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維和部隊入南非

【今天累積已更新12000字,本月如無特殊原因將保證日更萬字以上,另外今天特別感謝六月天同學,恭喜他成爲本書第一位堂主!今天二更到,繼續求票。】

國聯大會上,中華帝國呼籲南非北方政府和南方政府和平談判,停止暴力的流血戰爭。這個呼籲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得到了國聯所有成員國的一致贊同,大會很快就中華帝國提出的聯合國軍進駐南非,阻止南非內戰的問題進行集體表決。

所有國家都投了贊成票,唯獨英國爲了儘快回覆英國經濟、維護其在南非的殖民統治地位而投了反對票。由於英國作爲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因此第一次集體表決未能獲得通過。

但中華帝國並未就此罷休,法、德、意、荷蘭等國都對南非的金礦和鑽石礦垂涎三尺,尤其是德國和荷蘭,前者的西非殖民地緊挨着南非,多次入侵南非最後均告失敗,後者是布爾人的宗主國,兩次英布戰爭的戰敗,荷蘭後裔遭到英國人的殘酷鎮壓,荷蘭這個宗主國也面上無光。

德國和荷蘭兩國率先在國際輿論上大做文章,指責英國既然賦予了南非自治的權利,卻始終不能兌現承諾,一直干涉南非政務,甚至英軍在南非公然踐踏南非主權,掠奪南非資源,是造成南非內戰的罪魁禍首。很快,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也起來呼應,指責英國是製造南非內亂的主要因素。要求英軍從南非撤軍。

原本英國以爲中華帝國提議組建聯合國軍是爲了幫助英國干涉愛爾蘭獨立運動,不曾想聯合國軍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竟然是武裝干涉南非內戰,這令英國有種被中華帝國政治欺騙的感覺。

英國知道其他國家不管怎麼叫囂。英國都可以置之不理,因爲他們都沒有力量真正去幹涉南非內戰,只有中華帝國有這個能力,因爲聯合國軍的經費主要靠中華帝國的會費來維持,因此只要說服中華帝國就可以了。

然而,當英國國聯代表跟中華帝國國聯代表會面時,英國人才明白,原來中華帝國也想插手南非事務,也對南非的黃金和鑽石有企圖。

中華帝國要求英國將其在南非金礦和鑽石礦的利益跟中華帝國共享。即中華帝國出資收購英國在南非的英非鉑金公司、英非金礦公司、英非寶石公司的一半股份,中英兩國共同控制南非的黃金和鑽石,只要英國同意,中華帝國將阻止聯合國軍介入南非內戰,並且支持英國鎮壓北方政府,同時協助英國鎮壓愛爾蘭獨立運動。

對於中華帝國的要求。英國代表直接予以回絕,中英談判破裂。

隨後。中華帝國也站出來指責英國是製造南非血河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屠殺南非人民的劊子手,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譴責英國的暴行。

由於中華帝國也出面指責英國阻止國聯維護世界和平違反國聯章程。是國際社會的反和平國家,以中華帝國的國際影響力,迅速釀成一場針對英國的國際輿論風暴,各國都得到了中華帝國的暗中許諾,知道一旦聯合國軍干涉南非的提案獲得通過。各國都將在南非獲得一杯羹。因此,各國爲了自己的利益,都選擇站在中華帝國一邊,將口水噴向英國。

面對國際輿論的強大攻勢,英國當局成了國際上第一個被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英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一落千丈。到處是指責英國政府是反和平,是人類暴力的罪犯,令在世界各地的英國人都不敢出門見人,生怕被人問及。

接着,中華帝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家陸續出臺了對英國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政策。經濟制裁英國的理由是英軍是造成南非內戰的罪魁禍首,只有斷絕英國財政才能迫使英軍撤離。政治孤立則是各國加強交流和合作,將英國排除在外,給英國政府施加壓力。

英國面臨國際社會的壓力,政治和經濟都受到威脅,爲了扭轉局面,英國統帥部認爲應該迅速解決南非問題,只要短時間內解決了南非問題,造成既成事實後,國際社會就無法再幹涉了。

於是,英軍迅速從國內和全球各地殖民地抽調了二十萬英軍,調往開普敦。英國統帥部爲開普敦英軍準備了1200架戰鬥機和200架轟炸機,960輛坦克,2350門大炮,4200挺輕重機槍,以及一萬輛汽車,動員英國所有軍艦和徵調上千艘商船將這批裝備運抵開普敦,裝備給英軍和開普敦的南非軍隊。

在英國的主導下,開普敦政府軍率先發動進攻,在萊迪史密斯的一萬南軍和五萬英軍在威廉考克將軍的指揮下向北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在貝尼特荒漠上同克萊爾瓊斯指揮的北軍主力遭遇,雙方爆發激戰。

此時的克萊爾瓊斯所率領的南非北方軍隊不足三萬人,裝備的都是世界大戰後英軍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雖然裡面不少武器裝備跟對面的英軍差不多,但是在坦克、飛機和大炮的數量上遠遠不是對方的對手。

尤其是世界大戰下來的英軍戰鬥力強,威廉考克將軍是一個對裝甲部隊狂熱的人,他的戰術是利用飛機空中掩護,坦克集羣迅速沖垮正面的北軍主力,然後左右迂迴做大縱深大包圍戰術,這樣可以一舉將北軍左右兩翼也統統打垮,最後步兵在炮火的猛烈支援下發起猛攻,徹底將對面的北軍消滅。

這一仗,威廉考克贏了,北軍大敗損失一萬餘人。但是威廉考克未能做到全殲北軍的目的,因爲一個意外的因素出現了,在沙漠裡高速穿插機動的英軍各個坦克團的坦克陸續拋錨。第十三、十七、三十三坦克團都未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機動穿插任務,結果給了北軍撤退的時間,北軍餘部得以退回比勒陀利亞。

威廉考克雖然沒有達到戰前目的。但是殲滅敵軍一萬餘人也是一場空前的大勝。這樣,威廉考克立即下令他的部隊迅速向比勒陀利亞推進,爭取一鼓作氣拿下比勒陀利亞,因爲那裡是北方政府的首都,拿下它的意義重大。

但威廉考克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手裡是英軍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但其他兩翼的英軍卻是步兵爲主,行軍速度慢,而且遭到北軍的節節抵抗。

當威廉考克的部隊到達法蘭克福時。兩翼的英軍部隊距離他已經超過170公里了,他犯了孤軍深入的戰術錯誤。

然而,威廉考克傲氣十足,阻止了部下的勸諫,執意部隊繼續向前推進。

九月三十日,威廉考克的部隊通過了海爾布隆山。再往前就是一馬平川的約翰內斯堡了,那裡是比勒陀利亞最後一道屏障。北軍在此佈置了七萬重兵防禦。

就在威廉考克的軍隊向約翰內斯堡發起猛烈攻擊的時候,一直埋伏在海爾布隆山裡的布爾游擊隊突然出現。此時的布爾游擊隊已經跟北方政府達成了協議,北方政府將其收編爲政府軍。並且承諾布爾人的地位跟英裔白種人地位一樣。因此布爾軍游擊隊停止跟政府軍的對抗,加入對付英軍和南方政府軍的行列。

突然出現的布爾軍游擊隊不敢去攻擊威廉考克的裝甲部隊,血肉之軀肯定幹不過鐵殼子,因此他們避重就輕,專門攻擊英軍的補給車隊。英軍的補給車隊接連遭到埋伏。物資悉數被布爾軍游擊隊奪走或者摧毀,由於在山區,布爾軍游擊隊在英軍增援趕來前早就逃之夭夭了。

由於威廉考克的部隊都是裝甲部隊,彈藥和油料的消耗是驚人的,而補給完全靠大後方提供,他的冒進令英軍後勤面臨巨大的壓力,補給線過長,當被布爾軍接連襲擊後,威廉考克的裝甲部隊頓時陷入了缺乏彈藥和油料的巨大危機當中。尤其是沒有油料的情況下,英軍的裝甲部隊根本寸步難行。坦克固然兇猛,但一旦失去移動能力,很快就遭到北軍的炮火打擊。

到十月六日,威廉考克的裝甲部隊已經損失了300多輛坦克,基本上都是在坦克燃油耗盡的情況下遭到北軍炮火摧毀的。

更令威廉考克悲催的是,北軍見他孤軍深入,決定虎口拔牙,東西兩翼猛烈牽制英軍,使其無法增援威廉考克部隊。北軍集中主力部隊9萬餘人,22架飛機,36輛坦克和320門大炮,向威廉考克部隊發起反攻。

陷入彈藥和油料補給困難的威廉考克部隊在堅持不到一天時間,便被北軍重創,一萬南軍悉數被俘,五萬英軍損失了三萬,一萬英軍被俘,另外一萬英軍被打散了,四散奔逃,最終逃回萊迪史密斯的英軍不到一千人,其他人都失蹤了。

北軍趁機反撲,連續收復包括萊迪史密斯在內的多個城市。而英軍本來三路大軍齊頭並進,結果中路軍被消滅,左右兩翼面臨被反包圍的境地,被迫放棄已經佔領的城市,全線後撤。

十月十九日,英軍退回開普敦,妄圖短時間內消滅北軍的計劃破產。

此時,英國已經被國際社會孤立了三個月了。這次跟英國以前奉行的光榮的孤立政策是不同的,以前英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和軍事強國,不怕被孤立。如今英國經歷了大戰的重創,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從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掉了下來,英國是貿易型國家,指望跟各國的經貿合作纔可以恢復經濟。因此,英國聯合內閣在國際社會的逼迫下,被迫讓步。

十一月十八日,英國國聯代表再次同中華帝國國聯代表會談,雙方閉門會議持續了九個小時,最終中英兩國達成了協議。英國允許聯合國軍進入南非,要求中華帝國指揮的聯合國軍保證英國在南非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並願意跟中華帝國平分在南非的利益,將英國控股的一半股份以合理的價格轉讓給中華帝國。

對於英國的表態,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只給批覆了一句話:“先答應他們,只要聯合國軍進入南非,就由不得英國人了。”

根據王辰浩的批覆,中華帝國立即口頭許諾。英國人信以爲真,於是在國聯第二次全體表決時投了棄權票,這樣國聯大會通過了第7號決議,允許聯合國軍進駐南非,武裝制止南非內戰。

國聯大會同時向南非南北政府發出了一份勸告書,要求南北雙方停戰,一切問題擺到談判桌上進行。英國當局秘密指示開普敦政府,同意國聯要求,這樣就可以避免讓聯合國軍進入南非領土維和。不過,南塔爾、德蘭士瓦和奧蘭治三省組成的北方政府此時已經跟中華帝國方面達成了協議,聯合國軍進入南非後,將支持北方政府消滅南方政府。因此北方政府根本就不想談判,直接在談判桌上亮出開普敦政府必須無條件服從北方政府的領導,結果開普敦政府大爲光火,雙方談判不到三天便宣告破裂。

公元1925年12月3日,中華帝國主導的聯合國軍維和部隊在南非東部的伊麗莎白港登陸,未遭遇任何抵抗。

登陸行動持續了三天,直到6日下午,蔡鍔將聯合國軍司令部設在伊麗莎白市政府大樓內,然後召集聯合國軍主要軍官商討下一步行動。

聯合國軍進入南非,令南北雙方都非常緊張,不知道聯合國軍到底會對哪一方下手。

英國特使再次來到蔡鍔司令部內,同蔡鍔確認一下聯合國軍的下一步行動目標。蔡鍔本身也在等待中華帝國方面的命令,因爲中華帝國國會突然提出了一個新的處理南非的方案,那就是維持南非的分裂局面。

理由是聯合國軍如果向開普敦進軍的話,勢必跟英國鬧翻,跟英軍死磕並不是中華帝國的初衷。而現在南非的黃金和鑽石礦藏都在北方政府的轄區內,南方開普敦基本上沒有礦藏。而中華帝國和各國的目的只是控制黃金和鑽石礦藏,接下來只需要跟北方政府談判,奪取控制權。然後對南方政府安撫,聯合國軍橫在南北之間,阻止他們開戰,這樣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中華帝國國會展開討論,何時能拿出最後策略都不確定,因此蔡鍔只能暫時令聯合國軍駐紮在南北政府的分界線上,阻止他們開戰,向全世界表明聯合國軍的維和行動意在阻止流血戰爭。

———————————————————————————————

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32章 天津條約第646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獅行動第167章 大戢洋海戰(下)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629章 復仇(4)第268章 兩年同盟第658章 決戰大西洋之情報戰第692章 一覺回到解放前第429430章 會佔領紐約嗎第654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空較量第451章 檢查省PK監察省第111章 一艘船十個墓(1)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98章 核談判(上)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233章 鉅野教案第301章 託雷斯海峽海戰第11章 偷拍美女第698章 核談判(上)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261章 政變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185章 較量(2)第498章 掐住英國的脖子第303章 沙俄戰敗求和第176章 黃海大戰(3)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50章 花錢得學韋爵爺第66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2)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57章 籌備新軍(三)第574章 中華帝國的攻擊核潛艇問世第99章 富可敵國第678章 颱風行動之解放巴黎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91章 永平軍演(1)第363章 中華帝國的最後一級戰巡第233章 鉅野教案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702章 中德冷戰時代降臨第270章 世紀成就第50章 花錢得學韋爵爺第245章 六大工業基地第134章 六六艦隊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521522章 二代 陸軍裝甲部隊三劍客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347章 貓妖出世和H1N1降臨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614章 抉擇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447章 中墨聯軍(上)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296章 冬季攻勢 極地戰役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222章 拿西班牙人先開刀第440章 呂宋戰役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666章 決戰大西洋之洞悉陰謀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425章 地獄火第182章 談判第627章 復仇(2)第20章 苟喪艦,當自裁第316章 南海大海戰(一)第405章 全面對抗第384章 對美日戰略之迷惑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494章 沙漠風暴行動第622章 h7空中堡壘發威第179章 小別勝新婚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108章 南海寶藏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568章 胡德號超級戰巡的悲哀第165章 誘殺留裡克號第115章 情挑閨秀第591章 龍幣量化寬鬆 拿別國的錢來花第43章 雙胞姊妹第616617章 帝國空軍的驕子第27章 邊打邊談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290章 斬獲頗豐第732章 單極世界第126章 遠東局變第137章 遇刺第160章 摩根的反擊第457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六)第17章 豪賭一把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388章 航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