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殊榮

第9章 殊榮

伴着小插曲過去,東堂殿內再恢復了原先的肅穆。

在劉放、孫資以及今日當值伴駕的侍中劉曄等人顧問應對,天子曹叡繼續署理朝政,而諸散騎與給事中則是繼續充當着聽衆。

時間在尚書檯僚佐、各州郡計吏以及宗室事務上稟者的紛至沓來中悄然流逝。

第一次有機會入東堂的夏侯惠,也在悉心聽政中發現了,如今魏國的士人權柄已然遠遠蓋過了宗室與譙沛元勳,以及中書省的攬權之炙。

比如,在一些宗室事務之上,天子發問之餘,皆是劉放與孫資應答的。

而並非是使人招來宗正,或者同樣在殿內就坐的曹肇與秦朗等,且他們二人對此的反應是一臉坦然。

似是,已經習慣了?

這令夏侯惠感覺有些悲哀。

君主被拒在尚書檯門外、宗室對朝政無有置喙之權

魏國建立不足十年的時間,士人的權柄就被九品中正制催生得如此之大了!

也不知道始作俑者,那個刻薄打壓宗室、爲了尊天子號而向士族世家妥協的魏文曹丕,若是在泉下有知,將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此外,夏侯惠還發現了中書省的另一個弊端。

如天子曹叡在詢問一些不算緊要的州郡上表之時,劉放等人同樣不予諸散騎或給事中作答、歷練的機會,直接便提出建議了。

可以說,除了以社稷老臣擔任的侍中之外,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將東堂內其他人皆當作了可有可無的擺設。

老臣戀權,使新貴無所事,矛盾自然就會出現。

也難怪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上,夏侯獻與曹肇等人在即將獲得權柄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對劉放與孫資放出狠話了。

想來,那是因被壓制得太久了,所以纔會忘形而口不擇言罷。

當然了,縱使夏侯惠對朝中積弊心有所悟,但此時的他並沒有改變的實力,就連進諫的資格都沒有。

因而,他繼續保持着恭順的姿態,安之若素的聽政着。

就是此時的朝政事務盡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事調任、州郡上表春耕情況以及順便歌頌功德等等雜事,連廟堂朝臣都不甚瞭解的夏侯惠,自然聽得昏昏欲睡,索性闔目養神了。

而在銅臺案後的天子曹叡也看到了,但沒有再次動氣。

相反,他心中還頗爲讚許。

他以爲夏侯惠又是因爲距離太遠而闔目凝神傾聽了,且連這種瑣碎雜事都能如此專注,勤勉任職的態度自是可嘉!

於不知覺中,便到了晌午時刻。

曹叡終於暫罷署事,轉入東堂內側的小殿用膳與小歇。

其中,有殊色深得曹叡寵愛的、寢止嘗同的曹肇,不出意外被特殊照顧,一併入側殿與天子共用膳了。

劉放、孫資與劉曄三位老臣,亦在衆人的避道行禮中施施然離去。

在東堂內聽政過的近臣都知道,如果他們此時離去了,也就意味着天子在下午的時候不會再署政了。如若下午的時候,天子不歸寢宮,而是設宴或者前去巡查各司的話,於用膳畢時會讓侍宦出來宣佈孰人將留下伴駕,其餘人則是可自行出宮歸家了。

通常,這個人選都是秦朗。

除非天子有了雅興,與衆人設文會同樂。

這些不成文的規矩,都是在來東堂的路上王肅告知的。

對此,夏侯惠還心有憤憤然——先前沒有伴駕之時,他可是一直在樓舍內等至酉時了,方敢離開宮禁的.無端多枯坐了兩個時辰!

不過,等下出宮了,要去作些什麼呢?

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曹叡留下伴駕的夏侯惠,在起身舒展跪坐久了的氣血不暢時,心思也在盤旋着。

以往,他有了閒情便會讀兵書或者習弓馬,偶來閒情也會郊遊踏青。

但今日看到士族權柄已然如斯、宗室元勳式微如此後,他便有了結交親朋好友、與權貴斡旋之心。

畢竟依如今的環境看來,他如果想做些什麼的話,單槍匹馬是不可能成功了。

必須要有志同道合者!

只是,孰人合適呢?

夏侯惠在東堂門廊側緩緩踱步之餘,眼角餘光也撇入殿內的同僚們。

此刻,殿內的近臣或前去更衣、或坐等侍從送來飲食、或如夏侯惠一樣起身踱步疏通氣血。

如若細心一些,就會發現他們已然分作了好幾個小團體。

如王肅、劉邵等人聚集在一起閒談,夏侯獻與秦朗攜肩前去更衣、其餘不認識的給事中也根據出身門第與性情三兩靠攏一起同案而食。

唯有杜恕是異類。

既沒有與人攀談,亦沒有用餐或者更衣,依舊保持着聽政的姿勢在席位上端正跪坐着,唯有的不同,是此時的他正在闔目養神。

看到這一幕的夏侯惠心中一動,但隨即又躊躇了起來。

無他。

杜恕才能是不缺的,但他與其父杜畿都不受魏國天子信重。

杜畿被荀彧推舉入仕,任職河東太守後政績“常爲天下最”,但卻在郡守任上呆了十六年之久。魏武曹操不將他擢拔入中樞的理由,是河東郡乃“股肱要地、充實儲備的所在”,唯以他鎮之。

但廟堂重臣都知道,那是因爲荀彧反對曹操稱公,以致他被“恨屋及烏”了。

待到曹操封王,他才被徵召入朝爲尚書。

但一直到曹丕繼位後,功勞卓著的他才被賜爵爲關內侯,曹魏代漢後方進封爲豐樂亭侯,且食邑僅僅百戶。

對比其他臣僚而言,杜畿得到的待遇很不公。

尤其是,當杜畿被曹丕遣去監造御樓船、試水時溺亡後,曹丕竟然只是讓杜恕繼承了爵位,但於執政期間都沒有讓其萌蔭入仕!

直到曹叡繼位了,杜恕才被朝廷想起,召來洛陽任職。

如此情況下,杜恕對曹魏的好感自然就少了。

且更重要的是,杜畿與司馬懿都是被荀彧舉薦的,二人之間頗有交情,如今司馬懿算是位極人臣了,夏侯惠不敢確信杜恕會願意與自己一起謀算司馬氏。

畢竟,杜恕又不知道歷史的進展!

又或者說,即使他知道了,也未必就甘願爲曹魏登鋒履刃、百死不辭!

唉.

若不,且先接觸一番,看他心跡如何再做打算吧。

心中悄然做出定論,夏侯惠步歸就坐,剛想出聲招呼隔得不遠的杜恕時,小殿內一名侍宦小趨步而出,輕咳一聲吸引衆人的注意力後,方朗聲而道,“天子有詔,散騎常侍王肅、給事中秦朗、散騎侍郎夏侯惠午後伴駕,其餘人可自行歸府。”

“唯。”

衆皆恭聲而應。

沒有被留下伴駕之人,自是起身散去。

也不免將一記羨慕的目光,投落在神貌驚愕不已的夏侯惠身上。

是的,驚愕。

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自己才第一次前來東堂聽政,竟會被留下來伴駕了!

或許對於他人而言,這是求之不得的機會、天子恩寵的殊榮,但對現今的他而言卻是一種苦差.

不止是還沒有摸清天子秉性,擔憂伴駕之餘會觸怒天顏。

更因爲剛剛他光顧着自作思緒了,又覺得侍從送來的吃食太少太清淡,便打算歸去自家再用餐。常年勤習弓馬的他,長得很雄壯,食量亦是很大的,宮禁內配給近臣的食物並不能讓他飽腹。

但如今,他想吃都沒有了。

當侍宦剛宣讀天子口諭罷,侍從們竟開始將所有吃食都收走了。

且隨着衆人陸續離去,那名侍宦見夏侯惠兀自端坐不動,便很好心的來到他跟前,輕聲說道,“夏侯侍郎,還請隨僕前去車駕前恭候,天子今日不小憩,很快便起駕了。”

呃~

好吧。

“多謝提醒。”

夏侯惠輕輕頷首,起身含笑道了聲謝,大步往殿外而去。

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怎麼的,龍行虎步之際,他開始覺得腹中一股飢餓感在襲來.

(本章完)

80.第80章 臨風112.第112章 潛鋒芒75.第75章 取輕113.第113章 後手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25章 御駕來80.第80章 臨風47.第47章 威逼第31章 收桑榆126.第126章 挑釁第163章 部將124.第124章 惱意第15章 如卿言第178章 不識47.第47章 威逼53.第53章 染徵袍132.第132章 破襲91.第91章 當歸第209章 畏水如虎69.第69章 副職第212章 隨你罷125.第125章 負氣第42章 遂願115.第115章 私心第212章 隨你罷第21章 何所惑77.第77章 視爲人第173章 示警第184章 競速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24章 人事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3章 無所事第191章 邙山宴151.第51章 犯忌79.第79章 主次第163章 部將第37章 私召108.第108章 鮮卑107.第107章 靜好67.第67章 在我第182章 入甕第42章 遂願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204章 舍與不捨51.第51章 犯忌第178章 不識70.第70章 詔來55.第55章 詔來第142章 全赴第194章 不歸第11章 各有思68.第68章 擋我者第236章 敏銳第5章 欺以方第205章 將離第180章 放權75.第75章 取輕104.第104章 結髮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29章 圖什麼啊86.第86章 難彰功第26章 可作誓115.第115章 私心第180章 放權125.第125章 負氣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194章 不歸第8章 面君122.第122章 義從第43章 士家69.第69章 副職88.第88章 發衝冠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28章 如你所請105.第105章 蜜餞第221章 黃雀是也55.第55章 詔來60.第60章 不覆轍112.第112章 潛鋒芒100.第100章 魏闕127.第127章 衝突66.第66章 有變第4章 休沐87.第87章 質問第35章 門戶計2第173章 示警第197章 時不我與第10章 狡詐乎77.第77章 視爲人第145章 失勢第183章 或有詐100.第100章 魏闕第162章 饗將士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222章 就職第3章 無所事121.第121章 算計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43章 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