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征途

明日黃道吉日,宜出行。

今日,趙曦便留宿在護衛營了。所有該交代的都交代了,該辭別也辭別了。沒多大事,聽家人絮叨是幸福也很煩躁,所以乾脆他也學武將的做法,直接留宿軍營了。

司天監定的日子,連出發的位置和方向都確定了。

在城外,還是在東水門旁……就這位置,趙曦極度懷疑純粹是爲了方便,直接就可以登船出征了。

很明顯,司天監也知道軍情緊急,沒玩花哨。不管找什麼說辭,必須得利於出征,而不是真正要跟天對應什麼。

趙曦有過在汴梁城內誇街的想法,特別想讓護衛營全副武裝在汴梁城裡走一圈……

出征前忌諱過於張揚,凱旋歸來倒是可以耀武揚威。這理念,是國朝文人的特性,所以,護衛營出城也是悄無聲息的。

寅時啓程,司天監說的,所以護衛營從汴梁城出外,除了倒夜香的,沒人注意到這一羣奇裝異服的軍卒。

草綠色的裝束,布鞋打綁腿,背後背一塊方方正正的玩意兒,前胸看着像是十字交叉的布袋貼於胸前。

在這些傢伙什的內層,是漆黑不反光的盔甲……

然後再就是扛着一杆成人上臂粗細的筒子,底端還有木質的託,頂端是黑黝黝的,感覺很鋒利像刺一樣的物事。

這……富弼和文彥博也是第一次見護衛營全副武裝的樣子,很彆扭,這服色,這裝備,還有那統一扛在右肩向後上翹着的鐵管管,還有幾個揹着短粗的銅管子。

“立定!……唰唰……”

“報告狄帥,南征護衛營應到兩千零五人,實到兩千零五人,集合完畢,請指示……”

呂公著自出列,然後跑步到狄青跟前,右手撫左胸,好像嚎一般,衝着狄青喊叫……真的是喊叫!

別說是狄青,就是富弼和文彥博也被呂公著這一番動作搞愣了……這還是那個呂公著嗎?

是……不是,不是軍漢,但這氣勢真的讓他倆刮目相看。

儒雅中帶着英氣是最能體現男人陽剛的,這一刻呂公著很準確的詮釋了這一點。

“此次遠征,期盼凱旋,望諸位珍重!”

狄青愣着,不僅是愣呂公著的那聲嚎,更是愣護衛營的裝備。

富弼緊前一步,直接把送行的話說完了。

“登船……開拔……”

哪跟哪?誰也不知道這到底算不算接合上了。

沒辦法,這護衛營跟國朝所有的軍伍都不一樣,得慢慢的瞭解。

國朝征戰,雖有專門負責後勤的轉運使,但行軍歷來是因地就食,所以運兵船並無太多淄重。

這也是趙曦第一次坐船出行,感覺挺新奇,顧不得狄青探尋的眼神,在船上轉來轉去,左看右看的,沒閒下來。

不懂,是真不懂。趙曦也就是這樣看看,問也沒問,說也不說,生怕出現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這玩意兒,怎麼說呢,趙曦一直以爲自己曾看見過的海盜影視,應該是古代船隻的頂端,如今看來,國朝此時的造船業絕對堪比海盜船那個時代。

在被狄青死盯着的情況下,趙曦讓王中正和李憲,又顯擺了一次。

從被褥到乾糧袋,再到綁腿和軍刺,甚至王中正還衝着飛鳥開了一槍……

最傻的行爲是,王中正抽出了狄青隨從腰刀,鼓足了勁,在李憲盔甲上叮叮噹噹的砍了幾下……啥事都沒有。

對於這火統……殿下是這樣說的,狄青並不在意,就看這內侍裝填彈藥的時間,早被騎兵飛奔過來砍死了。

他只對這被褥和那個什麼壓縮餅乾感興趣。還有那個軍刺和盔甲……近戰利器……

“殿下……”

“狄帥,有些事慢慢來,有朝一日,國朝禁軍會全部裝備。”

面對狄青,這純粹的武將,趙曦不介意表現出尚武的情緒來。只是,別說是太子,那怕是帝王也做不到與整個朝堂對着幹。

趙曦從未想過要藏着掖着,可形勢只能讓他把想法在護衛營實現,那怕是護衛營狂揍了京西路禁軍,結果還一樣。

或許真不該在最後一天放手,真該讓整個京西路禁軍全掛了才能喚醒朝堂。

讓一羣林莽荒野的儂兵,便可以攪亂整個廣南,兩千護衛營就可以全殲一廂禁軍,這些還不能讓朝堂警醒嗎?

有的是時間!是,是有時間,老爹也確實不堅定,因爲廢除慶曆新政也確實傷了激進派的心,加上老範死於轉任途中,都兔死狐悲了……

讓我來做如何?不需要什麼,只需要你們幫個腔,湊個吆喝,可以嗎?

爲什麼還要等?

第一次,趙曦第一次有了憤懣的情緒,第一次想找個宣泄的口子。

唉……算了!趙曦清楚,帝王若真做成孤家孤人,那怕是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推行下去。

同時,沒有根基和隨衆的帝王,也很難在朝堂上順利的議定一項政策。

國朝自開國,就已經成了定製……與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不是奴才,只是與帝王相互制約從而形成帝國管理層的一個團體,一股力量,一個階層。

還是需要經營,必須在自己身邊形成足夠影響朝堂的死忠……想多了。

狄青彷彿在這一時刻感受到了太子殿下的鬱悶,似乎跟自己謹小慎微的原因接近……

自汴梁沿蔡河入淮,隨後一路順流而下,便可達長江,隨後入湘江,過靈渠進大溶江,便可以到達桂州。

一路水運,省去了舟車勞頓,也可以讓軍卒養精蓄銳。

北人馬,南人船,一開始與蔡河,水勢平緩,也照顧太子殿下第一次坐船可能出現的意外,速度沒起來。

趙曦還以爲就這速度呢。廣南路打爛了,着急是着急,可三千多里路……着急也只能忍着。

待出了蔡河,經過短暫的運河南北線,進入淮河後,整個運兵船速度提起來了。

這時候趙曦才相信那個所謂的千里江陵一日還不是誇張。

在入淮河的渡口,除了副將楊文廣率領的前鋒,其餘西軍皆與主帥匯合……

一時間,整個江面幾乎被運兵船塞滿了,浩浩蕩蕩的疾馳!

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六五一章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八四章 射殺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三五三章第六二六章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三零二章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八三章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七二一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八六章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五九一章第六一二章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七二九章 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