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禪武合一

打探到嶽方興下山的消息,妙諦心中大定,重又去找方證大師詢問少林武功修習之秘,並打探嶽不羣和嶽方興的來意。這兩人雖然行藏匆匆,沒驚動多少人,但妙諦卻也從中發覺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若是普通事情,可萬萬值不得兩位絕頂高手來訪,嶽不羣和嶽方興此來,必然和少林達成了什麼密議。

“你想現在就修習下一步的功夫,而不是等到三年期滿?”聽到妙諦所言,方證大師問道。只見他語氣平靜,聽不出心中是何想法。

縱然本身是一代大宗師,妙諦卻也不能表現出來,只能裝作一個年輕人,老老實實地道:“是,方丈大師,弟子的大慈大悲千葉手千葉手已經純熟,能夠修習下一步的功夫了?”

方證大師聞言,對此不置可否,說道:“你既然覺得純熟,那就我說一下,何爲慈、何爲悲、何爲大慈大悲?”

“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衆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衆生。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慈悲之要,全生爲重。”雖然心中不解,妙諦還是將自己理解的慈悲之意說了出來。他本身是密宗大宗師,即使對禪宗並不熟悉,但同爲佛教之人,又有這兩年的薰陶,對此也瞭解起來。

點了點頭,方證大師說道:“你既明瞭此意,可將其用於武學?那大慈大悲千葉手,你可試演一二。”

聞言,妙諦站起身來,演練了一下自己這些日子一直練習的大慈大悲千葉手。這套掌法變化繁複,常常從敵人絕想不到的地方制敵於死地,如千手觀音一般,在妙諦手中使來,可謂花團錦簇,威力頗爲不凡。

不過方證大師見到。卻不像上次那樣誇讚,反而搖了搖頭,止住妙諦演練,向他說道:“你且看着!”然後站起身來。雙手揮動,大袖飄飄,爲妙諦演練起了這一套武功。這套大慈大悲千葉手,是方證年輕時聞名江湖的功夫,雖然後來他多用千手如來掌。對此也極爲熟稔。

妙諦在旁看着,心中想到剛纔方證大師問起慈悲,已然猜到了他要如何演練,卻仍是細心觀看。但見方證手掌揮動之間,雖然仍是變幻莫測,卻又帶着一股厚重之意,無有一絲奇詭。招式間不但沒有置人死地之意,反而處處留手,雖然和妙諦所練截然不同,卻讓人覺得這纔是正宗的大慈大悲千葉手。真正的少林絕學。

“這是……慈悲之意?”眼見方證大師演練完畢,妙諦故作疑惑道。

方證大師微微點頭,說道:“正是,本派武功傳自達摩老祖,重在禪武合一,每一門武功,都有相應的佛法蘊含其中,若不能領悟其中之意,無法學會不說,反而可能會有損自身。前輩高僧曾言。佛門子弟學武,乃在強身健體,護法伏魔。修習任何武功之時,務須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學爲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如所練的只不過是拳打腳踢、兵刃暗器的外門功夫,那也罷了,對自身危害甚微,只須身子強壯。儘自抵禦得住,但如練的是本派上乘武功,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戾氣深入臟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厲害百倍。以往你所修習的長拳、羅漢拳、伏虎拳這等功夫,都是用以奠基只用,對佛法要求也並不算高,但修習大慈大悲千葉手千葉手時,卻必須領悟相應佛法,才能完全練成這門功夫,並在以後領悟金剛神掌、般若掌等高深武功,修成《易筋經》神功。”

妙諦心中早已明白這點,當先點頭應是,又問道:“那爲何一定要定下三年之限呢?若是能很快領悟武功和佛法,難道還不能修習下一步的功夫嗎?”

“三年之限,是衆位前輩高人總結而來。長拳、羅漢拳、伏虎拳重在基礎,自然需要時間奠基;而大慈大悲千葉手、散花手、波羅密手等武功,雖然招式上有難有易,卻都有着相應佛法在內,普通弟子別說三年,就是五年、十年也不見得能夠完全學會,爲免他們好高騖遠,或者半途而廢、轉而去修習其它武功,少林寺才定下這個規矩。有了三年時間,這些人即使不能完全學會,至少也能運用一二了。”方證大師解釋道。再往後的金剛神掌、拈花擒拿手、般若掌,他卻沒有提起。這三門絕技在少林寺也算是最高深的秘技之一,普通弟子一生能練成一門已經難得,更別說三年之內學會了,少林寺建寺以來,都還沒有出現過這等人物。

聽到方證所言,妙諦雙手合十,謝過方證大師教誨。少林寺傳承千百年,其中武功、佛法當真可以說是博大精深,妙諦雖然本身境界高深,但想要學習達摩老祖傳下來的禪武合一之道,卻還要靜心參悟纔是,等到以後入門後,纔可能加快進度。

對於妙諦這個悟性非凡而又極爲勤勉的弟子,方證大師也是十分看重,見他躬身受教,心中暗自點頭,又道:“妙諦,你可知嶽掌門和嶽少俠此來少林,是爲的什麼事情?”

解決了武學疑問,妙諦心中正想着如何詢問嶽不羣和嶽方興的事情,聽到方證大師主動提起,心中自是歡喜,配合道:“弟子不知,請方丈大師解惑。”

方證大師微微一笑,說道:“爲的是《易筋經》,嶽少俠身患重病,需要以此療養,因此特來求取!”

“啊!《易筋經》?”妙諦吃了一驚,驚叫道:“方丈大師給他了?”既然沒有打起來,嶽不羣和嶽方興又是滿意離去,妙諦自然猜到了結果。想到剛纔方證大師演練的大慈大悲千葉手,他心中不由腹誹:“老和尚還真有慈悲之心,連這等鎮派絕學都傳出去了,唉!不知我什麼時候才能見到《易筋經》呢?”心中悲嘆不已。自己身爲少林弟子,需要辛辛苦苦修成九門絕技纔有修煉《易筋經》的機會,而嶽方興不過來了一次,便得傳此功,讓他如何能夠甘心。

“這就是你設定的世界嗎?對自己可真是照顧啊!”妙諦心中想道。他雖然用精神秘法讓方誌興只留下此世嶽方興的記憶,但對於這個以方誌興前世記憶爲主構築的世界,卻終究難以輕易改動,只能等適應之後,才能做出反擊了。(~^~)

PS: 推薦好友新作《武俠大輪迴》,希望大家支持!

第572章 求取易筋第472章 華山論劍之通微通玄第235章 陰陽散手第456章 君山會武之挑戰第103章 正邪大戰之密道第192章 頑劣弟子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397章 佛道之爭三江感言第143章 獨孤九劍第320章 空明手印第750章 四大惡人,風流雲散第301章 東邪藥師第39章 金盆洗手(二)第508章 北伐之議第94章 吸星大法(一)第271章 武林盟主(四)第238章 北斗神拳第468章 華山論劍之彈指神通第644章 西域金剛(九)第529章 母女敘話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379章 先天純陽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430章 君山會武之閒談第343章 連城寶藏第450章 君山會武之史叔剛第595章 兄弟相聚第636章 西域金剛(一)第476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跳擊第695章 慕容世系,勸說父親第555章 三田五脈第545章 襄陽悲歌(十)第492章 華山論劍之新老五絕第518章 天人之道第736章 神醫薛慕華,少年遊坦之第162章 南下湘西第216章 楊過出師(二)第489章 華山論劍之三花聚頂第427章 分筋錯骨(二)第281章 壽木長生第399章 重回古墓第693章 玄悲大師,斗轉星移第221章 五感六識第330章 轉授先天第113章 紫霞秘笈,入門初基,先天神功,登第124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三)第73章 氣劍之爭(一)第298章 岱宗如何第301章 東邪藥師第626章 坐忘峰上第742章 包容天地,驗證體會第484章 華山論劍之煉虛合道第142章 正魔形勢第581章 張三李四第413章 較場比武(四)第410章 較場比武(二)第472章 華山論劍之通微通玄第685章 黑布面幕第129章 五嶽會盟(三)第555章 三田五脈第179章 紅拂仙子(二)第594章 華山會盟第750章 四大惡人,風流雲散第554章 抗蒙保民第241章 天干五行第462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一)第215章 楊過出師(一)第676章 逍遙門人第28章 廳中交鋒第710章 段譽認親,兩個妹妹第602章 俠客行(二)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414章 較場比武(五)第740章 好爲人師,心有靈犀第147章 神入射鵰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662章 轉世涅槃第234章 陰陽手印第419章 懾魂大法(二)第635章 乾坤挪移(八)第198章 當年往事(四)第178章 紅拂仙子(一)第104章 正邪大戰之二定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415章 較場論事(二)第79章 竹巷琴音第224章 耶律楚材第208章 武道貴恆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204章 傳功授藝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592章 善惡曲直第73章 氣劍之爭(一)第304章 紫薇軟劍第219章 小週天境第511章 黯然別去第243章 剛柔之道第179章 紅拂仙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