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

這裡是一個小縣城,王賢他們剛開始還不敢靠近,怕有兵士們攔着,可是在旁邊觀察了好久,這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麼看守的,破舊的城門就那樣敞開着,而且人客稀少,好久纔有人走進走出。

他們幾個人就走上前去,進入這個小城之中。

這裡果然是十分凋零,城內較小,雖是白天,但也沒有多少行人,看起來很有些安靜。

王賢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棧,稍稍吃了一頓粗飯,然後就開始出去找長生庫當東西換錢和尋找大夫,只不過這個小城實在太不容易找了,直到極晚的時候,纔有一個大夫來到客棧,給週三開了一些草藥,這樣到了半夜方纔搞好。

幾個人都有些累了,便皆是睡了過去,也不官那些官兵們是不是會追來。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的朝廷大軍已經開始向這裡靠近了,而且是撤退之軍。

童貫圍城之後三日,便開始猛攻,金陵城終於有所鬆懈,朝廷大軍不放鬆一點,持續地攻城,陸行兒諸人皆是心中驚慌,便有金陵不保之感。

然而就在第四日,突然在金陵旁邊的崖城傳出消息,從東邊過來的數萬兵士攻下了崖城,並且朝着金陵趕過來。

朝廷的各大統帥都沒有想到會在後背受敵,而且明教的人來的又非常迅速,他們連夜趕軍,竟然在凌晨之時便已經出現在朝廷大軍的面前,讓童貫大爲震驚。

而金陵城內也是聞訊,頓時大喜過望,便又開始重振士氣,開始慢慢地打退朝廷的攻擊,讓童貫氣的兩眼冒火。

因爲從背後來的威脅,官兵不能不分兵阻敵,共設了三個阻擊之點,讓這羣過來支援的明教兵士們不得挺進,而另一方面,又開始朝着金陵城猛烈的攻擊起來,童貫頗有些暗惱,讓官兵們連續不斷地強攻金陵,一時之間,金陵城頗有些要陷入官兵之手的氣氛。

而這個時候金陵的兵士們也開始有些動搖了,他們也是太多傷亡,而且大多都是十分疲憊,對待那些攻城的官兵,都是有一種無力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也籠罩在金陵城中的數萬明教兵士心上。

陸行兒和陳十一幾人商議了幾次,皆都是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他們知道,這個金陵絕對不能失去,這麼多天都守了過來,損失了那麼多的將士,如果被官兵們破城,那整個軍中就會一蹶不振了,而他們也再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勢力了,更遑論與朝廷再次相抗。

但是童貫也是不敢放棄,畢竟朝堂之上,對其帶兵南下之事還是頗爲爭議的,而且汴京之內,對明教的造反還沒有什麼瞭解,那些大臣們還都以爲是些毛賊作亂而已,渾然沒有想到如今的江南已經是如火如荼了。

這次朝廷調軍,是從川蜀之地調過來的,因爲是臨時拼湊,所以軍種紛雜,只不過他們大都是經歷過沙場,並無新兵,所以戰力頗強,不論誰人看來,以這麼多兵士對抗這羣毛賊,定然不會吹灰之力。

童貫剛開始也沒有想到明教會如此強大,特別是當他們掃蕩了江南的數個大郡之後,皆是鼓足了士氣,自信不要一日便可破金陵,掃平明教。

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金陵竟然便成了一道鐵門,任憑童貫使勁了全身力氣,還不能撼動它半分,這可讓他大爲惱怒,於是也不要命的猛攻金陵,讓整個金陵之戰變得極爲慘烈。

陳十一他們也都是提心吊膽的,而且對待兵士們也變得極爲苛刻起來,開始有軍心不穩的人,皆斬之,而後又有不聽軍法者,斬之,有偷懶懈怠者,斬之,一時之間,嚴法並起,陸行兒更是直言,若是精靈城破,則直接自刎於此城,讓所有的明教兵士們都提起了精神,繼續和官兵們鬥下去。

一連兩日,官兵強攻金陵城都沒有什麼進展,反而損失極爲慘重,近萬兵士皆是在兩日內倒下,讓朝廷官兵統領們都是不敢再攻,皆是勸童貫直接圍而不打,斷了金陵城的前後補給,讓他們自動滅亡。

童貫也有如此想法,但已經遲了,從後面來的那一羣明教兵士們開始突破了官兵的封鎖,向這邊襲來,他不得不把西邊和北邊用於攻城的兵士們調過來迎敵,但卻恰好給了金陵兵士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得而出城開戰。

只打了一場,官兵們可以說是一敗塗地,被兩方兵士夾擊着,而且此時又傳來揚州糧倉出事的消息,整個官兵之中皆是人心惶惶的,只堅持了一夜,便開始守了起來。

而收站之後的陸行兒他們也都是吐了口氣,因爲呂師囊他們來的及時,讓他們終於有一種得救的感覺,而整個金陵城也皆是歡呼起來。

童貫撤軍二十里,在一個小城之處安置,雖然明教的那兩隻大軍開始融合起來,但是他也是毫無辦法,因爲自己的死傷太過嚴重,幾次想去試探,都得不到其他將軍們的支持。

這樣過了數日,金陵那邊突然開始行軍,竟然夜襲朝廷大軍,讓童貫頗有些不知所措,他們抵抗了一會,便開始無奈地向北撤軍了,畢竟這個時候出現了太多的問題,官兵們也毫無戀戰之心,士氣喪失殆盡,而將領們也都不願意再糾纏下去,所以他不得不撤退。

陸行兒他們也沒有追擊下去,畢竟以他們現在的實力,還沒有可能把官兵們徹底消滅,而且他們也不能丟下金陵城,所以只是虛張聲勢了一天,便有計劃地撤了回去。

這一夜,陸行兒擺宴和呂師囊諸人慶祝勝利,歡歌一片,這一夜,童貫捂着頭皺起眉頭向皇帝回報戰事,這一夜,金陵城下的那些兵士們嗚咽不止,這一夜,撤退的官兵們茫然失措,渾渾噩噩地趕着路。

而這一夜,王賢他們還是在這個小城之中的客棧休息着,對那金陵發生了什麼一點不知。

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3章 塔塔爾人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6章小孩生病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1節)第30章 內鬥不斷第58章 遇上好人第33章 大汗合不勒(下)第117章 初臨揚州第33章 大汗合不勒(下)第21章 合不勒(上)第97章 險中求生第153章 破局之策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2節)第72章 如此結案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5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四)第129章 書房所思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41章 別勒古臺第60章 大相國寺第86章 個性學正第65章 誰主此案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44章 夜涼如水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3章 塔塔爾人第29章 也算託孤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92章 神秘通道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