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天與贏據達成默契,兩人之間的隔閡便少了許多,大堂內的氣氛也無之前那樣緊張。
確定了與贏據之間的關係,讓衛長天雖如釋重負,但此時他仍面色苦楚。
畢竟,魏國人的十三萬大軍還在虎視眈眈,秦國邊境之危局依然存在。
好在,既然認了贏據爲主,衛長天此時也有了傾訴的對象。
於是他便道:“公子,我軍如今動彈不得,皆因魏軍兵力勝於我軍……若想破此危局,仍需國內再派大軍援助纔是!”
這個問題贏據看得很清楚,所以在他來之前便有了計較,只聽他道:“將軍不必過於憂心,本公子方纔便已派出快馬,請求我父再派大軍前來助戰!”
說到這裡,贏據便繼續道:“如今徹底沒了講和的希望,相信朝堂上對我求援軍之事,當再無反對之聲……畢竟,扶風北地之安危,干係實在太大!”
贏據這話可謂別有深意,扶風和北地兩郡是東部集團的老巢,他們當然不會允許魏軍打進來,所以之前反戰的他們將迅速變爲主戰派。
衛長天打仗有幾把刷子,但想這些事情卻是差了一些,被贏據這麼一點卻如醍醐灌頂。
衛長天連連點頭,然後便道:“確實如此,公子先見之明,臣感佩莫名!”
對衛長天的稱讚,贏據並沒有多少興奮,只聽他繼續道:“羌人雖爲大敵,但魏人卻是大難……我大秦此番,非得全力以赴,方能保全社稷!”
衛長天點了點頭,此時他好像想到什麼不平之事,只聽他憤然罵道:“那魏無忌黃口小兒,年內連滅唐國肖國社稷,人神共憤……他就是個瘋子!”
沒錯,衛長天最爲憤恨的對象,則是如今在西平城內坐鎮的魏無忌。
一個剛繼位不久的年輕人,就敢屢次興兵攻伐諸國,實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但這話衛長天也只能在心裡想想,說出來卻是貽笑大方,畢竟魏無忌這一路走來,還未曾有過大的敗績。
聽到衛長天對魏無忌表達不滿,贏據則是面色有些複雜,這源於其內心對魏無忌的二維看法。
一方面,魏無忌是自己國家的大敵,贏據對其自然也如衛長天一般憤恨。
但另一方面,贏據對魏無忌掃平國內諸多勢力,用鮮血確立自己國君權威的行爲又無比欽佩,乃至於羨慕。
贏據多希望自己繼位爲君後,也能將朝堂上東西二部勢力打壓下去,停止內鬥一致對外。
正因爲有此想法,贏據才知道自己的理想有多麼困難,這也讓他對魏無忌越發欽佩。
贏據選擇來到前線,便也是打算如魏無忌一般,以軍功成就威名,然後再進軍大位。
所以,贏據現在走的路,便是沿着魏無忌曾經走過的路!
“公子?”此時,衛長天在一邊喚道。衛長天自然不會知道,對自己所厭惡的魏國新君,眼前這位公子竟會深含仰慕之意。
贏據從自己的深思中清醒後,然後便聽衛長天問道:“公子,那如今對萬城,我們是救還是不救?”
這個問題又被推到贏據這裡,對此他也沒什麼更好的想法,於是便道:“暫依將軍所法吧,一切等朝堂決定增派援軍後,再作計較!”
…………
七月二十,秦國朝堂上面收到了這份贏據的求援信,其中詳細描述了魏軍兵鋒之盛,請求秦公儘快增派大軍支援前線。
情況也如贏據預料那樣,秦國朝堂很快便通過決議,同意再度派遣兵力東進。
於是秦公多番調配之下,便再擠出了五萬大軍,其中大部是從西部集團抽調出來的。
也就是說,整個秦國已將超過一半的兵力投放道秦魏前線,這同樣也達到了秦國方面的極限。
五萬大軍再度南下,整個秦國在秦魏邊境便有足足十八萬大軍,而在陳地邊境與魏軍對峙的則足有十五萬人。
反觀魏國方面,加上魏無忌自武安帶來的四萬大軍,魏軍在陳地之兵力則有十二萬。
彷彿間,隨着秦國五萬援軍出現,秦魏之間的力量對比便發生了反轉。
但這只是表面能看到的,實際上魏無忌對此一點兒不怵。
且不說他這十二萬大軍戰力頑強,就算最後力有不逮之際,長平大營和西關大營可還有十萬大軍供他調遣。
當然,魏無忌也得到萬不得已才能調動這些大軍,僅如今這十二萬大軍的糧草供應便已經很是艱難。
可即便在這個艱苦條件下,魏無忌也沒有真的直接將秦軍的萬城打下來。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其一是魏無忌需要對秦軍連續刺激,讓他們同樣感受到戰爭的壓力。
其二則是,佯攻和真的攻城差別很大,那樣會死傷很多士卒,魏無忌不願做這種的犧牲。
但到了如今這個時候,秦魏雙方都成了脫弦之箭,已經沒有回頭路……大決戰無可避免。
爲讓秦軍動手,魏無忌下令撤銷了萬城的圍困,而是命令精銳騎兵襲殺秦軍糧道。
昭侯十八年時,魏無忌便曾重創秦軍騎兵,導致秦軍騎兵力量折損嚴重,直到現在都還未完全恢復。
爲爲了防禦羌人,秦軍又不得不將騎兵傾斜於西部,這就導致東進秦軍中騎兵力量比較缺乏。
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魏無忌才決定直接對秦軍糧道下手,這樣更能逼迫對方儘快發動攻擊。
實際上,魏國這邊的壓力也很大,儘快結束戰爭纔不至於讓魏國的弦崩斷了。
所以,在列國眼中魏國是肆意攻伐諸侯,實際卻是有苦自知。
魏無忌這一手效果很好,秦軍方面面對來去如風的魏軍騎兵,並無行之有效的防禦辦法。
在連續幾次糧草被截後,贏據和衛長天便忍受不住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正面擊敗魏軍。
否則被魏軍這般糾纏下去,終會不戰而潰!
於是,秦軍大部便往前線推進,直到越過萬城之後才停下來。
這時,秦軍與魏軍總共近三十萬大軍,便陳列於長部族百里,寬不足三十里的狹長地帶。
大軍雲集,這下魏軍騎兵便不能隨意越境毀人糧草,那樣很可能被秦國大軍圍殺。
此時兩軍之間雞犬相聞,每日間斥候交手不斷,大戰一觸即發,只等着最後那根稻草。
而恰恰,最後那根稻草是由魏無忌拋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