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

直到趙曦的納妃事宜辦完了,朝堂還沒定下來他的職司。

也是服了,除了日常公務,剩下的時間,這些朝臣們就用來鬥嘴了。

還好,見識過趙曦能耐的,都沒立場。相公們本來就不輕易表態,不管是文彥博還是富弼,很擔心不合適了被趙曦打臉。

至於下面這些人爭吵,有沒有執宰在背後攛掇,這個真沒法說。

“陛下,諸公,關於曦職司之論,還望朝廷就此作罷。曦自覺軍器監與鑄幣局已是精力極限,故莫再爲此而爭論了。”

又一次早朝,趙曦吭聲了。這也是趙曦第一次在自己職司上發言。

他們贏了,皇家妥協了。皇家本來就該是妥協的一方,這些年一直如此。應該是除了太祖太宗,後面一直是皇家妥協的。

就如寇相公能逼着先皇親征一樣。

趙禎是有底的,兒子給他透過底,知道兒子的一些想法。可當兒子在朝堂上說出這番話後,他還是感覺到了委屈,比自己妥協的那種感覺還強烈。

臉色有些彆扭,神情也顯得沉重。

不一樣,真的不一樣。從曦兒年幼,便一直是一帆風順的,不管是士林還是民間,甚至不比他因仁慈帶來的聲望低。

這一次,帶着南征的功勞,卻換不來想做事的職司……

可惜,沒多少人在意他的臉色,別說是有點不好看,就是發怒了,也一樣沒人在意,相反會激起更多人的鬥志。

文彥博和富弼在聽到趙曦這番話後,卻是兩眼精光……太子殿下妥協了?

怎麼可能?這段時間二人不曾對太子職司的事出言,就是在等着太子殿下的後手。

雖然左思右想想不到有其他辦法,可還是沒輕易表態……朝堂上已經是羣情激昂了,張方平連同他一起上折的人,已經被朝堂上的各式言論淹沒了,沒必要落井下石。

問題是,太子殿下怎麼會妥協?

太子殿下職司的想法,絕不是張方平自個想出來的,若說是軍器監和鑄幣,可以說的過去。可榷場、漕運和鐵監,跟太子殿下所展露的能耐不相干。

很顯然,應該是太子殿下跟張方平有過溝通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太子殿下想入手的。就這麼妥協了?

狄青也疑惑。

因南征的功勞,狄青現在也算是執宰了,樞密副使。

張方平奏摺在朝堂商議時,狄青很不自知的搖旗吶喊了。結果是,不管是否贊同張方平,所有人都針對他噴唾沫。

也是沒見識過朝堂的事,更不懂武將在朝堂的做法。

第一次在朝堂上的發言,就被整個朝堂的文臣給羣毆了。而武將,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就是曹家和高家的人,也悄悄的。

狄青本來是個謹小慎微的性子,本不應該有這樣的魯莽行爲,只是他跟趙曦一樣,根本就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

甚至以爲這都是些出力不討好的營生。

確實是出力不討好,只不過他認爲的出力不討好跟張方平認爲的是兩碼事。

狄青也以爲太子殿下不會妥協,肯定還有其他辦法……太子殿下總是天馬行空的,他想不到,未必太子殿下想不到。

可現在,太子殿下居然妥協了!

再想想廣南那些棄城而逃者,狄青不由的爲這些人一直擔憂……且等着吧,太子殿下會讓你們知道疼的。

對於這一點,狄青堅信!

“陛下,臣文彥博附議太子殿下請求。廣南安撫使多次上奏,提及護衛營被褥之便,盔甲之堅。”

“如今朝廷應將此二物裝備禁軍。太子殿下主軍器監,正值國朝裝備新式盔甲之時,又護衛營火器之威,也需逐步推而廣之。如此,軍器監勢必事務繁忙。”

“還望陛下恩准殿下所求……”

這算是投桃報李嗎?趙曦聽完文彥博所說的,不由的要這樣想。

南征回來這麼久了,餘靖的摺子早被灰塵淹沒了。但趙曦還沒聽到朝廷有推廣的意思。

今天應該是第一次說吧?肯定是第一次,看看各個朝臣的表現就知道。估計也就富弼算是清楚這底牌的人了。

狄青再聽到這個……他是不知道的,別看他也算是樞密副使,可人家壓根沒當他個人物。

不過,那些都是小節,若禁軍真的都裝備了護衛營的盔甲,再配以火器……這算是狄青自入朝堂以來,聽到最舒爽的朝議了。

文彥博是個成熟的政客,還是最具備政客基本素養的人。這一手相當漂亮。

他是北人不假,處於執宰的位置上,他不能赤膊上陣,摻和太子殿下是否主持漕運的事。

如今太子殿下退了一步,也應該適當給些甜頭。

關鍵是推廣盔甲,勢必會增加鐵礦的需求,也就是說,徐州鐵監和漕運都會因此而沾光。

同時,護衛營被褥的營生,誰都知道那是內苑的活兒。

這樣下來,都有好處,都應該沒什麼話說,也捨不得再反駁。

關鍵是他也想早點看到太子殿下另起爐竈的收益……不對!文彥博突然有些明白了,另起爐竈,就是自己家也摻和進去的營生,纔是太子殿下甩給那些人的耳光!

希望不要太狠了。

其實,這些都不是趙曦想的,趙曦真正的目的只有鑄幣。當然軍器監也是目的之一,那是確保他達到目的的手段。

至於漕運、鐵監、榷場,本來就是因爲軍備和鑄幣而延伸到的。趙曦只是希望自己介入,能確保自己的對銅鐵需求而已。

既然朝堂走不通,他就走商賈的路了。

有開始,待人看到了收益,他不擔心沒人動心。

這次南征,不管是在安南,還是大理,他發現國朝的貨幣,在兩國都是通用的。

他問過,也知道,就是吐蕃,大夏,甚至大遼以及到遙遠的高麗和扶桑,國朝的貨幣都能通用。

還有什麼比貨幣更鋒利的武器?

如今,銅有了,錳有了,就連鋅也有了,再把渠道暢通了,剩下的……不讓主管榷場,自己就以商賈的身份進行交易。這樣總成吧?

wωω_TTKдN_℃O

朝堂,就朝堂上這些人看到的,他們真當成利了。趙曦是想讓他們看看,什麼纔是利益,怎樣纔不算是蠅頭小利。

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五九五章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三八七章第一六四章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六六七章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三零二章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五七章第四三七章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八三一章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七六四章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零五章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九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