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

趙曦就那樣從紫宸殿出來,淚還在流,心情還不能平復。

他知道自己這樣很失禮,可是他不能不出來,他生怕自己真的控制不住繼續下去……若那樣,很有可能他會歷數國朝對外政策的不是,甚至毫不留情的批判他的祖先和老爹。

就是一個個所謂知兵事的相公,還有那一個個沒有脊樑的武將,他都會忍不住挨個數落……

這時候,也只有離開紫宸殿,離開那些他看着就來氣的臣工們。

王中正和李憲跟着,幾次想勸說太子殿下上架輦,幾次都不敢開口。

他倆沒資格進殿,就在偏殿裡等着,可太子殿下的聲音,在當時寂靜的紫宸殿內,傳的很遠…~

他倆也流着淚……

趙曦很少把情緒帶到東宮來,也很少在內苑談起朝事,可這一次,一直回到東宮,他都沒有緩過來。

就那樣機械的跟自自家女人點了點,直接回書房了……那是東宮的禁忌,沒他同意,誰也不能進入的。

他甚至忘記了到慈明宮請安。

從來沒有見過自家男人如此沮喪過。在看到趙曦這般模樣後,東宮的女人們慌了……

一直是個頂天的男人,突然就這樣了……

當得知早朝時的所有詳情後,她們哭的比趙曦還悽慘……

“曦兒……曦兒……”

曹皇后從慈明宮趕來了。太子殿下在早朝失態,別說是內苑,就是汴梁恐怕也有傳聞了。

“娘娘,孩兒讓擔心了。孩兒無事。”

“爲娘沒擔心,知道我兒如何。只是滔娘幾個是真擔心了……”

趙曦看了看紅腫着眼圈的自家女人……唉,兩世爲人了,居然還是不能完美的控制好情緒。

“滔娘,趁早朝未散,着人送到朝堂五十貫銅幣吧。你家三郎早朝失態,罰銅五百斤……”

趙曦應該是已經平復了,只是他這樣輕鬆的說出來,反倒讓已經止住淚水的女人們,又有淚了。

自罰銅五百斤……這是國朝少有的主動繳納罰銅的事,還是朝廷未處罰之前。

這也是朝廷最無意處罰,偏偏不得不有這個過程的一次。

聲淚俱下……太子殿下一次聲淚俱下,應該是有喚醒朝臣的那麼一點作用,最起碼沒人再哼哼什麼西夏使臣的事。

沒人天生就愛做賤種,誰也想理直氣壯的對外邦,只是……多年來國朝的敗績,讓大家都沒那個膽。

或許,想起了幾年前太子殿下南征吧,有意讓太子殿下的護衛營以及護衛營訓練的新軍,來一次跟西夏的戰事,從而驗證一下多年整軍備的效果。

很多事,真不是喊口號喊得來的。

只是暫時,整個朝堂似乎真的有了那種衆志成城的感覺,備戰已經擺在檯面上,各自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其實,這一點一直就這樣。並不是有多喜好戰爭,而是在特定的職責範圍內,誰也不想戰敗的原因牽扯到自己身上……根子上,沒人看好對夏作戰的勝率。

“西賊寇邊!”

西夏使臣離開汴梁沒多久,算時間,就算是馬不停蹄,快馬加鞭,這時候應該也只是剛到興慶府三五天,可邊州已經傳來了西賊寇邊的奏報。

趙曦也奇怪,難不成這西夏王可以在西夏朝堂一言而決嗎?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這次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做出反應,原因是多方面的。

西夏好戰,是由他本身的地理位置決定的,是由他獨有的邊境態勢決定的,甚至跟他國內本身的體制都有關係。

就如一個天生有缺陷的人,在爲人處事時會有那麼一點敏感。

西夏屬於那種部落共主式的體制,本身又有掠奪的傳承,加上他東北接大遼,西北挨回紇,東南與大宋紛爭,西南又與吐蕃不和。

可以說是四面環敵的現實。

這就讓他不得不窮盡國內所有力量,成就一個兇狠鬥勇的印象。

這狀態或許不是誰有意促成,但事實上表現出來的,確實是這樣。

甚至,他時刻在擔心各方勢力會有聯絡,從而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比如,當唃廝羅迎娶了北遼公主時,他就會隨便找一個理由騷擾一下北遼。

聽說唃廝羅把北遼公主趕走了,他又會隨便找個理由,跟唃廝羅來一次征戰。

跟大宋更是如此,從叛逆立國,好像就沒幾年安穩日子,即便是慶曆議和以來,也從未停止過捉生軍的騷擾,至於偷襲營寨,雙方斥候的交鋒,更是數不勝數。

而這一次,本來因羊毛之利,許了不少的利益聯絡北遼,本想着即便拿不到羊毛工藝,就是增加歲賜也是一樁好買賣。

沒想到,北遼卻在這檔口出了內亂!

挺虧的。本來遼帝不理政事,西夏送出去的利益,都給了皇太叔,這一下全泡湯了。

正琢磨着到北遼境內討回些虧損呢,可以趁北遼內亂之時,找回上次被大遼痛揍的面子,從而斷掉因戰敗而不得不進獻的慣例。

結果北遼居然遣使過來讓利了,把上次戰敗進貢的戰馬數量減少了。

也知道這次要想從大宋佔便宜不可能了,沒了大遼的響應,單單憑他們大夏,宋國萬萬不可能答應索求的。

在聽說宋遼達成盟約,加大羊毛交易時,整個西夏的勳貴都有些緊迫感……擔心以後宋遼關係親密了,大宋給的歲賜都可能沒有了。

這時候,他們必須得在這兩家找一家亮一下肌肉,以確保他們聯盟時對自己也有忌憚。

結果,使臣就給帶回來現成的藉口……使臣受辱。關鍵是,各家勳貴中都死了子弟。

這就讓這次的征戰,沒有了任何的爭論。

甚至還沒有開始整束隊伍出征,所有的與宋國交界的地方,就已經開始衝擊宋國邊寨了。

所以,趙曦見到了接連不斷的寇邊奏報。

先是綏德軍奏報,西夏祥佑軍司寇邊,襲擊了國朝兩個營寨。接着岢嵐軍奏報,西夏的左廂神勇軍司,渡過葭蘆河,意欲東侵。

沒間隔,緊接保安軍奏報,西夏的嘉寧軍司、靜塞軍司均有異動,並襲擊了邊寨。甚至連與西夏西壽保泰軍司接壤的會州也被騷擾了。

這幾乎是整個邊境的全線作戰,每一處與西夏接壤的西軍,都已經交手了!

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七七四章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八四七章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二七章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二六二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六六七章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三五三章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四一三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