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

朝廷詔令一下,接連着幾個殺無赦,整個汴梁忙起來了。

沒人懈怠,拋開這是積德的好事,就是朝廷的那幾個殺無赦,也讓他們不得不收起混日子的心思。

也算是及時,在這個時代,朝廷這次的反應絕對是及時的。

甚至汴梁城洞窟裡的那些城狐社鼠還沒來得及動手,整個汴梁城已經是軍卒遍佈了。

而曹高等六家家主,再接到太子殿下的那份所謂告黎民百姓書時,也極力配合。

考慮到整個汴梁都處於哀傷中,直接讓府裡的下人出動,挨個裡坊,免費送發蹴鞠快報。

裡坊的管事忙着,可總有好事者,便承擔起廣而告之的職責,不停的在坊間宣讀,宣讀蹴鞠快報刊登的告示。

而同時,太子殿下呵斥相公的過程,也被人惟妙惟肖的流傳開來。

再結合朝廷詔令的頒佈並張貼……諸多的百姓,在哀傷之餘,都會朝着大內的方向拱手叩拜。

有人說,大災大難之前,最能看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

或許這一次的京師地震,算不得大災大難,但趙曦還是看到了整個人性美好的一面。

相公們在議事結束,沒有一個人回家,在頒佈告示之後,便直接分區域走訪全城,以瞭解整個汴梁的災情。那怕是宋癢也如此。

而太學,歐陽修在接到詔令的一刻,並沒有單純的停學。而是讓太學的士子們組織起來,先是幫助入住太學的百姓,然後帶領着士子,直接到朝廷招募志願者處報名。

就是不懂救災,但吾等可以爲百姓打一碗粥,扶一下老人。

趙曦擔心的哄擡物價並沒有發生,或許是殺無赦的作用。

所有反饋回來的信息,都在有條不紊的開展着。

最讓趙曦驚訝的是,這劉毅……這劉毅居然代表商賈,向自己老爹奏請,請朝廷容許商賈可以在汴梁城設粥棚,以補充朝廷照顧不到的地方。

這小子居然成了商賈了?

也是,估計內苑食品廠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說是奏請,更像是獻好來了。

誰又攔着你施粥了?也就劉毅這個憨貨,被人捧的找不着北了。

這是好事,就是相公們也沒有攔着,甚至還真給了詔令。

內苑能做的,也僅僅是收起了花紅柳綠的服飾,一個個都素衣裝束,以表達與黎民共苦,連伙食都改成素食了。

隨着急遞出汴梁的,還有太子殿下擬訂的十條。這是要詔令天下,成爲所有災情處置的永例。

這也算是趙曦第一次對國朝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一天就這麼過去了。這時候,最閒的人,反倒是趙曦父子倆。

朝朝堂倒是沒有放衙,可整個朝堂的官員全出去了,都在救災的一線忙碌,日常的公務全停了,就連奏摺都沒有遞上來的。

這官家和太子,可不就成閒人了。

趙禎幾乎是在枯坐,呆呆的坐在垂拱殿裡。

有點乏,可總覺得自己這時候休息不合適,一個稱職的帝王,這時候是該與民同感受的。

所以,他就硬撐着。

趙曦也就去護衛營轉了一圈,又在內苑看了看……

“爹爹……”

“曦兒,可無礙?”

“無礙……”

父子倆相對無語。

皇城司的奏報倒是一直沒停,可屁事沒有,所有的工作都在秩序中推進。

奏報時那些讚譽,也不知是他們添加的,還是百姓真的這般。開始聽着舒心,到後面都麻木了。

“爹爹,要不乘輦駕出宮?孩兒與護衛營伴隨……”

多久了,趙禎都忘記自己多久沒出去巡城了。

除了元夕夜與民同樂的時光,趙禎好像忘記了接近百姓的感覺。

是有機會出宮,比如某個股肱之臣去世了,他有時候也會出去探望。可那都是直衝目的地,辦了事就回來。

汴梁的街景,對趙禎來說,只能是看着宮牆想象,或者在輦駕中匆匆路過。

曦兒所提議的出宮,肯定不是走馬觀花的那種……

“可以?”

“爲何不可?”

就是呀,爲什麼不行?這時候帝王出行,深入民間,不更能增加臣民的歸屬感嗎?

趙曦真不是攛掇他爹,他是真覺得這時候老爹該露一下臉。

本來他就是準備出去的,只是從皇城司傳來的消息,讓他感覺:自己一旦出去,恐怕百姓所有的感激都會集中在他身上。

所以,他覺得老爹出宮最合適。反正相公們也不在。

陳琳沒反對,好像只要是太子殿下決定的事,陳琳從來不反對。

他只是趕緊吩咐了那些正在汴梁城裡晃悠的皇城司探子,都多用點心。

在官家的輦駕出宮的那一刻,整個汴梁城就全知道了。

本來也沒準備藏着掖着,純粹就是帝王的規格,那怕是換成了馬車,沒人不知道這是帝王的輦駕,就是不知道,也有人告訴你,還把每一樣裝飾都給你講清楚。

帝王出行,本就還是生人勿近的,這還是大宋。

所以,即便子民想表達情義,也只是遠遠的駐足,用眼神來表示感激。

馬車兩側的車窗是打開的,趙禎也看到了街道上的情景。

馬車行駛的很緩慢,給他留足了觀看的時間……

這已經是第二日了,街道兩邊仍然能看到地震留給汴梁的創傷……裂開的牆體、殘破不全的屋脊、隨時都要掉下來的軒窗,還有人們感激的眼神和哀傷的臉……

趙禎本就是個脆弱的性子,還是個真正替他人考慮的帝王。

看着這滿目蒼痍的汴梁,他眼眶紅着……

“曦兒,令他們落駕吧……”

趙曦沒反對。

當趙禎攜兒子下了輦駕,街道兩邊不管是還在做什麼的,都停下了。

“陛下……”

本來富弼聽到消息,急匆匆趕來,是想着勸官家回去的。

可這一聲,就像是口令,命令臣民叩拜的口令。

剎那間,整個街道兩邊的子民全部叩拜了……

富弼就是再有什麼話,都無法說出口了。

還有什麼比這場景更感人的?

接下來就是……

趙禎紅着眼眶,緩緩的往街邊走。

他還知道選擇對象,走向的是一個老頭,應該有六七十歲了。

“老哥哥,受苦了!帝王不謹,蒼天降罪,卻讓吾之子民受難!”

趙曦聽到了直翻白眼,哪跟哪呀?本來設想的激勵人心,結果成了罪己詔。

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二六章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八三一章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二七三章 全方位展示第二六二章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七五八章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三一章 大謀局的形成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二一章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八三一章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三七四章 狠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五九一章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