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

這是一次難忘的飲宴,一直到男兒當自強成了國朝禁軍的軍歌,一直到太子殿下徵西,一直到……

以至於很久很久以後,人們都會談起那一次飲宴,太子殿下第一次在樊樓的飲宴。

酒到了,情緒變了,此時的飲宴已經不適合小娘子的陪伴。

人們還沉浸在那一曲將軍令中。

將軍令都不是沒聽過,或者說將軍令都還是熟悉的,但這一次,卻因太子殿下的和詞,讓將軍令有了另一層意味……

已經把小娘子打發出去了,可整個包廂裡久久沒一點聲響。

曹霖幾個一直沒再次坐下,他們這時候心裡只有太子殿下歌時的激盪。

“殿下……”

“國朝缺一種聲音,一種豪情,一種氣勢。”

“諸公,曦自進學始,便接觸國朝的方方面面。所看到的,聽到的,透過現象去看本質,覺得子民、軍卒,乃至朝廷,都缺一種當自強的理想!”

“祭祖時,兩千廂軍讓五千禁軍潰散;萬尹山演習,兩千護衛營可三進三出;更別說五千儂兵攪亂整個廣南了。”

“看現象,這是軍備的問題,而究竟呢?究竟其原因,是整個國朝都在淪落,都在享受,都生活在自己編織的謊言裡。”

“每個人都在自我暗示,告訴自己……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可誰又能想到,我們的盛世,是靠卑微的妥協換來的!誰又曾想過,國朝是屬於四面環敵!誰又曾爲後世子孫有過考慮?”

“是故,曦以爲,子民當自強,國朝當奮發,國朝男兒當自強!”

趙曦沒醉,否則他會說國朝缺狼性,而不是他硬逼着自己說的當自強。

有些理念,不能他需要慢慢的灌輸,有些施政方略,需要一個逐漸的過程……還需要特定的環境和人物。

就比如今晚!

這樣的範圍,這樣的環境,這樣被將軍令帶進去的氣氛……

可惜,有相公們在,護衛營那種嗷嗷叫的情緒,始終是沒有放開。

或許是真的被趙曦的慷慨激昂挑動了情緒,似乎這幾位爲國朝也有太多的委屈。

所以,接下來是趙曦聽故事的時間……

從太祖的封樁庫,說到太宗因賞賜不及時而導致的高梁河慘敗,再說到先皇親征的所謂檀淵大勝……

然後,然後就是這老哥幾個,開始說本朝……

一切都是淚!

連一個忤逆的西賊,都不曾有讓人振奮的戰績,誰還敢輕易言兵事?

這也是爲何區區一個儂智高,便不得不讓狄青出征的原因……國朝的軍卒已經廢了。

由此,由說到了國朝的三冗……

扯遠了,真的扯遠了。

越說越遠,從國朝三冗又說起了慶曆新政……還好,沒說老爹什麼難聽話,只是單純的惋惜慶曆年的功虧一簣。

接下來,就全是說趙曦了!

挺不好意思的,是真的不好意思。

哪有這樣當着面硬誇的?

是另闢蹊徑,爲國朝解決三冗提供了參照……可你們這樣當面跟慶曆新政比,還那樣自覺的貶低自己……很不合適的。

南征是爲國朝南疆打來了百年的和平……可這跟娶個大理公主沒關係吧?好像多娶一個媳婦,也成了功勞一般。

什麼解決了國朝缺銅之大難,什麼建立了汴梁的另一條生命線,什麼創立了國朝精兵遴選之法……

趙曦才發現……自己確實挺牛逼!

“殿下,這也是吾等壓着朝堂彈劾殿下奏摺的原因!”

嗯?彈劾我?趙曦這句話聽的很清,甚至比剛纔誇自己的那些話還要清。

他特別想聽到,到底是誰找他的茬了,又是因爲何事找他的茬。

所以,趙曦又給仨老頭斟了酒……

“殿下,新舊幣兌換是第一次。那一次,所針對的,基本是真的商賈,或者說投機之商賈。”

“這一次不同,幾乎將整個地主全裝了。朝廷臣工,誰家不是靠着田地存活?又有誰家不在擴張田地?”

“一次災年,不僅僅是家裡施捨慈悲收買人心的機會,更是收攏田地的年成。如今怎樣?都看着堆放的糧食發愁!”

“那是糧食!沒人敢浪費,可如此這般,各家只能看着糧食,守着糧食哭窮。”

“除了糧食,什麼也沒有了!即便是接連降價,已經降到了賠本的程度。可需求能有多少?”

“百姓買糧,沒人會囤積,只是按照日常用度採買。所以,都窮了,相當於整個國朝臣工都窮了。”

“殿下,與民爭利的措辭不是一個人陳述過,是很多很多的奏摺。”

與民爭利?好大的帽子!老哥仨說的很坦誠,可趙曦聽得很噁心。

施捨點粥,然後把百姓的口糧地糊弄了,那就不是與民爭利?

趙曦沒用過一次皇權,甚至州府郡縣的權利都沒怎麼借用。

玩商賈之道嘛……這時候說自己與民爭利?

趙曦真想問問,誰能如此的恬不知恥!

酒喝的高了,話還真是有些掏心窩,或許說這幾位早想這般絮叨一次了,或者說交心更契合。

只是,沒看到太子殿下的愧疚和感激,反倒是有一種勇往直前的狠戾。

“殿下,商賈說是國朝稅入之本也不爲過。吾等將奏摺留中不發,也是知太子殿下用心良苦。”

“只是……只是聽聞如今糧商從相國寺借印子錢,都不曾借到。商貿蕭條,也非太子殿下所願吧?”

“如今,殿下有釀酒之法,因糧食之因而爲推而廣之的新酒,如今也可施行。只是希望殿下可收購商賈之存糧,以確保國朝商貿興盛。”

收購糧食,本就是趙曦準備好的後手,問題是……

“相國寺不借印子錢?”

“非也,聽聞相國寺融了新幣爲佛像鍍金身……按說不應該耗費至相國寺困頓的。”

“噗呲……”

不止是趙曦,整個護衛營的幾位,全部噴了……相國寺居然融新幣去鍍金身?

“殿下……”

“國朝銅錢常被人融而賣銅器,故,新幣採用雙層合金之法。融新幣得銅不足舊幣三成。”

國朝對於錢幣是有相關律法的,甚至外運錢幣都是大罪。

而相國寺……居然融了新幣!說不能說,錢是已經沒了。

嘿嘿,這應該算是他們所說的因果吧?

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七零五章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五零八章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八五零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三五章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