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

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當可以將戰車吊運越過當金山時,也就是偏師作爲奇兵起決勝作用的那天。

其實,戰車並不重,這辦法解決的不止單純的戰車吊運,而是一個戰車武裝。其中包括有火炮、彈藥、整個戰車裝備的全副武裝的軍卒數······

之所以將戰車能否翻越當金山,作爲可否出征的條件,是因爲,軍卒們乘戰車翻越當金山,是解決氣疫的唯一辦法。

這時候,王韶不得不佩服官家派遣工程兵隨軍出征的未雨綢繆。

看着一輛輛滿載着軍卒的戰車,緩緩的登上當金山的山腰,再一次被吊裝,再一次上升······王韶對偏師建功充滿了信心。

當工程兵登頂後,創造性的開始在山頂佈置滑輪,然後,山頂的另一邊,負重的戰車同樣被吊裝着往下放,而這一邊就自然的有一輛戰車被吊上去······

王舜臣還是爭到了第一輛戰車,還是他們第一隊探路者作爲第一序列越過當金山的。

當金山的另一個山腳下有西夏守軍,這是預料之中的事。

誰也沒指望官家追求長生的傳言,能真的騙過党項人,只是一個調兵的藉口,讓所有關注調兵的勢力,將信將疑就已經可以了。

否則,偏師安排在當金山這邊的軍卒,也不可能幾個月可以斬首四五十級。

王舜臣也有準備。因爲氣疫的原因,整個翻閱當金山,作爲先鋒的軍卒,沒有出一點力,就待在戰車裡,任由戰友們吊轉。

可惜,戰車在整裝狀態下,根本容不下太多的軍卒。王舜臣他們也就十二人,一個戰車的戰鬥編制。

誰曾想,党項人會在當金山下駐防如此多的騎兵。

本以爲,党項人就跟他們一樣,派駐十幾人看守就可以了,畢竟這還不到這條通道可以通過的節令。

透過戰車的瞭望孔,王舜臣看見外面,足足四五百的騎兵,正列隊等着他們……

這還有什麼頭功呀?

王舜臣絲毫沒有擔心他們十幾人會被党項的騎兵砍死…~在戰車裡,就相當於守着一座縮小的城池,騎兵對戰,沒有任何辦法。

除非党項人同樣有了火藥……

王舜臣在沮喪,沮喪爭來的第一輛戰車無法建功,而駐防的西夏騎兵,卻是在發愣。

能不發愣嗎?

西夏的體制,基本上是屬於那些部落的勢力範圍,就由那些部落來駐防。

處於沙洲的党項人,或者說整個河西走廊所有城池的駐防軍伍,都不曾被抽調參加對大宋的作戰…~也就三五萬,是防禦整個河西走廊的最低守衛力量,西夏朝廷從來沒考慮過動用。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當沙洲守軍第一次看到戰車,還是從當金山頂緩緩落下大戰車時,就差跪拜了,哪會想着去攻擊?

就是這樣,王舜臣他們在戰車裡發愣,等着西夏騎兵發起攻擊…~

而西夏騎兵,則是被這根本無法理解的現實搞懵了,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

沒有人,就是個挺大的,黑漆漆的盒子……

王舜臣他們是沒法出去,十幾人對幾百,傻了纔會出擊呢!躲戰車裡,會有源源不斷的戰友被吊下當金山…~

或許是党項人發起攻擊後,他們用火藥彈守住戰車吊下來的場地就可以了。

所以,就有了挺詭異的場景!

“王將軍,打他一槍唄!看着膩歪!”

這距離,也就王舜臣可能能打中,其他人只有幹看的份。

“幹嘛開槍?這樣多好,人家西夏人是哪個什麼仁義之師,不喜歡以多打少,就要跟咱們對攻,咱也得配合不是?”

王舜臣也是扯,雙方都是那種碰見落單的恨不得弄死的關係,還談什麼仁義之師。他也是不知道党項人是幾個意思,有點發懵。這種情況他不好把握,最好的選擇是耗着。

反正人家也沒圍過來,似乎在戰車落地時,西夏騎兵還整齊的往後退了退。這樣客氣?

什麼仁義之師,西夏人同樣在發懵。從山頂出現這玩意兒,就開始列陣了。結果下來這麼一物事,連個活物都沒有,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咋辦。

也是,吊裝只能轉運戰車,而不能轉運馱馬、駱駝之類的活物。當金山的坡度,以及馱馬在拖拽時的驚慌,太容易造成牲口的損傷了。考慮到沙洲境內應該不會沒有牲口,特別是駱駝聽話的習性,也就先這樣了。

歪打正着,單純的戰車吊運,給轉運營造了個好形勢。

有一個問題,在山頂打好的樁,以及安裝好的滑輪就一個,也就是說,吊運的戰車在落下當金山的位置就一個。這就導致了,每一連戰車在到了山腳後,都會講前一輛戰車往前推動······

王舜臣不管被後車一直撞着往前,只是通過瞭望口,死死地盯着西夏騎兵的反應。

他發現,每下一輛戰車,每往前移一點,西夏騎兵居然配合着後退一點······

“該不是他們害怕吧?”

王舜臣也不敢這樣想。跟西夏有過幾次戰事,戰車對於西夏人也是相當熟悉。在講武堂,各位老帥曾經說過,西夏人肯定會有針對戰車的辦法·······

該不是有什麼詭計吧?王舜臣又這樣想。可惜,現在都在戰車裡,根本沒法跟其他將領溝通,他也不敢輕舉妄動。就這樣一點點往前,看着西夏人一點點的後退。

這種吊運的方式很笨,當金山很大,坡度也很高,在當金山頂操作的軍卒根本無法長時間待在山頂,必須的不停的輪換着。

所以,整整一天,吊運到當金山另一邊的,也就五輛戰車,也就相當於探路者一個小隊的軍卒數。若是面對的是馬匪、路盜之流的,或許王舜臣會考慮直接殺出去,可是面對西夏騎兵,王舜臣就是囂張,也不至於出戰車送死。

既然西夏人喜歡替兄弟們守着,乾脆就這樣耗唄。

“晚上輪班值守,敵不動我不動。”

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八四七章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三二章 推進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六八章 沒死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一六四章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六五一章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五六八章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