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舊都

蓋州青沙河河畔,許多修建了一半的木製棧橋立在南岸,卻無人再繼續勞作,幾日前如螞蟻般密集的民工突然消失了,幾處軍營模樣的地方也撤走了帳篷,從四周砍伐的木材被付之一炬,滾滾濃煙直升天際。

在前幾日的河岸作戰中,登州步兵攻克了一個渡口的北岸,有幾個新建的後金堠臺變成了廢墟,並建立了一個橋頭堡,後金主力出現在蓋州北面之後,登州鎮便放棄了北岸橋頭堡,並撤離了青沙河南岸的民夫和步兵,留下龍騎兵和騎兵一部駐守。如今唯有涉渡點南岸仍在登州鎮控制中。

一隊沒有旗號的騎兵從南而來,在涉渡點的南岸停下。陳新抽出自己的遠鏡,河岸一里外就是蓋州城,城池外修建的土牆工事清晰可見,後金軍在蓋州下了不少本錢,工事已經快修到河邊。

劉破軍也舉着遠鏡在查看,口中一邊說道:“昨日確認到達蓋州的後金八旗主力有兩黃旗、兩紅旗、正藍旗、正白旗,加上前日所見的蒙古左翼主力,真夷大部已在蓋州集結。”

陳新一邊聽一邊用遠鏡觀察,蓋州城頭的旗幟並未見到有新的,但蓋州也是大城,城中居民在天命年間已經被剿殺一空,後金主力有很大部分會駐紮在城中,從這裡是看不到的。

劉破軍繼續道:“今日特勤隊傳回的情報,昨日在孛羅堝發現蒙古右翼、烏真超哈三千人,另有外藩蒙古一部,外藩蒙古人數比上次獲知的稍多。應在四千至五千之間。”

朱國斌冷冷道:“這些蒙古人雖是來了,未必肯出死力。其中與建奴最密切的,不過科爾沁一部而已。即便那些臺吉願意,下面的蒙人戰力也遠不如真夷甲兵。”

“來得很齊嘛,皇太極這次押注不小。”陳新攏了領子後看了一下不遠處的清沙河,這幾日氣溫陡降,青沙河岸邊已經有一些冰凌,夜間很可能就會結冰。

陳新轉頭對劉破軍道:“會戰的地點,軍令司是否還是確定在榆林鋪附近?”

“是,蓋州北面有一片山地,直到三十里外的孛羅堝附近才適合會戰。蓋州城池周邊更不合適,後金有城池爲依託,於我軍極爲不利,往南邊有榆林鋪、堝頭鋪可作爲會戰地點,但讓皇太極來打堝頭鋪的防線,他恐怕寧可調頭回去,榆林鋪東面有山地阻隔,西面是遼海,我登州大軍四萬人。足以遮蔽正面戰線,建奴騎兵的優勢難以發揮,是以軍令司認爲只有榆林鋪附近可作爲會戰地點。”

陳新點點頭,雖然皇太極來了蓋州。但現在還躲在堅固設防的城池中,必須讓他們走到平野之地,才能痛擊他們的主力。與登州相比,後金並沒有戰爭潛力。只要一次大會戰潰敗,後金的體系便會分崩離析。

朱國斌對劉破軍問道:“軍令司評估下。建奴是否願意在榆林鋪會戰?”

“建奴是絕不願在山谷狹道地形與咱們交戰的,榆林鋪地勢平坦,皇太極若是還不來,那就讓第八營猛攻連山關,皇太極自然坐不住。”

陳新笑道:“皇太極來了蓋州,便是騎虎難下,便依軍令司的計劃,第四營留守榆林堡,午後放棄這個渡口。”

。。

九月初四日,遼東又一次降溫來臨,青沙河開始結冰,連雲島的登州軍隊和船隻紛紛南下,遼東再次進入冰寒的季節,但戰事卻在慢慢升溫。

後金八旗大軍齊聚蓋州,除了滿八旗之外,還有蒙古左翼一千七百人,烏真超哈七千人,天佑軍一千五百,外藩蒙古四千二百餘,除去留守遼陽和海州的蒙古右翼外,後金有番號的人馬都集中在小小的蓋州城周圍。

登州鎮放棄了青沙河南岸,前鋒收縮回榆林鋪,在蓋州以南的六十里內,新安堡、堝兒鋪、熊嶽驛的登州主力依次前進,官道上大軍滾滾向堝頭鋪集結,榆林鋪修起了壕溝防線,由遼南旅的主力第四營配屬一部騎兵鎮守,後金哨騎開始越過青沙河南下,並且兵力規模一日超過一日。

後金軍主力到達蓋州後,岫巖方向的登州和東江部隊嚴陣以待,沿山間道路層層設防,斷絕了後金輕兵突襲的希望,守衛岫巖至海州方向山路的山地步兵營則變得活躍,將防線往海州推進,海州是後金的糧道關鍵節點,使得後金的蒙古右翼被拖在海州遼陽之間,分散了後金在前線的兵力。

皇太極本人率領兩黃旗於九月三日到達蓋州,在蓋州城中豎起了汗旗,準備和陳新決一死戰,以他和嶽託所設想,陳新應該也急於決戰,否則不會此時放棄行之有效的消耗戰術,所以他希望通過小規模戰鬥將登州鎮引到清沙河一線決戰。

不過他屁股還沒坐熱,北邊就又傳來一個壞消息。

。。

遼東薩爾滸下起大雪,這個屹立在薩爾滸山西北崗的舊都依然在頑抗,薩爾滸這個名字因明清之際的關鍵一仗而廣爲人知,此地原名撒兒湖,控制着山下數十里的蘇子河、渾河衝擊平原,往年糧食收穫頗豐,是後金控制遼東北部的重要節點。

其城池自天命五年開始修建,雖然距離舊都界凡之後十里,但所處位置更適合向遼中方向擴展,所以努爾哈赤在天命五年開始建城,城周約七裡,開東、南兩門,與附近的界凡城、王杲城互爲呼應,此外還有尚間崖城、扎克丹城、溫德享等四個大型堡壘作爲外圍防禦,若非抽調的甲兵過多,東江軍實在對其進行實質性的攻擊。

大雪降下之後,東江軍的攻勢暫緩兩日,戰事稍有停歇,薩爾滸的守軍剛剛鬆一口氣,便發現東江軍在城下拉出了上千真夷俘虜,頓時讓薩爾滸城士氣急跌,因爲這些俘虜都來自十里外的界凡。

薩爾滸和界凡兩處都是依山而建,對於守衛一方十分有利,尤其界凡所在鐵背山山脊極其險峻,雖然城周只有兩裡,但進攻方兵力難以展開,是以東江軍到達之後順利將城外水邊的居民區燒殺一空,卻打不進界凡城中,隨即東江軍改變方法,卻很快攻克了界凡城,因爲界凡有一個致命弱點,便是城中沒有水源(注1)。往年時真夷都居住在城外的水源邊,界凡城只是當做一個軍事據點,而不是生活社區,結果東江兵一到來之後,城外的真夷自然只能逃進要塞般的界凡城。

東江兵封鎖界凡數日之後,界凡城中儲水用盡,真夷皆知東江兵系遼人成軍,與後金仇深似海,投降絕無好下場,便盼着天公作美下一場雪,那樣就有了水喝。但水雖是最便宜的東西,卻比糧食要重要,堅持了兩日後,終於有難以忍受乾渴的人打開城門,放了東江鎮進城,這些俘虜便是從界凡押過來的。

第二日東江軍繼續進攻薩爾滸,薩爾滸的守將連夜派人出城送信,向皇太極求救,此次東江軍攻勢凌厲,尚可義憋着一股勁,攻克了赫圖阿拉、界凡,又繼續進攻薩爾滸,薩爾滸周邊的四處大型堡壘已經被攻克三處,這三處都曾是後金都城,東江軍大有將後金都城依次攻陷的打算。

皇太極收到薩爾滸的求救文書時,正獨自在一幅簡陋的地圖前看蓋州附近山川形勢,看完文書之後,皇太極揉了揉鼻子,舒緩了一下不適的感覺,隨後便用手指在地圖上移動,結合他自己以往來蓋州時候的記憶,不斷的喃喃自語。

。。。。。

注1:朝鮮李明奐所記“者凡城在兩水間,極險阻,城內絕無井泉,以木石雜築,高可數丈,大小胡家皆在城外水邊。”。。)

第13章 後金的應對第131章 後方第26章 衝擊第23章 果實第182章 逃竄第113章 負擔第49章 渡口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45章 遼餉尾聲茶館第87章 意義第21章 冒頭第6章 江南第47章 動員第37章 背街第24章 熱愛第一百九十章第89章 彰德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12章 你是管家第71章 水刑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46章 亂起第25章 軍閥第43章 檄文第115章 糟了第52章 半渡第23章 惡戰第74章 戰機第82章 英雄(上)第20章 戰爭陰雲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6章 運河縴夫第65章 決戰日第126章 鼴鼠第46章 亂起第82章 選擇第49章 需求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44章 各方第11章 看房(二)第217章 成績第47章 天啓駕崩第一百九十章第8章 名聲鵲起第33章 稅務外協第50章 交換第131章 後方第20章 揚州第22章 聞香第171章 天份第201章 勇武第4章 平靜第23章 啓航第95章 暗室近戰第31章 五島列島第169章 西廂記第116章 回遼東第132章 心態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10章 質疑第40章 胖演員第98章 青化鎮第18章 我的地盤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9章 二面第23章 啓航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81章 昂揚第56章 亂戰第14章 白領第56章 散彈第31章 運籌之功第173章 宣大第82章 選擇第50章 舞臺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6章 伏路軍第185章 小關城第5章 階層第8章 騎兵第44章 後事第174章 入邊第51章 新生活第50章 西線第81章 昂揚第49章 山雨欲來第39章 權錢交易第18章 我的地盤第61章 反擊第21章 冒頭第93章 決斷第14章 岸上第54章 生死之間第124章 誰爲之犧牲第66章 籌碼第80章 柴火第42章 四城之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