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問鼎(五)

張大洲冷笑數聲,同蘇午說道:“你卻也未必能贏,何必這樣急躁?只願你輸了以後,能願賭服輸就好。”

“以何爲試?”蘇午直接問道。

“不須出甚麼試題了。”張大洲昂首出聲,“你只需與我天師道祖師前輩‘玄中子’交手,只看你能否勝得過他!”

玄中子?

一聽這般道號,在場羣道無不緊皺眉頭。

道門有名祖師大能之中,並無道號作‘玄中子’的道人,這‘玄中子’,本是‘墨’的一種別稱。

但是,有位尊號中帶有‘玄中’二字的道人,莫說是天下羣道,就是天下修行中人皆無有不知,無有不曉的!

這位道人,尊號作‘玄中大法師’!

玄中大法師,乃是道德天尊太上玄元的化身之一!

此‘玄中子’,與‘玄中大法師’是否存在某種關聯?若真有關聯,這個玄中子與‘想爾’亦必干係甚深——那天師道又是從何地招來了這個所謂‘玄中子’?

蘇午心念電轉之際,身旁李含光皺眉說道:“你天師道歷代祖師尊號,諸多道藏經典之中都有記載,其中並沒有一位尊號作‘玄中子’的天師,葉法善先前與我說過,貴宗此前往伏牛山脈探索,發現有‘仙人遺藏’,在那仙人遺藏之中,似乎窺得仙人形影。

莫非天師道今下是將那所謂仙人迎回了山門之中,認其作了天師道某位祖師?”

李含光這番言語,激得張大洲臉色鐵青。

其看似是詢問‘玄中子’之來歷,實則是諷刺天師道亂認祖宗,將從外面找到的、不知來歷的外道,也迎回自家去當祖師。

而張大洲當下雖然惱怒,到底未因此亂了方寸,其似是成竹在胸,冷眼向李含光回道:“含光子或許不知本宗祖師‘玄中子’之名,莫非不知本宗之緣起?

今祖師以‘玄中子’之名行於天下,亦是不想爲過往名聲所累!

當下你既以言語暗諷於貧道,貧道也不妨與你分說明白——這位‘玄中子’,在我天師道中又有一號,作‘通玄天師’!

——你現下該知道,‘玄中子’究竟是誰了罷?!”

張大洲話音一落,四下羣道無不眼神震駭!

當即有不少宗門掌教出聲:

“通玄天師——這怎麼可能?!”

“此正祀神靈,怎麼會在人間顯跡?”

“天師道往伏牛山脈去尋仙人遺藏,怎麼會把‘通玄天師’給找了回來?”

“——道友莫不是忘了?

伏牛山脈‘景室山’,又稱老君山。

傳聞乃是道德天尊修行演法之地,若以此來推測,天師道在伏牛山脈尋得‘通玄天師’影蹤,也就說得通了……”

“這……”

羣道一時議論紛紛,又在張大洲的目光投向他們之時,紛紛噤聲。

張大洲昂着頭,看着微皺眉頭的蘇午,道:“閣下如今可還要與天師道鬥法?你縱今下有心認輸,卻也爲時已晚。

先前所作賭注,俱收不回去了!”

張大洲咧着嘴巴,捋須而笑。

那令此間羣道震駭不已的‘通玄天師’,本是天師道傳說之中的存在,天師道由‘通玄天師’而始。

傳言,‘太上玄元’化‘通玄天師’,傳《洞真經》一十二部於祖天師,以無極大道下教人問。

自此以後,祖天師始立天師道,乃有設‘天庭’以伏羣詭之念。

也在此以後,祖天師之性識‘天師識’與‘太上玄元’交感,此後有‘想爾’降臨。

如此,也無怪乎天師道迎回的那位‘通玄天師’,會以‘玄中子’自稱,畢竟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另有一化身,正名曰‘玄中大法師’。

現下的這位‘通玄天師’,究竟是‘想爾’?還是真正的通玄天師?

亦或者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所謂‘通玄天師’,這‘通玄天師’,一直就是三清化相之一——如今想爾又以此名開始興風作浪?

迎着張大洲的問話,蘇午擡眼與之相視,乃道:“玄中子今在何處?”

“哼!

不見棺材不落淚!”

張大洲冷笑連連,同時一手掐動法印,一手引攝符籙,其神色旋即肅然無比,轉身朝龍虎山方向俯身一拜,鄭重道:“弟子天師道掌教張大洲,恭請通玄大天師演法降真!”

話音一落!

於羣道緊張注視之下,張大洲指尖轉動的符籙驟然間振飛而出,剎那投向遠天,眨眼間消失於衆人視線之內!

這個瞬間,蘇午的冥冥之息,驟然間感應到諸般冥冥世界,被張大洲那道看似尋常的符籙統統貫穿——無色無形之氣韻在諸重冥冥世界之中彌散流轉開來,蘇午性意轉動一個剎那,那般輕盈若無物的氣韻便漫過了無數冥冥世界,須臾臨於面前!

沉黯虛空,剎那轉作昏黃之色。

蒼蒼大地,陡然一片昏黑!

天地之間,驟現黃天黑地之相!

此相一經顯現,四下羣道連同張大洲都一齊拜倒,口呼:“通玄大天師!”

“弟子拜見通玄大天師!”

“伏惟叩拜通玄大天師!”

李含光趕在葉法善顫顫巍巍拜倒之前,一把拽住了那位比他要蒼老許多的師弟。 當下的場中,還站着的人,便只有蘇午、陶祖、丹加、李含光、葉法善!

黃天黑地之相久久不散,一道虹光由彼地架通此地,一青衣鶴氅的道人從虹光長橋彼端閒庭信步而來,一眨眼就臨近了蘇午面前。

——可‘他’即便站在蘇午眼前,蘇午亦看不清他的形容,甚至連他存身氣韻都無法感知得到,而他臨近蘇午之時,就輕悄悄地伸出了一隻手——那隻纖細手掌穿過思維轉動的剎那間隙,勾牽住了冥冥之中的因果——

一道道與‘三清’相關的符籙神光、一種種玄門道法、一縷縷大道神韻盡皆縈繞於蘇午身周,匯攏起來,被那根纖細的手指勾扯着,行將收歸於那青衣鶴氅、偏偏臉容模糊的道人之身!

四下裡,聲線嘈雜!

跪倒在地上的張大洲大笑不已:“你既有道門修行,便算道門弟子,天下萬道,盡有源頭!

今時元祖要收了你的道,收了你的神通?你爲之奈何?!”

蘇午身側的陶祖頭頂綻放赤日,他一瞬間臨於此岸之上,從此岸向蘇午遞給了一縷氣韻:“快過來!”

於蘇午另一側,李含光亦在這個剎那登臨此岸,他的性識化作一片流雲,卷向蘇午!

兩個此岸存在,俱向蘇午遞來氣韻,要將蘇午短暫拉拽上‘此岸’,暫且避過‘通玄天師’的鋒芒!

然而,不論是張大洲的嘲笑聲,還是陶祖、興祖對蘇午伸出的援手,在此時好似離蘇午很近很近,實則又距他很遠很遠,他們的種種手段,皆在蘇午身外,而‘通玄天師’的手段,則在蘇午‘身內’。

蘇午看着眼前青衣鶴氅、面容模糊的道人,那道人乍然間變作了另一個他自己,他看對方,如照鏡子。

——他看到自己的左手併成劍指,正從自身引攝出一道道符籙、大道神韻,令此種種道門修行盡皆消散而去,歸於‘無極’,而蘇午此時擡起右手臂,同樣併成劍指,一指點在左手掌心:“我實想不通,你緣何要在此時展露形跡——你太操之過急了,想爾!”

嗡!

一縷縷昏黃道韻縈繞在蘇午指尖之上,剎那聚化作‘黃天法旨’!

黃天法旨貼附在蘇午左手之上,那些被他的左手引攝而出的一道道符籙、大道神韻等種種道門修行,盡皆被黃天法旨收攝而去,連淪入‘無極’之中的種種道門修爲,都被黃天法旨強行拉扯了回來!

緊跟着,蘇午雙手掐出‘心燈印’——

轟!

熊熊洪爐火從他周身氣孔之中漫淹而出,那如同岩漿焰流、令厲詭恐懼的大火淹沒了蘇午的身軀!

一縷縷‘無極氣韻’便在此以前,遁逃出蘇午的軀殼,重在天地間組成了那形容模糊的、青衣鶴氅的道人。

此所謂‘通玄天師’,就是‘想爾’的一道化身!

滾滾紫籙雲芨環繞於‘想爾化身’周遭,無極氣韻層層交疊於那些紫籙雲芨之間,正是這漫漫無極氣韻、來歷莫名的紫籙雲芨,遮瞞住了此下想爾化身的面容身形——

但在此時,隨着想爾化身退轉蘇午軀殼,那在蘇午身外、與蘇午相隔很遠很遠的現實,一瞬間又將蘇午拉扯了回去,蘇午正好接引來陶祖、興祖的此岸氣韻,將兩縷此岸氣韻,纏繞在了‘想爾化身’之上!

立於此岸之上,變作一輪赤日的陶祖破口大罵:“孽障!孽障!老夫遞去的此岸氣韻,是叫你這樣使用的嗎?!”

漫漫雲氣裡形影若隱若現的含光子,同樣臉色一變——二者互相之間也未商量甚麼,俱在同一個剎那牽引那纏繞在想爾化身之上的此岸氣韻,將之奮力往‘此岸’之上拉拽!

——直如兩道綢帶纏繞住了一座巨山。

兩種此岸氣韻拉拽之下,想爾化身亦紋絲不動——蘇午也不指望只是兩道此岸氣韻,就能鎮滅這道想爾化身,他只是借這兩縷氣韻定住想爾化身的這個時間差——

“生死大海,誰作舟楫?

無明長夜,誰爲燈炬?”

伴隨着這淺淡的低吟聲,化作‘黃天黑地’之相的天地,驟然間變作一片漆黑!

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之中,一輪輝煌紅日從蘇午腦後拔升而出,頃刻間照徹了這片天地,將天與地盡化作赤紅之色!

一縷縷赤紅的‘燈火’,在蘇午升起‘人王象升’之時,照徹了‘想爾化身’,將蘇午的自性栽種於瀰漫這道想爾化身身周層層疊疊的紫籙雲芨、無極氣韻之中!

蘇午自性落地生根,萌發,瘋長——

無極自轉,乃生太極,太極變化,後有兩儀!

盤繞‘想爾化身’身周的無極氣韻首先瓦解消無,緊跟着那一道道於無極氣韻相連的紫籙雲芨亦紛紛崩解!

失去這無極氣韻遮蓋的‘想爾化身’,終於露出了真容——

鴨蛋臉面、面容清秀的女子着一身青衣鶴氅,眼神茫然地站在高崗邊緣,她看到對面赤日覆映之下的蘇午,面上陡然間露出喜色——她當即向蘇午叩拜了下去,口稱:“師父!”

蘇午看到無極氣韻消散以後,顯出真容的‘想爾化身’,亦皺緊了眉頭!

這個直接向蘇午跪拜下去,稱他作‘師父’的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先前蘇午所立‘北帝派’道統之中,初代五弟子之首的‘初玄’!

初玄從前舊名爲‘釧寶兒’。

自蘇午在清時收釧寶兒等人作弟子,傳下北帝派道統以後,嬰初、玄濟正本此五弟子便在景室山上修行,當時蘇午請託鍾遂,請其幫忙教導北帝派諸弟子,擇選合適時機,挑選其中天資稟賦較好者,傳授‘魔身種道大法’,令之修行。

鍾遂遵守了承諾,後來亦曾向蘇午傳信,告知蘇午,五弟子之中確有幾個天資較好的,他已傳授‘魔身種道大法’給對方,自覺其中有幾個弟子,確有修成‘魔身種道大法’之相。

其傳下法門的兩個弟子,即是初正、嬰初。

二者學成此法以後,遍雲遊各方,擇地‘轉劫’去了。

然而,初玄此下卻被‘想爾化身’降附,由天師道迎回了山門之中,尊爲通玄天師!

當下的初玄,究竟是真初玄,還是依舊是想爾化身?

若她就是初玄,她如何會與想爾化身產生牽扯?

——此前想爾牽連諸名山大川地脈因果,與蘇午同至當下的大唐,莫非正因爲此,初玄纔會被想爾降附?

若初玄都被想爾化身降附了,那竈班衆師弟師妹、柳飛煙等等故人,她們今下又面臨怎樣情形?!

蘇午一時念頭紛紛。

而初玄跪倒在地,一個個雲芨符籙自在她頭頂聚成一道紫籍符籙,那道紫籍符籙,於蘇午眼前閃了一閃,即烙印進虛空深處,剎那之間消去影蹤,歸於無形!

那道紫籍符籙,未曾真正消失,而是徹底與地上的初玄融爲一體!

第384章 “頭石,心石”(2/2)第1049章 經絡(12)第841章 強盜(1/14K)第785章 “曲禮” “加布”(1/2)第822章 蟒禳龍王趾(1/2)第960章 白駒太上爺(22)第1095章 媧皇石刻(22)第235章 閻魔護法(2/2)第1145章 新生(12)第65章 警兆第977章 詭敲門(11)第793章 地下萬龍王本(2/2)第896章 祛病(22)第1297章 死去的東流島(12)第950章 沒有如約到來的鬼郎中(求月票,22第413章 源氏 平氏(1/2)第977章 詭敲門(11)第1083章 “文官”(22)第485章 湯城(1/2)第1447章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上)第1491章 天帝(下)第314章 嫁衣,鍘刀,戲臺子(2/2)第775章 先天雨師真君(1/2)第186章 修行三課,大寒林咒印(2/2)第780章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二)(2/第1317章 雁塔(22)第3章 罡洞第396章 “菊相柳圖”(2/2)第3章 罡洞第1190章 師兄(一)(12)第234章 惡神五臟詭(1/2)第277章 過詭關(1/2)第127章 圓寂的尊者(1/2)第114章 詭的分類與分級(4K,1/2)第664章 揹負拼圖之人(1/2)第798章 歷史的塵埃(1/2)第829章 第一階!(2/2)第1087章 賣貨郎(三)(22)第1321章 入宮(22)第73章 交鋒第1331章 鬥法盛會(五)第855章 女媧!(22)第1412章 鎮魔大醮第847章 背鬼法(22)第1287章 楊太真第917章 險惡形勢(22)第123章 批命(1/2)第572章 猛龍過大江(2/2)第111章 神秘銘文(2/2)第295章 善根定果,借命轉生(2/2)第1407章 “內情”第1457章 閭山現世(中)第1122章 本古袞德桑波(22)中招了第454章 老僧(2/2)第1376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56章 影子殺人(1/2)第186章 修行三課,大寒林咒印(2/2)第561章 老弱,黑狗,紅霧(1/2)第336章 “水詭”(2/2)第132章 詭母 詭子(2/2)第691章 劍器成(2/2)第1288章 一招閒棋(22)第1066章 打鐵(12)第1071章 臨行祭祖(22)第66章 詭來了第964章 “李文娟之死”(22)第1385章 均分薪火(1/2)第141章 牛皮唐卡大袍(1/2)第1376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790章 十萬龍經,八魯神音(1/2)第362章 壓倒全場(2/2)第724章 火神身(1/2,感謝‘風停浪息人歸家第627章 七星燈索魂(2/2)第529章 竈君廟(1/2)第175章 佛寺下的地獄(2/2)第1313章 大慈恩寺(11)第577章 攝受功德紋韻(1/2)第103章 離別的意義(2/2)第815章 魯母化生形(2/2)第817章 寒林詭韻(2/2)第350章 收押‘惡神’(2/2)第382章 甦醒的殺生石(2/2)第486章 強壯的“應急罐頭”(2/2)第695章 癥結(2/2)第1341章 一字佛頂法(22)第1355章 再探大雁塔(一)(22)第6章 雲龍觀第1147章 頭顱(12)第1291章 兩座東流島(22)第789章 八識心王(4k,1/1)第1289章 羊脂玉(元旦快樂!)第1061章 人發殺機,天翻地覆(三)(12)第906章 天理循環(1/2)第360章 鐵環(2/2)第1008章 “尺廟”(22)第821章 諸生諸死諸年之龍(2/2)第1137章 象升(22)第945章 迷夢(12)第325章 過往種種(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