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

當戎州的新碼頭慢慢成型後,趙曦真的該回朝了。

雖然朝廷並無詔令,但滔孃的家書讓他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再說,在戎州的一些事,已經完成,剩下的需要回朝堂解決了。

“學士,曦此次回朝,有意職司軍器監、漕運、榷場、鐵監以及鑄幣事宜。還望學士建言。”

這是對趙曦下一步工作重點關聯性較大的部門。

做事容易,協調難。特別是國朝現時的情況,趙曦不想整日耗費心神在謀算人上,他想做事。

早先在宮內,即便後來聽政,趙曦都本着待日後的想法。

而這次儂賊之亂,讓他意識到不能再拖延了。

如果說國朝的弊端是病,那麼現在算是病在腸胃了,趙曦很擔心待他繼承大統時,國朝已經病在骨髓。

或許現在他無法全面整體的改變國朝,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嘗試着去撬動朝堂主動改變,是趙曦定下的策略。

“殿下,有此番解決國朝缺銅現狀,護衛營火器運用之功,軍器監、鑄幣是應有之義。”

“即便是榷場,漕運也可爭取。唯鐵監一項,此乃三司使衙門職司。恐東府相公……”

張方平不清楚趙曦爲什麼要攬那些勞什子漕運和榷場,都是吃力不討好的營生。

“學士,曦並無意染指三司使衙門職司。曦所承攬,乃鐵礦生產一項,並不改變朝堂格局。”

三司使衙門,說白了就是後世的財政,而趙曦想管的並不是收益,他是想改良採礦業,提升鍊鋼工藝。

至於軍器監、鑄幣以及漕運、榷場……這些擱後世,相當於是美聯儲,軍工部,外經貿和交通運輸。

應該都是舉足輕重的部門,可在如今的國朝,根本無法跟六部九卿相提並論,甚至都不如羣牧司那個管畜牲的衙門。

趙曦有點時不我待的感慨,可真要大刀闊斧的去動這個那個的,還真不行。

所以,他選擇了這些朝堂不太看重的職司入手。

若是這樣,張方平感覺問題不大。

雖然不明白太子殿下的意圖,對於太子殿下這樣的訴求,張方平不介意出這個頭。

甚至他還聯絡了一些關係親近的,一併爲太子殿下吆喝。

趙曦回朝,並沒有走陸路過關中。既然有意攬漕運這檔子事兒,便走了水路,也好趁此機會看看國朝的航運業。

趙曦很想潛藏行跡,那樣才能見到真實的漕運,若是還能跟那些底層的勞役拉扯,就更好了。

可惜,就他這身份,這兩千護衛營的陣勢,也知道不可能。

這次王師南征,就趙曦他們在大理和成都路磨蹭的功夫,已經被瓦臺的有心人編成了戲曲,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國朝所有的軍州,都知道了這次大勝……多少年不曾有過了。

所以,就別指望潛藏行跡了,甚至還得改換了國朝禁軍的裝束……

戎州是金沙江與岷水交匯處,也相當於長江的起始端。

而長江,千百年來在成都路未曾改道過,等到了荊楚路,在一望無垠的兩湖平原上,纔會肆意搖擺。

趙曦曾有過順江而下的經歷,當舟船過了重慶,所有的景緻都熟悉起來了。

所謂的三峽,跟後世區別不大,而如今的艄公船伕,一樣可以應對這些兇險。

有些水域,連趙曦都繃緊了神經,可那些船伕在祭過了河神之後,就那麼靈巧的通過了。

“銅礦石壓船,於此地怕是得分船穿行……”

國朝有漕運衙門,但順長江航運卻沒有。國朝專管漕運的,除了各地的堤岸司,就是江淮轉運使是常設。

一旦東川銅礦規模產出了,勢必得考慮設置統管長江這一段運輸的衙門了……唉,對於現在國朝的境況,趙曦真不知道能不能通過。

實在不行,他就得做好走西江航線的問題了。

在東川用牛皮圈着的地盤,到西江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並且一路會經過不少的烏蠻寨子。有一分奈何,趙曦真不想去招惹那些蠻夷,特別是現時。

至於以後……等改土歸流了,等沒大理這個所謂的藩屬國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現在……挺麻煩。

沒有了熟悉的地標,當船隻進入荊楚路時,在漢水注入長江處,趙曦還是有些熟悉的。

他知道,由此西北不遠便是襄陽,而襄陽至汴梁,原本是有水運的,只是運量不大,又耗費不少。近些年國朝慢慢的廢棄了。

把一座都城,近百萬人口的給養,全盤押在一條運河上,還是季節性運河……老爹能踏實睡下,估計是麻木了。

都在湊合,從朝堂諸公,到汴梁子民,一直到國朝的都城,似乎都是一種湊合的狀態。

拋開河北道一馬平川,大遼騎兵可以避開城池,直插汴梁外,就是單純從存活而言,一旦汴河意外,百萬人都得吃土去。

長江水運算是發達了,等船隻到了江淮,趙曦才真正見識到國朝的航運業。

這該能稱爲百舸爭流吧?楚州船、淮船、吳船、越船、松江船、浙江船、湖船、徽船、溫州船、明州船、入峽船、蜀船等等,船伕如數家珍的給趙曦介紹,趙曦此時才知道,自己對這個時代,對國朝瞭解還是不足。

等到了徐州,船隊轉入汴河後,幾乎可以用擁擠來形容了。

本來他們這兩千人的運兵船隊,就已經算是龐大了,在進入這狹窄而忙碌的汴河……可想而知會是怎樣的情況。

想對國朝做點啥,對趙曦而言,真的不用幹嘛,只需要有像護衛營這般能耐,這般人數的一支隊伍就可以。

甚至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需要在漕運最繁忙的季節裡,打三五個月的遊擊就行。

汴河是每年三月開閘的,放進來了黃河充沛的水量,同時也帶進了黃河獨有的泥沙。

所以,每到枯水期,國朝又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物力財力來捯飭汴河。如此反覆,經年累月。

整個汴梁城,是真正的命懸一線。

趙曦想不明白,朝堂上那些精英,真的就不擔心?

這就是國朝的漕運,趙曦沒有過多的去了解細節,就他這一路走來,已經是滿頭官司了。

不說其他,就說枯水期汴河停運後,東川銅礦的運送問題……這是必須在銅礦開採前解決的問題。

第七十章 騎行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三一章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六九三章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七六四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六一二章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六七四章第七六四章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七三八章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四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