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襄陽大戰

“襄兒被金輪擒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方誌興一到襄陽,立刻聽到了消息,驚訝道。數月前他聽到丘處機重病的消息後,立刻攜着張君寶北上,陪了丘處機最後一程。作爲全真七子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丘處機昇仙後,全真七子再無一人存世,如此一來,教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日子方誌興不但忙於丘處機的後事,還到終南山處理了一些教中之事,這才耽擱了下來。直到諸事完畢,這才和沈清辰等人一起來到襄陽,聽說了這個消息。

聽到方誌興詢問,楊過將事情講了一遍,言語中頗爲自責。自從武功大成以來,他還是首次遇到這般無力之事,心中自是憤懣。至於方毓霞,更是眼眶微紅,自責沒有看好師妹。

“這麼說來,金輪法王的武功是又有長進了。若是按他以前的武功,可難以在過兒和雕兄手下逃脫。龍象般若功,果然不容小覷!”聽到兩人描述,方誌興心中想道,他這些年也曾推演過龍象般若功第七層後的幾層,但是八、九、十三層還能摸到一點門道,後面的十一、十二、十三三層卻完全猜不出來。如今看金輪法王的實力,雖然不見得修成第十一層,料來也有所收穫。否則的話,實力也不會增加如此之多。

“霞兒,這次是你魯莽了。襄陽城四戰之地,各路草莽出沒。想要出去的話,一定要和你雕伯伯一起,才能保證安全。”方誌興道。這次事情,雖然突發的原因居多,但方毓霞沒有照看好師妹,也是原因之一,理應受責。

聽到父親責備,方毓霞垂下頭去,接受教誨。這次外出遊玩,雖然是她和郭破虜經不住郭襄攛掇。卻也有太過自大的因素。以往她在赤霞山莊,除了和方誌興交手,與李莫愁、楊過甚至周伯通都能鬥上數百招,這才覺得自己武功即使不是天下絕頂。也是少有人能夠勝過。直到前幾日遇到金輪法王,她才終於明白自己和絕頂高手的差距,知道自己差的還遠。

眼看方誌興斥責女兒,黃蓉勸慰道:“這事情誰能想到呢?怪不得方侄女。”說着她也不在此事糾纏,向方誌興問道:“方兄弟。你說金輪法王抓住襄兒要做什麼呢?上次敦儒、修文被抓,忽必烈還遣人讓我們去救,這次沒有一絲聲響,他們目的何在呢?”當日郭襄被擒之後,郭靖也曾發動力量打探消息、組織營救,但是得到的消息卻是蒙古那邊似乎對此毫不在意,因此也一直不能摸清他們的目的。

方誌興沉吟一會兒,說道:“忽必烈雄才大略,身邊又不乏智謀之士,這次他們和蒙古大汗一起。必是有備而來。襄兒雖然身份重要,但在這等大戰中,定然不會被寄望太多。我看多半會由金輪法王等武林中人看守,在大戰不利之時顯露,以亂郭大俠之心。而在此之前的話,則不會顯露出來。我們要是相救襄兒的話,只能在戰場上抓住機會。”

“只能在戰場上抓住機會?”聽到方誌興所言,黃蓉喃喃道,說着她向方誌興躬身一拜,說道:“這樣的話。有勞方兄弟了!”既然郭襄會由金輪法王這等高手看管,自然同樣需要高手去救。襄陽城中,郭靖、楊過都是絕頂高手,武功絕對不弱於金輪法王。但相較起來,卻是方誌興這個天下第一高手最有把握。當年華山論劍之時,便無人能讓方誌興用出全力,經過這麼多年,誰也不知他的武功到了何等地步。金輪法王縱然再有精進,也定然不是方誌興的對手。

方誌興自然也知道這點。聞言微微點頭,算是應了下來。他這些年修身養性,一直少有出手,但如此一來,也不免有些靜極思動。此次之所以來到襄陽,除了知道此次大戰是一大反攻的機會,便是因爲想要見識一下金輪法王的武功。對於這個老對手的一些密宗秘傳絕學,他也是極爲好奇,心中有着一些期待。

未幾,郭靖也從軍中回返。這些年他在襄陽城中,不住分批練兵,雖然期間和蒙古大戰之中折損不少,卻也得到了數萬精兵。特別是其中五百人,不但是抽調願意加入軍伍的習武之人而來,更是仿照岳飛的背嵬軍訓練,雖然單個不見得能比得上江湖上的三流高手,組在一起,卻是極爲強大。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百戰之士,抗蒙意志堅定,被人稱爲靖康軍,在歷次襄陽城的征戰中,立夏赫赫威名。

方誌興向郭靖瞭解了一下大概情況,即使早已聽聞,卻也不免有些佩服。襄陽城這些年雖然大戰沒有,小戰卻是不斷,其中艱難之時,更是糧食、清水盡數吃光,甚至樹皮污水也吃喝乾淨。不過即使這樣,蒙古人卻始終攻不進來。郭靖能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練出數萬精兵,着實難能可貴。

當日,幾人商討了一夜,商議如何應對。方誌興想到原書中郭襄被綁上高臺之事,提前向郭靖、黃蓉說明,讓他們準備一段十數丈的繩索,以備來日之用。

次日天甫黎明,襄陽城中衆人便聽得城外鼓角雷鳴,正是蒙古大軍來攻。襄陽城安撫使呂文煥和守城大將王堅督率兵馬,守禦四門。方誌興和郭靖、黃蓉等人登城望去,只見蒙古兵漫山遍野,不見盡頭。蒙古大軍曾數次圍攻襄陽,但軍容之盛,兵力之強,卻以此次爲最。幸好郭靖久在蒙古軍中,熟知蒙古兵攻城的諸般方略,早已有備,不論敵軍如何用弓箭、用火器、用壘石、用雲梯攻城,守城的宋兵居高臨下,一一破解。

對於這等具體徵戰之法,方誌興所知並不算多,但他精神靈慧,又熟讀各類兵書典籍,此時將郭靖指揮方法與之一一對照,不一會兒已大有收穫,對此暗暗點頭。郭靖的指揮之法雖然有些中規中矩,卻也稱得上當世名將,無愧乎偌大威名。

蒙古大軍此次前來的兵馬衆多,一直源源不斷,直戰到日落西山。蒙古軍已損折了二千人馬,但兀自前仆後繼,奮勇搶攻。而襄陽城中除了精兵數萬,尚有數十萬百姓。人人知道此城一破,無人得以倖存,因此丁壯之夫固奮起執戈守城,便婦孺老弱,也擔土遞石。共抗強敵。一時城內城外殺聲震動天地,空中羽箭來去,有似飛蝗。

郭靖手執長劍,在城頭督師,黃蓉也同樣持劍站立一側。方誌興站在一旁,眼看兩人一直挺立城頭,男的威嚴、女的靈慧,卻都有種堅韌之意,心中也是有些崇敬。他雖然不贊同郭靖死守襄陽,但面對兩人十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卻也說不出什麼,只能心中暗歎,希望這次能借機反擊,實行襄陽練兵之後的進一步謀劃,爲宋蒙大戰爭得一線生機。

這時,城下蒙古兵突然齊呼起來:“萬歲,萬歲,萬萬歲!”呼聲自遠而近,如潮水涌近,到後來十餘萬人齊聲高呼。真如天崩地裂一般。但見一根九旄大纛高高舉起,鐵騎擁衛下青傘黃蓋,一彪人馬鏘鏘馳近,正是大汗蒙哥臨陣督戰。

蒙古官兵見大汗親至。士氣大振。紅旗招動,城下隊伍分向左右,兩個萬人隊衝上來急攻北門。這是大汗的扈駕親兵怯薛軍,最是精銳之師,又是迄今從未出動過的生力軍,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立功勳。數百架雲梯紛紛豎立,蒙古兵將便如螞蟻般爬向城頭。

郭靖攘臂大呼:“兄弟們,今日叫韃子大汗親眼瞧瞧咱們大宋好男兒的身手!”他這一聲呼喝中氣充沛,萬衆吶喊喧嚷之中,仍人人聽得清楚。城頭上宋兵戰了一日,已疲累不堪,忽聽得郭靖這麼呼叫,登時精神大振,均想:“韃子欺侮得咱們久了,這時須教他們大汗知道咱們的厲害!”各人出力死戰。

但見蒙古兵的屍體在城下漸漸堆高,後續隊伍仍如怒濤狂涌,踐踏着屍體攻城。大汗左右的傳令官騎着快馬奔馳來去,調兵向前。暮色蒼茫之中,城內城外點起了萬千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晝。

安撫使呂文煥瞧着這等聲勢,眼見守禦不住,心中大怯,面如土色的奔到郭靖身前,叫道:“郭……郭大俠,守不住啦,咱……咱們出城南退罷!”郭靖厲聲道:“安撫使何出此言?襄陽在,咱們人在,襄陽亡,咱們人亡!”

黃蓉眼見事急,呂文煥退兵之令只要一說出口,軍心動搖,襄陽立破,立即提劍上前,就要喝止呂文煥。方誌興見此,輕輕止住了她,雙眼望向呂文煥。呂文煥和他目光一對,心中一陣迷糊,大聲說道:“郭大俠說的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各將士奮力殺敵!”卻是方誌興引動了自己之前埋伏在呂文德精神中的念頭,暫時控制了此人。

衆親兵素來敬服郭靖,又見安撫使也這麼說,頓時齊聲應是,各挺兵刃,奔到城牆邊抗敵。大將王堅縱聲叫道:“咱們拼命死守,韃子兵支持不住了!”一時襄陽城官兵士氣大震,將蒙古兵趕了下去。

眼見方誌興懾魂大法如此神妙,黃蓉心中也是有些驚異,不知方誌興如今到底達到何等地步。不過來不及詢問,她便聽得蒙古的傳令官大呼:“衆官兵聽着:大汗有旨,那一個最先攻登城牆,便封他爲襄陽城城主。”蒙古兵大聲歡呼,軍中梟將悍卒個個不顧性命的撲將上來。傳令官手執紅旗,來回傳旨。郭靖挽起鐵胎弓,搭上狼牙箭,颼的一聲,長箭衝煙破塵,疾飛而去。那傳令官當胸中箭,倒撞下馬。蒙古兵齊聲發喊,士氣稍挫。過不多時,又有一隊生力軍萬人隊開抵城下。

楊過手執長槍,奔到郭靖身前,說道:“岳父岳母,韃子猛攻不退,小婿開城出去衝殺一陣。”作爲郭靖女婿,這些年襄陽城發生戰事之時,他可沒少前來,對於帶兵打仗,也是極爲熟稔。家傳楊家槍,更是結合龍蛇杖法等武功,又上一個層次,無論戰陣之中還是江湖爭鬥,威力都極爲不凡。

聽到楊過請命,郭靖道:“好!你領四千人出城,可要小心了。”楊過翻身下城。不久戰鼓雷鳴,城門開處,楊過領了一千名江湖中人、三千名精兵,一般的都持標槍盾牌,衝了出去。

北門外蒙古兵攻城正急,突見宋軍殺出,翻身便走。楊過揮軍趕上。突然蒙古軍三聲炮響,左右兩個萬人隊包抄上來,將楊過所領的四千人圍在垓心。

那三千精兵訓練有素,武藝精熟,驍勇善鬥,又有一千名江湖中人作爲骨幹,雖然受圍,卻絲毫不懼。方誌興、郭靖、黃蓉、呂文煥、王堅等人從城頭上望將下去,但見宋軍陣勢不亂,以一當十,高呼酣戰,黑暗中刀光映着火把,有如千萬條銀蛇閃動,真乃好一場大戰!

不過蒙古兵勢衆,兩個萬人隊圍住了楊過的四千精兵,另一個萬人隊又架雲梯攻城。郭靖見楊過一隊人被攔在城外,蒙古援兵調遣不便,傳令下去,命武氏兄弟揮兵讓出缺口,任由蒙古兵爬上城頭。二武應命,領兵退開。霎時之間,成百成千的蒙古兵爬上了城頭。城下千千萬萬蒙古兵將眼見城破,大叫:“萬歲!萬歲!”

郭靖見此,卻是毫不慌亂,眼見蒙古兵已有五千餘人爬上城頭,舉起黑旗一招,驀地裡金鼓齊鳴,朱子柳與武三通各率一隊精兵,從埋伏處殺將出來,立時填住了缺口,不令蒙古兵再行攻上。城頭的五千餘人陷入了包圍之中。這時城外宋軍受圍,城頭蒙古軍遭困,東西南三門也各攻拒惡鬥,十分慘烈,喊聲一陣響於一陣。

蒙古大汗立馬於小丘之上,親自督戰,身旁兩百多面大皮鼓打得咚咚聲響,震耳欲聾,什麼說話的聲音都給淹沒了。但見千夫長、百夫長一個個或死或傷,血染鐵甲,從陣前擡了下來。大汗蒙哥身經百戰,當年隨拔都西征,曾殺得歐洲諸國聯軍望風披靡,直攻至多瑙河畔、維也納城下,此刻見了這一番廝殺,也不由得暗暗心驚:“往常都說南蠻懦怯無用,其實絲毫不弱於我們蒙古精兵呢!這般堅城守兵,怪不得十多年還未攻下!”(~^~)

第118章 恆山掌門(一)第289章 赤子之心第127章 五嶽會盟(一)第112章 辟邪電劍第146章 玄關一竅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147章 神入射鵰第104章 正邪大戰之二定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657章 金鐘護體第523章 江心鏖戰第228章 三脈七輪第632章 乾坤挪移(五)第58章 教導林平之(一)第741章 聖人之道,與世推移第264章 袖裡藏針第158章 人間莫愁(一)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434章 君山會武之選拔第307章 谷中再遇第643章 西域金剛(八)三江感言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658章 金鐘天地第450章 君山會武之史叔剛第78章 幾人爲間第26章 道旁傳功第178章 紅拂仙子(一)第419章 懾魂大法(二)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第267章 劍破金杵(二)第723章 千機百變,互換劍經第387章 大日印(三)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428章 傳功授藝(一)第121章 恆山掌門(四)第85章 羣邪亂舞(四)第546章 襄陽悲歌(十一)第157章 五毒大陣第4章 初次下山(二)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611章 乘雕而去第83章 羣邪亂舞(二)第711章 易筋鍛骨術,心境魔障第594章 華山會盟第222章 狂風快刀第683章 湖北阮家第741章 聖人之道,與世推移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641章 西域金剛(六)第182章 回返終南第389章 大日印(五)第604章 大都之議第663章 斗轉星移第409章 較場比武(一)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第624章 金蠶蠱毒(七)第764章 返老還童,甲子輪迴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507章 慶功大宴第129章 五嶽會盟(三)第643章 西域金剛(八)第502章 大陣揚威第772章 陣法天地第333章 雪中玉蜂第432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規矩第690章 無相空相,諸法萬象第58章 教導林平之(一)第62章 華山九式第450章 君山會武之史叔剛第719章 男兒豪氣,太湖遇襲第561章 天下大勢(一)第731章 神山上人,金蓮花第512章 武夷偶遇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514章 金液還丹第752章 神木王鼎,金丹毒丹第618章 金蠶蠱毒(一)第227章 醫武之道第39章 金盆洗手(二)第200章 密教傳承(二)第114章 七音懾魂第156章 五毒秘傳第27章 衡山劉府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560章 跨鯨伏波第495章 龍象般若第353章 西行之薩迦教主(八)第711章 易筋鍛骨術,心境魔障第437章 君山會武之密謀第495章 龍象般若第370章 戰後餘波第115章 朝陽一氣第669章 陳年舊事第705章 參合神劍 VS 六脈神劍第522章 魔教蹤跡第341章 君山會武(一)第734章 燃木刀法,五指秘刀第33章 誰在嫁禍(二)第372章 少林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