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

富弼有點誇大,即便在給垂拱殿的奏摺中,他也是選擇性的傳遞。

把一些關於轉民的奏摺,集中在某一個時段上傳,給官家以及太子殿下的感覺,就是國朝的軍伍真有點萌動了。

其實,遠遠到不了奏摺所說的那種程度。

怎麼說呢,武將,就是靠吃空額吃飽喝足的,怎麼可能樂意轉民?

至於軍卒,別說是文臣,就是對自己上官,也都是乖的跟奴僕一樣。

之所以有這樣的奏摺,不過是變相的想向朝廷要待遇,也就是太子殿下所說,提高在籍軍卒待遇。

畢竟轉民後,那些軍卒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實,也就讓那些軍頭有了藉口……

官家和太子殿下或許不瞭解,富弼豈能不瞭解?

他只是想試探一下太子殿下,看是不是有什麼謀劃和後手。

這~…雖然也屬於姑且的做法,但太子殿下解決問題的角度很刁鑽。

若是以往,朝廷對這樣的要求,直接一個做法……殺幾個!

而太子殿下……

行,不就是想提高待遇嘛?不就是想提升生活水平嘛?可以,不過得有條件。

這樣,就直接從軍卒內部有了競爭。

最爲關鍵的是,太子殿下是直接建議提高新軍待遇!

護衛營雖然不參與具體軍伍事宜,可受訓過的軍卒,別說是對自己原本的上官,就是文臣,這些軍卒也有一種傲嬌。

因爲,所有受訓的軍卒,都被護衛營記錄在案了,彷彿他們都已經是護衛營的人,是東宮的人。

這樣只提高新軍待遇,有護衛營輪替的練兵,根本就不存在吃這羣人空額的可能。

同時,太子殿下又給了所有軍卒希望……成爲新軍,或者家眷營生,那一樣都令人嚮往……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如此心思繁亂的軍伍,談什麼學信陽軍?更別說每廂禁軍中都有新軍存在。

所以,朝廷的詔令下達了,同時還有太子殿下關於軍卒晉級的評分細則。

最爲重要的一點,宣讀詔令是由文臣、皇城司、護衛營一同前往,並且得當着所有的軍卒宣讀,還要求每一位軍卒在聽懂後畫押!

傻眼了,所有嚷嚷着跟朝廷提要求的軍頭都傻眼了。

學信陽軍反叛?反叛個屁!就看一個個軍卒跟打了雞血似的……

趙曦是用白話制定的細則,不僅僅爲沒文化的軍卒能聽懂,關鍵是他習慣。

從日常操練,體能標準,軍事素養,職責操守等等各方面都做了詳細說明。

而評判權,卻是做護衛營的教官,主兵事的文臣,潛伏于軍伍中的皇城司探事,明面上的內侍也就是走馬承受,以及有管理權限的軍頭共有。

完全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這也是軍卒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原因……有奔頭了。

這事就這樣了,暫時不說了。說說那些撇開趙曦鋪設軌道的朝臣。

似乎很急,彷彿沒明年了一般。

這不,還沒上凍,在冬日來臨之前,已經有不少奏請通行的軌道了。

“綱運還是暫時別上軌道,試運行一段時間以後,或者是過了這個冬天。”

奏請朝廷,無非是爲賺取朝廷綱運的錢。同時,也想由朝廷開運,來吸引民間貨運的選擇。

“殿下,軌道運力已經得以證明。如今南方綱運已經部分由襄州汴梁線運送,其他軌道也應該具有承擔綱運能力。”

就差說:憑什麼你的軌道就行,而別人的軌道就不行了!

這是一次集議,主要並不是軌道承擔綱運的事,捎帶的說說。

這幾年,趙曦發聲的時候越來越多了,軌道他又是最有發言權的。

結果剛說完就被人懟回來了。

“襄州至汴梁線,所有運送貨品,都簽訂了賠付協議,也就是說丟失和損壞貨品,由軌道方全數賠付。”

“這裡麪包括失期的賠付,以及綱運失期所導致的後患的賠付。倘若所有軌道做到這點,無所謂,可以運送朝綱。”

自己有完整嚴密的章程,仍然是先玩自己的貨品,在不斷完善整個流程後,趙曦都沒敢讓軌道全負荷運輸。

這幫人,面對利益時的頭腦,趙曦真不敢想象,會出現怎樣的亂局。

這些軌道的鋪設,趙曦是瞭解的,就是他沒去關注,陳琳也會把皇城司探知的一切,事無鉅細的告知他。

線路選擇隨意,枕木規格混亂,間距不恆定,做不到取平和取直,地基沒夯實,承壓和緩衝的石子規格混亂等等,這還不說什麼熱脹冷縮的考慮、軌道裹鐵皮的劣質。不說管理,就說基礎,就已經註定混亂了。

趙曦建議不上綱運,真是出於好心,想讓他們少賠錢。

這時代對於契約的尊重,履行契約的操守,相當到位。

若是民間貨品,肯定沒綱運量大,少量多次的運送,即便是賠,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話說,剛剛從糧荒之亂中脫身,別再去折騰了,沒幾個錢。

偏偏人家不認好心!

“臣懇請朝廷頒佈詔令,所有軌道運輸,均應以襄州至汴梁線賠付契約爲準!”

不跟太子犟嘴,就單純說賠付契約。太子殿下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所謂懇請朝廷頒佈詔令,言外之意,就是讓朝廷容許各方軌道上綱運。

對於這種死乞白賴的要賠錢的人,趙曦真的是無語了。

………

“殿下,軌道不堪用?”

集議結束,相公們慣例留下,包括知制誥,這是常規,將集議的事項以朝廷詔令下達。

富弼像是閒聊一般問詢。

“富相,不是軌道不堪用,而是他們的軌道不堪用。建議在發送朝綱貨品時,儘量做好應急和備用。針對於失期和遺失做好防範。”

所謂綱運,大多數是由地方發往汴梁,或者由汴梁發往州府郡縣的。

有朝堂的稅入,有官員的俸祿……這是鑄造新幣後的業務。甚至還有布帛,以及新出的毛料服飾。

別說是遺失,就是失期,對於朝堂或者地方都是大事。

唉,麻煩啊!

就現在這朝堂,富弼也沒辦法。

帝王、執宰、臣工相互制衡,太祖從開朝就建立了這樣的體系,每一方都不可以肆意妄爲。

因爲糧荒之亂,儘管在太子殿下這邊,已經有了部分投資和收益,但涉及到田地和糧食的爭端,這算是真正的動着根了……

都有火氣……

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四一六章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八章 甲子桃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六五一章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六八五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七四一章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七五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