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懷念它

一行人走進電影院,直接前往其中的一間放映廳。

放映廳內大多都是林子軒熟悉的人,他一邊走一邊和人打招呼,這是藝術中心的包場。

在國內的影院,單位包場是一種較爲普遍的現象。

尤其是在放映國產主旋律電影的時候,爲了增加票房,也爲了單位職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單位會以福利的形式分發電影票讓職工去看電影。

所以說,主旋律電影的票房會相對高一些。

由此可見,在國內,電影票房的高低並不能真正反映一部電影的質量。

這裡面有很多人爲的因素,除了包場,贈票同樣是一種影響票房高低的手段。

藝術中心在這家影院包了兩間放映廳,主要是讓中心的職工帶着家人過來看場電影,算是單位的福利,也能提高《甲方乙方》的票房。

這在電影圈子裡是常有的事兒,只要做的不過分,沒有人會說什麼。

除了藝術中心的職工,林子軒還邀請了圈內外的好朋友,包括王鍾軍和馬未督等人。

當然,還有京城各大報紙和電影雜誌的記者們,他還指望這幫人幫着宣傳呢。

這個時候沒有辦首映式的說法,那個太費錢,包場請記者們免費看場電影就行了。

好夢公司和媒體打交道的工作是王鍾軍負責,這些記者有一大半是他拉來的,還有些是藝術中心的老關係了。

至於這幫記者會不會替電影說好話,一個是看電影的質量,其次還要看交情。

在電影快開場的時候,韓三評帶着於東趕了過來,和大家寒暄了幾句,對李虹很是客氣。<>

他的職務和李虹平級,不過李虹是單位的一把手,還有慕致遠的關係,這都是他需要重視的原因,他來京城快一年了,各方面的人事關係早就瞭然於胸。

《甲方乙方》是由藝術中心、好夢公司和京城電影製片廠聯合制作。

韓三評對其抱有很大的期望,這關係到京影廠的利益,也關係到他自身的前途。

過了年,他很可能會升任京影廠的廠長,雖說一部電影的成敗不會是主要因素,但《甲方乙方》的票房能夠大賣,會給他的履歷加分不少。

電影製作完成後就在京影廠內部放映過,大家的反響很好。

這部片子雖然觸及到了不少社會問題,但拍攝手法較爲溫和,諷刺意味不濃,重要的是宣傳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和國內其他的娛樂片相比,立意上去了,不是一味流俗的搞笑,有了一點人文的情懷。

不過,要是把《甲方乙方》拔高到藝術經典的高度那不現實,總體來說還是一部耍貧嘴的片子,只是因爲國內沒有優秀的娛樂片,就顯出《甲方乙方》的不同來。

片子在總局審查的時候很順利,即便是非常苛刻的委員也只說了句“太俗了,藝術性不足”,這個評語並不影響電影的正常上映。

林子軒和慕姍姍看着電影裡葛尤一幫人替人實現夢想的搞笑過程。

這是一部關於小人物生活的片子,觀衆會有共鳴,故事情節和笑點安排的很好,讓人笑過之後還能回味,尤其是葛尤最後說的那句話。

“1994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這句話就像是點睛之筆,一下子擊中了觀衆的內心,過去這一年的記憶涌上心頭,有快樂,有傷心,有錯過,有留戀,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過去的時光只能懷念,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這是王鍾軍第一次看《甲方乙方》,他看的很認真,在腦海裡不停地思索和比較着,和國外的電影比較,和國內大導演的片子比較。

他學的是傳媒,能看出這部片子和其他片子的不同來。

沒有故作高深的鏡頭語言,有說教但在觀衆可接受的範圍,看完後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貼近生活,不裝模作樣。

自從接到《甲方乙方》的宣傳工作後,王鍾軍就對國內的影視行業做了研究。

“小磊,你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王鍾軍發問道。

“挺有意思的,不過總覺得太隨意了,就是幾個段子湊出來的故事,一點都不像是正經的電影,看着有趣,可沒什麼太深的感觸,不像是那些文藝片。”王鍾磊思考道。

“你懂什麼,能把一部電影拍的有趣就很了不起,你看現在國內的電影有幾部有趣的。”王鍾軍評論道,“咱們是做生意的,有趣的電影才能賺錢。”

“二哥,你是決定要和他們一起幹了?”王鍾磊詢問道。

“就怕他們不帶咱們,看樣子他們也不缺資金,等機會吧,你以後多和他們接觸,走得近點,就算是不合作也沒壞處。”王鍾軍叮囑道。

王鍾軍看着前面不遠處,林子軒正在和韓三評握手。

他很清楚,自己離這個圈子還有一段距離,他還需要一個徹底融入進去的機會。

電影放完,林子軒把韓三評送走,和其他人打了招呼,和慕姍姍一起到另一間放映廳裡,在那裡林曉玲陪着父母看電影。<>

林伯清和鄭秀蓮不習慣和一堆明星坐在一塊,就選擇了另一間放映廳。

“老哥,這片子不錯,大家看的都挺高興的,爸媽也說好看,一定會票房大賣,你們公司要發財了。”一見面,林曉玲快速的說道。

“行,就衝你這句話,過年給你發紅包。”林子軒保證道。

“你都是大老闆了,低於一百可不行啊。”林曉玲玩笑道。

“真是個貪心的丫頭,你獲獎了也沒見分我一點。”林子軒無語道。

林曉玲拍攝的短片《姐姐》獲得了華國第一屆電視紀錄片大獎,獲大獎的不只是她這一部,還有其他九部紀錄片。

這十部華國的電視紀錄片明年將有機會被送到位於美國的國際紀錄片大會參展。

對於還在電影學院上學的曉玲同學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榮譽。

林子軒陪着林伯清和鄭秀蓮,慕姍姍拉着李虹,林曉玲走在一邊。

一家人說說笑笑的走出了電影院。

和他們一起出來的還有剛剛看完電影的觀衆,從這些人的議論中聽得出對《甲方乙方》的看法不錯,大家都很喜歡,沒聽到差評。

口碑應該沒問題,接下來就要看票房成績了。

林子軒望着夜色中的京城,想起了電影中的那句話。

1994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五百五十一章 籤售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五百三十二章 輕功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九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無霸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二十五章 表演第七百三十九章 改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去的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悶片第四百六十六章 愛好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六百八十五章 影響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第七百五十七章 快車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位置第七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瀾第七百三十一章 成名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萊塢的距離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雪的大冒險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文藝傾向的女讀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夥伴第四百八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零七章 水太深第六章 男女之間的戰爭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像第九十三章 大約在冬季第一百章 春晚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四百四十八章 評語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三百四十章 幕後推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臺唱戲第四百零二章 誠意第九十五章 情懷的價值第八百二十三章 宣傳第五百九十三章 啓蒙課第三百四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見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八十九章 還不是時候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圈第六百五十七章 期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動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爭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而立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髮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戲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五百一十三章 無形資產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長性第五百四十三章 融資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五百零二章 代價第五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五百二十九章 客串第三百四十章 幕後推手第二章 世界那麼大,我想先回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感慨第三百章 禮物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二章 飆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初心請假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門磚第六百一十五章 好奇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六百九十八章 風波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