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

確實打一下就知道了。

王韶爲安全起見,幾乎把整個偏師中能騎馬作戰的軍卒全派出去了。只能說是騎馬作戰,不能說是騎兵。在整個偏師中,能稱之爲騎兵的也就三千左右。

近萬數騎馬作戰的軍卒,真正衝戰的就是三千人,而剩下的負責截擊和包圍······現在國朝的將帥,估計每個人在作戰時,都要考慮能不能包圍,能不能全殲,都是被官家給引導的。

“黑山威福軍司?怎麼會是黑山威福軍司?”

當殲滅了這部分北逃的西夏潰兵後,卻得知他們是黑山威福軍司的。王韶有點想不明便,怎麼這時候出現黑山威福軍司的潰兵了。

跟黑山威福軍司對戰的是李憲部,這一點王韶清楚,在他看來,除了他偏師部,其他各部應該都完成西夏外圍的清剿了,應該全軍對興慶府形成大包圍了,怎麼這時候還有黑山威福軍司的潰兵?

迷路?不可能,雖然西夏的勢力是固定的,不同的勢力和貴族掌控着不同的軍司和地域,可作爲防備北遼西京道和上京道的黑山威福軍司和黑水鎮燕軍司,絕對有聯絡,而且還是頻繁的聯絡。

遊蕩?這也不可能。不管是黑山威福軍司,還是黑水鎮燕軍司,只有在兩處治所適合大隊伍長期駐紮。在這片無邊無際的戈壁和沙漠裡,任何一處小綠洲,都只能夠大軍短暫的停留,不足飲用水······這是他們行軍得出的經驗。

“將斥候放出百里,繼續南下,側重於黑山威福軍司方向······”

情況不明,只能是這樣見招拆招了。挺鬱悶的。

·其實真正鬱悶的是李憲,還有折可適。

雖然在高敬賢、折可適、曹霖以及種誼他們這一批人中,同期跟隨官家的李憲所表現出來的統帥能力,都略高於其他幾人,但資歷上李憲並不比任何人深厚。所以在所有各路大軍中,李憲部是唯一一個主副帥資歷差不多的隊伍。

這並不影響整支隊伍的執行力,折可適和李憲都不是老帥,沒有一言而決的習慣,反倒是習慣於官家推行的指揮部作戰參謀制。

也正是因爲他們這一支隊伍的特殊性,在整個大決戰中的任務也要相對輕鬆些······只需要負責對戰黑山威福軍司,然後與王韶部匯合,組成北部阻擊線。

從開戰之初,李憲部就存在感不強,甚至西夏方面都不知道還有他們這路大軍。這也是朝廷的本意······黑山威福軍司的位置,決定了不能大張旗鼓的去征伐。

李憲部是唯一一支從河東路出征的隊伍。從一開始,郭逵部就一直在掩護他們,沒有讓他們在西夏人前暴露。

李憲部行軍,是沿着國朝、西夏以及北遼的邊境線,在郭逵作戰的後方,緩緩的向西北方向推進······就是爲完成對戰黑山威福軍司的作戰任務。

黑山威福軍司的戰力,國朝是清楚的,這也是專門派遣李憲部六七萬隊伍攻打黑山威福軍司的原因。

黑山威福軍司,一直是西夏與北遼的哨點,每一次西夏和北遼的戰爭,首當其衝的一直就是黑山威福軍司。前些年,西夏跟北遼那次持續兩年的戰爭往來,黑山威福軍司是主力作戰隊伍。所以,黑山威福軍司是整個西夏,除鐵鷂子以外戰力最強的隊伍。

其實,從大宋以火器作爲常備武器以來,西夏人的鐵鷂子在大宋面前根本佔不到一點便宜,倒是一死一大片。鐵鷂子所謂的重甲騎兵和勾連,更容易被火藥彈成片的殺傷,還不如輕騎兵可以迅疾的躲閃。

也就是說,黑山威福軍司幾乎是西夏目前最強的隊伍。

李憲部一直潛行,在郭逵部的掩護下潛行,目的是在接近黑山威福軍司後,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拿下黑山威福軍司。

當然,必須是在探知王韶部已經拿下黑水鎮燕軍司的情況下。這一點是朝廷要求的。雖然李憲不理解,但是還是嚴格執行了。

李憲把斥候一直放到了接近黑水威福軍司的轄地,希望在王韶部動手時,能第一時間知曉······

確實,這點事做到了。然而就在準備動手之前,意外發生了。

高遵裕部在溜圈,然西夏人一時無法殲滅,還不得不跟着他溜圈。入春以來,西夏人終於要調集黑山威福軍司的兵馬了,也是因爲這點,讓李憲部提前暴露了。

行動還沒展開,行蹤就暴露了······李憲部也是想着圍殲黑山威福軍司的。畢竟對於常備只有兩萬精騎的黑山威福軍司,李憲自認爲六七萬新軍完全可以圍而殲之。所以,在黑山威福軍司通往興慶府的通道上,李憲也是有預伏的。

戰鬥猝不及防,雙方都沒有任何準備,戰鬥就打響了。

西夏人見無法通向興慶,知道問題大了,便直接轉向······有返回黑山威福軍司的,自然也有更加悲觀者,直接向黑水鎮燕軍司逃竄······這便出現了王韶他們遇到的意外。

說實話,從開戰以來,那一路都是捷報頻傳,每一路的戰役都打的漂亮,不是圍殲就是清掃······偏偏他李憲,這還沒正式開打呢,就出現了紕漏。

所謂的突襲沒了。所謂的迅雷不及掩耳也沒了,甚至連讓西夏人倉促的大勢都沒了,前期的所有潛行,從那一刻起就全作廢了。

李憲部不得不跟黑山威福軍司打正面的硬戰!

天時地利人和,就因爲這一個小意外,全都傾向了西夏一方。

李憲部現在也屬於深入敵後,也同樣是孤軍,在黑山威福軍司這一帶,全部是悍勇的党項人,真正是從十五歲到六十歲,每一個男丁都是所謂的控弦勇士。

關鍵是,由於地形不熟,李憲部的推進相當的困難,時不時被一小戳一小戳的党項人襲擊······若是趙曦評價,這就是陷入了汪洋的人民戰爭中了。

要說這樣的襲擊有多大傷害······還真沒多少折損,關鍵是他讓你防不勝防,不得不繃着神經推進。

真的很鬱悶。

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七七四章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四六三章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七七四章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六六七章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八四七章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八四七章第一六五章 走着看吧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