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核心利益

“還是勇士營和四衛營的事情!”遊七不知道宮裡面的事情,說起來多少有些氣憤,張鯨這是在炫耀,或者是向自己家的老爺示威?遊七心裡面自然對張鯨沒了好感。

張居正自然聽出了遊七口氣裡面的意思,伸手輕敲着桌面,苦笑着說道:“張鯨也是身不由己啊!”

遊七頓時一愣,張鯨也是身不由已,這話從何說起啊?

張居正沒有在繼續說起這件事情,他也大概能明白事情是怎麼回事了,自己的皇帝學生想要要回勇士營和四衛了。挑選了俞大猷做掌營官,顯然也是費了苦心的。

此時此刻,張居正也意識到自己的學生長大了,他想要伸手拿回一些東西了。

只不過張居正沒想到自己的學生做的如此果決,這邊剛去着手查俞大猷,那邊就直接暴漏了出來。

現在難題就擺在張居正的面前,自己究竟是要想繼續緊緊的攥着,還是適時地放手,只是沉吟了片刻,張居正就笑了,直接對遊七說道:“告訴張鯨,說我答應了。”

勇士營和四衛營,原本就是宮中禁軍,讓誰進誰出,那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商量的餘地,也沒有反駁的餘地,張居正沒選擇硬碰。

吃完飯,張居正站在書房的門口,臉上露出一抹倦色,同時心裡面也有些忐忑。

張居正知道自己以後自己的路怕是不好走了,自己想要做的改革,那是需要更多更大的權力的。如果自己的皇帝學生真的想收權,自己能繼續做這些事情嗎?

現在奏摺都是自己代爲批覆,這個權力自己的皇帝學生會不會想拿回去?

在大明朝,無論是能掌握這個權力,那就自然能夠權傾朝野。魏忠賢等太監就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是皇帝允許他們代爲批覆,可是張居正不一樣。

張居正的代爲批覆是他自己抓到手裡面的,皇帝還小,這權力落到了張居正的手裡。

現在皇帝長大了,如果想要拿回親自批覆奏摺的權力,那必然要從張居正的手裡面拿回去。一旦失去了代爲批覆的權力,張居正自然沒了現在的威勢。

要知道代爲批覆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那是代行皇權,批覆之後的東西那就是聖旨!

任何一個皇帝也不想讓人代行皇權,尤其是強迫性的,讓太監去做,那是皇帝躲在後面,我想說的算的時候,那我就能說的算,太監翻不起浪花來。

可是張居正不一樣,代爲批覆的權力握在他的手裡,那與太監可不一樣,太監是皇帝的家奴,張居正是文臣之首,那是內閣首輔大學士。

眺望着皇宮的方向,張居正很想看看自己的皇帝學生到底會怎麼做。

朱翊鈞在第二天就收到了消息,張居正那邊答應了,朱翊鈞臉上倒是沒什麼表情,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然後就對張鯨說道:“讓人去辦吧!”

無論是人還是國家,他都有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

皇宮的衛宿禁軍是朱翊鈞的核心利益,也是他“以禁軍爲跳板進入三大營”這一目標的關鍵一步,所以是朱翊鈞必須要捍衛的利益,爲此不惜和張居正李太后翻臉。

事實上歷史上萬曆皇帝和張居正並沒有鬧過,或者說壓根鬧不起來,李太后會站在哪一邊,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朱翊鈞猜測過,真到了翻臉的時候,估計李太后站在萬曆皇帝這邊的可能性接近十成。

這一點從張居正死後她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兒子終究是兒子。

只不過張居正活着的時候,李太后對張居正頗有“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感覺。在隆慶死後,孤兒寡母的時候,張居正通過教育萬曆皇帝,穩定朝局,送走高拱,給李太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等到一切穩定下來了,李太后便對張居正予以支持。

只不過這一世馮保死得早,沒了他在一邊鼓動,李太后對張居正依舊很支持,但是卻對政治沒了前世的興趣。整日裡在後宮吃齋唸佛,偶爾招呼武清伯府邸的人進宮,除了有些寂寞,其他都還不錯。

朱翊鈞也看明白了,只要自己現在不弄張居正回家,或者弄死張居正,李太后不會說什麼,或者做什麼。

顯然李太后對張居正是心懷感激的,只不過這種感激會持續多久就沒數了。況且從另外一個方面考慮,李太后之所以支持張居正改革朝政,說到底還是爲了保住兒子萬曆的皇位和朱家江山。

一旦萬曆坐穩了皇位,王朝度過了難關,對於曾經爲王朝效力的臣子命運,自然就會拋之腦後。況且對於她來說,關注的可能只是皇家貴族的利益,根本沒有恩義可言。

現在還願意保着張居正,未嘗沒有覺得他們母子和大明還需要張居正,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太常見了。

無論是出於感激,還是出於爲了大明江山考慮的原因,李太后現在都不會允許朱翊鈞去動張居正。

事實上朱翊鈞也沒想着去動張居正,他現在想要拿回的只是四衛營和勇士營,同時告訴張居正,自己成年了,自己是皇帝,不要在拿自己當小孩子。

要知道自從自己登基之後,萬曆年間最強烈的一次政治風暴就要來了,自己要決定好站在哪一邊。

俞大猷悄無聲息的去了御馬監,這件事情雖然低調,可是知道的人還是不少,只不過沒引起什麼官場的注意。畢竟比起俞大猷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更引人關注。

那就是關於清賬田地和實行一條鞭法的事情,皇帝准許了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的奏請。

以福建爲試點,在整個福建展開清賬田地和一條鞭法。

這件事情瞬間擴散到了整個京城,輿論大譁,張居正和張鯨的鬥爭都上不了檯面了。大家都知道,一旦開始試點,最多一兩年,那是肯定要推廣全國的。

奏摺向雪片一樣飛向了宮裡面,其中有一份奏摺最引人注目,不是因爲它彈劾張居正,而是因爲上這份奏摺的人是張居正的學生,遼東巡按御史劉臺。

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一百二十一章 銀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孔家,打錢!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審案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知道的很多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草原風雲 再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靜謐如水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倭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技派和偶像派第三百二十八章 滅 上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三百三十章 承德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百八十四章 勳貴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三百五十章 威懾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二十六章 聞雞起舞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二十三章 開學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三百六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十三章 看法 (保底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孤家寡人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七十章 皇莊種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七十六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遼東者努爾哈赤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十九章 叫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九十一章 戰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十章 張鯨和張居正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五十章 爭辯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十七章 大朝會 上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四百七十章 信心十足第一百八十三章 抓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五十六章 皇后有喜和內閣紛爭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八十二章 報名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與之一戰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三百三十六章 伏見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稅務糾察司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代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十七章 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