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

或許是今年確實沒有太出色的國產電影上映,也或許被好萊塢大片刺激到了,記者們原本以爲國產電影會陷入低谷,沒想到在年底的時候有了個小驚喜。

甲方乙方看起來至少是不乏味,還有不少的亮點。

尤其是在京城,葛尤重新回到編輯部的故事的狀態,表演鬆弛,帶着點蔫壞。

還是熟悉的葛尤,還是熟悉的京味。

相對於當初出演編輯部的故事,這回的葛尤收放自如,舉重若輕,這和他在活着中扮演富貴這個角色有極大的關係。

可以說,三十五歲前後是葛尤的一個高峰期。

記者們對這部喜劇片大多抱着寬容的心態,並沒有拿藝術電影的標準來衡量一部娛樂片,不過也有人說這部電影的結構太散,更像是幾部小品串聯而成。

或者說,太不像大家平常看的電影了,有點糊弄事。

相對於記者的挑剔,觀衆的口碑相當好,他們看電影不會費心的考慮結構怎麼樣,有沒有藝術性,他們覺得有意思就行。

甲方乙方比其他國產電影有意思,就值得他們向親戚朋友推薦了。

電影裡的不少臺詞在街頭逐漸流行起來,所以說,電影票房不是記者和藝術家說了算,觀衆有自己的標準,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週一上午,林子軒到華影公司打聽電影票房的統計結果。

這時候票房統計還是人工來做,不是電腦,各家電影院會把每一部電影的票房上報,再由華影公司進行整合統計,由此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

對於票房差的片子會減少排片量,票房好的片子會增加放映的場次。

票房關係到華影公司的收益,一般來說,他們不會特意針對某部片子,沒有人會和利益過不去,只是有些情況不可避免。

比如主旋律電影就算是票房再差也要放映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提前下檔。

還有在京城的話,京影廠的電影會得到特殊照顧,在其他城市就不一定了,各地的電影放映公司有自主排片的權利。

以甲方乙方爲例,有了京影廠的溝通,電影能在京城大部分影院上映,而在滬城可能只有五分之一的影院上映。

這就是地方保護主義,是電影圈裡的潛規則。

所以說,一部電影想要取得好的票房發行工作很重要,發行就是要打通各方面的關係,保證電影能在全國各大城市獲得最大的排片量。

華國的電影行業一直是畸形發展,根本就不完善,發行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

別說是海外市場的發行工作了,就是國內的市場發行都做的很混亂。

京影廠的於東就是跑發行的,在京城,各大影院會給他面子,到了外地就不行了,這需要深厚的人脈和強大的交際能力。

這就是國內電影產業的現狀,以這種狀態怎麼和好萊塢大片一爭高下。

好夢公司目前連宣發部門都沒有,依靠和京影廠合作才獲得了電影發行的機會。

林子軒清楚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不能着急,反正這次甲方乙方重點要看的就是京城的票房成績。

華影公司的統計結果印證了這個想法。

上個週末甲方乙方全國的票房是28萬元,其中京城就佔了12萬,在北方各地受到歡迎,南方遇冷,滬城和花城的票房最低。

這和電影裡的京味有關,有些笑點只有北方人才懂,南方人或許知道,只是難免隔膜。

這個成績超出了華影公司的預料,按照這種趨勢,如果甲方乙方能放映一個半月,票房有望突破千萬。

對於一部投資兩百多萬的電影來說,票房超過七百萬就能保本,突破一千萬肯定會賺錢。

這在今年的國產片中成績相當搶眼。

華影公司分析後認爲這是葛尤的功勞,甲方乙方中也就葛尤具有票房號召力了。

不過對林子軒來說這個成績還不夠好,他覺得應該能突破兩千萬,就看接下來的這一個月了,看看能不能形成國內的賀歲檔期。

隨着時間的推移,報紙上關於甲方乙方的報道越來越多。

一方面是這部國產電影取得了好成績,有了新聞效應,還有就是林子軒花錢做的宣傳,僱人寫的軟文,怎麼吹捧怎麼來。

這個工作王鍾軍一直在做,現在到了真正發力的時候了。

然而,有件事的出現導致了甲方乙方電影票房的大幅增長。

國家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華國開始實行雙休日製度,這件事早就通過法律文件確定了下來,只是在元旦這一天正式實行。

原本一週只能休息一天,到了禮拜天還有不少事情做,哪有時間看電影。

現在能休息兩天了,有了空閒時間不如去看場電影,放鬆一下,反正一張票才六塊錢,聽說有部電影挺火爆的,大家都看了我不能不看啊。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這就刺激了週末的電影市場。

本來甲方乙方已經有了頹勢的電影票房因爲雙休日變得火爆起來。

半個月的時間全國的總票房已經超過了500萬,京城地區貢獻了180萬,超過了三成。

按照六塊錢一張票計算,就是說在京城至少有30萬人看了這部電影,甲方乙方徹底火了起來,延長放映時間已成定局。

“馮哥,這下放心了吧,咱這片子1500萬是沒跑了,就看能不能突破2000萬了,雖然和好萊塢大片沒法比,不過在國產電影裡算是頂尖了。”林子軒預測道。

“這就是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誰能想到雙休日對電影行業的刺激那麼大,咱們趕上了好時候啊。”馮曉剛感慨道。

這同樣是報紙上討論的熱點,雙休日對華國的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以前大家沒時間,現在多了一天空閒,可以出門走動走動,刺激了消費,也可以做點小營生,市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了。

“電影的票房大賣,公司的資金就寬裕了,咱們的好時候要來了。”林子軒滿意道。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八百一十八章 剪影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十七章 有關未來的話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話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開端第四百五十二章 翻譯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七百零三章 簽約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部影片第七百二十八章 股份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圓年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八十五章 座談會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五百六十九章 溝通第八百一十八章 剪影第五百一十二章 導演第七百三十章 賣座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七百零六章 交流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罰第八百零九章 花季雨季第七百七十九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五百八十章 現象第七百九十章 表率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流第八百二十六章 跟過去幹杯第五百五十四章 報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婚禮第八百一十四章 在人羣中多看了一眼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領域第三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四百五十四章 區別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處理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八十九章 還不是時候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八百一十六章 採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七百八十四章 告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衷第三百四十七章 邊緣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商業價值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始有終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第四百七十一章 過去的日子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三百四十三章 盡興而散第五百七十八章 院線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第二百八十九章 紀錄第五百六十七章 火花第四百零六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選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紀新聞大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內圈外第四百三十章 上調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四百九十二章 搶播第六十六章 這一年第二百四十章 檔期第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四十一章 偶像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四百零六章 推波助瀾第八十六章 大製作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八十九章 檔期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