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入闕

第2章 入闕

二日後,洛陽皇宮,南闕。

晨曦方破曉,一身朝服的夏侯惠就從宜陽門進入皇宮、來到司馬門外,等候着值守甲士通報與放行。

朝服是隨着詔令一併賜下的。

但官職的印綬與進入宮禁的身份憑證,卻要等他進入禁中到中領軍官署錄籍後才能持有。

這也是爲了避免誤會。

因爲司馬門隔絕(禁)中與外,相當於皇宮的內城,擅出入者以謀逆論處。

先前魏奪嫡期間,曹植就是因爲醉酒而擅開(鄴城魏王宮)司馬門出,令魏武曹操徹底失望,這纔在同年立魏文曹丕爲世子。

不過,不知道是來得早了,還是值守甲士傳報中領軍署時耽擱了,夏侯惠在闕門外等候了一個多時辰了,愣是沒有被甲士引入內。

期間,不乏三公府與尚書檯的僚佐、各州郡上書詣闕者出入往來。

衆人路過之際,不免好奇的往夏侯惠這邊瞥一眼,繼而在眼眸中綻放疑惑。

在宮禁內署事的僚佐們,是覺得這位身着散騎黃門侍郎服飾之人很面生,竟令他們認不出是來自哪家權貴。

而州郡上書詣闕者,則是好奇爲何天子近侍竟會被堵在司馬門外。

莫非,有忤天子了?

亦或者是行舉有悖,故而被申責了?

衆人諸多揣測皆化作眼角餘光,不時飄落在夏侯惠身上。

而夏侯惠面不改色,耷眼養神,立如松柏。

其實他心中也很奇怪。

在昨日歸來洛陽府邸後,長兄夏侯衡還特地叮囑了今日叩闕領命之事,並且聲稱今日天子聽朝。依着常理而言,現今的中領軍也是很閒暇纔對,但爲何宮禁甲士都通傳許久了,卻遲遲不讓禁衛引自己入內呢?【注1】

難道,廟堂袞袞諸公有要事爭論而中領軍被傳召了?

然而除了仲春二月時,雍州刺史郭淮傳軍報來,言蜀相諸葛亮遣陳式奪武都、陰平兩郡後罷兵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事了吧?

再者,若是廟堂之上有軍國大事,一直在洛陽的長兄夏侯衡亦會知曉,也在昨夜提前知會,讓自身不必今日叩闕空耗纔對啊。

奇哉!

夏侯惠心念百輾,不得其解。

就在這時,遠處隱隱有喧譁聲起伏,似是有德高望重或位高權重的公卿往司馬門這邊來了。

夏侯惠本不想理會,反正他駐足等候的地方並不礙道。

且如今的他也不認得列位公卿的模樣。

但起伏的喧譁聲由遠至近,竟不知爲何來到了身後,令他不由生疑。

待回身而顧,不由啞然。

原來,來人並非公卿,而是已然被貶爲羽林監的夏侯玄

羽林中郎將之下有左右監,夏侯玄便是其一。

至於他爲何辰時將盡了纔來署公嘛~~

他是惹惱了天子曹叡被左遷的,羽林監僅是掛職,完全沒有實權,亦終日無事,只需偶爾入宮署露個臉就可以走了。

“噫,不想族叔竟歸來京師矣!”

夏侯玄囅然而笑,拱手作禮,“族叔當年不辭便悄然歸去桑梓,竟三年之久。今歸來亦不知會,由此可知,族叔不親我也!”

兩人雖然輩分有差,但年紀相近,兼皆正當年輕,言辭之間倒也無需拘束。

“有勞泰初掛念。”

聞言,夏侯惠頷首而笑,略帶歉意說道,“我昨日方歸至家中,今日便來叩闕,屬實無暇分身,非不念親族也。不過,昨夜家中大兄有言,不日將設家宴,屆時泰初若有閒暇,還望來赴。”

設家宴?

而非廣邀京師才俊同樂論道?

略微揚眉,夏侯玄頷首朗聲說道,“若當閒,必前去叨擾。族叔,宮闕非閒談之處,我且先自去。”

“好,泰初自便。”

目視着猶如衆星捧月的夏侯玄緩緩離去的身影,夏侯惠收起笑容,繼續耷下眼簾養神。

他知道,夏侯玄此後都不會邀請自己一併交遊了;就如夏侯玄也知道,他方纔聲稱的不日設家宴,乃是重申自己仍喜清靜自守的託詞。

二人道不同,故而很有默契的保持距離。

算是君子和而不同罷。

司馬門外的喧囂,隨着夏侯玄進入南闕後恢復平靜,往來衆人的目光依舊會撇落在夏侯惠身上。

比起先前的好奇,不同的是他們目光裡多了些許不解。

或許,乃是覺得同樣弱冠的夏侯惠,竟會對名動京師的夏侯玄如此平淡吧。

又是好一陣等候。

約莫兩刻鐘後,一小吏打扮之人匆匆而來,目光在闕外環視一番後,便來到夏侯惠跟前作禮,“在下乃中領軍署書佐,敢問足下乃是夏侯稚權否?”

“是我。”

“請足下隨我入闕。”

應該被天子招去了,中領軍並不在官署中。

那小吏引夏侯惠至,徑直領印綬以及讓他錄籍罷,復引去一樓舍中,留下“此乃諸散騎候駕待命之處,君自入,在下尚有他事,不能逗留”後,便躬身行禮急匆匆的離去了。

此處樓舍很小。

只有十數根柱子就撐了起來,沒有多餘的屏風格擋,從外便可一目瞭然,且分作上下兩層,應是以散騎常侍與侍郎尊貴不同而分階的。

亦很冷清。

樓舍外不見甲士,入內亦無人影,一層內唯有四隻案几分錯而落。

每隻案几之側皆有筆墨、空白的竹簡與少許絹帛,不同的是最上首的兩隻還擱置着些許案牘與私人物品,顯然已經屬他人了。

緩緩步入的夏侯惠,大致看了四周,便選了下首左側的末席入座。

初來乍到嘛,還是謙遜點好。

沒必要在一些小細節上引來同僚的不滿。

不過,有時候事不遂人願。

就在他覺得百無聊賴,索性閉目回顧昨夜長兄講訴的朝中局勢之際,一記頗爲拘謹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那個,這是我的席位。”

咦?

末席都有人搶啊?

聞言,夏侯惠睜眸循聲而顧。

只見一身長不足七尺、年歲約莫弱冠之人,正前趨着身體,頭微俯、肩略聳,滿臉難爲情的看着自己。明明身着絳服、頭戴武冠,是爲顯貴之臣,卻渾身都洋溢着久居人下的卑微與拘束。

此子應是毛曾吧?

心中暗道了聲,夏侯惠連忙起身讓出席位,含笑拱手作禮致歉,“抱歉,甫入宮禁,有失禮數,還望足下不罪。嗯,我乃夏侯惠,字稚權,不知足下如何稱呼?”

“我我.”

被問的那人,神情愈發拘束了,面紅耳赤的磕磕碰碰說不出完整話語來。少時,似是想起了什麼,笨手笨腳的還了禮,終於擠出了一句,“我是毛曾。”

呃~

果然!

聽到回答,夏侯惠須臾間就瞭然,爲何今日自己在司馬門外等候了許久與那書佐吏匆匆離去了。

不外乎,乃天子曹叡試探耳!——

【注1:自西漢宣帝親政(公元前68年)始,每五天一聽朝,後成定製。魏承漢制,無改。】

(本章完)

68.第68章 擋我者第38章 何懼之49.第49章 逢時69.第69章 副職97.第97章 自擇之50.第50章 順遂第152章 莫求財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80章 放權84.第84章 臨發第241章 誠意第11章 各有思第136章 離析99.第99章 蓋彌彰第212章 隨你罷第139章 當慎第23章 卿之志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44章 戰捷第12章 復哀之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224章 不公第169章 小成第233章 默契72.第72章 誘惑第34章 門戶計第138章 不語第156章 何惑哉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96章 瞞天65.第65章 功來第169章 小成90.第90章 引蛇65.第65章 功來99.第99章 蓋彌彰52.第52章 狼狽第15章 如卿言第189章 逞口舌第41章 當黜之127.第127章 衝突80.第80章 臨風第239章 此事易也88.第88章 發衝冠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48章 歸宅第161章 分營111.第111章 首肯第146章 示好第17章 初見91.第91章 當歸第37章 私召第219章 鎮護方岳第154章 似懂了120.第120章 不可避95.第95章 左伯紙第236章 敏銳第175章 驚喜來第26章 可作誓第13章 可恨99.第99章 蓋彌彰110.第110章 見策131.第131章 臨發第167章 同行第161章 分營第196章 瞞天第191章 邙山宴1第146章 示好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56.第56章 猶可否第195章 不取第142章 全赴第212章 隨你罷第181章 京口督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144章 戰捷79.第79章 主次131.第131章 臨發第235章 謫貶95.第95章 左伯紙第26章 可作誓第17章 初見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1章 何所惑第159章 鴻鵠志119.第119章 不爭84.第84章 臨發88.第88章 發衝冠51.第51章 犯忌60.第60章 不覆轍第138章 不語112.第112章 潛鋒芒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7章 動怒第185章 死地第170章 失計否第251章 觖望第245章 他日罷54.第54章 匹夫47.第47章 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