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所事

第3章 無所事

“今便以參散騎之選,方使少在吾門下知指歸,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歷散騎,然後出據州郡,是吾本意也。”

在設置散騎常侍、侍郎時,魏文曹丕曾專門下詔,如此解釋散騎官職的意義。

而在設立之初,也正是“是時,散騎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選”。

只不過,規矩就是用來的打破的。

在魏文曹丕時期,孟康就依靠郭皇后的裙帶關係入選爲散騎顯職。

此舉亦引發了朝野的不滿,在事無可改之下,便將孟康號爲“阿九”譏於市朝。

而當今天子曹叡繼位後,同樣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毛曾乃是毛皇后之弟,出身於“典虞車工”之家,愚笨而粗俗、識字不滿十,竟也能躋身散騎之列矣!

那時,被譽爲“朗朗如日月入懷”的夏侯玄同樣身居散騎,與之同座,時人謂曰“蒹葭倚玉樹”,譏之。

此便是夏侯玄被天子曹叡記恨左遷的緣由。

因爲在與毛曾同席共座之際,他深以爲恥,憤憤之色溢於言表。

夏侯惠當然不會步入後塵。

又或者說,作爲後世的靈魂,他並沒有門第觀念。

王侯將相亦好,黎庶百姓也罷,百年之後皆是一抔黃土,且大多生來富貴者死後還不得安寧,都埋了上百年了還要迎來被髮丘開棺、屍骨曝於野的結局。

如此,自是沒有什麼好鄙夷的。

當然了,雖不鄙夷,但他也不會親近。

明知對方不通文墨以及外戚身份,還要熱情結交,那便是攀炎附勢,會被士林悠悠之口譏諷的。

“失敬,失敬,毛兄請就坐。”

須臾間心念百碾的夏侯惠,含笑客套了一聲,便步入右側下席入坐,繼續自顧自的闔目養神。

蓋因天子曹叡的試探,也正是想看他性情如何。

比如,被晾在宮闕外多時,是面露羞惱之色還是安之若素,由此可斷定他能可堪任事與否。

畢竟散騎乃天子擢拔心腹重臣之職。

而恰好,他與天子曹叡先前並無交集,且又離開了洛陽三年之久,早就沒有了可供臧否品行的對應名聲。

公署內只留毛曾一人,也是想看他如何對待毛曾。

如若他與夏侯玄一樣自持身份,亦或者是故作親近刻意結交,那不必說,不日曹叡便尋個緣由將他左遷閒置。而若他一如往常、淡然處之,便可繼續留任在職,待日後品行彰顯後再作決定。

只不過,夏侯惠對此亦心有不解。

貴爲天子的曹叡,想試探臣下品行如何,應是不乏心術纔對!

爲何會用上這種上不檯面的小伎倆呢?

且何必於如此汲汲呢?

難不成,驟然辟命我入朝爲散騎侍郎,其中尚有波折乎?

只是昨日大兄並沒有言及啊!

帶着如此疑惑,夏侯惠一直枯坐至日暮宮門落鎖時,期間除了一小吏送來膳食外,都不見有甲士或宦者前來傳他前伴駕。

至於毛曾~

他僅是在樓舍裡呆了半個時辰,便自顧離去了。

翌日,復入宮。

雖不再被宮禁宿衛堵在司馬門外,但同樣一直百無聊賴的枯坐等候着。

唯獨不同的是,趁着毛曾在時,夏侯惠請問了取水、更衣處以及不奉令時活動範圍多大等瑣碎。

對此,毛曾知無不言。

也正是這種力所能及彰顯“用處”的小問題,令他神色緩和了許多,不復昨日那般拘束,亦不再因爲有夏侯惠在側而如坐鍼氈了。

第三日,夏侯惠開始喜歡上了這種清靜的閒暇。

不止是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轉變,更因爲他已然問過禁衛,可以攜帶些許書籍與個人物品進入宮禁了。

有事情可打發時間,自然也不再汲汲於天子召去伴駕。

反正,那是早晚的事。

且天子曹叡具體如何作想的,時間也會給出答案,沒必要自擾心緒。

權當是依舊在桑梓譙縣讀書罷。

他帶來的是漢中郡輿圖以及雍涼風物錄。

輿圖很小,錄在絹布上;也很粗糙,山川河流以及道路等只是以墨點與虛線體現,若是沒有看過行軍所用的輿圖之人,斷然無法辨別出來。

事實上,這是他離開洛陽之際,依着家中典藏的輿圖自己摹繪出來的。

而雍涼風物錄,則是類似隨筆的雜言。

源於早年夏侯淵與夏侯榮皆喪在漢中郡,故家中一直有奪回漢中郡雪恥,以及迎歸夏侯淵屍骨的夙願。【注1】

所以家中累年收集雍涼風物誌異錄於書,以備他日有機會隨徵漢中時裨益。

夏侯惠也自抄錄了一份,時不時拿來參詳。

此舉倒不是他有隨徵漢中之心。

至少在蜀相諸葛亮沒有星落五丈原之前,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生出這種念頭來。

緣由無他,何必要不自量力的前去自取其辱呢?

如今他之所以對漢中郡如此上心,乃是在他的記憶中,曹真馬上就要升遷爲大司馬,亦很快就要發起漢中之戰了

雖然人微位卑的他,根本沒有阻止這場戰役發生的能力。

但他可以依託近臣的職責,尋找機會對此戰事進言,讓天子曹叡知道他有軍略啊!以便彼日後對他不吝器異啊!

曹休已然喪亡了,曹真也時日無多了,亦是司馬懿即將成爲魏國軍中第一人了。

不耍些心機,抓住爲所不多的機會,他拿什麼與司馬氏鬥!

時間在讀書自娛中悄然流逝。

於不知覺中,他已經連續入宮闕了五日,亦迎來了“五日一休”的休沐日。

這幾日內,就連毛曾都不來樓舍發呆了。

而終日枯坐讀書的他,也只是遇見了另一同僚。

乃故尚書僕射杜畿之子,杜恕杜務伯。

杜恕是去歲被闢爲散騎侍郎的,其人推誠樸質,不結交援,所以當夏侯惠行禮欲攀談時,他只是通了姓名便不復言其他。

且他兩番進出樓舍都形色匆匆,讓二人交情止於點頭致意。

還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無事且無人攀談,夏侯惠在日頭偏西之際便收拾了雜物,在給少府公署報備了一聲後便歸去享受翌日的休沐了。

他還記得先前與夏侯玄所說的設家宴呢。

哪怕明知道夏侯玄必然會託詞不來赴宴,但別人來不來與他請不請是兩回事。

丈夫有言必踐,豈可無信哉!

翌日,建始殿。

結束聽朝的天子曹叡,折道去東堂(皇帝日常署事之地)。

在車駕之上,偶將目光撇去隨行在車後的侍中、散騎常侍、給事中、散騎侍郎等衆,倏然想起一事來。亦衝着伴駕的驍騎將軍兼給事中秦朗招手,發問道,“阿穌,似是夏侯稚權入闕領職數日了吧?”

——

【注1:張飛之妻夏侯氏乃夏侯淵從女,得悉淵喪,求得先主首肯,斂淵葬於漢中。淵家中另起墓於許昌,是爲衣冠冢。】

(本章完)

第241章 誠意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72章 沒得選46.第46章 安分第189章 逞口舌第145章 失勢66.第66章 有變第191章 邙山宴1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07章 大勢翻篇62.第62章 厚顏第226章 臣惠斗膽57.第57章 以何戰第149章 肺腑否第224章 不公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37章 禍伏第40章 新歲130.第130章 當百91.第91章 當歸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39章 弗改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16章 困頓第207章 大勢翻篇94.第94章 閒歸家第23章 卿之志第146章 示好第235章 謫貶第245章 他日罷第232章 入營122.第122章 義從109.第109章 請纓122.第122章 義從第159章 鴻鵠志93.第93章 言外意125.第125章 負氣第11章 各有思58.第58章 恨遲也第182章 入甕第182章 入甕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12章 復哀之第2章 入闕113.第113章 後手132.第132章 破襲第5章 欺以方第160章 部曲第37章 私召第153章 乃我第235章 謫貶第179章 門戶仇第170章 失計否第146章 示好第3章 無所事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52章 莫求財第148章 歸宅第203章 好甜第18章 恨晚第144章 戰捷第169章 小成第5章 欺以方第222章 就職50.第50章 順遂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2章 入闕第207章 大勢翻篇99.第99章 蓋彌彰89.第89章 詐關第42章 遂願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31章 收桑榆第163章 部將第220章 莫爭長短94.第94章 閒歸家第169章 小成50.第50章 順遂57.第57章 以何戰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89章 逞口舌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225章 御駕來第37章 私召第211章 自作死第176章 不武121.第121章 算計第17章 初見第168章 安下第158章 不自知63.第63章 死別第137章 禍伏第23章 卿之志第179章 門戶仇第183章 或有詐第18章 恨晚第228章 如你所請74.第74章 廟算115.第115章 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