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山西易幟

閻錫山的嘆息看的衆心腹將領心中難受,畢竟山西目前的成就是他們努力得來的。

“督軍,我們還沒有輸,您千萬不能失去鬥志,整個三晉之地的未來都在你的身上。”商震大聲的說道。

其他將領也大聲勸解道,畢竟閻錫山是山西局勢的領路人,如果他失去了鬥志,那整個山西的未來也就一片黑暗了。

“商震,你帶領第一師第一旅即刻啓程南下,我們三晉之地的出路就在你們的身上了。”閻錫山沉吟了好久,最終下定了決心。他即不想山西被北洋武裝奪取,又不想讓北京政府兵不血刃的滲透控制。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打敗北洋,最起碼讓其沒實力兵臨山西。

“是!”商震大爲興奮。作爲閻錫山的嫡系心腹,說實話,商震也難得有上戰場的機會。楊愛源在河南雖然敗了,但他卻也打出了晉軍的威風。畢竟他的對手是北洋名將吳佩孚。現在他商震也終於有機會上戰場和吳佩孚這樣名將一較長短,當然讓其大爲興奮。商震雖然也是軍人出身,文武雙全,但是他軍事能力並不被人認可,因爲他手中缺乏拿得出手的軍功,因此,商震對於上戰場極爲的渴望。

閻錫山的舉動自然瞞不過東北,馮庸對於閻錫山的不識擡舉也很沒辦法。但是他也能夠理解閻錫山這種不甘居人心的心態,畢竟他們已經是一方勢力的首腦,治下有一省或者數省之力,只要得一名將,未必不能染指霸權,貫徹他們的革命理念。閻錫山不是蔡鍔,蔡鍔相比於一方政治領袖,更像是一名純粹的軍人,因此,他在考察東北的政治體制後,纔會決定併入東北,加速中國的統一步伐,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刺殺,改變了中國的格局。而閻錫山不同,他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又是從中國最動亂的年代走過來的。見過太多發展潛力大最終卻一事無成的例子。因此,他們這樣的人,對於政治和治國最相信的只有他們自己。

在閻錫山最終選擇迎戰北洋,在豫北和北洋展開激戰的時候,兩廣局勢發生了驚天逆轉。竄入廣東境內的李宗仁聯合蔣介石的黨軍伏擊了陸榮廷的部隊,一張激戰下來。陸榮廷損失慘重。不得不命令整個廣東境內部隊快速集結,準備撲滅李宗仁和蔣介石的部隊。

面對這種情況,李宗仁兵行險招,長途奔襲,直撲廣州城,一夜之間,廣州城易主。廣州三千守軍全部被繳械,再加上李宗仁沿途俘虜的桂系降軍,短時間內,李宗仁的部隊膨脹到了一萬兩千人。李宗仁也正式打出了國防軍獨立旅的旗號。一時間廣東境內人心浮動。

陸榮廷知道李宗仁拿下廣州城之後,集結三萬大軍攻向廣州城。被李宗仁步步誘敵,兵力分散,最終兵敗廣州城下。陸氏父子倉皇逃走,三萬桂系大軍損失過半。一時間,桂系實力大幅度縮水,徹底失去對廣東的掌控權。狼狽的撤出了廣州地區。

陸氏父子不甘心失敗,經過積極收攏,最終三萬潰兵得之不到一萬,又從廣西境內抽調五千精兵,勉強自保控制了廣東省四分之一的土地。

李宗仁攜帶大勝之威,橫掃廣州周邊地區,勢力擴張最快,在極端的時間,廣東已經有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落在李宗仁的手中。

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地盤被蔣介石的黨軍所控制。這個時代,李宗仁崛起的時間比歷史上提前了。而蔣介石掌握軍權也提前了。不同的是,現在蔣介石掌握的是黨軍,而不是黃埔軍校的學生軍。國民黨雖然完成了改組,但是內部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統治系統。也沒有一塊安定的發展根據地。這些都導致了黨軍的擴張速度沒有李宗仁快。

兩廣突然逆轉的局勢吸引了各方勢力的眼球,一省之內,三方勢力並存,讓周圍的勢力不免有些其他的想法。

北京,少帥府。

“少帥,李宗仁已經接受了國防軍的條件,願意擔任國防軍獨立第一師的師長。其他條件也已經接受。”李洋興奮的說道。李宗仁加入北京政府,意味着北京政府在南方插下了一根釘子,李宗仁本身又能打,誰也無法保證,李宗仁會不會成爲北京政府兩面夾擊的手段。

當然,現在李宗仁加入北京政府還處於秘密接洽狀態,北京還未曾採取落實的手段。

“太好了。立刻讓我們的人南下,集中力量協助李宗仁對部隊的掌控。”馮庸興奮的說道。

“少帥,兩廣真的要交給李宗仁嗎?”李洋不知道發馮庸爲什麼對這個沒見過面的人如此有自信。

“通過兩廣的戰鬥,你應該看出李宗仁的能力了吧!雖然我沒見過他,但是我感覺他是個帥才,值得我去培養。”真實的理由馮庸當然不能說,畢竟從後世穿越來是他最大的秘密。

“少帥,是不是應該先將政工人才派去,等到掌握了一定的局勢再調撥軍事物資?”李洋建議道。他對於李宗仁還是缺乏信任,畢竟只是憑藉情報,實在是難以判斷李宗仁的爲人。

“不用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時候我們有絲毫懷疑的舉動就會挫傷李宗仁的積極性。我們作爲中央政府,就要有中央政府的氣魄。更何況這些武器支援是早就答應了的。”馮庸笑着擺擺手。說實話,他也拿不準李宗仁的態度,畢竟馮庸對李宗仁瞭解也只是來自後世的記憶。李宗仁是個能夠和蔣介石扳手腕的人,可惜,他是個軍事型領袖,政治方面的手段差了很多。因此,在政治博弈上才被蔣介石吃的死死的。最終悲劇收場。但是現在馮庸選擇相信李宗仁。畢竟這樣一位統帥級別的人物,值得馮庸花費代價去爭取。

在東北秘密調集人力物力增援李宗仁的時候。山西閻錫山的臉色已經苦到了極點。前線戰敗的電報讓其滿臉苦澀。

商震會合了楊愛源,對吳佩孚的部隊發動了攻擊。憑藉援軍的突然到達和剛上戰場的銳氣,吳佩孚的北洋軍確實吃了一些虧。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吳佩孚名將的能力展現出來,表現出了超強的韌性。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晉軍就面臨這種情況。在吳佩孚逐漸扭轉頹勢的時候,北洋援軍趕到戰場。在吳佩孚調動下,北洋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攻,戰場一片膠着。最終北洋略勝一籌,不但打退了晉軍,還將晉軍負責殿後的一個團全部吃掉。然後北洋展開了瘋狂追擊。晉軍一退再退,最終豫北數縣落入北洋手中。豫北重鎮新鄉也被攻陷。晉軍敗象已生。

電報傳回太原,閻錫山坐不住了。要知道,南下的三萬大軍可是晉軍的精華,是他閻錫山起家的精銳部隊。再加上兩萬豫軍殘軍的配合,竟然被吳佩孚打的大敗。眼看着豫北整個不保,閻錫山終於知道自己硬抗北洋是個錯誤的決定。

焦躁的走來走去,閻錫山始終拿不定主意。對於北京政府提出的條件,原本安穩當他土皇帝的閻錫山是不屑一顧的。北京政府的條件是閻錫山率領山西併入北京,北京政府將任命其爲山西衛戍司令,掌握山西的軍事大權。同時山西省長也可以由他推薦的人來擔任。如果閻錫山答應了這個條件,在短時間內還是可以安心當他的山西土皇帝。但是那樣晉軍也就不再是晉軍了。憑藉馮少帥的手段,恐怕用不了多久,他手中的軍隊和整個山西都不姓閻了。正是因爲了解這一點,閻錫山當時纔會不屑一顧。只是顧忌北京勢大,不敢正面硬抗罷了。

現在北洋打到了家門口,如果他再不做出反應,真讓北洋吳佩孚殺入山西,就算他最終能夠保住山西,在想有現在的勢力根本就不可能的。畢竟北京的滲透是無孔不入的。尤其是現在整個山西的經濟控制在北京政府手中,閻錫山沒有信心在實力大損之後還能恢復到現在這樣。

“去請中央政府的使臣。”閻錫山最終做好了決定。相比於北洋,北京政府將來更有可能統一中國。作爲一名眼光非凡的政治家,閻錫山對於這點還是很清楚的。而且加入北京政府還有統兵的機會,但是如果被北洋打入山西,他閻錫山運氣好的話也就做個軍事參議院的虛職。如何選擇閻錫山自然看的很清楚。

1917年4月11日,山西督軍閻錫山通電全國,山西政府脫離北洋總督府的統轄,正式併入北京中央政府。閻錫山本人去掉督軍職務,擔任山西衛戍司令。山西省長由閻錫山手下晉軍將領商震擔任。

這一份通電讓全國各方勢力一片愕然。各方戰場也因爲這份通電而陡然停滯下來。其中最鬱悶要數北洋了。他不是沒想過東北會滲透,但是他沒想到閻錫山會在北洋沒有打入山西之前就宣佈加入北京政府。因此,他們幾乎毫無準備,河南戰場一下子變的尷尬起來。吳佩孚急電馮國璋請示下一步的動作。

第134章 與日本的第一場較量第217章 暴亂 ,第510章 作戰計劃第80章 大戰起(四)第355章 日本的鐵皮盒子第37章 兩方BOSS的碰撞第420章 層出不窮的手段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564章 大問題第301章 大決斷第149章 海軍計劃 ,第230章 突發事件第248章 李俊的衝動第627章 遠東華人政府(中)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386章 開戰第399章 大勢養成第393章 突圍第69章 回家第185章 啞巴虧第662章 煙霧彈第364章 亂世用重典第633章 日本出兵第319章 日本的新武器第352章 新兵的糧食問題第616章 第一戰第469章 談判成果第175章 蒙古之戰(六)第358章 陣地易主 ,第590章 小日本急了第569章 空戰第116章 治安總隊的戰鬥力第275章 吞併新疆(續)第553章 紅色危機(上)第44章 東北虎的魄力(上)第216章 山東的 ,第97章 鏖戰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82章 忍不住了!第120章 奉天之戰(二)第529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二)第297章 暴漏第198章 一切盡在掌握 ,,第322章 馮庸的影響力第494章 動盪與安定第638章 待客第248章 李俊的衝動第16章 佈局獨狼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161章 震怒 ,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216章 山東的 ,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645章 聯軍入俄第420章 層出不窮的手段第255章 東北特使到第519章 狠辣的吳佩孚第275章 吞併新疆(續)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205章 勇闖少帥府的蒙面少女第第85章 羣情激奮第670章 坑死小日本(中)第98章 大鐵路計劃第584章 戰爭進行時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328章 血債血償(上)第268章 段祺瑞怒了第150章 日本和東北的強硬 ,第476章 虎將——李宗仁第624章 小溫馨第630章 官方發言第237章 西軍妥協! ,第8章 戰後總結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62章 生擒座山雕(上)第60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十)第139章 天皇的決定 ,,第508章 艦隊易幟第64章 特高科的陰謀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328章 血債血償(上)第139章 天皇的決定 ,,第195章 鏖戰,鏖戰 ,,第248章 李俊的衝動第204章 壓迫北京第65章 迷霧第121章 奉天之戰(三)第528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一)第210章 西行 ,第77章 大戰起(一)第240章 覆滅納蘭家第619章 海參崴兵變(中)第212章 一見鍾情 ,第18章 天羅地網第173章 蒙古之戰(四)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48章 人才啊人才第355章 日本的鐵皮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