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是人們自己要殺死自己

第107章 是人們自己要殺死自己

邏各斯王國。

晨伊將麥思亞送回了祂的國度。

在那裡,一切都是應有盡有,盡善盡美。

天使麥思亞渴望什麼,他就在神的國度裡得到了什麼。

那片淡綠的色葉子裡,晨伊的殘影掃視着地上的邏各斯人們。

殺死天使的悔恨、絕望,如同針刺,刺穿着邏各斯人們的心靈。

邏各斯人們向上看去,

光輝之中,一個虛幻的身影從中走出。

那身影渾身有光,如同史書中所載明的一樣。

邏各斯人們戰慄着,信仰的心跳在胸膛間轟鳴,他們愕然地望着遠方的光輝,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

他們的身體顫抖着,沒有一個人能夠穩住自己的身體。

高臺上的多略王與瑞英愕然地看着那些光輝,他們跪了下來,隨着雙膝着地,心中的恐懼頃刻而起,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

“…瑞英…我們做了什麼?”

多略王顫聲着,他口齒不清,恐懼的汗水和淚水混合着。

瑞英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位王國的繼承人看着這一切,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麼。

他不過是…處死一個微不足道的詩人而已……

怎麼會…引來神的注目與光輝?

在場的每個人,心臟都在顫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那半空中,有個渾身有光的身影。

神…

顯現在他們的面前。

祂的目光頃刻掠過每一個人,祂的光輝讓人感到難以言喻的畏懼。

邏各斯人們的心在顫抖着,沉重的呼吸上涌着,曾經離去的神又一次顯現,這本應是值得慶幸的事,但每個人都驚慌失措。

我們…究竟做了什麼?

爲什麼神要這樣看着我們?

衆人的生命皆在神的一念之間,祂曾經怎樣賜予,如今就能怎樣剝奪,一切都如此的輕易。

可是,

神只是一聲嘆息。

在場每個人的命運之線,都一一呈現在神的面前。

那通往着一個共同的結局。

這個結局裡,沒有末日,沒有洪水,沒有諸神降下的毀滅。

這個結局裡,沒有天災,只有人禍,是人們自己選擇拿起刀兵,剝奪着彼此的生命,是人們自己要殺死自己。

全部是出自於人自己的意願,是人們自己選擇了它,如同人們自己臣服於貪婪,選擇了處死天使一般。

“邏各斯人們,”

“你們會自己毀滅自己。”

聖潔的光輝下,

神沒有剝奪任何人生命,沒有給予任何人懲罰,有的,僅僅是一聲悲憫的嘆息。

渾身有光的祂,好似看到了他們的未來…

人有人的自由,無論是拯救還是毀滅,都要人自己願意。

而這個邏各斯的舊王國,日後所有的遭遇,都將涵蓋在這一聲悲憫的嘆息裡。

神的光輝,漸漸逝去。

那身影消失在衆人們的面前。

邏各斯人們顫顫巍巍地擡起頭,彼此相望,恐懼的淚水掛在臉龐上,怎麼抹也抹不去。

他們彼此哭號着,爭先恐後地離開刑場,人如大海,一波接一波地向外涌去。

人們要朝着高山的祭壇而去,他們要懺悔,要祭祀,哭泣聲此起彼伏。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神的天使來到世上,

卻被他們侮辱,被他們傷害。

神的天使來到世上,

卻被他們審判,被他們處死。

邏各斯人向外涌動着,人們不久前殺害了神的天使,如今卻又要祈求神的寬恕與原諒。

多略王回過神來,他顫抖着,幾次在高臺上跌倒,顯得狼狽不堪,他仰望着高山之巔,雙手合十,發了瘋一樣誦唸禱文。

瑞英的面色發白,頭次目睹神蹟的他,此時完全喘不過氣來。

這位王國繼承人慕然感覺到,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這種感觸突如其來、卻又真真切切,讓他的恐懼無以復加。

在後面的一段日子裡,

神不會給予他們任何神蹟。

因爲後來一切,

只有貪婪、慾望、殺戮、憎恨……

都將是人們自己毀滅自己,是人們自己殺死自己。

正如薩拉斯長老最後一個預言——這個王國終究要毀滅。

…………………………………

…………………………………

大天使麥思亞回到了神的國度。

七位大天使們從一處綠洲中找到了麥思亞。

他眼下雖然沉浸在快樂之中,可大天使們能看見,他的憂慮和創傷,如同傷痕,怎麼癒合,也終將留下痕跡。

七位大天使們圍繞着這個最小的天使,他們與他擁抱,親吻額頭。

他們盡全力地寬慰麥思亞,他們造出了許多或是瑰麗美豔,或是能博人一笑的事物,可麥思亞不爲所動,他眼中的愁傷沒有拭去,那傷痕怎麼也無法抹除。

大天使們傷心極了,對麥思亞的愧疚無以復加,正如神所說,他們不該將麥思亞送往地上的。

“麥思亞,是我們的過錯。”

“對不起,麥思亞。”

“求你原諒我們。”

大天使們着急地向麥思亞道着歉,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麥思亞。

要知道,在這神聖國度裡,所見所感,皆是盡善盡美,天使們在這裡心想事成,想要有什麼就要有什麼,

甚至有時覺得快樂來得太廉價了,他們也能先變出一些挫折與磨難,成功度過後,再獲得寶貴的快樂。

在這裡,他們可以永遠享有幸福,就像鮮花一樣綻放。

可是麥思亞,他受的傷太深了,像根木刺釘在靈魂深處,怎麼拔也拔不出來。

七位大天使們一邊用盡好話寬慰着麥思亞,一邊將麥思亞帶到神靈的寶座之前。

“神啊,

求你幫幫麥思亞,讓他不要那麼哀傷。”

光輝的神靈寶座上,晨伊默默地坐着。

祂看了看被大天使們簇擁的麥思亞。

“神啊,他傷得太深了。我們沒有辦法幫他。”

索拉繆斯祈求地說着,天使們期望神頃刻顯聖,驅趕走麥思亞的傷痛,撫平麥思亞心中所有的傷痕。

這時,

麥思亞的眼睛有些溼潤,仰望着寶座上的神明。

“神啊,”

“我什麼也沒找到!”

神注目着麥思亞,好似一瞬之間,就看完了他所有的經歷,所有的情感。

幾位大天使們聽到那句傷感話,簡直讓他們的心都快碎了。

他們跪在神靈面前,異口同聲地輕聲祈求道:

“神啊,”

“他傷得太深了,求伱抹除他所有傷痕吧!”

神只是直視着麥思亞。

“麥思亞,你自己願意嗎?”

“無論天使們怎麼說,

一切都要,你自己願意。”

麥思亞用力地搖了搖頭,按理來說,這些地上的經歷對一個天使而言,是最可怕的傷痕。

只要自己一個點頭,神便會應許自己,抹去那些傷痕,讓一切都完好如初。

祂甚至能夠抹去天使的記憶,讓自己再也記不起有這段經歷。

可是…

“神啊,”

“我不願意。”

麥思亞給出了他的回答。

對於這位善良的天使來說,地上經歷的,無論是善意,還是苦痛,都是他不願割捨的事物。

是的,他在地上被人侮辱,被人傷害。

可是…

他難道就沒有被人重視,被人所愛嗎?

薩拉斯長老、拉姆、古拉長老、還有曾經教過巴澤爾識字的祭司……

麥思亞知道,

這應接不暇的苦難裡,還有人愛他。

晨伊凝望着麥思亞,祂一眼就看到了麥思亞的一切思緒。

寶座下的雲海微微散開,那個只有神能看到的,黑暗中的自己,像是在呢喃着什麼。

這一切,沒有一位大天使能夠察覺。

光芒籠罩的寶座上,晨伊凝望着麥思亞。

麥思亞站在神的面前,輕聲道:

“神啊,”

“那些地上的事,那些地上的人,

無論善惡,

我都不願忘卻,直到永永遠遠。”

(本章完)

第273章 母女相見第52章 發現畜牧第648章 王冠失竊第531章 神也在聽第559章 我乃萬王之王!第287章 主創造一切的時候第466章 他們究竟在祈禱什麼?第555章 真正沒收死亡的是神!第370章 真正的原初使者?!(加更二合一)第459章 神要讓西蘭再度回到大地(加更二合第267章 接生第668章 女巫的“內鬼”第42章 直面遠古混沌第449章 容納靈魂的肉體第439章 集體潛意識第574章 倚靠神蹟的時候第382章 終於重逢第12章 雪崩第109章 刺殺王子第68章 審判戴爾圖良第437章 遊蕩者第376章 墜落第599章 徹頭徹尾的陷阱第344章 你有想過成爲皇帝嗎?第706章 最初的顯現,最後的顯現(大結局)第285章 面見閃恩第8章 要熄滅火第319章 我立了天上的國第293章 人要從祂手中得到拯救第270章 半神之王完結感言第506章 西蘭的佈道第412章 光需要有暗的襯托?(加更)第495章 赫里斯,什麼都別做(二合一)第77章 求你不要拋下我的兄弟第25章 神真的揀選了你嗎?第581章 爲真理證明!第190章 即將到來的毀滅要考試,請假一天第177章 被喚醒的死神第668章 女巫的“內鬼”第196章 時候到了第395章 登神長階第104章 他究竟是誰?第607章 交戰第180章 赫里斯的預言第690章 使者的深意第199章 最奇蹟的恩典!第321章 大國第577章 一個被萬民唾棄的殉道者第603章 受異教讚譽的義人第555章 真正沒收死亡的是神!第79章 兩粒麥子落在地上第574章 倚靠神蹟的時候第77章 求你不要拋下我的兄弟第572章 祂會不會就是救世主?第146章 註定贏得三場大勝的英雄第492章 西蘭傳第549章 三種最接近神的力量(加更二合一)第462章 你究竟還要帶來一個怎樣的世界?!第563章 是你成爲了祂,還是祂成爲了你?第307章 偉大計劃第59章 王與先知書第670章 千年先知的遺產第505章 這人如神祗一般(二合一)第561章 理性的痛苦第297章 琴絃第145章 我是神的孩子!第102章 犯下大錯的天使們第705章 你遺棄了你愛的人第77章 求你不要拋下我的兄弟第509章 足足五十年第310章 敵襲第655章 喚醒鬼王胚胎第488章 天生的兇星第194章 諸神之戰第599章 徹頭徹尾的陷阱第675章 刺殺國王的兇手第204章 佈道人第422章 手足相殘(二合一)第154章 斯萊厄的契約!第341章 誰纔是真正的先知?第122章 黃金年代的開端第36章 現在與將來的孩子第378章 今日重生了第159章 巴澤爾,請原諒我第582章 先處死我吧第680章 吾王之王顯現第23章 靈魂第153章 解咒的關鍵第226章 賦予使命第578章 主啊,求你顯現第635章 他誠然是先知,神的使者!第473章 大天使的爭戰(加更二合一)第183章 神戰第162章 神是誰?第246章 公義在我鮮血裡!第244章 阿努克特王的反噬第293章 人要從祂手中得到拯救第514章 哥蘭會毀滅嗎?(加更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