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百尺高臺

看着郭襄仍是一臉懵懂之色,似乎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何等遭遇。金輪法王心中嘆了口氣,本想和郭襄說一下來日之事,卻又最終忍住,說道:“今日我教你的,是我密宗中最根本的功法,名爲無上瑜伽密乘。此功先修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的瑜伽密乘,再修法身佛普賢菩薩所說的大瑜伽密乘、無比瑜伽密乘,一直到最後的無上瑜伽密乘。”

“無上瑜伽?我聽師父說過你們這一派修的是大圓滿法,這是達到大圓滿的方法嗎?”郭襄問道。

這說法許多人都知道,金輪法王也不意外,點頭說道:“正是,我寧瑪派的佛法分爲九乘。初三乘爲因乘,即顯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後六親爲果乘,即外密事續、行續、瑜伽續三乘和內密摩訶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三乘。其中九次第之巔,是爲大圓滿經部,因此阿底瑜伽乘,也稱無二大圓滿。”

聽到無上瑜伽密乘中竟有這麼多名堂,郭襄不由吐了吐舌頭,說道:“無上瑜伽密乘有這麼多次第,那得修習多少時候啊?”

金輪法王道:“無上瑜伽密乘無窮無盡,永遠說不上修成,也說不上要多少時候。”郭襄道:“那你也沒修成了?”法王長長嘆了口氣,說道:“我若修成,又何必修習龍象般若功呢?來,我先教你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你誠心誠意跟我念一遍。”

郭襄依言唸了,口音雖略有不準,金輪法王給她糾正。這六字大明咒是密宗武學之一,也是修習無上瑜伽密乘的基礎,郭襄聰明靈慧,又家學淵源,識得音律,不一會兒,便已將這六字說的再無偏差。法王見此。更是用心教習,只盼郭襄能夠得到自己的緣法,以後有個好結果。

次日,忽必烈便派遣軍士、工匠。負石豎木,在襄陽城數裡之外,搭起了一個十餘丈的高臺。襄陽城中早有人看到,飛報郭靖等人。郭靖正和方誌興、黃藥師等人正在演練陣法,聽聞此事。也顧不得其它,前往城頭觀敵。

眼見蒙古兵忽然構築高臺,衆人均感不解,朱子柳道:“韃子建此高臺,如要窺探城中軍情,不應距城如此之遠,何況我軍只須射以火箭,立時焚燬,又有何用?”黃蓉皺眉沉思,一時也想不透敵軍的用意。高臺甫立。又見數百蒙古軍牽了騾馬,運來大批柴草,堆在臺周,卻似要將此臺焚燬一般。

衆人更覺奇怪,朱子柳道:“難道敵軍攻城不下,於是要築壇祭天麼?又或許是什麼厭勝祈禳的妖法?”郭靖道:“我久在蒙古軍中,從未見過他們做這般怪事。”向黃藥師和方誌興道:“岳父、方兄弟,不知你們可看出蒙古人要做什麼?”衆人之中,以兩人最是精通奇門之術,郭靖也向他們請教。

說話之間。衆人又望見千餘名士兵舞動長鍬鐵鏟,在高臺四周挖了一條又深又闊的壕溝,挖出來的泥土便堆在壕溝以外,成爲一堵土牆。黃藥師一時也看不出蒙古人在弄什麼玄虛。怒道:“襄陽城是三國時諸葛亮的故居,韃子無禮,在大賢門前玩弄玄虛,豈不是欺大宋無人麼?方小友,你我一同出城查探如何?”

方誌興見到蒙古人構築高臺,已然猜到他們要做什麼。一直默然不語。聽到黃藥師的提議,卻沒有迴應,說道:“諸位還是暫且觀看吧!”

只聽得號角吹動,鼙鼓聲中,一個萬人隊開了上來,列在高臺左側,跟着又是一個萬人隊列在右側。陣勢布定,又有一個萬人隊布在臺前,連同先前的萬人隊,共是四個萬人隊圍住了高臺。這個大陣綿延數裡,盾牌手、長矛手、斬馬手、強弩手、折衝手,一層一層,將那高臺圍得鐵桶相似。

猛聽得一陣號響,鼓聲止歇,數萬人鴉雀無聲,遠處兩乘馬馳到臺下。馬上乘客翻身下鞍,攜手上了高臺,只因隔得遠了,兩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見似是一男一女。衆人正錯愕間,黃蓉突然驚呼一聲,往後便倒,竟暈了過去。

衆人急忙救醒,齊問:“怎麼?什麼事?”黃蓉臉色慘白,顫聲道:“是襄兒,是襄兒。”衆人吃了一驚,面面相覷。不過想到方誌興前幾日的推測,黃藥師和朱子柳登時省悟,滿臉憤激。

郭靖卻兀自未解,問道:“襄兒怎地會到這高臺上去?韃子使什麼奸計了?”黃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兒不幸落入了韃子手裡,他們建此高臺,臺下堆了柴草,卻將襄兒置在臺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們便舉火燒臺,叫咱們夫婦心痛斷腸,神智昏亂,不能專心守城。”

得悉情由,郭靖又驚又怒。郭襄被擒之後,他心中也是極爲擔心,不過連日軍務緊急,卻是險些忘了此事。此時聽到黃蓉所言,才醒悟過來,一時心中恨恨。

黃蓉說完之後,立時轉身下城。衆人正商議如何營救郭襄,忽見城門開處,一騎向北衝出,馬上乘者正是黃蓉,無不心中大驚。郭靖、黃藥師、洪七公、方誌興、楊過、一燈、朱子柳等人,紛紛上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臺,在敵人強弓射不到處勒馬站定。搖見臺上站着兩人,一個身披大紅僧袍,頭戴紅冠,正是金輪法王,另一個妙齡少女給綁在一根木柱上,卻正是郭襄。郭靖雖惱她惹事,但父女關心,如何不急?大聲叫道:“襄兒,你別慌,爹爹媽媽都來救你啦!”他內力充沛,話聲清清楚楚的送上高談。郭襄早已給太陽曬得昏昏沉沉,忽聽得父親聲音,喜叫:“爹爹,媽媽!”

金輪法王既然押送郭襄前來,自是下了決心,前些日子的的憐惜之情,也是一一捨棄。此時見到郭靖、方誌興、楊過等人,雖然略感吃驚,但在大軍重重守衛之下,他卻絲毫不懼,哈哈大笑道:“郭大俠。你要我釋放令愛,半點也不難,只瞧你有沒有膽量骨氣?”

郭靖向來沉穩厚重,越處危境。越加凝定,聽他這般說,竟不動怒,說道:“國師有何難題,便請示下。”金輪法王道:“你若有做父母的慈愛之心。便上臺來束手受縛,一個換一個,我立時便放了令愛。令愛聰明靈慧,我本就捨不得燒死了她。”他知郭靖深明大義,決不肯爲了女兒而斷送襄陽滿城百姓,是以出言相激,盼他自逞剛勇,入了圈套。但郭靖怎能上他這個當,說道:“韃子若非懼我,何須跟我小女兒爲難?韃子既然懼我。郭靖有爲之身,豈肯輕易就死?”

法王冷笑道:“人道郭大俠武功卓絕,驍勇無倫,卻原來是個貪生怕死之徒。”他這激將之計若用在旁人身上,或許能收效,但郭靖身系合城安危,只淡淡一笑,並不理會。

不過這幾句話卻惱了武三通和點蒼漁隱,兩人一揮鐵錘,一舞雙槳。縱馬向前衝去。蒙古數千名射手挽弓搭箭,指住二人,只待奔近,便要射得他們便似刺蝟一般。一燈大師見情勢不妙。飛身下馬,三個起伏,已攔在兩個徒兒的馬上,大袖一揚,阻住馬匹的去路,喝道:“回去!”武三通和點蒼漁隱本是逞着一股血氣之勇。心中如何不知這一去有死無生,見師父阻攔,便勒馬而回。蒙古官兵見這年老和尚追及奔馬,禁不住暴雷也似喝采。

“金輪,當初我師父在終南山饒了你的性命,你就是這麼回報的嗎?”楊過大聲喝道。

法王微微嘆了口氣,卻不迴應,向郭靖道:“郭大俠,令愛聰明伶俐,老衲本來十分喜歡她,原已收之爲徒,有意傳以衣鉢。但大汗有旨,你若不歸降,便將她火焚於高臺之上。別說你心痛愛女,老衲也覺可惜萬分,還請三思。”

郭靖哼了一聲,見數十名軍士手執火把站在臺下柴草堆旁,只待統兵元帥一聲令下,便即點火。四個萬人隊將這高臺守得如此嚴密,如何衝得過去?何況即使衝近了,火發臺焚,又怎救得女兒下來?他知蒙古用兵素來殘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間可慘殺婦孺十數萬人,要殺死郭襄,視作等閒。擡起頭來,遙見女兒容色憔悴,不禁心痛,叫道:“襄兒聽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兒,慷慨就義,不可害怕。爹孃今日救你不得,日後定當殺了這萬惡奸僧,爲你報仇。”郭襄含淚點頭,大聲叫道:“爹爹媽媽,女兒不怕!女兒名叫郭襄,爲了郭家名聲,爲了襄陽,死就死好了!你們千萬別顧念女兒,中了奸計。”

郭靖朗聲道:“這纔是我的好女兒!”解下腰間鐵胎硬弓,搭上長箭,颼颼颼連珠三箭,高臺下三名手執火把的蒙古兵應聲倒地,三枝長箭都透胸而過。郭靖射術學自蒙古神箭將軍哲別,再加數十年的內力修爲,他所站之處敵兵箭射不到,他卻能以強弩斃敵。衆蒙古兵齊聲發喊,高舉盾牌護身。郭靖道:“走罷!”勒轉馬頭,與黃蓉等回到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頭。黃蓉呆呆望着高臺,心亂如麻。

一燈道:“韃子治軍嚴整,要救襄兒,須得先衝亂高臺周圍的四個萬人隊。”

“正是!方小友昨日說要演練二十八宿大陣,爲的便是今日之事吧?”黃藥師道。

方誌興微微點頭,卻又凝重道:“若是運轉二十八宿大陣,破去蒙古人的四個萬人隊應該不難。只是蒙古兵馬衆多,或者遣人增援,或者乘機進攻襄陽,那樣可就難爲了。”

這點衆人也都能夠想到,黃蓉垂頭道:“就算鬥勝了,韃子舉火燒臺,那便怎麼辦?”說着她陡然想起一事,說道:“方兄弟,前日你讓我準備一道十餘丈的繩索,莫非是猜到了今日之事?”

方誌興並不否認,說道:“蒙古人既然要用襄兒威脅,必然會將她帶到軍前,我讓黃幫主準備繩索,便是想把她在遠處救出。”他早就猜到蒙古人的手段,怎能沒有防備,這道十餘丈長的繩索,便是預先準備的手段之一。

“十餘丈長,方小友能夠運使嗎?”黃藥師道。《九陰真經》之中有一門白蟒鞭的功夫,是百餘年前武林中盛傳的絕技,但以此鞭威力,卻也不過能運使三四丈長的鞭子而已,方誌興要用十丈繩索,面對普通人救人或可,但是面對金輪法王這等絕頂高手,卻實在有些匪夷所思。縱然知道他武功高強,衆人卻也不免有些懷疑。

方誌興微微搖頭,說道:“若是單單隻用十餘丈長的繩索,貧道自然沒把握對付金輪法王。不過若是這條繩索上連着貧道的紫薇軟劍,或許可以一試!”

聞言,衆人頓時眼前一亮,黃蓉驚喜道:“方兄弟已經人劍合一了?好!好!此事全拜託方兄弟了!”當年方誌興在華山絕頂上講述人劍合一,並向衆人演示離手迴旋劍,讓衆人都是印象深刻。八年前尚能脫手操控,何況如今還用繩子連接呢,以此對付金輪法王,即使不上高臺,想來也有幾分把握。想到此處,黃蓉心中頓時又生了信心,望着遠處的郭襄,眼神中也是充滿希冀。

不過這事情雖然解決了,但方誌興想要到高臺之下,只怕還需要大軍掩護。襄陽城中只有數萬兵馬,若是分出幾萬人去營救郭襄,就無法抵擋蒙古人的進攻了。衆人想到此處,心中又是爲難。郭襄生死與襄陽城安危相較固是不值一提,但在場衆人都和她沾親帶故,卻不能眼睜睜看着她綁在高臺之上而不去救。再說了,若是襄陽城中軍士見到郭靖連自己女兒都救不得,對他威望可是大大有損。

“等會兒發動大陣後,諸位只需將我們師徒和雕兄送到高臺之前即可,之後我等自會想法脫身。”方誌興見此,主動道。雖然正面衝擊軍陣極爲危險,但一旦混戰起來,他這等絕頂高手卻能縱橫自如,對於自身安危,方誌興毫不擔心。而且他心中還存了擒王的主意,以創造反攻之機。蒙哥昨日因爲被親兵掩護後退導致攻城失敗,來日再戰之時,定然不會輕易退卻,這次機會,可謂不容有失。至於金輪法王,則絲毫沒有被方誌興放在眼裡。

對於方誌興能否打敗金輪法王,在場衆人也都無人懷疑。不過話雖如此,他們卻都見識過蒙古大軍的威勢,對於方誌興等人能否在混戰中脫身,仍是擔心不已。不過想來想去,衆人也沒有其它方法,只能依此施爲。(~^~)

第759章 丐幫幫主,冰蠶寒毒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265章 金杵兇猛第267章 劍破金杵(二)第554章 抗蒙保民第277章 瞬息百步第526章 山中雷聲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398章 又見龍女第58章 教導林平之(一)第95章 吸星大法(二)第109章 華山門戶(二)第370章 戰後餘波第724章 悄立雁門,對陣蕭遠山第611章 乘雕而去第486章 華山論劍之人劍合一第26章 道旁傳功第36章 父子夜談(三)第83章 羣邪亂舞(二)第333章 雪中玉蜂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三江感言第652章 傳功授藝(八)第215章 楊過出師(一)第574章 禪武合一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163章 夜戰瀟湘第190章 方郭論武第304章 紫薇軟劍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624章 金蠶蠱毒(七)第88章 劍道六訣(三)第269章 武林盟主(二)第153章 蛇膽神鵰第328章 一燈大師第542章 襄陽悲歌(七)第371章 少林往事第4章 初次下山(二)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210章 英雄會帖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777章 玄冥神掌第650章 傳功授藝(六)第635章 乾坤挪移(八)第779章 萬仙大會,憑虛臨風第153章 蛇膽神鵰第299章 算盡萬法第572章 求取易筋第756章 折梅手,六陽掌,白虹掌第303章 玉簫劍法第8章 功法選擇第163章 夜戰瀟湘第755章 似是而非,完全模擬第477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本能第368章 護體神功第13章 初論劍道第266章 劍破金杵(一)第252章 白駝雪山第623章 金蠶蠱毒(六)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730章 兩隻白鶴,人蔘鹿茸第57章 林平之入門第111章 混元光圈第38章 金盆洗手(一)第654章 傳功授藝(十)第412章 較場論事(一)第181章 蛛索錦帕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三江感言第40章 金盆洗手(三)第6章 易筋十二式(二)第383章 大衍筮法第272章 武林盟主(五)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168章 古墓師徒第408章 襄陽較場推薦好友作品《魔門敗類》第317章 排難解紛(一)第413章 較場比武(四)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188章 一人退敵第3章 初次下山(一)第108章 華山門戶(一)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694章 父子相見,江湖傳言第217章 楊過出師(三)第233章 劍破棍杖第406章 黑玉短劍第658章 金鐘天地第774章 三日奔行一萬里第757章 神功化毒,武功大進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110章 得意忘形第473章 華山論劍之煉神返虛第145章 五大高手第776章 化功大法第528章 聖火令神功第441章 君山會武之編組第499章 二十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