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出太行

“劉兄過年好!出來接客了!”

陳新帶着一家人走到了劉民有家的大門口,對着門裡面大聲吼着。.

趙香在他手上一拍,陳新嘿嘿一笑,傻和尚吱呀一聲拉開門,對着陳新傻笑道:“陳大人可早哩,這天才剛剛亮。”

這裡是劉民有的住宅,也在校場旁邊,夾在民事部和軍營之間,這個夾道的南北兩頭都有巡哨,夜間還有試驗出來的第一批三隻軍犬,加上住宅附近的衛隊,這裡大概是登州最安全的地方。

陳新大搖大擺走進去,隨手就給了傻和尚一個紅包,傻和尚歡天喜地的接了,打開一看卻只有一錢。

劉民有還在飯廳裡面吃着飯,端個一碗扁食走到門口,全身穿着厚棉襖,頭上戴着個有護耳的瓜拉帽,陳新一看就哈哈笑道:“劉兄明明是個高富帥,還要裝成這副模樣。”

裡面吃飯的李冉竹和門子丫鬟全都出來迎接,劉民有家裡面是最不講規矩的,連丫鬟婆子廚子都是和主人家一個桌子吃飯,陳新樂呵呵的給他們都發了紅包,裡面都有一錢兩錢銀子,發完之後全部人都興高采烈。

劉民有也給陳新家人發了紅包,到他們今天這個地位,需要去拜年的不多了,陳新在門口擺了桌子和白紙,有個管家守着,一會他打算去給呂直和王廷試拜年,回來看看門口的名單就行了。

他家的院子頗爲寬廣,裡面的雪已打掃乾淨,兩家的家眷都在院中玩耍,有些丫鬟點着鞭炮,不時傳來一陣陣的驚叫。

兩人進了書房,陳新坐下覺得很冷,不由罵道:“你家的丫鬟也太懈怠了,明明今曰是初一,書房裡面居然不升火,難道不知道劉大人要在這裡收禮?”

“也是我忘記了提醒,其他兩個丫鬟都回家了,就剩下一個,早上還要在廚房幫忙。”

“難怪才這麼幾個人,紅包都省了。”陳新捂着衣服躺在熊皮躺椅上,劉民有出門去吩咐了丫鬟升個炭爐進來,回來看了陳新模樣,在他腿上輕輕一腳罵道:“你最近都沒有啥事情,爲啥一早起來就在打瞌睡。”

“怎麼沒事。”陳新把腳收回去一點,不滿的說道,“做完年三十,陪她們打馬吊,打到大半夜才睡覺,小孩還不停哭,根本沒睡好,我在你書房休息一會,等會還要去見王廷試他們。”

劉民有有些好笑的道:“我這裡馬吊都湊不齊人,昨晚去了北門夜市,猜了半晚燈謎。”

陳新眯着眼睛問道:“李冉竹家裡好歹是個封建官吏,就一個親戚都沒有?”

“不知道,她也在到處託人打聽,我只知道她家最先在南方,她爹曾在吳川縣爲官,犯事之後廣東的巡按要讓他家拿五萬兩出來,他們自然交不出,家裡面祖婆和老媽都被按察司的衙役逼得上了吊,似乎只剩了一個弟弟,最後抄家之後就與家人失散了,現在這通訊條件,一失了聯繫,便再難尋得着。”

陳新聽完笑道:“得虧是遇着你,不然這小娘子還不知會如何。”

劉民有突然對陳新神秘的問道:“你家那少爺生出來可就是錦衣衛,到底跟誰姓,定下來沒有?”

“取名陳繼華。”

ωωω★ttKan★co

“咦,不是第一個兒子要跟着他媽姓麼?”

陳新得意洋洋的道:“丈母孃壓根就沒再提這事。”

劉民有笑道:“她當年給你提條件的時候,恐怕沒想到你能這麼快就當上了太子少保,這可是文官都很難達到的,估計她現在也沒膽子提這事了,堂堂三少的大官,要是長子都不跟你姓,那還不被同僚和下屬笑死。曰後的蔭職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她不提麼,我就裝作忘記了。”

此時丫鬟提了火盆進來,冰寒的屋子裡面頓時有了暖意,等她出去後,陳新坐起來道:“團練總兵,還是你來當。”

劉民有驚訝的問道:“這,我不是管民事的麼,怎地把軍職給我?”

“這是朝廷的軍職,在咱登州鎮不算軍職,你只管掛個名就是,預備軍練兵的事情自然有祝代春他們管着。”

劉民有還是猶豫道:“軍隊裡面那麼多營官,都看着這個二把手的位置,你這麼扔給我一個民事部的頭頭,他們該得不舒坦了吧。”

陳新切了一聲,滿不在乎道:“劉兄,軍隊不需要二把手,只需要屬下各司其職,有個二把手我纔不舒坦,而且那個二把手也不會舒坦。”

劉民有搖搖頭,“我不想當總兵,掛名也不當,軍民還是分開一點的好。”

“那就讓黃思德來當。”

劉民有連忙道:“那我來當吧。”

陳新似乎早知道會如此,聳聳肩膀就算是定下了。

劉民有幾口將扁食吃完,舒服的點起一根菸,每年的春節原本應該是他心情最放鬆的時候,全天下都在放假,包括遼東的後金也要過年,大明從上到下都沒有人上班。

劉民有回到明代後,也發現了一個古代的好處,就是沒有電話,這些科技手段既帶來便利,也帶來煩惱。在這個時代,至少不會擔心半夜被一個電話突然叫醒,然後讓你去辦公室加班趕投標方案。

實際上到了威海後,就是崇禎元年和二年是沒事情耽擱的,崇禎三年春節那次在北直隸勤王,崇禎四年春節在和孔有德打仗,整個文登都處於戒備狀態,今年總算是可以在家過了。

“你說。”劉民有吐出一口煙,突然問道,“到底哪裡算咱們的家?我現在想起來,天津、威海、文登、登州都住過,這兩年出差,登萊到處跑遍了,在哪裡都沒住過多久,好像對哪裡都沒特別深的印象。”

“想這玩意幹嘛,你的家該是在天津那個套三的按揭房裡面,不過那玩意還不算你的,三十年後等你還完了貸款纔算。我麼,上輩子那個家不提也罷。”

劉民有出神的望着屋頂,外面到處放着鞭炮,遠遠傳入書房之中,好半響後陳新才道:“你知道我的目標,註定了要到處跑,沒有哪年是不打仗的,明年我估摸着,遼南得打,流寇也得打,如今流寇把山西禍害得差不多了,遲早要突入中原,軍隊要打仗,商社錢莊要跟着擴張,軍隊走到哪裡,商社就要擴張到哪裡,你恐怕也要多出幾趟差。”

“流賊和建奴,你準備主要對付誰?”

陳新長長出口氣,“流賊我就是想對付,也要對付得過來,根據各地傳來的消息看,流賊戰法已經自成一派,核心精銳的機動力奇高,隨行的大批流民則完成後勤任務,依靠這些精銳抱團搶掠,擊潰他們不難,要抓住他們的精銳很難,沒準沒剿滅他們,把自己的人馬拖垮了。這兩年估計戰場會在北直隸、河南、山西交界地方,商社要在河南幾處大城市建立據點,承擔兵站的職能。咱們的軍隊一進中州,那就是完全的客兵,就大明這種低下的地方動員能力,加上這羣地方官的做派,軍隊不搶劫很難找到糧食,而一旦開始集體搶劫,則軍紀蕩然無存,什麼訓導都難以挽回,我寧可多花些銀子,保持這支軍隊一貫的面貌。”

劉民有對此當然沒有意見,登州軍最讓他自豪的,便是那種職業軍隊的風采和榮譽,如今的財力也是可以支撐這種職業化的。今年登州軍餉拿到了五十二萬兩,其他收入算起來超過七十萬兩,這還是在登州遭逢大變的情況下,有半年的時間貿易並不穩定,軍餉看着提高了,但是增加部分都抵了退養金,暫時不用發出去,分紅的利潤也是不發的,只是給軍需司發了一個分紅清單,軍需司自己按各兵的比例算到人頭,然後登記在每人的兵冊上。

去年四海商社的收益受到了登州本地動亂的影響,加之臨清的菸草競爭,利潤率約在五成,不過也讓各部士兵大爲驚喜。去年的退養金入股還不算多,軍需司還預支了一年,但今年新增不少士兵,如果要保持收益,那就要持續的開發新產品,擴大商業利潤。

這個分紅牢牢控制在登州民政體系手中,軍隊和民政由此聯繫更加緊密,軍律中也加入了對分紅的處理,一旦出現搶掠、抗命、逃跑等嚴重違紀,這些都要全部扣掉,加之屯堡中的固定資產和家眷,形成了嚴密的控制體系。一旦逃跑就意味着全家人失去財產和生存的機會,士兵幾乎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只能拼力死戰。

登州組織結構的效率遠遠超過大明軍衛,也遠遠超過後金的八旗部落制,各種職能機構的配置能產生更大的動員力,只要陳新的財力允許,登州每個丁口都能在戰時產生一分力量。就算登州軍沒有嚴格訓練,光憑這個組織體系產生的約束力,也能讓士兵戰鬥意志完勝大多數營兵。

劉民有計算一番後,對陳新說道:“上半年你可以把一個營轉爲滿編,下半年應當能再轉兩個營,不過得看我的新產品,若是能做得好,明年你再轉兩個營滿編也是可以的。”

“光靠新產品還不夠,商業上不能心軟,王二丫在臨清就幹得不錯,那些縉紳不講道理,咱們就得更不講道理,吳堅忠那個鏢局已經在濟南、臨清都設好分號,以後各地掌櫃不必打報告回登州,就近調動鏢局裡麪人手,實在棘手的,才調動登州的行動隊。”

劉民有聽了沒有說話,王二丫在臨清做得有點出格,死傷的無辜超過百人,後來還強佔了東嶽菸廠的工坊,當上了臨清煙業行會會長,通過這個行會分包給那些小作坊生產東嶽牌香菸,利用地理優勢減小成本,主要製作那種低價捲菸,與文登香不再是同質的競爭。

不過王二丫也遭遇了兩次刺殺,一次是東嶽老闆的親友,一次是另外一個縉紳,王二丫還受了傷,秦榮等人又進行了報復,手段同樣十分殘酷,內勤行動隊留下了五個人,專門保護王二丫的安全。王二丫還堅持在臨清辦公,生意迅速的超過了崇禎四年。

劉民有有時自己想想,他若在王二丫的那種處境裡面,或許還做不到王二丫那個程度。雖然他還是很不認可這種手段,但整個商社的人都是一片叫好,情報局和中軍部有些知道內情的,也是一片讚揚,稱王二丫爲女中豪傑。劉民有最後只是寫了一封信,讓周來福傳給王二丫,希望她不要再繼續擴大打擊面,儘量不要傷及無辜。

“王二丫這種做法,還是太過了些,山東官場也該再多用些力,全用暴力終究不妥。”

陳新知道劉民有心軟,想想道:“開年後我派人去一趟濟南,拜訪一下徐從治,有了臨清的例子,山東官場總會給些面子,不動武是最好。行了,今天過年,別扯這些工作的事情,等到初六咱們先合計一下,把今年的目標再細化細化。”

陳新抹抹臉站起來,“俺先去給王大人呂大人拜年了,晚上咱們兩家一起吃團圓飯。高高興興過個年。”

走到院子裡面,陳新招呼了衛兵準備出門,卻見王碼夫正等在二進的門口,陳新看他表情就知道沒有好事。

果然王碼夫湊過來遞過一份情報道:“大人,臨清站急報,流賊三十六營一部,上天龍及黑心虎兩支,經吾而峪口越過山西界,進入涉縣,圖犯武安。另有零散賊騎現於平定州、懷慶、衛輝等地,直隸兵馬皆在真定、保定附近戒備,只是河南毛兵人少力弱,恐難抵擋,現有昌平左良玉、薊鎮川兵總兵鄧圯,石柱土司馬祥麟、張鳳儀等人應援河南,川兵乃經山海關回調四川之石柱兵。”

陳新拿過看了一眼,奇怪的道:“石柱兵怎麼要走了?”

王碼夫如同人肉檢索一般,馬上回道:“京師站有過消息,石柱兵久客思歸,大淩河時後金兵剛撤走,川兵便鬧着回鄉,第一批由秦翼明帶着已還鎮。如今剩下約六七千川兵,分別由鄧圯、馬祥麟、張鳳儀帶領,鄧圯是遼鎮將官,馬祥麟、張鳳儀則爲秦良玉兒子和兒媳。”

陳新回憶了一下地形,自語道:“北起固關,中間涉縣,南邊還有懷慶、衛輝,這夥好漢很有長進嘛,都知道故佈疑陣了,沿着太行山把戰線拉開近千里,幾千官兵撒下去人影都看不見,山西的東南邊界怕是處處風聲鶴唳了。”

王碼夫低聲問道:“大人,咱們要不要準備一下,朝廷遲早要調咱們的。”

陳新把情報隨手扔回王碼夫,“不用準備,咱們繼續過年,你給宋聞賢傳一封急信,讓他去拜訪一下溫相和樑廷棟,儘量多說說咱們登州的難處,總之讓朝廷多拿些東西出來。”

(未完待續)

第23章 啓航第10章 質疑第57章 露珠第44章 序幕第83章 吳橋第54章 接近第17章 狼煙第23章 果實第69章 家第145章 水阻第34章 四城之戰(一)第26章 大年第8章 賄賂第82章 英雄(上)第65章 價值第10章 小美女第215章 境遇第97章 北門第109章 大行業第193章 廠公第39章 四城之戰(五)第103章 破營第44章 水源第42章 拿得舒服第15章 新的開始第77章 額駙來了第42章 拿得舒服第43章 藍隊第71章 泰州學派第218章 前進的腳步第41章 七克第14章 告別第48章 夜海燈號第108章 休整第37章 新氣象第12章 佯動第42章 拿得舒服第15章 烏合之衆第89章 兵臨城下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8章 名聲鵲起第178章 東路第46章 獵人-上第49章 需求第98章 混亂第29章 特務第200章 編劇第207章 送別第26章 金礦第5章 薊州第3章 回家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38章 脫險π第60章 利益第10章 軍務第120章 螻蟻第150章 躡蹤第99章 接戰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60章 整肅第61章 火箭第10章 繁華第40章 改個號娶個小第104章 殺戮第53章 火力準備第181章 夾擊第92章 林縣第49章 希望第43章 檄文第27章 發小第178章 東路第56章 散彈第8章 買書第6章 江南第70章 散兵線第10章 金州第65章 畏懼第25章 觸動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25章 損人第79章 出太行第94章 夜火第89章 彰德第49章 需求第39章 權錢交易第12章 長山之戰第22章 福船第40章 改個號娶個小第70章 變化第12章 佯動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200章 編劇第82章 副營官第2章 血色銀錠第7章 擴軍第39章 投靠第176章 拉練第195章 鄖陽第169章 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