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崖山海戰

大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崖山外海。

“此戰得勝,南人再無兵力,十年征戰,終於也要結束了!”望着被擊潰的宋軍戰船,聽着遠處傳來的哭喊聲,張弘範心中想道。作爲蒙元大將張柔之子,他自至元六年奉命統領收編來的李璮舊部伐宋,到如今已有十年。這十年來,他南征北戰,從襄陽到臨安,從長江到大海,不斷取得勝利,到如今終於完全功成,心中自是極爲喜悅。滅國之功,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得享呢?作爲武將,張弘範心中自然有着勒石留名的想法,讓後人記住自己的偉業!

“乾坤秋更老,聽鼓角,壯邊聲。

縱馬蹙重山,舟橫滄海,戮虎誅鯨。

笑入蠻煙瘴霧,看旌麾、一舉要澄清。

仰報九重聖德,俯憐四海蒼生。

一尊別後短長亭,寒日促行程。

甚翠袖停杯,紅裙住舞,有語君聽。

鵬翼豈從高舉,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記取歸來時候,海棠風裡相迎。”

“啪啪!好詞,好詞啊!只可惜所作非人,可惜,可惜!”正想着,張弘範耳邊突然聽到一陣吟誦之聲,在這混亂的戰場之中,清晰地傳入了自己耳朵。而在吟誦之後,緊接着便是擊掌讚歎、又接連幾聲可惜。

聞聲,張弘範心中頓時一沉,緩緩將視線轉了過去。非是其它,實是這聲音讓他太過熟悉,六年前襄樊之戰,蒙元大軍眼看便要大獲全勝,卻因爲此人歌聲讓襄陽城中的武林人士突圍出去,不但未能竟得全功,後續還帶來許多麻煩。當時張弘範雖然因爲攻打樊城時受傷沒有出陣,卻在軍中聽到了此人聲音,對此一直難以忘懷。尤其是數年來屢受江湖人士刺殺後,他心中更是如此。

“張將軍。今日在此偶遇,實在是巧啊!”凝神看去,張弘範只見一個身着紫色道袍、上面繡着一個太極圖的道士立在船頭,向着自己說道。此人語氣舒緩。讓人不自覺地放鬆下來,似乎真的是在拉家常一般。

不過越是如此,張弘範心中卻越是沉重,襄樊之戰後,他可是沒少詢問過此人資料。但問來問去,卻只知道對方武功高強,行事上卻無法捉摸。若說此人不關心宋室存亡,許多江湖中抗蒙之事都有他的影子;而要說關心的話,他卻一直沒有走上前臺。張弘範思來想去,也一直難以摸清對面這人的真正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大戰之際被此人不知怎麼摸到了船上,自然定然有着兇險。

征戰多年,又是一軍主帥。張弘範心境自非尋常。他心中雖然有些惴惴,卻還是壓下了自己想法,面上不但絲毫不顯異樣,還阻住旁邊欲要拔出兵器的親兵,說道:“可是劍神方真人?不知前輩在此,未克遠迎,恕罪,恕罪!”說着微微躬身,向對方拜了下來,似是對剛纔拉家常的迴應。面對武林中盛傳的天下第一高手。他雖然自忖有些勇力,卻也絕對沒有勝過對方的心思,更不敢有其它小動作。當日方誌興一曲悲歌,懾住數十萬人。雖然之後蒙元軍中對此有了防備,方誌興也再也沒有用過,但張弘範心中也可以肯定,眼前這位天下第一高手,斷非身邊這數十人可敵,就是整條船上數百人也是不行。否則的話。對方也不會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他的面前了。

“真人?前輩?張將軍客氣了,貧道可不敢當。”看着躬身拜下的張弘範,方誌興也不扶起,似笑非笑道。他今日來到崖山,本來只是前來觀看這場名留青史的海戰,見證大宋帝國的敗亡。但聽到文天祥在元軍之中的消息後,卻順着找了過來。大戰之中,本就極爲混亂,方誌興武功極高,摸索之下,竟而不知不覺靠近了蒙元水師的旗艦,登上來查探一番。方纔他所吟之詞,便是在搜查文天祥時在艙中所見,是爲張弘範所作。

未得方誌興回禮,張弘範心中卻並不在意,怡怡然站起身來,說道:“前輩過謙了,吾師伯常師從遺山先生,遺山先生與普照真人爲至交,方真人自是弘範前輩!”

“玄通師兄、遺山先生,倒也說的過去,唔,貧道也就忝爲將軍前輩了,哈哈!”聽到這個解釋,方誌興看着張弘範,忽然展顏笑道。張弘範師承郝經,郝經師事元好問,而元好問又和方誌興的大師兄玄通子是至交好友,從這點來說,兩人倒真能夠扯上點關係。數十年前,方誌興被玄通子所救,並通過他舉薦到終南山,成爲了郝大通的弟子。看在這些人爲他已經坐化的師兄爭得普照真人封號的份上,方誌興也需認下張弘範的一聲“前輩”。

聽到方誌興認下自己這個晚輩,張弘範心中微喜,卻仍是不敢有絲毫大意,小心道:“舟中簡慢,實在有些失禮,敢情前輩上岸一敘,也好讓晚輩盡些心意。”他久歷官場,城府也是極深,言語中做足了晚輩模樣。

方誌興擺了擺手,說道:“不必了,我這次是來找文山先生,不知他所在何處,可否請出一見?”

“文丞相?這……”張弘範略感遲疑,雖然自己性命重要,但文天祥也是被捕要犯,並且是忽必烈點明要押解大都的,眼見方誌興似乎有救走此人之意,他心中自然有些遲疑。身爲漢人,即使是此次大戰的統帥,張弘範也遠不如外人看來那麼如意,單從忽必烈任命西夏宗室後裔李恆做爲副統帥就可見一般。

“怎麼?有難處嗎?”方誌興掃了張弘範一眼,淡淡道。他來此地,就是爲了文天祥,對於張弘範這個將死之人卻沒有多大興趣,不過對方若是不識趣的話,他也不介意用些手段。

被方誌興淡漠的眸子一掃,張弘範心中頓時打了個激靈,幾乎不能自制。這時才真切明白方誌興雖然言語和氣,自己的小命其實卻操在他手,當下再也不敢遲疑,向一個親兵說道:“去,把文丞相請過來,一定要客客氣氣的!”使了個眼色,讓那人快快前去。(~^~)

第41章 金盆洗手(四)第191章 縱論金輪第445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第498章 襄陽大戰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第105章 正邪大戰之入彀第282章 全真七脈第536章 襄陽悲歌(一)第25章 辟邪劍譜第754章 摘星手,無崖子第41章 金盆洗手(四)第219章 小週天境第206章 空虛有實第734章 燃木刀法,五指秘刀第471章 華山論劍之入微第680章 接筋續骨第535章 風雷神功第288章 摧堅神抓第316章 兄弟相爭第302章 狂性邪氣第617章 古墓猶存第61章 終悟劍意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崑崙(十三)第199章 密教傳承(一)第36章 父子夜談(三)第162章 南下湘西第755章 似是而非,完全模擬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487章 華山論劍之踏鬥步罡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244章 無敵無敗第545章 襄陽悲歌(十)第654章 傳功授藝(十)第224章 耶律楚材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25章 辟邪劍譜第76章 一劍制敵第111章 混元光圈第503章 十丈繩索第274章 抗蒙之議(二)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529章 母女敘話第163章 夜戰瀟湘第93章 克己爲仁第16章 趕赴終南第271章 武林盟主(四)第526章 山中雷聲第329章 護體真氣第37章 父子夜談(四)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94章 吸星大法(一)第682章 正宮娘娘第104章 正邪大戰之二定第10章 紫霞突破第406章 黑玉短劍第254章 大勝關前第154章 獨孤遺蹟第351章 西行之雪臺論法(六)第25章 辟邪劍譜第701章 剛柔內力,暗中算計第634章 乾坤挪移(七)第222章 狂風快刀第421章 懾魂大法(四)第361章 西行之琴韻相和(十六)第230章 神與氣合(一)第640章 西域金剛(五)第704章 神劍比拼,青年才俊第411章 較場比武(三)第264章 袖裡藏針第121章 恆山掌門(四)第269章 武林盟主(二)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291章 黑沼團圓(二)推薦好友作品《武俠大輪迴》第167章 古墓激鬥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373章 救治樂空第272章 武林盟主(五)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崑崙(十三)第577章 賞善罰惡第510章 江淮傳訊第53章 門派構想(三)第740章 好爲人師,心有靈犀第316章 兄弟相爭第218章 生死輪迴第561章 天下大勢(一)第25章 辟邪劍譜第458章 君山會武之終章第212章 三鬥西毒(二)第728章 胡漢恩仇,帶頭大哥第422章 較場講武(一)第145章 五大高手第498章 襄陽大戰第341章 君山會武(一)第716章 天王補心,借力打力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宮第401章 北斗劍經(二)第132章 五嶽會盟(六)第661章 金液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