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

老陳琳是什麼人,不說相公,就是整個朝堂都清楚。

陳琳多久了還沒充當過跑腿傳令的角色。

所以宋癢就是再不樂意,還是來了。

他到了垂拱殿時,相公們都已經到了。

“陛下,地動而已,何需這般興師動衆?如此這般,令汴梁臣民如何看待?”

來都來了,還是這樣被請來的,好好議事不就成了,還不依不饒的責問。

火了!

“宋相公,曦今日不以太子身份,就以汴梁居民問宋相公幾句。可否?”

宋癢好像很不屑趙曦的問話,只是從鼻子裡噴出一點聲響。

“宋相公,汝家裡不曾有坍塌吧?也不曾有人員傷亡吧?可汝可以爲整個汴梁都如宋相公一般是高門大戶不成?”

“大內只是落瓦,可對於汴梁百姓,很有可能就是屋傾房塌!作爲朝廷,黎民以賦稅供養之朝廷官員,此時不聞不問,是一個官員該有的做法嗎?”

趙曦開始很柔和,他也想平靜的把問題講清楚,可一開口就成了反問,還是一句接一句的,聲調也一句比一句高!

他這時候寧願自己不是太子,最好是平頭百姓,那怕是言官也算,可以無所顧忌的往宋癢臉上噴口水。

不說能力,不說文采,宋癢這樣的人,做到相公的地步,這是國朝官員體制的悲哀!

“殿下,還是議事吧。”

從來都是臣工指責帝王的,這突然被太子殿下指責一位相公,還是有理有據的指責,一時間有些不適應。

這場合……富弼趕緊打哈哈,生怕趙曦再責問下去,這宋癢再一辯駁……所謂的議事就又成扯淡了。

趙曦也無心繼續,僅僅是對宋癢來了以後,還開口埋怨的做法不爽。

災情不容扯淡,該說正事還是趕緊說正事對。

“陛下,諸位相公,曦建議:第一,調動部分禁軍,對汴梁城內實行臨時軍事管制。”

趙曦不知道現在的國朝有沒有應對各種災害的應急預案,他沒見過,估計也沒有。

他不想耽誤時間,直接就說開了自己的想法。

“殿下,地動之事,無須軍伍介入吧?開封府和巡捕即可。”

“富相,此烈度的地動,或許災害並不會太大。但很有可能有一小撮人,利用百姓恐慌之時,趁機行不法之事。吾建議:在此期間,凡有侵害公私財物者,伺機作亂者,殺無赦!”

“第二,開封府衙役,同時調撥一部分廂軍,協同裡坊管事,逐戶登記人員情況,以取得失蹤或被埋人口數。”

“第三,以上述數據爲基礎,巡捕與部分廂軍,展開對被埋人員的營救。人三日不飲,七日不食方絕命。如今能救一人是一人。”

“第四,建議太學停學,朝廷將無用之公房也一併開放,爲無家可歸之黎民提供暫時居所。”

“第五,所有醫家,包括太醫局御醫,全數按區域劃分,對因地動而致之傷患救治。所需費用,若朝廷困難,東宮可擔負部分。”

“第六,朝廷可設專人負責民間自願參與救援之衆,合理分配區域和人數,避免營救事宜混亂。”

“第七,昭告汴梁城內所有商家,在朝廷爲解除救災之特定時期之前,凡有趁機哄擡物價者,殺無赦!”

“第八,抽調部分廂軍,對因地動而導致死亡者,進行集中掩埋,並對所有屍體,包括動物屍體進行集中處理。所有有過屍體的區域,要拋灑石灰。以防大疫。”

“第九,朝廷在百姓尋回財貨之前,開放常平倉,在汴梁各處,以裡坊爲基礎,施粥,以確保百姓不捱餓。”

“第十,汴梁地動之烈度,應該不是震中,在落實房屋損害程度的同時,確定震源方向,派遣急遞,接應奏報,並儲備各項物質,隨時等待支援。”

“在此期間,護衛營與皇城司探事,負責所有指責的監管。若有故意懈怠,推諉扯皮者,殺無赦!”

汴梁城的城狐社鼠從來不曾斷絕過,包拯權知開封府時,曾有過一次治理,還是護衛營引開的。

這次地動,那些人渣指不定出來趁機作亂。

這種人自然是殺無赦。或許是趙曦說這個殺無赦特順口的原因,到了後面,也就這樣順帶的說出來了。

只是……不管是他老爹,還是相公們,都愣愣的。

殺無赦呀,意思就是隻要出現某些情形,可以不由分說,直接殺掉。

國朝何時有過如此嚴刑峻法?

“陛下,臣富弼附議殿下所言。亂時用重典,凡做亂者,該殺則殺!”

嗯?趙禎繼續愣。這是怎麼了?富相公居然附議,聽這口氣,好像還是相當贊同曦兒的做法?

富弼確實是贊同的,不止是贊同殺無赦,對於太子殿下所有的提議都贊同。

從吃住,到救治,再到防疫的處置,以及整個災情所引起的一切意外,太子殿下基本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說實話,太子殿下的謀略已經是衆所周知的,這是太子殿下第一次表現出他在治政方面的才華。

國之大幸!

所以,富弼沒一點含糊的附議了,就在大家還愣在殺無赦的震驚時,他作爲宰相,首先變態了。

很簡單,他就是讓太子殿下這十條全部執行。

“臣附議殿下所言……”

“臣附議……”

趙禎有點暈暈乎乎的,沒想到兒子這幾個殺無赦,就這麼容易的通過了。

他以爲又會是一次被噴的結果,卻就這麼通過了……

或許,自己真該禪讓吧……這想法再一次萌生了。

他也就是一瞬間有這想法,扭頭又會變卦的。

趙曦這一通又是白話,這做制旨誥的司馬光,又一次有了顯擺文采的機會。

但詔令形成後,一個個頷首認同。

可趙曦覺得,這根本就是給士子看的,不管是軍卒還是百姓,根本看不懂所以。

算了,不掃這羣精英的興。

詔令在半夜成型,也就在半夜發出去了。頓時,整個國朝運轉起來了。

而趙曦,卻又用大白話撰寫了一遍,直接讓蹴鞠快報首版刊登。

當然,不是朝廷詔令的內容,而是一份告百姓通知書。

明確的告訴百姓,朝廷因地震爲百姓做了那些事,百姓又該如何配合,同時要對不法之事檢舉揭發。

並且,趙曦要求,第二天的蹴鞠快報,要超量印製,免費發放。

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三五三章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八三一章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七六四章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八五章 後續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七百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七五四章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