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

當天還未亮的時候,一部分撤退的朝廷兵士們已經接近這個小縣城了。

王賢這時候也醒了過來,這段時間,他總是睡的不踏實,每一次醒來都有些突然,但醒來之後就毫無睏意了,只能慢慢地躺在牀上,等待黎明。

好久沒有這麼安靜的休息了,他眨着眼睛,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口中“嗯”了一聲。

該做些事情了,王賢心中想道,該爲以後做個計劃了。

已經來到這個時代這麼多年了,自己也基本上算是這個時代的人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明白,自己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

在草原上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看那藍藍的天,心中悠悠,想這想那,毫無頭緒,而後因爲巧合來到大宋汴京,讀起了聖賢之書,走了書生之道,但是他還是不明白,自己爲什麼這樣做,直到有一日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由文入仕,而後轉武,以求得強兵衛國之事。

不過這種想法實在是太過幼稚了,他沒有考慮到其他的事情,沒有想到這世間之事,並不會如自己所想那般,也不會按照自己設想的那樣發生,一切的事情,都不是自己這個毛頭小子所能掌控的。

當王賢把金陵交給明教的時候,他開始茫然起來了,彷彿對以前所有的事情都開始懷疑了,甚至覺得可笑,曾經在書亭裡面誦經,曾經在太學之中習書,曾經在皇城之中爲皇帝講經,曾經在昌化小縣之中爲官數載、辛苦維持,而今好像都已經成了嘲笑自己的事情。

做了那麼多事情,又真的做對了嗎?

王賢嘆了口氣,耳邊又傳來小睡均勻的呼吸聲,像是在安睡。

小子多舒適,不需思天下,王賢又有些羨慕起小睡起來,像他一樣,不要想的那麼多,那都是他渴望而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而今,自己不能在這樣茫然下去了,昔日之事就如同輕煙散去,若是要立於世,就必須讓自己繼續的走下去。

王賢心中不停地閃動着,如果金陵城度過了被朝廷破城的一劫,那麼他回到金陵該怎麼辦?該做些什麼事情呢?

陸行兒是較爲信任自己的,他現在爲王,是自己最值得靠攏的一個人,至於陳十一就是太過深沉,而且不會輕易相信別人,他的弟弟陳十四還和自己有着深仇,所以這派勢力肯定對自己有着極大的戒心和敵意,至於李天和張浩二人,一個莽撞一個野心,皆是不成氣候,但是必要之時還需要藉助他們。

而且這次如果金陵得保,那必然有呂師囊他們的幫助,他爲明教聖王,一直有不少信徒,而且兵馬不少,可以說是一大勢力,更重要的是之前陸行兒等人答應了趙萬寶的要求,奉呂師囊爲王,這等於是把呂師囊變成名義上的明教聖王,起義軍的總頭領。

他的介入必然會帶來不少風波的,但是明教總體來說,實力大增,如果能夠很好的處理起內政之事,那必然可以與北邊朝廷相抗衡,直至推翻趙宋。

王賢凝眉而思,如果要想讓起義能夠繼續下去,就必然要在這羣頭領們之中選擇一個人來爲王,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有三個人,呂師囊、陸行兒和陳十一。

呂師囊如果到了金陵以後,未必能夠指望陸行兒和陳十一他們履行諾言,而且就算別人叫他聖王,也都是心中不屑,他在東邊起義甚久,並沒有陸行兒他們這麼大的聲勢,所以未必能讓金陵原來的兵士們服氣,未必能爲一個王者。

而陸行兒和自己算是頗有交情,而且他爲人不錯,可以引爲好友,只不過他也有顯著的缺點,並無什麼遠慮,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若是幫他,卻也未必能夠穩定明教內部之心,呂師囊、陳十一、張浩或者李天都未必能夠認同他。

陳十一,王賢想起陳十一,腦中便浮現出他不苟的臉色,這個人擁有非同一般的魄力,王賢初見他時,便想起了三國之中的曹操,他們就像是一類人,未達到目的,可以放得下什麼,也可以殺得了任何人,毀掉任何事,他是可怕的,但也是明教之中最適合爲頭領的一位,只不過,他和自己有太多不合,也有舊怨,實在不可能相助於他。

他正胡亂想着,打不定主意來,卻聽到身旁的小睡含糊地叫道:“天亮了啊。”

“天亮了,該起來了。”王賢聞言一笑道:“你睡的怎麼樣,很舒服吧。”

小睡揉了揉眼道:“好舒服,這裡的牀真軟。”

他說着便爬了起來,快速地穿好衣服,然後便跑邊說道:“我去看看祁爺爺醒了沒有。”

王賢微笑地看着他跑開,隨即也就穿衣洗漱,然後朝着那老者的房間走去,卻見到週三已經醒了,只不過還有些虛弱,而那個老者卻是坐在一邊抱着小睡,微笑地看着。

“我們現在該走了嗎?”洪雅從門外走了出來,見到王賢正和週三說話,她只是問了一句便道:“這裡不能久留,還是早早離開爲好。”

王賢點了點頭笑道:“不錯,是該要走了,不過我們不能忘了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

洪雅疑惑地說道:“什麼事情?”

“吃東西!”小睡連忙說道:“我都快餓死了。”

王賢微微一笑地點了點頭道:“先去下面吃一頓,然後再去金陵!”

幾人到了客棧下面,隨便要了一些雜飯和剩菜,吃得很是有滋有味,但沒想到不一會兒,整個小城之內便傳來極爲吵鬧的聲音,讓王賢幾人皆是有些驚詫起來。

他們沒有驚訝多久,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官兵們過來了。

“他們追到這裡來了?”洪雅這時侯輕輕低頭,沉聲說道:“我們要小心一點了。”

她說完卻沒聽到回聲,不由一愣,擡起頭來卻見到王賢、週三和那老者皆是看向外面,臉上都是帶着奇怪的表情,便連忙問道:“怎麼了?”

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55章 大人物第99章 除夕之夜第4章 塔布心思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50章 先定後婚第36章 輝煌一箭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98章 雄心壯志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5章 賽馬射箭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8章 不見答圖(下)外傳:失蹤之事(一)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64章 驚天大案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33章 大汗合不勒(下)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92章 神秘通道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第61章 居安仁吉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93章 再遇端王第55章 大人物第64章 驚天大案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31章 達成交易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引子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2節)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96章 雪天觀景第153章 破局之策第31章 達成交易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63章 奇怪事件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64章 驚天大案第50章 先定後婚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91章 爐邊商議第7章 薩滿儀式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5章 夜宿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