艾亮的震驚第三百五十七章 強大的幸福第五百一十六章 實驗成功!第七百二十八章 載人登月第七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幾何、代數、拓撲中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艾亮病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包院士第六十八章 是不是對IMO有什麼誤解?第六百八十一章 驗證完成!第三百三十三章 歐皇再現第六百九十二章 重新對接第五百章 潘祖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菲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