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戰馬

一級戰備狀態,隊伍所有軍卒都必須嚴陣以待,時刻做好戰備值班、枕戈待旦。不僅如此,就連退役老兵都有可能被召回,而所有運輸手段也一律軍人優先!至於民企也要準備生產軍工產品,總之一句話:必須要滿足軍伍需求!

趙曦對後世的一級戰備是瞭解的,針對現時的實際情況,趙曦制定的一級戰備狀態,除了部分時代限制的內容,其他幾乎都是照搬的。

在詔令一級戰備之前,國朝的輿論已經對北上出兵開戰,達到一個峰值,大宋的子民這時候是完全能配合並支持國朝戰備的。

在國朝也真正出現了,已經是地方衙役的退役軍卒,再次申請入伍征戰的熱潮······

“民心可用呀!”

“民心可用而不可失,之所以有這樣的民心,是因爲都相信朝廷能在這次大戰中取勝,或者說抱有這樣的期望。一旦戰場失利,這樣聚攏起來的民心,倒塌時也是很快的。”

內閣並沒有因爲國朝的風潮,而失去理智的判斷。

不過,相對於以前戰時的狀態,這時候的內閣,在議事時還是相對輕鬆的。畢竟,大宋的今日不同往日,是真的有實力收復燕雲了。

“官家,以目前兵部和樞密院的統計請款來看,國朝現役以及退役軍卒,可用之兵力可以達到一百七十萬。”

“國朝的役兵法實施以來,軍卒替換退役者,達到四十餘萬,現役軍卒近七十萬。另外,番騎隊,正隊十萬,輔助番騎十萬,以及後期報名的番騎,達幾近十五萬······”

“再有軌道兵,礦城護衛兵,工坊城護衛兵,漕運兵等,也都踊躍報名參戰。國朝兵力不缺!”

“只是,由於党項、吐蕃等族人,都熱衷於參戰,自己博取戰功,導致朝廷收購戰馬不暢。番騎正隊,如今只是剛剛能保持一人雙騎,想達到北遼那種一人三騎的程度,戰馬缺額太大。”

“即便是輔助番騎,以及後面的番騎隊,都很難做到一人三騎。”

這次大戰,雖然戰車步卒還是主戰場,但是,由於北遼是以騎兵爲主,騎兵對戰必將對戰局有很大的作用。

章惇很清楚,必須得把如今騎兵的現狀奏報清楚。

從一級戰備的籌備來看,戰馬是唯一存在差距的。

“軌道使用的馬匹如何?”

“回官家,軌道馬匹多爲戰馬退役使用,不能再次徵用出戰。”

薛向還沒有回話,章惇就接上了。軌道馬匹,從早先的挽馬,這些年已經替換成退役戰馬了,算是很大的促進,但是這只是對軌道而言。

這次戰事如此關鍵,是真不能再徵用軌道戰馬。按說官家應該清楚的······

“朕不是說徵用軌道馬匹,朕是問軌道運輸的馬匹是否能滿足這次戰事使用?”

“回官家,軌道馬匹儲備足量,臣已經覈算過,即便是戰爭期間的折損,國朝如今的馬匹儲備,也足夠支撐到戰爭結束。三兩年的儲備量。”

“另外,高將軍自西南調集上萬匹滇馬,雖然難做戰馬用,滇馬的耐力,用於軌道運輸足夠!”

這一點不存在問題,剩下的就是戰馬了。戰馬啊······西北、北遼、女真,這都是戰馬的產出地······

“四皇子那邊如何?”

“回官家,已經聯繫過,女真因爲前期跟北遼朝廷作戰,折損不說,被北遼朝廷徵用的戰馬無數,即便是有,數量也不夠滿足國朝的戰馬用度。”

爲這場戰事,朝廷是籌備很久了。戰馬的儲備應該是輕鬆的,只是後期沒想到党項、吐蕃等貴族傾向於參戰,一下子導致了戰馬的缺額。

朝廷既然決定遣党項、吐蕃的番騎進入戰場,並負責最後的追擊,深入草原作戰,這部分戰馬就不能強行徵用了。

“阿拉伯馬······哦,就是波斯戰馬或者大食戰馬如何?”

戰馬不瞭解,但是,後世對於馬匹的品種大分類,趙曦好像記得有阿拉伯馬的說法。

“波斯?大食?臣以爲可行。只是遠水難解近渴呀!”

“着令,凡走西域的商隊,攜帶戰馬數量超過五十匹者,減免三成稅賦,攜帶戰馬超過百匹者,減免五成稅賦,超過三百匹者,全部稅賦免除。”

“並且,朝廷將以草原戰馬的市價,收購從西域轉運過來的戰馬。此詔令從即日起,一直到到與北遼戰事結束之前均有效。”

“能不能籌集到戰馬,就看商賈們的運作能力!”

任何時代,打戰都是在打錢糧。大宋現在不缺錢,甚至說僅僅內苑的錢糧,也足夠滿足一場大戰。

更何況朝廷謀劃這次戰爭多年了,左右藏庫的錢糧,對於一次傾國之戰,儲備綽綽有餘。

有這樣的基礎,自然不能出現軍備物資的缺額······無非是錢的事。

“官家,趙掌櫃讓小的帶話,商隊已有第一批大食戰馬抵達秦州,不日將運送至汴梁,交予朝廷使用······”

趙琴還是前幾日就告訴王中正的,讓王中正在朝廷商討戰馬時,向官家奏報。

王中正低聲向官家奏報,內閣還以爲是前線,或者北遼又有什麼變化······

“戰馬的事,應該能解決。諸公看看這個······”

這是皇家商社的提貨單,只需要在汴梁的軌道車站,見單提貨······一千匹大食戰馬即將抵達汴梁。

“官家······臣等這就頒佈詔令。恐怕國朝的商賈早已等待着這樣的詔令了!”

商人,應該是有相當判斷力的人羣。

從國朝掀起對北遼的輿論導向時,明眼人不難看出這是國朝在籌備對遼戰爭了。再加上黨項、吐蕃等貴族私底下的嚷嚷,朝廷又通過了允許党項、吐蕃貴族入軍伍參戰。

頭腦聰慧者,不難考慮到戰馬的問題。

更爲關鍵的是,趙琴如今在國朝商賈中的地位,凡是趙掌櫃要做的營生,幾乎就沒有不賺錢的!

如今的趙琴,在國朝已經沒人記得她是內苑的,只知道她是大宋商圈的頭號人物。

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五三章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七二一章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七六六章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三七四章 狠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六八章 沒死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六五七章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七零五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