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

說是恍然大悟,可能最符合諸位臣工的心境。

從王安石的轉折,到章惇和蘇轍的參言,終於讓諸位臣工從自己的圈子裡出來了。

確實,若不是有意探路,官家又何必拿西番的貨品說事?若不是有意向導引路,這樣的兵事議題,又何必召集市易寺介入?

最後悔莫過於呂惠卿了。官家讓他自責的前提,導致他後面失去了理性考慮的基礎。

算是這樣吧!他們嘉佑二年,沒一個等閒之輩。

“官家曾跟老臣說過,如今因滑州潰壩災情,朝廷的儲備略有減少,對西夏的謀劃,非一兩年之內的事。倒是老臣南轅北轍了。”

富弼這話,像是在自嘲,卻變了態…~他贊同官家另闢蹊徑的提法。

年歲大的人偏向於保守,有這個基礎,在考慮問題時,很容易把危險無限放大,甚至堵塞他全盤考慮的思路。

富弼很坦率的承認,倒是沒折一點他作爲首相的名望。

“確實如此!朕對於這條通道,處於猜測的階段,這需要驗證。這也是朕召集市易寺參與議事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點,朕考慮,即便這條通道存在,很有可能有很遠的距離是荒無人煙的,甚至存在山嶺溝壑。”

“很可能不僅僅需要戰馬,還需要駱駝,這也需要市易寺主導。爲保障軍伍行軍的糧草,直至後期到達古玉門關作戰的彈藥,包括抵抗氣疫的問題,必須配備大量的戰車,還是改裝後的戰車!”

趙曦不準備把所有事都講清楚了,既然是召集議事,就需要臣工們各抒起見,慢慢完善計劃。

從青塘西行,過荒原,對西夏形成包夾,形成真正的包圍之勢,都應該做哪些準備?需要臣工們集體商議。趙曦不能把所有事都做了。

“官家,這一偏師的將士以多少爲好,這需要商榷。人數少了,很難起到對西夏夾擊的態勢,甚至連沙洲、瓜州都無法打下來,無法最終與主力會師興慶府。”

“人數多了,即便是探知到可以運兵運物質的通道,也很難保證軍備運送到位。畢竟那是一片無人區,沒有可以補給的地方,全靠河湟,乃至秦州供應。過長的補給線,方向都難以確定,後勤保障難度太大。”

文彥博的考慮切中了要害。

“其實,還要一點需要注意。國朝謀劃西夏,形成東西夾擊的目標,肯定是在發起戰爭之前,不被西夏知曉行動爲好。可是,大規模的軍伍行動,如何潛行,這是個難題。”

“既然朝廷已經決定,河湟就需要承擔一個後方的責任,河湟新收復,異族內附衆多,對於內附的部落,真正歸順的有幾何?懷有異心的有幾何?有沒有還與西夏勾連者?是否存在細作?等等,這些都需要條理,需要整飭。”

“未來在行動時,是將青塘城作爲物質補給點,還是將邈川城作爲補給點,這需要斟酌。”

好像沒人擔心青塘城是否能打下來。這樣的信心就是最大的變化。議事越來越有點味道了,趙曦可以說聲自己很欣慰。

務實的治政習慣,基本上在朝堂形成了,最起碼這些重臣已經開始適應這樣的議事方式,也都開始注重於實際工作。

“所有的一切可能,都需要在探知新的路徑成立,現在談這些還早。”

“此言差矣。既然存在西番商賈通行,路徑是肯定存在的,無非是通行的難度大小而已,也就是說能怎樣通行。是戰車可以,還是戰馬可以,亦或是軍卒必須自行攜帶足夠的物質。這些因素都是左右偏師數量的原因。”

“這一點我們市易寺可以完成評估。商賈運送貨品,沒錢賺誰也不可能遠涉萬里之遙。可以從商隊的人數,攜帶貨品量,所使用的牲畜數量等等,對新路有個前期的判斷。”

“吉甫所說的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建議市易寺統計所有西番商賈,皇城司或者朝廷相關衙門遣人與其接觸,爭取能取得信任,加入商隊,或者是將收買商賈,讓我們的人進行一次運行,真實瞭解新路徑的實際情況。”

“確實,必須是忠誠之勇士,真正經歷一次新路徑,才能爲我所用,避免道聽途說的差錯。不過,跟從嚮導探路者,最好是軍卒,還是悍卒,成建制出行。運行商隊中途出意外的可能太多了,更何況難免有盜賊馬匪出沒。”

“只有探明具體路況,才能決定偏師的數量。我以爲,探路最好是收買嚮導,由朝廷組織遠行隊伍,以商隊形式也可以。這樣能保證探路的保密性。”

“附議,建議在朝廷準備發兵之前,遇到商隊必須殲滅,以免泄露風聲。”

“若由國朝軍卒組隊,可攜帶一定量的火藥,並搭配一定數量的工程兵,即便是不適合戰車我的地方,也炸出一條可以讓戰車通行的通道來。”

“在朝廷打通新路徑後,建議朝廷要全面接管通道,不管是殲滅還是看管,所有通道上的商隊,一律必須待大戰結束。”

“在完成路徑暢通之後,還需要將這條通道上出沒的馬賊全殲,必須是全殲。無法肯定他們的出身,以及關聯的勢力。唯有全殲才能確保通道爲國朝的唯一性。”

······

這大概是羣策羣力的好處吧。有些趙曦都沒有考慮過的,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逐漸完善了。

這樣的議事,經過秘書處的記錄,最後在整理,完全就是後世所說的攻略。

可還是有一點,比較重要的一點,所有的臣工夠沒有考慮到。

“諸位臣工,如此遠距離的路程,應該有水源處,也必須有水源處。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要控制這條路,爲什麼不在水源處建立一座兵站?可以說是軍城,叫中轉站也可以,甚至可以承擔物質儲備點。”

“還有一點,爲避免行動被西夏知曉,完全可以分批次,以商賈的身份,零散西行。用三兩年的時間,即便一次三五十人,完全可以完成十萬雄師的隱蔽轉移。”

趙曦算是總結性陳詞吧,把他想到的關鍵點提出來了。

這一次議事還算成功,討論的結論基本上全面了,在經過秘書處整理後,在一定範圍內通報後,在逐步完善。

這個謀劃西夏的戰略,基本上算是通過了。

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七十章 騎行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三七二章 殺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零五章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四一六章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三四二章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四一三章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六一二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二六章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六八五章第七二一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九五章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