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

有些事單純的點撥真不行。

對於六家對抵報之事的擱置,趙曦能理解,畢竟這純粹屬於舊壇新酒,他們以爲還是那熟悉的味道,所以沒人再去品嚐。

所以趙曦不得不親自操刀了。

趙曦先讓王中正打聽清楚了,如今汴梁城所有的蹴鞠隊伍信息,包括隊伍主家,人員組成,各蹴鞠好手歷年經歷等等。

又從世子們顯擺中瞭解了近期賽事的安排,以及勝負的概率,包括賞金和各種撲賣信息。

然後,趙曦自己撰寫了第一期整版的蹴鞠報刊登文章。並且根據自己撰寫的文章,劃分了蹴鞠報的版面:球隊簡介,隊員經歷和榮譽,賽事預告,撲賣信息,勝負預判等等。

趙曦幾乎是用白話撰寫的,並沒有多少華麗的詞彙,他把蹴鞠報的受衆定爲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娘娘,知會孃舅家一聲,第一期蹴鞠報刊登內容孩兒做了樣式,以後可遵照此例。”

“孩兒不能出宮,不可知宮外狀況,也不能詳實瞭解球隊以及球員真實情況,還望孃舅家可收攬些士子撰稿。”

曹皇后接過趙曦奉上的紙張……越看越詫異了。

曦兒的才情怎可以寫出如此粗俗的文章?

可她一直翻看完趙曦撰寫的前幾期……不得不說,這類文章真看着省心,而且不會因釋義不同而影響對事情的判斷。

“曦兒,就如此刊登?”

曹皇后還是不確定,這根本就不是文章,這就是鄉野村民的對白。這類文章可直接刊登嗎?那可是類似抵報樣的物事。

“娘娘,就如此刊登,以後也如此刊登,即便是將來約稿,收攬撰稿人,也要求撰寫這般文字。”

“娘娘,孩兒有個請求,若可能,孩兒懇請孃舅能連夜印製,於明日在汴梁城全城售賣。孩兒聽聞,後日會有一賽事,孩兒於此期文章也有提及。若過了明日,文章便失去了時效性。”

趙曦真找不到現時合適的詞來表達時效性,只能是如此說,好在從字面理解,意思很明白。

曹皇后雖然還疑惑,甚至有點覺得抵報之事的結果,會對曦兒有打擊。

可還是着人通知了曹祥,並着重強調連夜印製,於明日一早販賣。

曦兒自病癒以來,一直是順風順水的,可能讓孩子滋生了一些傲嬌。

雖然作爲帝王,這並非多大缺陷,可大宋朝堂並非帝王一言而決。若養成如此性子,未來勢必與朝堂諸公紛爭不斷。

也罷!若蹴鞠抵報一事,可讓曦兒受挫,也並非不是好事。

雖然夜深了。皇后打發了三個娃娃入睡。可還是對曦兒的堅持疑慮。

一心想着孩子能順風順水的成長,一心又考慮曦兒將來如何面對朝堂,這都是對曦兒對蹴鞠抵報的執拗導致的。

她還是對抵報之事不報希望。

皇后娘娘很少在後晌安排事宜,當曹祥急匆匆回到曹府,並將娘娘叮囑事宜告知後,曹琮看着那些白話式的文章……這又是要鬧那般?

畢竟是個孩子,因爲擱置抵報還置氣了,居然胡亂的寫出這類文章讓刊登。

也罷,孩子嘛,再聰慧,鄂王爺也還是個孩子,他想怎麼玩,就安排人陪他玩罷了。

抵報之事,曹琮壓根就沒跟其他家提過,他知道,即便是提了,也不會有人贊同,倒是會壞了內苑以及鄂王爺的聲譽。

從盤下雕刻坊,到養着那幾個工匠,都是由曹家一家當着的。也算是爲鄂王爺處理曹傅之事的回報。

不管怎樣,既然內苑傳來的信兒,曹琮還是積極的配合了。

他召集了所有的下人,分配了明日一早各自負責販賣的區域。至於雕刻坊,只需準備好物質,讓其印製即可。

白養了這麼久,就是連夜趕工,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出生和立場決定了思維。

曹皇后,包括曹琮並不看好的文字,在雕刻坊卻是引起了反響。這樣的文字他們最喜歡看,特別是關注着蹴鞠嬉戲的人,更希望能看到這般內容。

當主家命令到達後,雕刻坊快速運轉了。

就是主家讓印製的數量不多……

還未入睡時,劉毅那邊便得到消息,蹴鞠報印製和販賣事宜已安排妥當。

劉毅知道這是王爺的事,沒管是不是深夜,均速差人告知了慈明宮。

很奇怪,一直沒有睡意的曹皇后,在聽到一切安排妥當後,立馬就安然入睡了。

當趙曦一大早進學,在資善堂看到有世子拿着蹴鞠報宣揚時,就知道,這事算是成了。

這事不僅是成了,而且是火了,火的讓曹琮意外,讓曹家下人疲憊,讓雕刻坊匠人們苦不堪言。

當派出去的下人,沒到一個時辰就全部售賣完了蹴鞠報,全部回府時,曹琮就知道自己又錯了,又一次誤判了鄂王爺的倡議。

好在這次不需要再跟宮裡敘述,他很快又再一次安排雕刻坊增印,同時協調其他五家,遣下人暫時承攬售賣蹴鞠報事宜。

他是真的沒想到會如此火爆!

曹琮出府門,本意也是想看看蹴鞠報是不是如下人彙報的那樣,還是說下人們隨手丟棄了。

可他剛拐過一個彎,就看到熙熙攘攘擁擠的人羣,圍攏在街角一處,嘴裡喊着:留一份,吾加錢兩文……什麼時候這街市閒漢也如此大方了?

曹琮直接回府了。

沒多久,先是五家來人了,還沒等開口議事,緊接着兩家王府差人來了,最後蹴鞠行會的也有人來了。

這不是蹴鞠集市,已經建成了沒法摻和,這只是抵報,當火爆場面一出現,所有人都知道,這又是一個賺錢的營生。

“太尉,汝以爲如何?吾行會信息最爲詳實,此事摻和,實爲合理。”

“太尉,汝南王府本爲蹴鞠嬉戲之首創者,蹴鞠抵報自當應有汝南王府一份。”

“太尉,吾北海王府……”

“太尉……”

唉!汝等真以爲此事吾能定奪?比如新穎之事,豈是吾這般老邁之徒可倡議的?也太看得起吾曹琮了。

曹琮是真的對那個六七歲的娃佩服了,本來以爲只是玩耍的營生,就這麼隨意撥弄,讓曹家也炙手可熱了。

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五零八章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四七章第四二六章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六三五章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六二六章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三五章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