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稱王建制

“忽必烈命范文虎打造船隻,來年東征流求……”流求島上,方誌興看着這條消息,卻沒有什麼緊張的神色,向前來告知的郭破虜和方毓霞道:“劉整和張弘範死後,韃子水師算是無人可用了,范文虎這等貨色,竟然也能執掌這等大事了!”言語之間,對范文虎頗爲不屑。此人曾統領宋室水師,結果在救援襄陽時畏敵而逃,後來又投降蒙元。雖然如今官位不低,方誌興卻也絲毫不放在眼裡。

方毓霞道:“范文虎貪鄙無能,自是不需多慮,只是韃子船多,流求船隻恐不敷用。”此時距忽必烈定下東征之議已經數月,憑着抗蒙保民盟和全真教的關係,流求衆人自是得到了消息,準備應對元廷的進攻。這次她和郭破虜前來,便是請求方誌興定策。

方誌興微微點頭,說道:“流求一隅之地,自然難以與中原較量,所能爲者,不過是乘其不備偏安一時而已。因此這一戰不僅要勝,還要趁機反攻,將韃子造船的工匠擄掠一空,纔有可能繼續保得平安,所以軍略之事,一定要仔細籌謀,萬不可有一絲差錯。”

“是,師父!”郭破虜應了下來,又請求道:“師父,此戰關係重大,孃親說要請您一同謀劃。”數月前方誌興從中原回返後,一心閉關潛修,對於流求島上各項事務也很少理會,不再像以前那樣關心。否則的話,這次也不用兩人前來相請了。

方誌興自是知道兩人來意,不過他武功雖高,也稱得上擅長謀略,卻對具體的戰事指揮並不精通,而且自從與八思巴斗法得到《輪迴涅槃生死無別經》、《羅漢伏魔功》、《俠客行》、《易筋經》、《九轉易身訣》等神功秘籍,特別是看到八思巴虹化之後,對於武道的追求更是執着,越來越不耐於俗務。因此思索了一會兒,他搖頭道:“郭大俠和黃幫主義守襄陽數十年。軍略上遠勝於我,這些事情,還是你們商量着辦吧。這次韃子水師若是前來,我還需要上大都辦幾件事。也沒這個閒暇。”

“上大都?”聞言,方毓霞和郭破虜都是吃了一驚。兩人雖然知道方誌興武功高強,稱得上天下第一,但大都乃韃子京城所在,高手雲集。方誌興孤身一人前去定然危險至極。因此兩人聽到之後,立時出言勸阻,想要打消方誌興的這個念頭。

不過方誌興心中卻早已下了決斷,說道:“江湖傳言韃子欲禁燬《道德經》外其餘道經,我身爲全真教第一高手,深受師門大恩,當此之時,自是責無旁貸。因此這大都之行,卻是非去不可。此事了結之後,當能維持數十年平安。師父我也要正式歸隱,一心追求武道了。”

“爹爹!”、“師父!”聽到方誌興執意要去,並在這件事後拋下俗務追求武道,方毓霞和郭破虜都是心急不已。這些年來,方誌興可以說是流求島的實際執掌者,各項事務也都有他參與,少了方誌興,他們可沒信心能在韃子逼迫下堅持下來。

擺了擺手,方誌興道:“你們倆不用再勸,我去大都。除了這件事外,還要去救一個人,有了他輔助,你們以後也不至於無人照應。而且這一仗若能打贏。破虜便可稱王建制,到了那時,我在不在也就不重要了。”

“稱王建制?”聽到方誌興這個說法,郭破虜和方毓霞對視一眼,心中又驚又喜,卻沒有多少驚訝。前來流求島的武林中人本就不太認同大宋朝廷。崖山海戰之後,更是徹底絕了念想,因此這些年來,不斷有人提議另立新朝,凝聚島上人心。只是郭靖內心不願背宋,郭破虜又在島外聲名未彰,這件事也就擱置下來,方誌興此時提起此事,也不令人奇怪。

“是啊!破虜若是能打贏這一仗,名聲就絕不會限於一地了。天下有志抗蒙之人,也定會奮勇來投,因此這稱王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了。否則的話,島上以後便會出大亂子。”方誌興道。“惟名與器,不可假於人”,郭破虜攻略流求,本來就可以稱王,若是此戰獲勝之後仍不稱王,定會使前來投奔的人大失所望。因此這件事已經可以說是刻不容緩,也是時候開始準備了。

“那……爹爹要讓破虜稱什麼王呢?是流求王嗎?”方毓霞道。王號雖然簡單,卻關係頗大,若是以地方論郭破虜可稱流求王,但那卻無異於承認自己是化外蠻夷。不但方毓霞,就是島上衆人大多也是不願,這也是郭破虜遲遲沒有稱王的原因之一。

方誌興搖了搖頭,說道:“當然不是流求王,流求先前爲化外之地,若是稱流求王就是自絕於中原,無法佔據大義。以我來說,這流求島可改名爲明洲島,破虜可稱明王,立國號爲明,年號破虜。這樣的話,也就差不多。”

“明王?”方毓霞吃了一驚,說道:“是和明教有關嗎?”

方誌興道:“有點關聯,明教雖然是邪教,勢力卻是頗大,在各地影響不小,破虜手中有聖火令,有這個名號,便可爭取各地明教教徒,使其爲我所用。”

“這……合適嗎?明教不過是邪教,何必與它攪在一起呢?”方毓霞道。

郭破虜也同樣有些疑惑,說道:“持聖火令爲明教教主,也不會成爲明王吧?而且明教會承認嗎?”

“不過是借用名號罷了,現在的明教?哼!只要它不來惹我們,何必去管它!”方誌興哂笑一聲,說道。他可是深知明教後來的發展,自然不會任由其做大,能夠爭取過來一些,自然要努力爲之。

方毓霞仍是有些疑慮,說道:“明教始終是邪教,若是稱明王,只怕會對我們名聲有損。而且天下士人,只怕也不會支持我們。”

搖了搖頭,方誌興道:“現在的明教是不是邪教,與我們有什麼干係。只要我們持正而行,和以前的魔教割裂開來,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礙。而且我們是因爲明洲島而稱明王,士人那裡,也算有着說法。更何況爹爹我此去大都,還要救出一人,有了他投靠,定可佔據大義,打消士人疑慮。”

“誰?”方毓霞道。

“文天祥!”(~^~)

第169章 玉女心經第400章 北斗劍經(一)第438章 君山會武之異議第190章 方郭論武第336章 絕情谷事(三)第36章 父子夜談(三)第442章 君山會武之詭異第475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真意第651章 傳功授藝(七)第440章 君山會武之立威第149章 古墓莫愁第713章 心魔消退,划槳之法第653章 傳功授藝(九)第465章 華山論劍之虛實無間第660章 別有洞天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341章 君山會武(一)第451章 君山會武之張一氓第163章 夜戰瀟湘第409章 較場比武(一)第387章 大日印(三)第288章 摧堅神抓第174章 再見神鵰第592章 善惡曲直第220章 先天真氣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439章 君山會武之挑釁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第128章 五嶽會盟(二)第332章 雪地偶遇第96章 辟邪之爭(一)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174章 再見神鵰第760章 西域天山,縹緲峰下第498章 襄陽大戰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317章 排難解紛(一)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第730章 兩隻白鶴,人蔘鹿茸第469章 華山論劍之玄妙一指第582章 臘八之邀第356章 西行之崑崙三聖(十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月票,兼求本月月票!第326章 木劍揚威第135章 五嶽會盟(九)第299章 算盡萬法第108章 華山門戶(一)第300章 夜宿古廟第660章 別有洞天第195章 當年往事(一)第233章 劍破棍杖第130章 五嶽會盟(四)第139章 華山之興(一)第720章 左右搖擺,彈指克敵第338章 絕情谷事(五)第6章 易筋十二式(二)第387章 大日印(三)第11章 思過崖第286章 路遇頑童第678章 小無相功第110章 得意忘形第577章 賞善罰惡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768章 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第177章 北斗幻身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712章 逍遙自在,盜取功力第454章 君山會武之虛實第564章 帝師之策第28章 廳中交鋒第128章 五嶽會盟(二)第396章 重臨終南第205章 星羅雲佈第143章 獨孤九劍神鵰卷武功層次第353章 西行之薩迦教主(八)第704章 神劍比拼,青年才俊第525章 十二聖火令第369章 懾伏外道第610章 脫出重圍第733章 參合莊中,還施水閣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557章 二月六日第114章 七音懾魂第343章 連城寶藏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407章 時運維艱第769章 傳音搜魂,擾亂心神第176章 二斗西毒第122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一)第346章 西行(一)第371章 少林往事第299章 算盡萬法第646章 傳功授藝(二)第537章 襄陽悲歌(二)第275章 抗蒙之議(三)第648章 傳功授藝(四)第571章 循序漸進第694章 父子相見,江湖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