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臣無罪

第14章 臣無罪

的確,夏侯惠根本沒有覺得自己有錯。

當日在莊園飲宴之時,在看見王肅對天子與曹肇等人以樗蒲爲樂無動於衷時,他才猛然想起,有容人之器的天子曹叡,可不是一直都從諫如流的。

比如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上,有公輔之節的楊阜就是因爲曹叡屢屢不聽諫言,故而心灰意冷反覆乞求去職歸桑梓。

也就說,犯天顏要趁早!

如若不趁着現今天子仍勵志作聖明君主之際,以正言規勸他的行爲,待到日後他因爲蜀丞相諸葛亮星落五丈原後而放浪形骸再進勸,那就是對牛彈琴了。

也意味着夏侯惠的期待將落空——曹叡將如歷史軌跡那般,給曹魏社稷伏下隱患了。

這便是促成那日,他以“阿房宮賦”指桑罵槐之舉的緣由。

至於,以秦二世來對比天子曹叡,這實屬有些過分了嘛~

並非是他不知死活,而是爲日後君臣相處的考慮了。

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慣於相互妥協、調和折中的。

就如夏侯惠覺得家中的一間屋子太暗,打算鑿壁開個窗,長兄夏侯衡不一定能贊成;但如果他說要將這間屋子推倒重建,夏侯衡便會覺得開窗取光就挺好的,沒必要如此折騰。

第一次規勸天子曹叡,他便以秦二世作例子,就是出於這層考慮。

只要日後規勸的言辭沒有比這次那麼激烈,天子曹叡便會覺得他已然盡力在剋制了,亦會對應的寬容一些。

當然了,這種做法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比如天子曹叡在惱羞成怒之下,直接將夏侯惠給罷黜了,令他不復有規勸的機會了。

但夏侯惠對此並不在意。

無法改變曹叡,那就退而求其次,且先蟄伏起來,綢繆着在日後改變曹爽唄!

爲曹魏續命又不是僅有一條道路可選。

帶着這樣的想法,夏侯惠也遲遲沒有爲自己的言辭失當而向天子告罪,且先靜觀其變,看曹叡的容人之器具體如何。

只不過,當夏侯衡與王肅謀面後,他就不得不前來告罪了。

卻說,一直在朝中擔任閒職的夏侯衡,前番曾託付王肅顧看甫入仕途的夏侯惠一二後,便汲汲開始爲後者求妻之事了。

直到聽朝日,他在宮門外遇見了王肅,還沒等他上前寒暄,王肅便將他拉到一角落處,坦言自身有負先前所託,並將夏侯惠謝恩索馬、以詩賦對天子指桑罵槐之事說了。

夏侯衡聽罷,當場呆若木雞。

就連王肅說罷經過後作別離去了,他都沒有反應過來依禮致謝。

蓋因前些時日夏侯惠將西域良駒帶回府時,乃聲稱此是天子賞賜的,令夏侯衡以爲自家六弟深受天子器異與喜愛,且日後必能再復父輩榮光了呢!

哪料到,竟是這般緣由?

且還是當衆將天子比作秦二世胡亥了?

失神過後的夏侯衡,怒髮衝冠,強忍怒火等上朝結束便火急火燎的趕回家中。

甫一進宅,剛好撞見今日休沐在演武場裡練習射術的夏侯惠,亦不二話,徑直從場地內操起幾根箭矢便劈頭蓋臉抽過去。

且邊抽邊破口臭罵。

“豎子!”

“安敢索要天子御馬!”

“焉能將陛下比作秦二世!”

“枉你熟讀諸子百家,竟不思家門沒落而觸怒天子,此乃智者所爲乎!”

一開始,不知緣由的夏侯惠還想躲來的。

但聽到長兄口中的責罵後,便索性杵着不動,任憑箭矢抽下了。

反正自己皮粗肉厚,且夏侯衡也沒有往臉上抽,就當“小杖受、大杖走”了。

或許,正是因爲他的坦然受之吧,夏侯衡抽了十幾下後便扔下了箭矢,猶憤憤的擡起一腳將他踹倒在地,大聲咆哮着,“還杵着作甚!還不速去更換朝服,隨我入宮向天子請罪去!”

“我不去。”

剛想爬起來的夏侯惠,聽他這麼一說,乾脆盤膝坐在地上,脖子一梗,“大兄,我忝爲近臣,規勸天子乃是分內之事,且天子都沒有降罪.”

但他還沒說完,便連忙止聲舉起雙臂護住臉龐。

那是怒極了的夏侯衡一聽他還敢犟嘴,直接撿起方纔他習射的弓身狠狠的砸過來。

“還敢狡辯!”

“不過是樗蒲之戲而已,你如何能將天子比作胡亥!”

“規勸乃是本分,然非是容你放肆!”

“年不過弱冠,便受陛下隆恩闢爲散騎,伱竟不心懷感激,反而作賦當衆譏諷!”

一個跨步過來的夏侯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口沫飛舞。

天子曹叡若是能看到這一幕,相比會覺得今日的膳食尤其美味吧。

而被責罵的夏侯惠一味垂頭,絲毫沒有起身前去更換朝服的意思——被長兄責罵,他恭順接受那是應該的;但若想讓他入宮請罪,那是不可能的。

咦?

怎麼沒聲音了?

過了一會兒,突然發現耳根清靜了的夏侯惠,疑惑的擡起頭來。

卻發現夏侯衡不知是想起了什麼,此時正闔目昂頭向天,滿臉的悲悽。

“大兄,你這是爲何啊?”

連忙從地上起身,夏侯惠出聲發問。

“唉”

聞言,睜開眼睛的夏侯衡,先是一記長聲嘆息,然後盯着夏侯惠的眼睛幽幽說道,“我先是沒有管教好你,以致你魯莽冒犯天顏;現今想讓你知錯改錯也無法做到。我無能,愧對阿父的在天之靈啊~~~”

呃.

頓時,夏侯惠啞然。

蓋因中人之姿的夏侯衡,雖然在政略與武略等方面並沒有建樹,但在長兄如父這方面,他是真的很盡責。

源於夏侯淵常年鎮守在外的干係,身爲家中長子的他,未冠禮就開始掌家了!

不僅將家中的產業打理得井然有序,且還將人情世故處理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幾乎是將弟妹當作了自己的孩子那般愛護,衣食住行與讀書學藝等事事操心。雖然平日裡不免喋喋嘮叨,但這份愛護十數年如一日,不曾有過不耐煩。

不客氣的說,在年少而孤的夏侯惠、夏侯和眼裡,夏侯衡比夏侯淵更像一位父親。

是故,當夏侯衡將罪責歸於自身、感慨對不住先父時,夏侯惠不由張了張嘴,最終在心中嘆了口氣,服軟了。

“大兄,我依你之言,這便去更換朝服,叩闕向天子請罪。”

且不是說說而已。

話甫一落下,他便轉身大步往自己的房屋而去。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當他的身影離開演武場後,原本滿目悲悽、滿臉自責的夏侯衡馬上就滿臉的陽光明媚,且還是捻鬚自得了片刻後,方前去整理儀容。

掌家了那麼多年,他可不是一直都在虛度時光!

也早就對家中各人的性情瞭若指掌,現今想拿捏一下吃軟不吃硬的夏侯惠,那簡直不要太容易

少時,兄弟二人出門詣皇宮叩闕。

待值守甲士通傳與得天子招入,已然是將近申時末了。

故而,二人是在崇華後殿見到的天子。

亦是說,如若叩闕求見得再晚一些,天子曹叡或已經因歸了寢宮而不召見了。

此時的天子身側也已經沒有了伴駕的近臣,唯有十數侍從陪同,兄弟二人在面君時倒也無需過多拘束。

但夏侯衡則不然。

遠遠看見天子曹叡之際,他便小趨步向前,大禮參拜,俯首道,“臣衡教弟無方,以致冒犯天顏,死罪!死罪!”

將請罪的姿態作了個十足。

也令夏侯惠不得不有樣學樣,緊隨其後伏拜在地。

對於夏侯衡,天子曹叡是很客氣的。

不僅是因爲夏侯衡妻海陽哀侯之女(曹操的從女),更因爲他爲人性情溫和、安分守己,是一位沒有什麼污點的臣子。

“安寧侯無需自責,此事與你無干。此地非朝堂,不必侷促,且起身罷。”

對此,天子曹叡含笑伸手虛扶,喚夏侯衡起身。

但對夏侯惠則就沒有客氣了。

待夏侯衡起身側立一旁後,天子便斂起了笑容,神色有些陰沉的盯着伏拜在地的夏侯惠。

因爲夏侯惠只是一味的垂頭,半晌都沒有做聲

這是前來請罪的?

分明迫於無奈被夏侯衡帶來,但依舊心有不服嘛!

持續了片刻的沉默,旁邊站着的夏侯衡有些沉不住氣了,發出了一聲輕咳,提醒夏侯惠趕緊出言請罪。無果之後,他不由心中大急,便輕挪腳步過去,打算在天子面前表現一番棍棒之下出孝“弟”的戲碼。

畢竟,他打罵了,天子就不好發作了。

但他還沒有付諸於行,就被天子擡手製止,徑直沉聲對夏侯惠發問道,“夏侯稚權叩闕求見,何爲也?”

“回陛下,乃請罪耳。”

聞言,夏侯惠略微擡頭,朗聲而應。

那你倒是請啊!

天子曹叡一時氣結,剛想出聲,卻又被夏侯惠接下來的話語給氣笑了。

因爲夏侯惠乃是如此說道:“然而,惠竊以爲,自身無罪可請。”

無罪可請?!

將朕類比爲秦二世,竟猶言無罪可請!?

天子曹叡甫一聽罷,當即怒目圓睜。

原本,他在得悉夏侯衡二人前來叩闕求見,便知道二人乃是來請罪的,亦打算順勢將此事揭過了的。

哪料到,夏侯惠非但不領情,反而口出無罪可請之言?

豎子!

真以爲身乃譙沛功勳之後,朕便殺不得乎!

當怒不可遏的天子曹叡正欲發作,出聲喚來甲士將夏侯惠拿下之時,卻被夏侯惠給搶了先。

只見他跪坐直了身體,神情激昂,朗聲而道。

“陛下,惠嘗聞‘明主在上,羣下盡辭’之言;亦嘗聞,但凡聖明之主,臣下必有觸威以抒忠、身首不恤之忱。惠年不過弱冠,無有佐世之才,賴陛下隆恩、仰父輩功勳,得以入仕受職散騎侍郎,常懷惶恐之心,亦有感激之念,不吝殺身報國之時也!陛下自繼位以來,明識善斷、從諫如流,恩詔屢布,百姓萬民莫不欣欣,是爲聖明之主也!如此,惠自當不畏天顏,觸威以抒忠,直言規勸盡本責,以報陛下之隆恩、以全陛下聖明之譽也!是故,惠竊以爲,無罪可請。”

(本章完)

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228章 如你所請50.第50章 順遂第189章 逞口舌132.第132章 破襲114.第114章 雁北119.第119章 不爭133.第133章 私心第10章 狡詐乎第150章 心慰103.第103章 迎親第16章 困頓123.第123章 緣由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36章 敏銳第232章 入營第140章 蹙眉第140章 蹙眉第202章 賊兵退第162章 饗將士52.第52章 狼狽123.第123章 緣由第40章 新歲88.第88章 發衝冠99.第99章 蓋彌彰第226章 臣惠斗膽90.第90章 引蛇第31章 收桑榆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67章 同行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194章 不歸88.第88章 發衝冠第31章 收桑榆48.第48章 無畏51.第51章 犯忌第150章 心慰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193章 邙山宴3第222章 就職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86章 穿胸第167章 同行第1章 楔子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03章 好甜第217章 惠求教第237章 變幻第173章 示警第169章 小成第32章 上疏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192章 邙山宴245.第45章 無心第2章 入闕81.第81章 不可伐第29章 居不易第207章 大勢翻篇96.第96章 小婢女67.第67章 在我67.第67章 在我78.第78章 直率第17章 初見第20章 可志同第15章 如卿言50.第50章 順遂131.第131章 臨發第39章 弗改110.第110章 見策第227章 求貶惠第189章 逞口舌85.第85章 識趣第193章 邙山宴3126.第126章 挑釁第139章 當慎54.第54章 匹夫125.第125章 負氣第134章 罷歸第34章 門戶計第33章 逐出第31章 收桑榆第228章 如你所請47.第47章 威逼100.第100章 魏闕第192章 邙山宴253.第53章 染徵袍第136章 離析第201章 唯勇氣也66.第66章 有變118.第118章 願往否81.第81章 不可伐第239章 此事易也91.第91章 當歸第36章 社稷計75.第75章 取輕128.第128章 拔刃128.第128章 拔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