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順利

“十月二十。晴。這一天我們終於抵達了殿下交待過的河流與海岸夾角處的石炭礦,但是因爲山體的掩蓋,所有人都不能確定是不是這裡。所有人也在疑惑,那個麥哲倫是如何發現這裡有石炭礦的。

用了一天的時間,經過反覆測量,又測試了岸邊的水深,我們終於尋找到了一處合適的登陸地點。

這裡的土著跟我們大明人長的就有些差異了,他們不像北方的土著,簡直跟我們大明人沒有兩樣,說話也不一樣。

從北方帶上的幾十個土著,他們的語言也不相同,充當不了通事,沒辦法,我們還是繼續用最原始的辦法,一點一點跟他們接觸。

他們這些人以打漁和養殖爲生,羊駝爲他們提供了食物和衣服。他們會製陶,卻只能燒製最粗陋的陶器,他們會曬鹽,卻只有味苦的粗鹽。他們不會織布,只有一種用樹皮和麻皮用手編成的麻布,粗糙難忍。

面對大明的細布,哪怕是那種細麻布,他們都視若珍寶,非常願意跟我們交易。

內監的那些宦官已經學會了當一個奸商,他們將運來的所有商品都幾乎上漲了百倍,但是這些土著依舊愛不釋手。

他們的日子過的很苦,但是卻不缺少黃金,就連孩子的脖子上,也掛着黃金製成的項圈。

一匹細布,他們都願意用同等重量的黃金來換,而我們那平時吃飯用的陶瓷碗,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寶貝。

可惜他不知道茶葉的作用,所以對茶葉並無偏愛,至於那最昂貴的絲綢,因爲不能防寒,他們卻不太喜歡。

當我們拿出了堅固的鐵器,這讓這些土著變的瘋狂起來,他們沒有鐵器,連做飯都是用火燒石頭來烤肉,然後用陶罐來煮湯。

但是鐵器我們是不出售的,只要他們用幫我們幹活來換取。

他們沒有太多遲疑,就願意替我們幹活,當他們用鐵鎬刨開了山石,露出了下面的泥炭,他們一個個都跪了下來,向我們磕頭。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直到把我們的船上都裝滿了泥炭,那些通事與他們能夠簡單交流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將我們當做了神。”

“十月二十八。大風。只用了八天的時間,我們就航行了兩千多公里。在我們的左側,有一大片望不到邊際的雪山。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雪山,整個艦隊除了幾個曾經去過西域的通事,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雪山。

爲了這稀奇的景色,我們在此停留了兩日,然後一上岸,就看到了那讓人震撼的冰川。

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景色,怎麼也沒有想到,原來冰川並不是白色,而是泛着一種藍寶石一樣的淺藍色,在太陽的照射下,迷人之極。

可惜的是,我們在這裡沒有發現人類生存的痕跡,除了我們這些人,這裡似乎從來沒有人來過。”

“十一月初六。雨。這一天的海面上起了薄薄的霧氣,這些霧氣來自左側大陸那數不清的高山和峽谷之間。負責測量海岸線的傳令船一直沿着海岸行駛。

他們告訴我,這裡不是一整塊大陸,而是一個個海島組成的島嶼羣。

爲了記下這裡的地形,我們的速度降低了許多,但是時間有限,我們只是記下了海邊的大致地形,並沒有深入。”

“十一月二十五,晴。在看過超過兩百個島嶼和無盡的雪山之後,所有人對這瑰麗的景色已經變的麻木。艦隊已經靠近南緯五十七度,我們向東偏移了大約有兩個經度,這也意味着,我們終於抵達了東洲南大陸的頂端。”

“十一月二十七。晴。這些天的天氣雖然不錯,但是大風吹的人格外難受。這還是夏天,要是冬天從這裡經過,一定異常難行。

這裡已經是南緯57度,根據殿下標註的地球儀,這裡是整個地球的最南端,跟遙遠的大明正好隔着整個地球。

這個時候,我十分想念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禎芳,相隔八萬裡,但是距離也擋不住我對禎芳的想念。

其他的將士在經歷了單調,難熬的海上歲月之後,喜歡找當地的土著女孩解決需求,但是我更願意用對禎芳的思念來淡化我的衝動。

人之異於畜生,就是因爲人有更深層的道德倫理和自控力,我更想看看自己的極端在什麼層次。

最近船上的氛圍越來越壓抑,每一天,太陽在子時才降落,但是不到兩個時辰就又出來了。這裡幾乎沒有黑夜,全是白天,讓每個人的精神都疲憊不堪。

作爲艦隊的前軍,我終於聽到了傳令船傳來的有人住的痕跡。

這裡的大陸已經不再是山脈,變的平緩了下來。但是這樣的地形也增加了船隻靠岸的難度。一艘二級軍艦就因爲行駛的距離岸邊太近,因此觸礁。

雖然有水密艙,船隻不至於下沉,但是不得不卸下了一半泥炭,保持平衡。

這些時日,跟隨艦隊一起出行的土人們大明話說的越來好,他們自告奮勇地登陸,開始跟島上的土著聯絡。”

“十一月二十九。晴。跟這裡土著的接觸非常順利,這裡的土著非常友善,他們在地上點燃了篝火,歡迎我們的到來。

不過相比北方的土著,他們更窮。

這裡雖然地勢遼闊,卻不適宜種地,只有遍地的牧草。

這裡的人們以打漁,放羊,狩獵爲生,他們沒有黃金,穿着毛皮,沒有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這裡有不少強壯的土著少女,這裡的人們養活不了太多的孩子,他們願意將女孩子賣給我們。

不少人都用布匹和長刀換到了還算漂亮的女孩,這些只用內監記賬,到時候從俸祿裡面扣除。按照內監的內部計價,半個月的俸祿都能買一個年輕的女孩子。

這讓許多人都開心無比,有些甚至根本沒有想過把她們帶回去,只是想要嚐嚐鮮。”

“十二月初三。陰。就在我們準備要離開的時候,艦隊的主帥廖指揮使卻染上了不知名的風寒。

他的染病讓所有人都有些恐慌起來,艦隊開始了封鎖,不敢在隨意串門,也不敢出海。”

“十二月初十。小雨。這一天發生了兩件事,讓我悲喜難言。悲的是廖指揮使沒有抗過去這場突如其來的病,連指揮同知方同也跟他一起死去,整個艦隊死了三十一人。不過其他人都安然無恙。

喜的是因爲這支臨時艦隊是各軍抽調的人員,大部分千總都來自羽林衛學。因爲只有我們,才能熟練地控制蒸汽帆船。

羣龍無首下,我們這些羽林衛學的千總組織起來開了一個會議。託了父親留下的一點名聲,其他人都高看我一眼,選了我擔任這支艦隊的指揮官。

雖然這只是一個臨時職位,但是擔任一個三十艘船,將近五千人的艦隊的指揮官,依舊是我從來不敢奢望的。”

“十二月十二。晴。我們火化了死去的將士,將他們的骨灰收斂了起來。破損的船隻已經修好,我已經傳令下去,明日一早就出發,所有將士購買的土人少女暫且還留在這裡。

回程的時候,如果她們還願意跟我們一起回大明,再把她們帶上。”

“十二月十八。陰。繞過了南大陸的頂端,船隊變成了逆風。不過,這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只是船速慢了一些,然後泥炭的消耗也大了一些。

我們現在走的這片海域,就是我們曾經走過的大西洋的西側,與西洲隔海相望。這裡也是東西方的分界線。

大陸上面地勢平坦,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不過經驗豐富的農夫上岸之後,發現這裡的土地也就只能放牧,不能種糧。”

“十二月二十三。大雨。我們遭遇了大風暴,被迫返航到前一天發現的一個海灣躲避大風暴。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片荒原的河邊,就有一座露天的泥炭礦。

這一天已經是小年了,將士們難免思鄉情切。我們決定在這裡休整一段時間,等過了年再繼續北上。”

“十二月二十九。晴。這片荒原上竟然有着這麼多的野生動物,熊,狐狸,還有許多奇形怪狀,叫不上名字的怪物。

幾天下來,我們獵取了大量的動物,這些獵物雖然有些很好吃,但是我們根本吃不完,只能現場燒鹽,用鹽巴將這些肉都醃製了以後風乾。

我也統計了一下船上的藏酒,除了那些爲了消毒留存的高度酒,剩下的酒水我分配出了五千斤,準備讓所有將士過一個好年。”

這個時候的楊道,還是一個剛結婚不久的年輕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接下來將會面臨一段殘酷之極的旅程。

大西洋之所以在大航海時期成爲歐洲和美洲之間的天塹,主要原因就是這裡變幻莫測的天氣。

雖然這裡比太平洋小的多,但是這裡的海浪高度,海流變化,天氣無常,都遠遠超過了太平洋。

而比天氣更加可怕的,則是南美洲上面那讓人恐懼的毒物。

讓我們再把目光望向探險隊的大本營,經歷了第一次的探險失敗,候顯不再好高騖遠,而是踏踏實實地做起了準備。

他不再以地圖上的距離作爲標準,因爲許多看似很近的距離,其實卻根本無法通過。

他出生在藏區,也曾經多次出使西域,對在高原和荒漠的行軍都非常熟悉。

這一次,他直接派出了多個艦隊,尋找入海口,一共找到了五個入河口,經過探子的探路,他最終選擇了沿着大本營南方四百里的一處河流行軍。

這條河流是後世的英吉尼奧河,也是大名鼎鼎的納斯卡線條的所在地北側。

之所以選擇這裡,除了因爲這裡的地勢稍微平坦一些,還因爲這裡的土人部落,對大明人充滿了友善。

甚至不能說是友善,而應該說是崇拜。

當地的土人不像北方的土人,長的跟大明人幾乎沒有兩樣,而是膚色偏黑,顴骨高聳。

但是他們偏偏對大明人充滿了崇拜,甚至將出現的一隊大明士兵當做了神一樣對待。

經過艱難的溝通,他們非常願意帶着大明人一起前往東方的高原上,甚至願意爲大明士兵作戰。

這個自稱爲文蒂拉人的部落可不是一個小部落,他們的人數超過三萬,佔據了整整一條河的流域,綿延四百多裡的地盤。

候顯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將從幾個不聽話的部落,搶來的糧食都送給了他們。

然後,候顯又做主,便宜處理了一批布料給他們,並且承諾,凡是派出的士兵,都會得到大明贈送的刀箭。

整個東洲大陸上,除了青銅武器,大部分還是以木棒爲武器,即使有一些弓箭,也都是威力小的可憐的長木弓。

這些弓箭的威力,甚至比不上他們自制的吹箭。

候顯的這個承諾一下子引發了他們熱情,一個三萬人的部落,竟然就一下子挑選了將近一萬士兵,想要陪同大明士兵一起作戰。

這個時候,候顯有些下不來臺了,因爲他們此行,雖然攜帶了不少鐵器,鐮刀,鋤頭,刀劍都有,但是數量都不多。

現在搜乾淨家底,也湊不出一萬鐵器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仍然願意爲大明作戰,並且還不要大明人給他們出糧食。

然後,候顯通過通事才瞭解到,原來他們看到大明人的艦船,看到他們的武器,已經將大明士兵都當成了神。

不要說給他們鐵器,就是不給,他們也願意爲大明作戰。

這讓候顯很有些不習慣,他本來是想來征服這片土地,爲什麼對方根本都不反抗一下,反而歡天喜地呢!

不過,這也讓他對接下來的行動非常樂觀,他雖然沒有去過南洲,但是也知道南洲那裡的許多部落,可是真正地將大明人當做神一樣供奉。

而這個文蒂拉部落,也是這樣的。

有了他們的帶路,這一次行軍要輕鬆的多了。

所有的板車都被他們這些文蒂拉人拉着,他們吃苦耐勞,要求又低,雖然不會依靠他們打仗,但是充當輔軍還是很不錯的。

南大陸這邊雖然許多地方都沒有路,但是並不難走。因爲這裡都是荒原,河流很小,很淺。而且地面上除了一些草,連樹都不長。

一路上,大軍始終沿着水源走,每日行軍六十里,然後安歇。因爲這裡幾乎從來都不下雨,連搭帳篷的時間也省下了。

三日之後,大軍進入高原。這裡居住的普吉奧部落是文蒂拉人的世仇,他們佔據了高原上最富饒的土地,人多勢衆。

但是這些人面對大明的火槍,只是一輪槍響,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再也不敢動手。

戰爭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雄霸了方圓千里的普吉奧人,跟文蒂拉人打了幾百年,雙方誰都不服誰,可是面對火槍,他們只死了不到一百人,就徹底認輸。

他們不是怕了大明的火力,而是因爲槍聲帶給他們的震撼。

接受了普吉奧人的投降,他們給大軍提供了充足的玉米和土豆,接替了文蒂拉人的苦力,跟在大明士兵的後面,繼續向東前進。

越向東走,候顯也越是詫異。在沿海的荒原地區,他就已經發現,這裡的人跟大明人很像,但是因爲這裡天氣炎熱,土著人顯得更黑。

可是進入高原以後,氣溫下降,這裡的氣溫沒有沿海那麼熱,人也白皙的多了。

看到他們,就像看到大明鄉村裡面的百姓。特別是小孩子,跟大明的小孩子幾乎沒有兩樣。

候顯又多了一個興趣,每次行軍途中,他都喜歡喊上幾個部落的長者,開始跟他們交流,詢問他們的歷史。

他們都已經說不清自己部落的歷史,也沒有文字記載。但是在一些語句的發音還有生活習俗上,他們與大明人如出一轍。

難道他們真的是殷商後裔?

想到出發之時朱瞻基的交代,如今的候顯已經沒有了大殺四方的想法。

他們既然將自己這些人看做是祖神,那麼,自己也就好好地充當一次他們的祖神吧!

將命令傳達了下去,大明的士兵們傻眼了。

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原本以爲是要來打仗的,現在總兵竟然讓他們脫下軍裝,換上常服,而且還要怎麼好看怎麼來。

不過既然是軍令,這些士兵們在晚上安營紮寨的時候,就從板車上的包袱裡面,拿出了自己最光鮮的衣裳換了。

而接下來的行程,有了這兩大部落的帶路和充當打手,也的確沒有讓大明士兵動手的機會。

每到一處,大明士兵只需要派出一小隊人,騎着高頭大馬遊蕩一圈,然後用火槍打死幾隻獵物,然後所有人就主動送上了黃金和糧食。

運送輜重的板車從離開普吉奧部落之後,就再也沒有空過。

而且這些部落也沒有向大明人索要回報的想法,一口一聲祖神,叫的大明士兵真的有一種當神的享受。

八百里的征途,他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走完,當他們抵達庫斯科部落的時候,身後的士兵人數已經超過了四萬。

整個東洲的部落,如今都還是奴隸制度。勝利者可以擁有一切,包括其他部落的女人。而失敗者失去一切,不要說人權,連性命都隨時可能被剝奪。

大部分部落,都是以多個部落長老和一個族長爲首領。但是在庫斯科,這裡已經有了統治階級的雛形,甚至還有了不同的官職。

到處可以看到奴隸在地裡幹活,但是這裡的官員卻不事生產,任意剝削奴隸。

大明士兵進入庫斯科城的範圍之內,對方只是出來阻攔了一次,聽到了槍響,他們就再也沒有反抗。

當候顯坐着高頭大馬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看到氣勢不凡,面白無鬚的候顯,他們一個個匍匐在地,口呼白神,祖神。

這裡是沒有馬匹的,騎着馬的候顯,在他們眼裡就是天神。

庫斯科如今的王叫維拉科查,這與他們的創世神一個名字。在維拉科查的帶領下,庫斯科部落一直迅速地向外發展,如今的勢力範圍方圓幾千裡。

他們與大明人長的也非常像,都是一頭黑髮,臉部輪廓相差不遠。

這半個月來,候顯認真考慮了殿下當初交待的要給這些土人安排一個祖宗的問題。

雖然當時殿下只是提到了在北方,但是現在看來,南方這裡也可以施行。

想要用文化來籠絡這些土人,可要比藏人更加容易。藏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而且信仰佛教,所以一直跟大明面和心不和。

但是這裡的土人,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依舊還在用結繩記事,想要讓他們接受大明的文化,那就要簡單容易的多了。

身爲一個宦官,候顯從來都不是那種只會打打殺殺的武將,更善於動腦子。

面前的這張地圖上面,已經標註出來的部落勢力範圍,他已經用漢字全部編排。

這些庫斯科人如果接受他的建議,所有人都開始學說漢話,也就罷了,要是不從,自己就要將他打的順從。

統治一塊地盤,不能只靠打打殺殺,更要從文化上征服他們,讓他們主動靠攏。

維拉科查面對四萬多大軍,他們自己也有這麼多的軍隊,並不算畏懼。

雖然他也聽說了對方的陣營裡有能發出巨響的武器,但是並沒有放在心上。

八十個貴族擡着巨大的肩輿,上面坐着他們的王維拉科查。貴族的頭上都帶着羽毛做成的帽子,,身上穿金戴銀。

可是,當他們看到將近一百個騎在馬上的大明士兵,領頭的那個穿着紅色的好看的衣服,登時就覺得自己太沒有氣勢了。

候顯右臂一揚,七十二個騎兵紛紛騎馬狂奔,然後他們瞄準了前面空地上的一羣羊駝開槍。

一陣槍響過後,那些被當做靶子的羊駝紛紛死亡。

而對方那彙集起來的數萬戰士,看到這一幕,直接丟掉了手中的武器。

八十個貴族擡着的肩輿被丟在了地上,他們也匍匐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候顯露出了微笑。“馬上就是過年了。這永樂二十年,看來是個好年頭啊!”

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十章 曙光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七章 呂宋第十七章 師弟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九十章 工部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四十二章 刀第五十章 交戰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章 分道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章 勳爵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八十四章 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