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桃花依舊

陽春三月,又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東海桃花島上,一團團的桃花四處綻開,紅的、白的、黃的、粉的……當真是繁花似錦,奼紫嫣紅。即使遠在數裡之外,也能聞到桃花的香味。

海邊,方誌興、張君寶、朱子柳、史叔剛等人靜靜站立,看着港中一艘極爲華麗的花船,神情一片肅穆。這艘船形相華美,船身漆得晶光燦亮、金碧輝煌,顯然是新制而成。在這艘花船之上,郭靖、黃蓉、馮默風、郭芙、郭襄、郭破虜、楊過等人身着麻衣,圍着兩具玉棺,不斷將桃花灑上,神情一片哀傷。

俄而,西北風起,方誌興高聲道:“時辰到,揚帆!”由郭破虜和楊過兩人,拉起了一面大帆,迎着烈烈風聲。整個花船,也都隨風飄蕩起來。

見此,黃蓉、郭芙、郭襄、馮默風等人都是大哭起來,郭靖、楊過、郭破虜同樣也是淚眼朦朧,不過眼見海風越來越大,花船也離海岸飄出了一段距離,三人縱然心中不捨,卻也只得將黃蓉等人扶到旁邊的一個小舟之上,目視着花船向着東邊的海中飄去,漸漸消失無蹤。

岸邊,方誌興不知何時取出了一隻玉簫,奏起《碧海潮生曲》。數月之前,黃藥師便自感大限將至,因此回到了桃花島,想要與妻子的棺槨一同出海。但在聽馮默風說起郭靖、黃蓉的安排後,卻猜出了兩人想要與襄陽同殉的心思,因此不顧自身去了襄陽,並讓馮默風去流求喚回郭破虜等人。不過他雖然在到了襄陽後在方誌興幫助下又延了數月性命,卻終究因爲用琴聲附和方誌興歌聲時消耗過大,精氣神耗盡而去。到得臨終,也沒有見到女兒、女婿最後一面,徒留遺憾!這曲《碧海潮生曲》是黃藥師生前的得意作品,也是他最愛的曲子之一,因此方誌興奏響此曲,也是爲黃藥師送行。

張君寶、朱子柳、史叔剛等人目視着載有黃藥師和馮衡棺槨離去。又聽到方誌興的簫聲,心中感傷不已。黃藥師離去後,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五絕,至此已全部離去。而和他們同一代的武林中人,如今也只有老頑童周伯通碩果僅存。天空中,郭靖、黃蓉所養的一對白雕也在不斷哀鳴,似在爲此悲傷。

簫聲之中,花船在風吹之下。漸漸消失在衆人視線之中。這時,一直痛哭着的黃蓉突然奪過船槳,向海中不斷滑去,悲呼着要拉回父母棺槨。旁邊郭靖、郭芙等人見到,急忙上前勸阻,讓楊過、郭破虜將船劃到了岸邊。

“黃幫主,這是黃老前輩的遺願,還請節哀順便!”眼見花船徹底消失無蹤,方誌興勸慰道,郭芙、郭襄等人。也是不住勸慰。聞言,黃蓉看着一旁同樣哀傷的郭靖、郭芙、郭襄、郭破虜等人,這才終於徹底明白自己父親已經離世的事實,抱着兩個女兒,又是嚎啕大哭起來。她幼年喪母,和父親一直相依爲命,雖然黃藥師在一百多歲的高齡離世不算不得殤,卻也讓她心中難以接受,這些時日,也一直處於恍惚之中。

眼看黃蓉模樣。衆人心頭一陣沉重。黃藥師雖然主要是因爲大限到來而死,但也同樣是爲了挽救襄陽衆人。若無他和方誌興一起精心謀劃,並且強行使用音波功夫短暫迷住了數十萬蒙古大軍,只怕衆人從襄陽突圍時遠遠不會這麼順利。一衆從襄陽出來的人士,都是感念不已。

當日,方誌興、郭破虜、張君寶幾人制住郭靖之後,將他帶到了撤離的船隻之中,並在抵禦了後續而來的蒙古騎兵和水師之後,最終安然退去。幾人準備充足。不過兩三日功夫,便已脫離了漢水地界,進入了長江之中。到了此時,郭靖才終於清醒過來,在方誌興和已經會合過來的郭芙、郭破虜、楊過等人勸說之下,熄了殉死之念。而蒙古大軍在攻佔襄陽之後,一時無力向前,因此鄂州等地也仍在宋軍控制之中。方誌興、郭靖等人商議之後,遣散了一些急着回鄉的士兵和江湖人士,便乘舟順流而下。路上,衆人遇到了從西川匆匆趕回的郭襄,會合在一起前往桃花島。遵照黃藥師遺願,將他和馮衡的棺槨放入用生膠繩索固定的花船中,隨風飄蕩,最終沉入大海。

斯人已逝,衆人卻不能就此停留。次日,朱子柳等人打理一番,便要告辭離去。一燈大師已經圓寂,大理國也早已被蒙古人所佔,朱子柳思慮之下,決議帶領兒孫、弟子回到西域,在祖上所來的崑崙山定居。那裡地廣人稀,又有崑崙派可以守望相助,想必能讓他們立足下來。

“朱師兄,何必要回西域呢?流求雖小,卻也足以讓諸位安居!”看着朱子柳,方誌興勸說道。朱子柳作爲大理之人,和郭靖、黃蓉等人義守襄陽三十年,在江湖中的威望可謂極高,而且他和方誌興私交甚篤,方誌興自然不願讓他離去。畢竟朱子柳如今已經年近九十,一旦到了西域,只怕今生就再無相見之機了。

聽到方誌興再次勸說自己留下,朱子柳心中也是有些感觸,不過他思慮已久,終究搖了搖頭,說道:“師弟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落葉歸根,我祖上來自西域,後來在大理定居,如今大理國已滅,也是時候回去了。”當年從何足道那裡得知雙方的淵源後,他就有到西域一行之意,但因爲襄陽戰事繁忙,卻是一刻也沒有閒暇,臨到這時,卻再也忍不住了。一燈大師和慈恩大師已經圓寂,武三通等幾位師兄也都已經離世,此時再不回去,朱子柳當真擔心自己再也沒有機會。他年紀已大,實在不願和方誌興等人出海打拼,只想着落葉歸根,傳下朱氏一脈,傳承下恩師的一陽指。

聞言,方誌興嘆息一聲,心知朱子柳決心已定。他這些日子和楊過、郭破虜還有從流求出來的軍士沒少宣揚流求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想要去往流求的人卻仍是不多,除了郭靖所練的靖康軍等精兵外。江湖人士可以說是寥寥無幾。這些人一是因爲家人、朋友都在大陸,不願避居他鄉,便是因爲對於大海有着一種隱晦的恐懼,不願在海上飄蕩。畢竟以他們武功。在陸地之上即使陷入重圍也有可能脫身,到了茫茫大海之上,卻是難以預料了。就連朱子柳這等高手,也是不能免俗。

“朱兄,這些年累你一直留在襄陽。郭某實在慚愧。過些日子我和蓉兒、過兒要去西域爲師父和歐陽前輩掃墓,大夥兒一起如何?”心知無法勸回朱子柳,郭靖向朱子柳道。洪七公和歐陽鋒在西域過逝,並且葬在了那裡,他和黃蓉作爲弟子,怎麼也要去拜祭一番。而楊過作爲歐陽鋒唯一的義子,又是他武功傳承之人,自然也要前去。是否遷回墓葬,幾人也需要好生考量。

聞言,朱子柳思索一番。點頭答應下來。他和郭靖、黃蓉相交數十年,對於分別也是有些不捨,能夠有這一路作爲緩衝,也能衝散一些愁緒。而且有郭靖、黃蓉、楊過支持,他們到了西域也能更好立足。

“從襄陽突圍的士卒大多無家可歸,可以把他們安排在流求,那些武林人士,又要如何安排呢?”朱子柳不願多提自己,轉而道。此時桃花島上,除了方誌興、郭靖等人外。還有一路從襄陽而來的各方人士近三千人。這些人中,有從襄陽突圍出的有兩千多人,還有方誌興糾集的聚合在襄陽周圍的江湖人士和郭破虜從流求帶來的士兵,他們中除了一些人在漢陽便已離去之外。其餘都是隨着方誌興、郭靖等人來到桃花島爲黃藥師送終。不過昨日之後,這些人也大多起了離去之念,紛紛前來辭行。襄陽已破,大宋也即將亡國,他們這些人即使聚在一起,也難以再起到什麼作用。在這等國家存亡、民族興衰之時。單憑几千人的力量,實在是太過渺小了。

“當年大勝關英雄會上,大夥兒結成抗蒙保國盟,立誓抗蒙保國。如今那些義士雖然已經所剩無幾,但也不能就此散去吧,還請郭兄弟、方師弟定下章程纔是。”看着方誌興和郭靖兩人,朱子柳又補充道。他雖然打定主意要回西域定居,卻也終究無法完全割捨中原武林,又和兩人商討起了這件事情。

聞言,郭靖想到當年大勝關英雄會上一衆江湖人士的豪情,還有如今英雄豪傑的凋零,不由虎目垂淚。看着方誌興,他陡然站起身來,拜道:“方兄弟,郭某無能,未能守住襄陽,也無法保住國家。這抗蒙保國盟如何,還請方兄弟示下!”

見到郭靖如此,屋中的江湖人士都是吃了一驚。這抗蒙保國盟自成立以來,雖然初時是由洪七公任盟主,但實際主事的卻一直是郭靖、黃蓉二人,如今眼看他要將盟主之位讓與方誌興,自然令衆人頗爲吃驚。不過一些人想到襄陽陷落之事,卻又有些瞭然。雖然襄陽陷落可以說是非戰之罪,但郭靖作爲守衛襄陽的提出者,又未與城同殉,當然免不了受到非議。這些日子中,衆人便曾聽到過這些聲音。

“郭兄,你這是何苦呢?當今武林之中,除你之外,又有誰能擔任盟主呢?以後切莫再提此事,些許風言風語,不用理會就是!”方誌興見郭靖拜下,急忙將他扶起,說道。

不過即使如此,郭靖卻仍堅持道:“方兄弟,你武功天下第一,又足智多謀,這次更是從襄陽城救了大夥兒。爲了天下蒼生,還請方兄弟擔起此任!”

看着郭靖一臉堅持,神色中還隱含愧疚,方誌興心中一陣嘆息。郭靖的心智雖然極爲堅毅,但襄陽城的陷落,對他的打擊顯然不小,更讓他反思守衛襄陽城時損失那麼多士卒和武林人士是否值得,這些日子的一些人的指責,顯然也讓他承受了壓力。見到這樣滿含愧疚又開始懷疑自身的郭靖,方誌興真的不知救下他是否正確。若是郭靖以後一直沉浸於痛苦之中,還不如讓他與襄陽同殉呢?那樣的話,至少也能保住一世英名,也無人說些什麼。

搖了搖頭,方誌興驅散心中想法,向郭靖道:“郭兄,莫非你現在還以爲大宋值得挽救?抗蒙保國盟,抗蒙是不假,但這保國,真的能夠保住嗎?襄陽被圍近六年,最後三年卻幾乎無人救援,這樣的朝廷,真的能夠抵住韃子大軍嗎?”重症需下猛藥,如今的郭靖已經開始有些迷茫,只有重新爲他立下目標,才能讓他儘快振作起來。而且此時他正是對自身最爲懷疑之時,也只有這時,才能更容易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是以方誌興毫不遲疑,直接向他問出了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這……”聽到方誌興所問,郭靖不由得遲疑起來。若是從前,他自然堅信能夠保住大宋,但如今襄陽城一丟,長江中斷防線就此被破,蒙古大軍順流而下,便可直驅臨安,大宋朝廷,又拿什麼能保呢?要知道幾年下來,他們連救援襄陽的兵力都無法組織起來,又哪有能力組織抵禦蒙古大軍的力量呢?對於這點,郭靖心中着實並不看好。

“不保國,難道就只抗蒙,那我等豈不是如同盜匪一般?”這時,屋中的一個武林人士說道。

聞言,許多人都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衆人之所以加入抗蒙保國盟,除了要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外,便是爲了保衛國家,佔據了大義名分。如今方誌興說不去保國,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甚至若非顧忌方誌興的名望還有救命之恩,只怕他們中有些人都要懷疑方誌興的用心了,當年大勝關英雄會,便有人直接道出了方誌興欲要自己成就功業的野心,到了如今,也不乏仍有對此心存疑慮的武林中人。(~^~)

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224章 耶律楚材第401章 北斗劍經(二)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626章 坐忘峰上第627章 光明頂內第351章 西行之雪臺論法(六)推薦好友作品《武俠位面大冒險》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156章 五毒秘傳第74章 氣劍之爭(二)第640章 西域金剛(五)第542章 襄陽悲歌(七)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701章 剛柔內力,暗中算計第399章 重回古墓第250章 太極輪轉(四)第454章 君山會武之虛實第162章 南下湘西第644章 西域金剛(九)三江感言第721章 踏水而行,丐幫內亂第681章 桐柏尋親第776章 化功大法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月票,兼求本月月票!第22章 初遇田伯光第86章 劍道六訣(一)第637章 西域金剛(二)第462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一)第626章 坐忘峰上第513章 鶴林道人第729章 太陰真經,幻陰指第33章 誰在嫁禍(二)第374章 少林發展第267章 劍破金杵(二)第282章 全真七脈第129章 五嶽會盟(三)第221章 五感六識第96章 辟邪之爭(一)第677章 包羅萬有第492章 華山論劍之新老五絕第535章 風雷神功第516章 坎離交匯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576章 龍木島主笑傲卷武功層次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753章 羣邪聚會,火焰掌力第32章 誰在嫁禍(一)第73章 氣劍之爭(一)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705章 參合神劍 VS 六脈神劍第16章 趕赴終南第590章 銅牌謎團第175章 攜雕而去第44章 曲非煙(一)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511章 黯然別去第269章 武林盟主(二)第127章 五嶽會盟(一)第638章 西域金剛(三)第484章 華山論劍之煉虛合道第639章 西域金剛(四)第626章 坐忘峰上第78章 幾人爲間第109章 華山門戶(二)第24章 海邊苦修第88章 劍道六訣(三)第622章 金蠶蠱毒(五)第68章 療傷救治第253章 玉蟾五式第630章 乾坤挪移(三)第731章 神山上人,金蓮花第206章 空虛有實第675章 交換功法第705章 參合神劍 VS 六脈神劍第373章 救治樂空第237章 陰陽歸一第567章 君寶之悟第588章 臘八會盟第560章 跨鯨伏波第51章 門派構想(一)第78章 幾人爲間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636章 西域金剛(一)第592章 善惡曲直第461章 華山論劍之與會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773章 天山靈鷲第440章 君山會武之立威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743章 三陰蜈蚣爪,九陰白骨爪第194章 楊過惹事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228章 三脈七輪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宮第757章 神功化毒,武功大進第751章 刁蠻阿紫,蕭峰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