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座談會上都是業內人士,很清楚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之間的差距。

這件事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各方爲了利益爭論不休。

影院方面堅持要引起好萊塢大片,他們不去管電影廠的死活,有了好萊塢大片就有了票房,他們能分到更多的錢,影院才能存活下去。

否則觀衆越來越少,電影院沒有人,只能關門歇業了。

事實上,採用分賬方式引進國外大片的建議就是影院方面提出來的,得到了總局的支持。

然而,這對電影廠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

觀衆爲什麼對國產電影失去興趣?

一個是電視行業的蓬勃發展,搶佔了電影觀衆,能在家裡免費看電視爲什麼要到影院花錢看電影呢,國產電影又不好看。

還有就是錄像帶的流入,讓華國百姓看到了國外的大片,他們更沒有興趣看國產電影了。

所以說,根本原因還是國產電影的品質不高,內容說教嚴重,沒有大場面,不夠刺激。

一句話,國產電影和這個時代脫節了。

這是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問題,那時候國家指導拍電影,不講求市場,也不在意觀衆的喜好,都是宣傳片和藝術片,把市場給做死了。

現在觀衆開闊了眼界,有了更高的追求,不買帳了。

華國的電影行業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否則只能是死路一條,不過各大電影廠還想繼續掙扎下去,不想這麼快和好萊塢大片硬碰硬。

他們極力反對引進好萊塢大片,觀衆一旦看慣了刺激的大片,國產電影更無人問津了。

競爭說的好聽,可拿什麼競爭?

好萊塢大片的投資都是上千萬美元,國產電影的成本才幾百萬人民幣,沒有錢,沒有技術,更沒有人才,兩者的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不少電影廠的領導很悲觀,認爲引進好萊塢大片可能會導致國產電影的消亡。

電影行業的專家和學者分成兩派。

一派堅決抵制好萊塢大片,維護國產電影,他們批判好萊塢大片宣揚美國至上主義,會對國內觀衆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響。

另一派主張對外開放,堅持只有引進好萊塢大片,才能激活華國的電影市場。

在好萊塢大片的吸引下,觀衆進入影院,票房上漲,市場繁榮,就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電影行業,有了資金投入,學習了國外的先進技術,才能和好萊塢電影一較高下。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外國片商會從國內賺取大量的錢財。

這一年,是華國電影行業的關鍵一年。

總局下定了決心要改革,引進好萊塢大片已成定局。

面對好萊塢大片的來勢洶洶,國產電影能不能抵擋住這種攻勢,誰將站出來狙擊好萊塢大片,誰會成爲華國電影行業的英雄。

各大電影廠預備拿出資金來精心製作影片,和好萊塢大片正面交鋒。

這時候的電影人,雖說悲觀,卻有着一股難得的氣勢,就算最後可能一敗塗地,還是要搏一搏,事關電影行業的尊嚴。

林子軒離開座談會,返回好夢公司,傳達了會議精神。

主題就是如何抵抗好萊塢大片的來襲。

“馮哥,時勢造英雄,這是你一戰成名的大好時機。”林子軒鼓動道,“我估計今年只是試水,第一部好萊塢大片要到下半年纔會引進,和咱們的片子剛好撞到一起,是成是敗就看這一回了。”

實際上,想要避開好萊塢大片並不難,調一下檔期就行了,不過林子軒覺得可以試試。

這是好夢公司的第一部電影,碰到了維護國產電影尊嚴的第一戰,這種機會太難得了。

“你這麼說我壓力就大了,給我一千萬美金我也能拍出好萊塢大片的感覺來。”馮曉剛說笑道,“既然沒那麼多錢,就只能在其他地方下功夫了。”

“那咱們再琢磨琢磨,劇情要貼近生活,讓觀衆有共鳴,不能太低俗,要帶着點情懷,多找幾個著名演員來客串。京影廠的那些老藝術家觀衆都熟悉,讓他們露個臉,肯定有戲。”林子軒提議道,“咱們豁出去了,也來一個全明星陣容。”

《甲方乙方》是一部京味十足的電影,講的是小人物的故事,有逗樂,也有溫情。

葛尤從戛納回來就到六月份了,電影的拍攝週期估計要五個月左右,大概在12月份上映,能一直放映到過春節。

林子軒準備打造賀歲片的概念,羣星賀歲,共度佳節。

“這個主意好,咱們也要重視宣傳了,京影廠的老前輩是演戰爭片起家的,劇本里有一場地下黨和日本人的戲份,讓他們來演,這可都是回憶啊。”馮曉剛盤算道。

馮曉剛心裡有點小激動,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

《甲方乙方》要是真的能和好萊塢大片同時上映,贏了他就一戰成名,就算是輸了也沒什麼損失,這只是他的第一部電影。

只要不是輸的太慘,他就能在電影導演這個行業站穩腳跟。

想想《頑主》取得的票房成績,馮曉剛很有信心。

那時候葛尤還不出名,現在葛尤在華國已經家喻戶曉,無論是投資還是演員,都比當初更強,他沒有失敗的理由。

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一片火熱,幹勁十足。

這時候,各大電影製片廠也在精心準備,他們覺得自己纔是抵抗好萊塢大片的主力軍,並沒有重視成立不久的民營影視公司。

從93年到現在,民營影視公司還是以拍電視劇和製作廣告爲主,很少涉及電影。

拍電影的門檻較高,需要更爲專業的人才,一般的民營影視公司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而且,國內的電影市場低迷,投資的風險太大,還是拍電視劇更容易賺錢。

林子軒和馮曉剛只是私下聊天的時候這麼說說,一家民營影視公司想要狙擊好萊塢大片,傳出去的話會被人笑話。

不過,誰規定小人物就不能有夢想,作爲電影圈的新人,他們同樣有成爲英雄的可能。(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豐收時刻第六百五十六章 複雜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五百七十章 這六年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第三章 相親進行時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歡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六百章 傳承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四章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詩歌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彩頭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映先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七百章 教育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瀾第六百七十五章 網絡訪談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異第四百八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定位第二百二十三章 鐵三角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一百零六章 記住這種感覺第七百二十九章 誠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懷念和總結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第二百零七章 水太深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六百零八章 緣分第六百三十二章 實用第五百二十九章 客串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學季第一百零一章 新氣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四十章 非主流和主流的抗爭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四百七十一章 過去的日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六百五十六章 複雜第六百七十九章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仔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片時代第四十八章 那根看不見的線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點頭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順其自然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映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內圈外第八百零九章 花季雨季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九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七百四十七章 提綱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五百零一章 年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獨門秘方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七百零七章 處罰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文藝傾向的女讀者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始有終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七十二章 改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五百六十五章 旅遊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一百零一章 新氣象第七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客串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懷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