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

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

四月十五。

西苑,太液池旁。

朱翊鈞坐了個矮凳,正在太液池旁垂釣。

作爲如今少有的消遣,也是一種不錯的調節心緒的方式。

張宏前來稟報事情,站在一旁也被遞了一根釣竿。

“除了銀錢,徐少師還讓學習數算的官吏、錦衣衛,都留下任教半年,以便他開始擴充生源。”

朱翊鈞欣慰地笑了笑。

活力很足嘛。

光是這一手,就知道,是真奔着幹活出力去的。

無論是學府也好、鹽政衙門也罷,想在治世初創衙門,第一件事,就是蓋樓、撥款,也就是先形成有形的資產。

緊隨其後的,則是人員編制問題。

徐階一進門就把銀兩的處置權要歸學院,想方設法填充臨時編制,可見沒有糊弄事。

朱翊鈞吩咐道:“就按徐少師說的辦吧。”

“不過每季內帑要遣人去審銀兩去向,年底把戶部、科道也叫上共審,形成定製。”

往後花的錢肯定不在少數,不能在草創初期就留下太過明顯的漏洞。

張宏應聲領命。

朱翊鈞想起事,問了一句:“王世貞還沒入京?”

年前他就下詔復起了,這些人也太不積極了。

張宏忙道:“陛下,王世貞爲母守孝,年初才結束,已經在路上了。”

朱翊鈞恍然。

旋即又有些無奈,守孝這事,落到要用的臣子身上,還真是有些麻煩。

可惜也沒什麼好辦法。

張宏餘光看着正在沉思的皇帝,不着痕跡將釣竿扯了一下,趕走了即將要咬鉤的魚,免得先於皇帝開張。

嘴上則繼續稟報道:“海御史賜殿試的事,已經批紅下禮部了。”

“不過……張四維說,國朝未見成例,如何施行,尚需斟酌考量。”

這就是態度曖昧,模棱兩可了。

朱翊鈞冷笑一聲。

他可太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是催他呢。

朱翊鈞淡淡道:“楊博是不是又上致仕的奏疏了?”

張宏早有腹稿,忙接話道:“今晨上的,按照陛下吩咐,已經留中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替朕勉勵一番楊博,讓其好生休養,所辦閣中事務可薦一大臣暫代,痊癒後再回內閣署事。”

會推薦誰,大家都心照不宣。

張宏記了下來。

朱翊鈞久不上魚,感覺位置不太好,又起身換了個位置。

隨口問道:“昨日廷上彈劾的勳貴,有什麼表示?”

張宏扯着魚竿小心道:“惠安伯張元善、成安伯郭應幹上書請閒住,今日已經閉門謝客了。”

“襄城伯李應臣、忻城伯趙祖徵……去尋英國公、成國公臂助了。”

“兩位公國沒理會,又讓命婦入宮,找兩宮太后去了。”

朱翊鈞皺眉,這也太蠢了。

這不單是自己蠢,這是府上沒一個聰明人啊。

難怪能做出私自囚禁捕快的蠢事。

他有些厭惡地開口道:“勒令惠安伯跟成安伯居家閒住。”

“至於另外兩個蠢貨,彈劾的奏疏全部留中。”

留中不發,除了包庇,還有加大力度的意思,就看朝臣自己品了。

張宏再度記了下來。

又小心翼翼開口道:“今晨,京營總督顧寰再度上奏彈劾。”

“練勇參將李承恩,今日仍未到營點卯。”

“神機營遊擊陳雄,昨夜聚衆開賭。”

“神樞營佐擊侯之胄,不服管束。”

“五軍營右副將劉豸,私下鬥毆。”

“中軍官楊世楷,率部蹴鞠……”

張宏每說一句,朱翊鈞的面色就難看三分。

後者直接打斷了話頭:“兵部怎麼說?”

張宏遲疑了片刻,小心回道:“兵部部議給打回去了,說是京營習性如此,讓顧寰訓斥一番即可。”

“顧總督私下問陛下,能不能軍法處置。”

李承恩是大長公主的兒子,劉豸是誠意伯的侄子,楊世楷是彰武伯府上的人。

李文全還是自己的親舅舅。

總而言之,這些佐擊、副將,要麼是外戚勳貴、要麼兵部保着不讓動。

想軍法處置,也得先問過皇帝政治影響。

實在是束手束腳。

朱翊鈞思忖片刻,還是搖搖頭:“讓江西道御史蘇士潤上彈章吧。”

“再告訴葛守禮和慄在庭,科道言官對這些勳貴的彈劾,更激烈點,朕的什麼舅父、表兄,別留情面,把風先吹大點。”

京營歷年都有科道言官巡視,如今正是御史蘇士潤,也是葛守禮能使喚動的人。

軍法處置動靜太大,顧寰是頂不住的。

不如上彈章,順着這次的聲勢,一併處置了。

該罰銅的罰銅,該調任的調任,該閒住的閒住。

就是……還得過兵部那一關。

他轉頭問道:“現在有哪些人盯着兵部侍郎協理京營的位置?”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趙孔昭致仕,是板上釘釘了。

那有望這個位置的人,應該都開始蠢蠢欲動了纔對。

張宏回想了一番,帶着推測道:“陛下,兵部的意思,似乎有意讓石茂華協理京營事。”

朱翊鈞聽罷皺眉。

此前王崇古沒入京,兵部尚書一直空缺,石茂華把持着兵部,無論是資歷,還是聲望,都有了長足進步。

要是其人協理京營,恐怕又要圈地自主,風雨難入。

朱翊鈞追問道:“還有嗎?”

張宏如數家珍:“還有元輔跟呂閣老,屬意王希烈接下這個位置。”

“高閣老則是調閱了視閱侍郎汪道昆的文字。”

朱翊鈞聽後,沉吟不語。

過了好一會,纔開口道:“讓徐階、楊博也薦人上來。”

張宏躬身應是。

見皇帝沒有再開口,識趣地放下釣竿,轉身去辦事了。

……

下午時下了一場小雨,京城的街道格外清爽涼快,帶着泥土的清新氣味,使人心曠神怡。

不過也有例外。

鴻臚寺的這處館,因爲用來接待四夷,被不通禮數的蠻夷糟踐,經年累月之下,味道並不怎麼好聞。

外邊如此,裡面自然更甚。

鴻臚寺卿屠羲英,以袖遮住口鼻,眼中的厭惡一閃即逝,居高臨下地看着朵顏衛幾名使者。

一旁的太監魏朝笑眯眯道:“諸位,接賞罷。”

四夷館的官吏在旁貼心地翻譯成蒙語。

其中一名使者悶聲道:“俺聽得懂,不要你翻譯。”

說罷,他轉身,與另外幾名使者說起了蒙語。

經歷過前元,以及大明二百年且戰且和,雙方文化交流自然少不了,會雙語的人自然不少。

一番譯言定真之後,爲首的使者才明白大明朝的意思。 布林巴圖·敖登皺眉道:“我們不要銀兩,要布帛、要糧食、要細鹽!”

“而且,太少了!”

此人身材魁梧,一股彪蠻之氣,開口之間,讓身前的太監官員都忍不住捂住鼻子。

不需要譯者轉譯,鴻臚寺卿屠羲英搖了搖頭:“押送糧食、茶葉太麻煩,不好運輸。”

“反而銀兩方便,也可以換糧食,換茶葉,什麼都可以換。”

他提都懶得提少不少的事情,又不是打了敗仗,稍微意思意思得了,還嫌少了。

敖登聽完同伴轉譯,沉聲道:“給我們也沒地方買!”

大明朝只跟俺答汗通了互市,土蠻汗因爲常年交戰的緣故,並未有這個待遇。

鴻臚寺卿屠羲英笑了笑:“你等可以去找順義王嘛。”

順義王是俺答可汗的封號,也是唯一通了互市的俺答汗首領。

屠羲英頓了頓,神色微妙道:“或者,讓你部首領都督長昂出面,與我朝談談互市之事,”

聲音不高,在場的人都聽進了耳中。

隔間旁聽的兵部尚書王崇古也聽了進去。

蒙古人派人前來討賞,王崇古作爲兵部尚書,兼獻策之人,自然很有興趣來旁聽一番,也是摸摸底。

甚至於,將自家即將入閣的外甥也帶了過來。

張四維在一旁悄聲道:“舅父,這真有用嗎?長昂的父親,可是死在我朝手中,殺父之仇,血海之深……”

王崇古瞪了張四維一眼。

一言不發站起身來,走出了房間。

張四維見舅舅也不旁聽了,連忙跟上。

“咱們不聽了?”

王崇古看了一眼近來有些得意忘形的外甥,冷聲道:“讓伱旁聽就守好規矩。”

“隔壁還在議事,你這樣隨意開口……”

“是不是太過得意忘形了!”

他這些年都在邊鎮,積年未見這外甥,沒想到竟然在自己面前,都已經開始忘乎所以了。

張四維受了訓,心頭一跳。

連忙認錯請罪:“舅父訓斥得是,我知錯了。”

張四維能官運亨通,靠的什麼本錢,他可沒忘。

如今雖然眼見要入閣,也不敢對舅父不敬。

王崇古冷哼一聲,大步流星往鴻臚寺外走。

張四維是坐衙的官,身體柔弱,只好碎步小跑跟上。

“外甥知錯了,舅父莫要氣惱,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見張四維氣喘吁吁,態度也還算誠懇,王崇古這才消了氣,放慢了腳步。

嘴上卻還是教訓道:“不要眼見要入閣了,就飄飄然不能自已。”

“韃靼之患,是國朝大事,一舉一動都關乎天下安危,容不得你輕佻。”

“要是真壞了局面,皇帝都得被擄走,別說區區一個內閣輔臣!”

王崇古雖然貪財結黨,但對於邊事,態度一向擺得很端正。

也正因爲如此,才能得高拱、張居正看重。

張四維再度表態:“外甥資歷淺薄,正需要舅父耳提面命,今日舅父說了,外甥便知道了,定然銘記心中。”

王崇古這才放過他。

兩人一番訓斥認錯的功夫,便走出了鴻臚寺,上了轎。

同乘一轎,王崇古纔開始解釋張四維方纔的問題:“你覺得殺父之仇在前,哪怕長昂得勢,也不會與我朝化解恩怨?”

張四維點了點頭。

王崇古無奈搖了搖頭:“你有空也多關心關心邊事,哪怕昨日召對我的皇帝,都顯得比你更瞭解韃靼。”

他頓了頓,解釋道:“韃靼不似中原,可汗也沒有我朝的皇帝一樣言出法隨,各部落的首領,更是一盤散沙。”

“韃靼侵邊劫掠,不是那些儒生口中的元明正統之爭,也不是爲了報復你口中的血海深仇。”

“尋根究底,還是爲了生存!爲了糧食、布匹。鹽!”

“胡虜爲中國患,不過苟圖衣食而已,這也是我朝多以賞賜的緣故。”

“只要以衣食作爲條件,即便長昂想繼續侵擾,也未必能使喚得動部族裡那些貴人。”

當然,只是稍微安撫,互市肯定不用想,也就是給長昂畫個大餅罷了。

張四維若有所思。

但他對此着實沒什麼興趣,也懶得再追問。

兩人轉而說起了家常。

從王崇古蔭入國子監的兒子,到晉商今年的分成等等。

不多時,馬車一路搖搖晃晃到了楊博府上。

兩人下了馬車,被下人引進了府邸。

楊博的府邸,自然是說不出的氣派。

但此時,不少裝飾、器物,都被收了起來,儼然一副已經準備好回鄉的樣子。

楊博則正在院中,穿着粗布麻衣,搬弄花盆。

龍精虎猛,絲毫看不出病態。

見王崇古跟張四維走了進來,楊博接過下人遞過的毛巾,一邊擦汗一邊告罪:“不小心入了神,忘了時辰。”

“等我先去換身衣裳。”

王崇古客氣回禮,示意請便。

楊博拱手告罪,回了內堂。

王崇古張四維二人,則是被引到了書房。

下人沏好茶,又等了一會,楊博這才換了身常服走出來。

“學甫中流砥柱,進京後各方驅使,我還未給學甫接風洗塵,今晚便在我府上稍微將就一下。”

學甫是王崇古的字。

楊、王二人,同是山西蒲州人,大概就是一個縣大小的同鄉,一同做到了中樞大位,交情自然不必多言。

王崇古起身見禮,苦笑道:“金書誥命的事,還未給楊閣老請罪。”

金書誥命,就是免死鐵券。

上刻“仍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外,其餘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以酬爾勳”等字樣。

乃是正兒八經的免死金牌——高拱有倆。

本身王崇古並未得賜,拿着也沒用。

但楊博入閣後,悄摸摸弄了一個給王崇古賞玩。

結果,二月東窗事發,被言官彈劾,給楊博惹了一身騷。

楊博對此倒是看淡了,反正要致仕了,離開前給同鄉送些人情,樂在其中。

他擺了擺手:“無妨,等子維入閣,也給老夫弄個金書誥命把玩就是。”

三人各自坐下。

這時候才說起正事。

楊博關切道:“宣大那邊如何了?”

王崇古辦事滴水不漏,佈置這麼久,應該不至於出紕漏,但楊博不問個清楚,總歸有些不放心。

前者沉着頷首,自信道:“應當無妨,三年之內,俺答汗只認我的人。”

“若是有問題,三娘子會替我壯勢。”

三娘子是俺答汗的妻,九歲嫁給俺答汗後,因爲智慧勇武,在部落中威望與日俱增。

更在受大明朝封賞之後,權勢直逼俺答汗,乃是部落中數一數二的強權人物。

當初俺答封貢,便是三娘子與王崇古促成,可謂是最堅固的利益同盟。

楊博仍是有些不放心,遲疑道:“皇帝讓譚綸去宣大了,此人可不是省油的燈。”

王崇古想了想,還是搖搖頭:“宣大局勢複雜,即便是我有所依仗,都不敢有大動作,誰去都一樣。”

“更何況,陛下未必像你猜度的一般,陰狠毒辣。”

楊博神色一動:“昨日朝會後,你獨自奏對,皇帝跟學甫說了什麼?”

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第7章 孝事兩宮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59章 驚雷炸響,摩拳擦掌第4章 崢嶸初現,太子升殿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第47章 夤夜闖宮,袒心剖胸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116.第115章 遺聲餘價,死生亦大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146章 鏗鏘有力,摧金斷玉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156.第155章 西學中用,騰蛟起鳳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第7章 孝事兩宮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113.第112章 和平贖買,憑山負海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第7章 孝事兩宮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70.第69章 風饕雪虐,搖山振嶽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53.第152章 畢雨箕風,度地分工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137.第136章 科場情弊,拔幟易幟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