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不覆轍

第60章 不覆轍

詔夏侯惠往來近千(漢)裡,計議不過一日便作罷。

天子曹叡如此行事,還真不是將他當作招之則來揮之即走的奴僕,而是出於對他的愛護。

因爲僅是二日後,曹叡便做出了讓朝野皆側目的事情來。

乃是在啓程歸去洛陽宮之前,他還在校事的引領下折道去了辰亭的民屯,將那邊的主官,以及與主官勾連侵吞民屯田畝的三家豪右都就地處置了!

三家豪右的家主與屯田主官都被當場杖斃,且還懸首轅門示衆。

家中資財與產業皆沒入官府,徒附佃戶以及奴僕等充入屯田民籍;舉家不分老幼,男丁皆罰爲徒隸、女子皆沒入官婢。

豪右家中有人爲官者,罪加一等!

以指使家人侵吞屯田之罪,徙千里爲實邊屯田奴。

其中有一豪右的家中還有人出仕多年,已然位居兩千石了,且還頗有政聲,但因爲沒有分家自立門戶而被牽連,徙邊不赦。

是時,伴駕東巡的朝臣,不乏諫言罪罰太過者。

比如那名被牽連的、一直在外地任職的兩千石就很無辜,不應被連坐。

對此,曹叡直接讓校事公佈了監察的結果——

那屯田主官與三家豪右勾連,竟侵吞了將近四成的民屯田畝!且此三家豪右皆武斷鄉曲,家中子弟不乏欺男霸女、強取豪奪黎庶田地之事;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家資可比公侯、田畝連於方國,徒附佃戶上千、執刀矛的私兵有數百!

已然是州郡不可制的豪右矣!

也令作諫言的朝臣面色大慚,皆免冠伏道請罪。

故而,有感於朝臣不知民間之艱,天子曹叡在做完處置歸去洛陽之途,還臨時頒了兩個詔令。

一者,以荊襄東去可支援淮南、西去可策應雍涼的干係,詔令督兵歸來宛城的司馬懿督促本部在駐區勤務農桑,廣開溝渠、大興水利,積穀且修繕甲兵以備戰。

這個類似老生常談的詔令,在曹真伐蜀失利的背景下,讓許多人揣測出了別樣的味道。

或許,在伐吳與伐蜀皆以失敗告終後,這位年輕的天子日後將會以省息民力、着重發展民生爲主,不復像先前那般嚮往秦皇漢武之功了。

另一詔令,則是遣一侍宦快馬先歸洛陽,着令公卿共推新的大司農人選。

嗯,從幷州刺史徵拜大司農的樑習在月餘前病故了,恰逢天子東巡在外,故而還沒有確定繼任者。

這同樣是一個很尋常的詔令。

雖然如今的大司農已然被太倉尚書、度支尚書、戶部尚書分去權柄,不復再管理財政與上計諸事,但終究是九卿之一,不可長期虛席。但曹叡讓仕宦在宣讀詔令之前,還提前告知辰亭民屯的處置,共推大司農的事情就變得不簡單了。

因爲自從魏武曹操開始興屯田伊始,魏國的糧秣供給絕大部分都依賴着屯田。

洛陽、鄴城、許昌與雍涼(關中與隴右)四大屯田區(淮南屯田尚未開始),前兩個主要用於朝廷官員俸祿,後兩個則是主戰事。

皆採取軍管。

以典農綱紀、上計吏上稟給太尉府管籌,再由廟堂計議決策。

但不管是先前鍾繇還是如今的華歆在職太尉,皆因爲年歲太高、疾病頻發,早就難以署事了,其事務大多由下僚代勞;再加上地方士族與豪右坐大,欺上瞞下、中飽私囊之事不乏,故而屯田之政日漸崩壞也就不足爲奇了。

而天子曹叡先揭露了屯田之政的崩壞,再讓公卿推大司農人選,自是隱隱有想將一部分屯田事務轉回大司農署理之意。

對於羣臣而言,這是一個前兆。

是天子曹叡有了打破現今朝政格局、改變公卿權柄的徵兆。

初,在他剛繼位的前幾年,以外有憂患、年少繼位等緣由一直都表現得很謙虛,對老臣重臣很是優待。

如先前被尚書令陳矯攔在尚書檯外,就是最好的例子。

畢竟類似於陳矯攔駕這種事,放在武帝時期,陳矯身死且家人被連坐都不意外。

曹叡之所以如此大度、從諫如流,那是因爲他覺得武帝與文帝留給他的臣子很賢良,足以讓他無憂朝政。

但現今在親自處置完辰亭民屯之事後,他已然不這麼想了!

無他。

事實勝於雄辯。

對老臣重臣的禮遇,換來的卻是弊病叢生,這讓他很失望很忿怒。

自然,也就有了重振朝綱、革新積弊的想法。

也就是說,日後的他不會再效仿文帝曹丕的作風,對羣臣禮遇厚待、對士族妥協了。

而是將效仿武帝曹操的做法,對枉法與奸邪之事嚴懲不貸、決不姑息!

天子曹叡要變更調整朝政格局,意味着有人將會失勢,也將有人趁勢而起、平步青雲。

這是袞袞諸公與百官們的明悟。

如何在這場風波保全自身、甚至是更進一步,則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至於,能不能打消天子曹叡的想法、讓朝政格局維持原狀,他們不做期盼了。

比鄰許昌宮的民屯田畝都被侵吞了近四成,還是被天子撞見才迎來懲治的,曹叡不怒斥他們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便是恩寵了,他們哪還敢人心不足。

因此,京師洛陽一時間暗流洶涌。

清身奉公、嚴以律己者對此並不在意,冷眼靜候事態發展;而一些慣於汲汲營營、在多方權勢之中糾葛太深之人則是積極奔走,唯恐淪爲失利者。

其中,還催生了一個小插曲。

號爲“專任”、無名有實的宰輔之臣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隱隱有被羣臣當作衆矢之的之勢。

緣由不必說。

公卿百官對他們的專權早就心懷不滿。

且屯田之政的崩壞,就是他們獨攬大權的時候發生的,算是落了被攻訐的口實。正逢天子將欲有所爲,公卿百官哪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只不過,公卿百官的做法卻令護軍將軍蔣濟很鬱悶。

他先前就曾上疏聲稱中書省的權柄過大、不利於社稷安穩等言辭。

爾今,公卿百官便將他的上疏重提,以他的名義來指摘劉放與孫資,讓他不得不撕破臉皮,態度很強硬的站在了劉與孫的對立面。

沒辦法。

他總不能改變立場,對自己的言辭矢口否認。

迫於時勢,他也只好挺身而出,被迫成爲“出頭鳥”了。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蔣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被迫無奈,讓天子曹叡頗爲欣慰,也對他愈發器重了。

乃是私召他奏對,將設立“天子恩科”以緩解九品官人制的目的悉數透露給了他,讓他在擢拔天子門生的時候,儘可能挑選出身寒微者,以便培養成爲酷吏。

是時,蔣濟聽罷頗爲驚詫。

也倍感僥倖。

雖然他對社稷的忠誠不缺,但在私德這方面還真不能稱爲潔身自好。

以前朝酷吏的事蹟來看,若是天子曹叡將酷吏培養出來了,他肯定會迎來酷吏的詰難。就算有天子護着,他不會迎來牢獄之災,但身敗名裂恐是不得免。

是故帶着僥倖,他也終於與杜恕和解了。

因爲在先前選拔天子門生之時,他總是抹不開情面、接受了同僚或鄉閭故舊的請託錄用人選;而杜恕則是唯纔是舉,不論門第家世。

爲此二人沒少意見相左。

若不是杜恕是天子親自委任的,蔣濟都想託他事將之擠走了。

暗流洶涌、朝局詭譎,公卿百官各有所求,而引發這一切的天子曹叡,則是在穩坐釣魚臺,等着事情的發酵。

因爲所有人都沒有完全猜透他的心思。

劍指屯田積弊、流露出變革朝政格局的他,實際上卻是想推行士家的變革。

那日,感慨夏侯惠諫言恨遲的他,在歸去氈殿之途,還想起了一件在他還是平原王時期的小事。

那時候,文帝曹丕剛剛將甄姬賜死,自忖他意難平,是故非但久久沒有立他爲儲君,且還有了立京兆王曹禮爲太子的心思。

對此,逢母誅且被父猜忌、以及旁人皆避之的曹叡,心中自然盡是悲悽與不安。

也在那時候養成了一個小習慣,於每日讀書傳罷的午後小憩時,他總會獨自一人在花苑內的小亭內枯坐。

有時候是爲了靜處省身,有時候是賞花木或撫琴聊以慰籍心緒。

很巧合的,一隻小鳥也每日準時飛來小亭側,或嘰嘰喳喳歡鳴或四處尋覓蟲豸果腹。

心情失落的曹叡,注意到了這隻小鳥。

也很羨慕這隻無拘無束、自由翱翔的小鳥。

連續數日之後,他便覺得這隻小鳥的嘰喳聲很悅耳、忽上忽下飛翔的舞姿也很優美。

因爲在他矚目小鳥的時候,總能暫時忘卻了心中的鬱郁。

所以,他每日都會將些許粟飯灑在小亭欄柱上,讓小鳥盡情啄食,也期待着小鳥能夠每日都前來。日復一日,小鳥對他的防備心愈發降低,已然不止一次啄食他手心裡的粟飯了。

而每每手中的粟飯被啄食之際,他也有一種觸摸小鳥的衝動。

只是他心有猶豫,擔心小鳥被驚走以後再也不來了。

這麼一猶豫就是七八日,待他終於打算付諸以行的時候,小鳥卻不知爲何不再來了。

他也不再有機會了。

所以,在如今的士家弊病上,曹叡不想重蹈任憑“小鳥”飛走的覆轍。

(本章完)

第195章 不取第11章 各有思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54章 似懂了第233章 默契第168章 安下第30章 失東隅81.第81章 不可伐第135章 招攬第205章 將離第183章 或有詐133.第133章 私心87.第87章 質問119.第119章 不爭第164章 非莽夫48.第48章 無畏第228章 如你所請124.第124章 惱意第235章 謫貶第15章 如卿言131.第131章 臨發115.第115章 私心102.第102章 必惠也58.第58章 恨遲也57.第57章 以何戰58.第58章 恨遲也第5章 欺以方第23章 卿之志第206章 夜話第35章 門戶計2第38章 何懼之第232章 入營99.第99章 蓋彌彰105.第105章 蜜餞第144章 戰捷第192章 邙山宴2第152章 莫求財第142章 全赴151.第151章 易也第142章 全赴第213章 茶餘飯後87.第87章 質問第17章 初見第144章 戰捷第40章 新歲第227章 求貶惠第155章 與宴第206章 夜話第31章 收桑榆第193章 邙山宴3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97章 時不我與67.第67章 在我第205章 將離第135章 招攬第196章 瞞天第227章 求貶惠第43章 士家51.第51章 犯忌第222章 就職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189章 逞口舌98.第98章 終陌路第43章 士家第15章 如卿言67.第67章 在我第180章 放權第170章 失計否53.第53章 染徵袍122.第122章 義從121.第121章 算計第156章 何惑哉94.第94章 閒歸家63.第63章 死別49.第49章 逢時111.第111章 首肯第30章 失東隅105.第105章 蜜餞第22章 殊矣第41章 當黜之第235章 謫貶64.第64章 後事89.第89章 詐關47.第47章 威逼128.第128章 拔刃75.第75章 取輕第28章 窮也第149章 肺腑否78.第78章 直率第34章 門戶計66.第66章 有變第17章 初見第163章 部將98.第98章 終陌路第158章 不自知89.第89章 詐關第189章 逞口舌第17章 初見第187章 無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