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破局之策

七月中,童貫率軍四十萬大軍分五路進發,分兵前行,以平定江南之禍事。

种師道雖然被皇帝詔命回京,但是他的部下還是堅守着蘇州城,一直到童貫大軍入駐,皆都是平安無事,明教偷襲糧倉之事也沒有成功。

童貫初至江南,便極爲雷厲風行,先是直接圍攻金陵、廬州等地,然後再派兵平定浙東叛亂,一時之間,江南烽煙瀰漫,沿途百姓更是遭到池魚之殃,明教剛過,官兵又來,苦的還是百姓。

金陵城易守難攻,童貫卻也知道,所以只是圍着,並不強攻,而他重點在於金陵周邊的城池,廬州就是他的第一個攻擊目標。

陸行兒諸人這時候都十分緊張,畢竟那四十萬大軍不是假的,如今正在江南,所以他們立刻行動起來,集中軍力來抗衡。

王賢這時卻建議陸行兒諸人捨棄周圍諸城,讓童貫不得不分兵把守,這樣一路鋪開,整個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全部都有官兵,但是能夠攻打金陵的兵就少了許多。

陸行兒和陳十一合計了一番,也覺得很有道理,然後便開始行動起來,在兩個月之間,盡丟江南諸城,童貫極爲高興,連上奏說江南大捷,使得朝廷氣勢如虹起來。

不過他過後就知道苦楚了,因爲得了城之後,必然要分兵駐紮,這樣一來,整個大軍被分散開來,不僅受到陸行兒他們的襲擊,還有東邊的呂師囊和南方福建的各路起義軍,所以處處捱打,將士們皆是叫苦不迭。

童貫這時卻不管了,他認爲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金陵,這算是陸行兒他們的最後一個據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座城池,只要拿下金陵,那麼亂民所造成的影響必然會大幅度降低,而且官兵基本上就可以恢復原本了。

八月十六,剛剛秋收完畢的人們,過完了中秋,卻見到朝廷大軍開始行動起來,原本圍着整個金陵城,此時開始猛攻起來。

不過陸行兒他們集中了兵力,這時卻也不怕交戰,不僅在城上戰,還出城交鋒過幾次,皆是沒有佔到什麼大便宜,一時相持不下。

童貫大爲惱火,但也無計可施,他也不敢擅調其他兵過來,畢竟各地都不安定,一旦調兵,那原先佔領的城池可就變得十分危險了,指不定第二天就會被亂民攻下。

雖然朝廷大軍和陸行兒他們打的極爲慘烈,但是金陵城還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干擾,明教中人用教義安撫百姓,有着極大的效果,整個金陵依舊是平安無事。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邊的一塊林子之中,看上去有些年月了,而今正是深秋,紅色一片的楓葉讓所有的東西都沾染了,看上去極爲光亮。

王賢站在這裡面,他的旁邊卻還有一個少年,只不過這個少年看上去愁眉苦臉的。

“趙兄,這楓林你也來了好幾遍了,可是你叔叔卻一次也沒來。”王賢笑呵呵地說道:“這下總不能怪我了。”

這個少年便是趙焱,他和陳十四在明教進城之前便被王賢放了出來,而陳十四被王賢交給了他的族兄陳十一,這個趙焱卻一直沒辦法送出去。

趙焱本來對王賢極爲怨恨的,但是這些天來一直和王賢說些話來,少年恩仇皆是一笑而過,只不過他知道明教現在正在造反,便想着回到他叔叔身邊。

而王賢知道,趙萬寶和呂師囊他們如今也正在明州附近鬧着呢,雖然他們的陣勢沒有陸行兒大,但是卻讓附近的官兵們極爲無奈,畢竟他們沒有固定的地方,要想蕩平,只能跟着他們,但是這樣一來,就會被明教拖着,明教走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但是沿途只剩下被洗劫的諸城諸縣,讓這些朝廷精兵有力使不上,皆是叫苦不迭。

王賢本想把趙焱送走,但是又聽到童貫下江南之事,他生怕路途之中出了危險,便只好去信給趙萬寶,說起此事,讓趙萬寶來接趙焱,而且還特意說了自己家人之事。

只不過趙萬寶現在正是忙的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的這些事情,所以一拖再拖,而趙焱卻嚷着要在城中不遠處的那片楓林,這裡是趙萬寶他們來金陵的必經之地,所以趙焱每隔幾天都過來一次,卻每次都是不見有什麼人。

王賢這時看着趙焱,笑呵呵地說道:“你叔叔現在忙的很,怎麼會有空過來,如果能夠讓童貫回去,那時候江南就安定下來了。”

趙焱這時有些奇怪地問道:“童貫真的那麼厲害嗎?”

“他未必厲害,但是他那數十萬大軍可就厲害了。”王賢嘆了口氣道:“雖然現在攻城的也不過十數萬人,但是這已經給了金陵極大壓力了,如果你叔叔他們能夠拖住一部分兵力就好了,但是現在官兵們都學聰明瞭,知道光是追是沒用的,都開始固守城池起來。”

趙焱皺眉道:“難道童貫真的想破城?”

“他當然想了。”王賢哈哈大笑道:“他如果能夠儘快破城,那明教可就糟糕了,陸行兒他們一旦被趕出金陵,只能流竄了,到時候憑着童貫的大軍壓制,估計蹦不了幾年就完蛋了。”

趙焱想了想才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王賢嘆口氣道:“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陸行兒、陳十一、李天和張浩他們共有二十來萬的兵力,如今已經基本上全部退回金陵,如果固守金陵的話,童貫是沒法討得什麼便宜的,只是兩方之間目前還正是火拼,我想幾個月間是不可能有進展的。”

趙焱眨了眨眼睛道:“如果我叔叔和聖王他們前來助陣就好了,這樣就可以兩面夾擊,裡應外合,把那個死太監抓住剝皮!”

王賢微微一愕,隨即搖了搖頭道:“你叔叔他們也好不了哪去,這次朝廷大軍南下,明教各派都只能各顧各的了,看看能不能熬過去。”

他這時轉首看了看周圍的大樹,有些感慨地說道:“這些葉子都已經紅了,又是一年深秋。”

趙焱也是看着楓葉道:“我老家附近就有一片大的楓葉林,沒到這個季節,都是火紅火紅的,很是好看。”

王賢一笑道:“怎麼?你想老家了?”

趙焱嘆口氣道:“我從小就離開老家,跟着我叔叔一塊到明教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回家看看,現在看到這些楓葉,就突然想起老家了。”

王賢微微笑道:“如今江南水深火熱,哪裡都不太平,當今只有安定好江南,纔能有心情回老家,或則的話,看到自己家鄉正是一片混亂,你也不會心安的。”

趙焱點頭道:“是啊,所以我立志要做個大將軍,要是有人敢欺負我老家人,我一定派兵把他家給扒了。”

王賢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拍掌道:“好,以後你就專門扒牆,人稱扒牆將軍!”

趙焱聽他打趣,也是笑出聲來,卻突然止住笑聲,猛地向後一轉身,大聲道:“是誰!”

“是我。”從楓林邊突然走出幾個人,讓趙焱和王賢皆是大爲驚喜,而趙焱更是大叫道:“叔叔,你終於過來了。”

來人正是趙萬寶,他微微一笑道:“你在書信中那麼催我,我又如何不過來!”

“一寶兄如何有空來金陵?”王賢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難道明州附近的局勢已經安定了?”

趙萬寶這時微笑道:“臣貝,我當年勸你加入明教,你卻不肯,沒想到你現在還是和陸行兒一起了,若早知如此,我們又何必費盡心機行事。”

王賢笑呵呵地說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我是很識時務的人。”

趙萬寶呵呵一笑,走了過來,然後看了看趙焱道:“看樣子你沒受什麼苦啊,臣貝定然沒有虧待你。”

“誰說沒有?”趙焱不滿地說道:“我被關在大牢那麼長時間,一直都是暗無天日。”

“那你現在還和臣貝走得這麼近。”趙萬寶笑道:“我知道臣貝一向仁厚,他雖然把你關起來,卻不會讓你受什麼苦的,現在大家都是自己人了,那以前的恩恩怨怨就算了。”

王賢轉眼而笑道:“一寶兄說的對,不過我上次修書的時候說起我父和我兄嫂之事,不知道爲何一寶兄沒有把他們帶回金陵?”

“哦,江南現在太過混亂,我本想把令尊和令兄令嫂帶到金陵的,但是想到一路之上可能極爲危險,所以就只好把他們留在那邊了。”趙萬寶呵呵一笑地說道:“不過臣貝你放心,令尊他們在我們那裡極爲康健,一點事都沒有,等到這江南安定下來,我定然派人護送至金陵。”

王賢點了點頭,然後又遲疑地說道:“一寶兄,你爲何來這江南?明州、秀洲如何了?”

“一團糟。”趙萬寶想了想才道:“這些官兵果然不是好惹的,和我們碰了幾次,的確比原來的地方兵士們要強上百倍,我們現在一直在走,打打就跑,跑了再打,整天亂轉,但就是沒有絲毫成就,比起陸行兒諸人,還要差得遠啊。”

“陸行兒雖然佔了金陵,但是現在外面正有十數萬大軍圍着,這個難關實在很不容易過啊。”王賢嘆了口氣道:“如今江南之中,就這裡打得最兇,童貫好像已經認識到,金陵纔是最根本的地方,所以不惜代價想拿下金陵。”

趙萬寶點頭道:“這也是我來這裡的目的。”

王賢微微一愣道:“一寶兄的意思是說要協同陸行兒,守衛金陵城?”

趙萬寶大笑道:“我就知道什麼不瞞不過臣貝,不錯,我這次奉了聖王之命,來金陵和陸行兒他們商議如何行兵,這裡不是說話之地,我們還是去金陵城中再說吧。”

王賢點了點頭,然後便和趙萬寶一同前行,一行人很快地走出楓林,直到陸行兒的大院子之中。

“王公子。”門口的衛兵都知道這個王公子乃是陸行兒的親信,所以都不敢怠慢,每次見到他都是躬身行禮。

“王爺在嗎?”王賢看了看趙萬寶,然後笑道:“他的一個老朋友要找他。”

那衛兵忙道:“王爺正和明公、信公、順公一起商議大事,並且讓我等不要進去擾亂。”

王賢微微一笑,然後便對趙萬寶道:“今次可來的巧了,現在各大頭領都在,一寶兄你也可以直接和他們商議事情。”

趙萬寶笑道:“所謂擇日不如撞日,便是此中道理。”

他們一行幾人說着便走進內院,然後王賢帶着趙萬寶和趙焱幾人又走向內廳,卻老遠就聽到李天的聲音大叫道:“我又不是沒和他們打過,前天那場血戰,你們又不是沒看到!”

王賢搖了搖頭,然後也不叫門口衛兵通報,便帶着趙萬寶和趙焱走進去。

“那場血戰,我們死了兩千,你還好意思說?”陸行兒冷笑地說了一句,卻見到外面走進幾個人來,他不由有些吃驚,隨即歡喜地說道:“萬寶,你竟來了!”

“陸大哥,我是看你來了。”趙萬寶哈哈一笑,然後又抱拳道:“陳大哥、李大哥,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啊,這位應該是張公子吧,在下是聖王坐下的趙萬寶。”

陳十一和李天皆是以前見過趙萬寶,此時也是虛禮一場,而張浩爲人狡猾,自然是和趙萬寶極爲客氣,隨後幾人才分開而坐,王賢和趙焱都在坐在最下面。

“萬寶,你不在聖王旁邊,怎麼跑到金陵來了?”陸行兒這時笑呵呵地說道:“莫非是聖王派你過來的?”

趙萬寶笑道:“陸大哥真是聰明,一猜便中,不錯,聖王以爲當下朝廷大軍在江南,我等明教衆人理應一起對抗,上下一心,這樣才能抗的住朝廷那數十萬大軍。”

陸行兒和陳十一對望了一眼,然後就呵呵笑道:“萬寶說的對,現在那個死太監童貫圍困我們金陵,把我們快逼到絕路了,如果有萬寶你們相助,那必然可以擊潰朝廷大軍,送那個死太監上西天去。”

趙萬寶輕輕一笑道:“如今江南四十萬大軍,皆是分散開來,真正可用的也不過二十萬衆,但是這二十萬衆皆不同於往日所遇到的那些蝦兵蟹將,我們幾番交手,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如今這麼多人圍困金陵,的確讓陸大哥你們壓力不小啊。”

陳十一這時出聲道:“萬寶,聖王是想如何做?”

“聯兵,突襲。”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聖王的意思是我們暫時放棄明州諸地,奔襲至金陵,和陸大哥你們裡應外合,一同夾擊童貫大軍。”

陸行兒、陳十一、李天和張浩皆是喜形於色,這時紛紛說道:“聖王果然高義,如此以來,的確可以解這金陵之危。”

王賢坐在下面,聽着諸人說話,不由心中發笑,那個聖王呂師囊也是一個野心之人,怎麼可能會白白地幫助陸行兒他們?肯定是有所要求的。

果然趙萬寶笑着說道:“不過聖王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不知道諸位大哥接不接受。”

陸行兒一愣,隨即道:“聖王他有什麼要求?”

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我聽說陸大哥你已經自封爲威武王,而陳大哥爲明公,李大哥爲信公,張公子爲順公,聖王聽到此事,亦是分外高興,只不過我們明教上下之位還是不能亂,聖王爲明教之主,理應封王,所以聖王的要求就是,待此間事了,諸位大哥共尊聖王爲明聖王,此位於威武王之上,凡是起事之人,莫不尊之!”

諸人皆是一驚,李天立刻就大聲說道:“呂師囊這是什麼意思?就這樣一件事情,就可以自封爲明聖王了?還讓我們大家都尊他?憑什麼!”

“就憑他是聖王!”趙萬寶沉聲說道:“聖王乃是我明教之主,本就是我明教兄弟該尊之人,更何況你們現在被困金陵,聖王雖然有千辛萬苦,但依舊念在同爲明教一脈的份上,不惜拋棄明州諸地過來救援,此中大義,難道還不夠稱爲明聖王嗎?”

張浩眼睛轉了轉,然後說道:“這位趙大哥,這金陵城是我們四個人千辛萬苦打下來的,而今也是對付朝廷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金陵丟了,我們可以帶兵跑掉,雖然沒了城池,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兵力,只不過如此一來,明州那邊就比較糟糕了,聽說那聖王手下並沒有多少兵力,雖然起事很早,但依舊沒有什麼戰果,如果童貫佔領了金陵,到時候開始掃蕩起來,我不知這聖王還能堅持多久?”

“我們雖然並沒有佔領城池,但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不濟。”趙萬寶變色道:“如今聖王坐下有將士五萬,如果他動員開來,浙西諸家首領都會相約而至,總共也有十數萬的兵力,這麼多人來助陸大哥你們一臂之力,可以算作是天降奇兵了吧?如果陸大哥你們認爲金陵根本不需要我們相助的話,那就當萬寶我沒有來過。”

他說着便站起身來,朝着趙焱說道:“小焱,我們走。”

“慢着,萬寶,你我都是兄弟,有話好好說。”陸行兒連忙叫了起來,然後笑呵呵地說道:“聖王在危難之中肯伸手相助,的確讓我等極爲感動,然而這尊王一事,還要多多考慮纔是。”

趙萬寶這時轉過身來,搖頭說道:“聖王所要求的,不過是一名號而已,況且自明王去世以來,大家都是共尊其爲聖王,也不見有何人反對,如今只不過是想再確認一下這個名號而已,而且以十萬大軍的相助,保金陵不危,只換一個名號,難道還不值得嗎?”

陸行兒微微遲疑了一下,卻擡眼看了看下方的王賢,見他微微眨眼,便心中有了底,這時正要說話,卻聽到陳十一說道:“萬寶說的不錯,聖王如此高義,理應被我等所尊,請萬寶轉告聖王,就說我們諸人都是願意尊聖王爲明聖王,永不棄命!”

趙萬寶這時笑道:“還是陳大哥明事理,那陸大哥的意思是?”

陸行兒也是微微一笑道:“萬寶你所言的確很有道理,那就是如此,待此間事了,我等會在這裡共尊聖王爲明聖王,以統領諸軍。”

趙萬寶轉首看了看張浩和李天,張浩本就是無所謂,便笑呵呵地點頭,而李天見到其他三人都答應了,也是有些不願意地說道:“如果聖王真能解這金陵之危,我也尊他爲明聖王。”

“不知聖王何時發兵?”陳十一立刻問道:“如今童貫圍困金陵,大軍一直猛攻,多拖一天便多一份危險,聖王還是早早發兵爲好啊。”

趙萬寶雙目一轉,隨即笑道:“聖王已經有了完全之策,可保金陵無事。”

“哦?是什麼完全之策?”陸行兒和陳十一都是好奇地問道:“萬寶快說。”

王賢這時也是有些奇怪,現在童貫的大軍在外面,還有什麼樣的完全之策可以保護金陵?

“諸位大哥可知揚州之事?”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揚州囤放了大量的糧草和戰資,如果突襲揚州,斷了數十萬大軍的根本,那他們又能支持幾天呢?”

陳十一有些失望地說道:“此事我們早已經知道,而且已派兵前去,只不過揚州城已經十分牢固,根本沒有任何可乘之機,如此之法,行不通。”

陸行兒也是微微搖頭地說道:“不錯,我們先前已經派兵去過揚州了,雖然碰巧讓种師道之兵崩潰,但是揚州之行並無半點收穫。”

“現在不一樣,只要派兵突襲,必然會有收穫。”趙萬寶慢慢分析道:“揚州之內,的確是重兵把守,不要說是一隻軍隊了,就是一個人要進去也是困難的緊,不過我想到一計,或許可行。”

陸行兒疑惑地說道:“萬寶之計是?”

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此計極爲簡單,只需要有人混進揚州城,外面再安插一隻軍隊便可。”

王賢心中一動,仔細思量,便露出了笑容,原來這個趙萬寶要玩孤膽英雄呢,不過這可行之策,雖然軍隊進不去揚州,但是要安插幾個人混進去還是可以的,而這些人只要進去之後,便可以行動起來,到時候未必不能成事。

顯然趙萬寶也是這樣想的,他把這個計劃和陸行兒諸人說了一遍,李天立刻就道:“荒唐,數萬大軍都未必能辦到的事情,就憑几個人能做到?”

“螻蟻或許能爲虎之不能爲之事。”趙萬寶淡淡地說道:“反正此計也沒有什麼大損失,諸位大哥不妨一試。”

陳十一這時點頭道:“萬寶之計策,雖然冒險,但也的確可以一試,不過這進去的幾個人可要精心選拔,以免壞事。”

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其實這裡就有一人最合適不過。”

陳十一不解地問道:“萬寶所指何人?”

趙萬寶笑而不答,只是轉身看向王賢。

陸行兒此時也是微微一愣,隨即便笑道:“是啊,我沒有想到王兄,依王兄之聰慧,定然可以行揚州。”

王賢愕然地說道:“我?我只是一個文弱書生,去揚州又是何用?”

他腦子裡想得那些孤單英雄,每一個都是極爲能打的人,遇到危險也沒有什麼懼怕的,而順便來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打倒,又如何能夠去做這個孤膽英雄。

“哼,你這個書生,果然怕死!”李天有些蔑視地說道:“難怪有人說天下士子都是飯桶和膿包。”

陸行兒瞪了一眼李天,然後又看向王賢道:“王兄不用擔心什麼,我會派人保護你,而你只需要鬥智便可。”

“臣貝以前在揚州待了些許時日,對那裡也是十分熟悉。”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更何況那揚州也有我們的人。”

“哦?”陸行兒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地說道:“失了,那周家兄弟便是在揚州,王兄也和周家兄弟打過交道,如此一來,則更加可行,那我就擺脫王兄走一趟揚州了。”

王賢張了張嘴巴,方想辯駁,卻知道自己就算不想去也要去,只好說道:“那我要多多準備一下。”

陸行兒笑呵呵地說道:“我今夜會派大軍出城騷擾,掩護你出城。”

“就在今夜?”王賢有些驚訝地說道:“是不是太早了點?”

趙萬寶搖了搖頭道:“這事情遲不得,還是越早越好,我今夜也會出城趕回明州,和聖王說起今日之事,以求能夠早日發兵助陣。”

陸行兒大爲高興地說道:“如此以來,那個死太監就真的要滾蛋了!”

一時之間,諸人皆是笑了起來,惟獨王賢笑的有些無奈。

…………

…………

“什麼?去揚州?”

洪定海這時皺起眉頭,半響才道:“他們是怎麼想得?你自保都不可能,又如何能夠去幫他們做事?真是胡鬧!”

“這是趙萬寶提議的。”王賢苦笑道:“不過我想了一想,或許真的可以完成此事。”

洪定海冷聲道:“你瘋了嗎?那邊可是有數萬大軍把守,你又有何能可以完成?”

“那邊有幫手,原先在揚州之時曾遇到過的。”王賢笑呵呵地說道:“老伯你忘了嗎?就是那揚州的無賴周家兄弟,昔日在揚州的時候,他們加入了明教,這次可以藉助他們來成此事。”

洪定海想了想,這才記起了以前的揚州只是,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說道:“但是你去揚州,實在是太過危險。”

王賢想了一想,便笑道:“那讓洪姑娘跟我一起吧,陸行兒也會派幾個身手很好的人保護我,這樣想必就無甚危險了。”

“這樣也好。”洪定海點頭道:“不過你可千萬要記住,勿要行危險之事,當爲不當爲,你自己心裡清楚。”

王賢點頭道:“我明白,今夜子時,陸行兒便要送我們出城,老伯和洪姑娘說上一下。”

他這時想了一想又道:“對了,我也要和語嫣他們說上幾句話。”

洪定海一愣,然後笑道:“她們和冷香混跡在一起,便在那西苑處,你去找他便行。”

王賢又和洪定海說了一些話,然後才走到西苑處,這邊是一個小雜院,不太乾淨,但是卻可聽到低語聲和笑聲不斷,王賢整了整衣服,便走了進去。

“你說那個東西可以自己跑?”坐在一邊擁着琵琶的冷香這時笑呵呵地問道:“那豈不是可以省下馬來了?”

“何止是省馬,以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可以用它。”冷香身旁的周兵這時立刻解釋道:“只要有了這個東西,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會發生改變,那時候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了。”

冷香嘟囔一句道:“我想不出什麼不一樣來。”

周兵正要好好說上一番,卻聽到冷香突然站起來道:“王公子,你來了。”

這裡面坐着的三個女子此時皆是回首,卻見到王賢正站在那裡,便不由一愣。

“幾位在這說些什麼?”王賢笑呵呵地走了過去,然後道:“又在說那個發動機的事情?”

周兵慢慢說道:“因爲你不是知府了,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搞到試驗品了,只能繼續改進各種東西,用以適應現在的製造工藝。”

王賢呵呵一笑,隨後又轉首對着語嫣道:“今天趙萬寶過來了,他說大哥還有父親他們都安然無恙,只不過現在江南大亂,沒辦法帶他們回來,等到這戰亂結束之後,他們應該就會回來了。”

語嫣一喜地說道:“真的?”

王賢笑道:“我豈能騙你不成?”

“那小憲呢?他是不是也跟着回來?”周兵聞言立刻問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王賢一笑道:“他肯定是跟着回來的,你們就不用擔心了。”

他遲疑了一下,又說道:“我今夜要出城到揚州去,所以這幾日你們可能都見不到我了。”

“去揚州?”語嫣微微一愣道:“爲何要去揚州?”

王賢笑呵呵地說道:“去揚州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洪雅會和我一塊去。”

語嫣微微一愣道:“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能有什麼危險?”王賢笑呵呵地說道:“只不過是去揚州走一趟而已。”

他這時看着冷香還抱着琵琶,便笑道:“冷香姑娘,數日不聞仙音,便覺得耳朵癢得很,煩請冷香姑娘你彈奏一曲,清清耳根。”

冷香輕笑一聲,便撥開琵琶之旋,彈了起來。

琵琶之聲本是稍淡,但不一會兒就高了起來,而且如給壯士送行般的聲調,飄飄蕩蕩,聲不絕於耳邊,直到王賢立於城邊的時候,望着那黑夜蒼穹,還能依稀地聽到這個聲音。

這邊總共有四人,陸行兒本想派人跟去,但是王賢只是堅持讓洪雅保護自己便可,而趙萬寶此時也帶着他的侄兒趙焱和一干親兵整裝待發,準備出去。

“咚咚咚”的幾聲戰鼓敲響,隨即便聽到城門吱呀一下打開,早已準備妥當的兵士們涌了出去,這次由李天親自率軍出城掩護,所以聲勢自然不小。

“王兄,萬寶,你們二位一路小心!”站在城門下的陸行兒此時拱手說了幾句,然後又像王賢道:“這江南之事,金陵之危,便看王兄所爲了。”

王賢輕輕一笑道:“陸兄信我,我一定不會辜負這一片信任。”

隨着大軍涌出,陸行兒慢慢說道:“王兄,萬寶,你們也該出城了。”

王賢和趙萬寶諸人皆是抱拳而行,然後奔了出去。

他們後面跟着的是要在蘇州接應的一堆精兵,這些人不過兩千餘衆,然而皆是騎兵,由陳十一的心腹大將王林帶領着,不僅負責保護王賢,還要配合王賢在揚州之事。

王賢提着馬,和洪雅、趙萬寶、趙焱幾人並駕齊驅地奔出城外,卻聽見那邊的聲音已經逐漸小了很多,而後又突然傳來極大的聲音,便已經知道李天開始騷擾了。

他們也不多說話,只是不停地向外面跑開,耳邊除了傳來呼呼的風聲,還有那城門吱呀的關閉聲。

這奔跑的線路都是先前設定好的,此時諸人也沒有什麼停頓,很快便聽到喊殺聲和尖叫聲,隨後就見到有一大羣兵士們正往那邊跑去,王賢諸人立刻直衝過去,便立刻聽到極大的呼喝聲,他們也是不理會,策馬而行,沒過多久,這兩千餘衆都開始跑出來了。

而前面便又是一層官兵,趙萬寶看了看王賢,然後笑道:“臣貝,準備好了嗎?”

王賢點了點頭道:“衝過去!”

他現在心中頗有些緊張,但是還很是興奮,這時抱着馬,猛地向前衝去,只聽見有人喊道:“來者是誰?”

迴應他們的卻只是數馬狂奔,那些兵士們這時才醒悟過來,連忙大喊大叫起來,卻沒想到來的人極多,而且都是騎着馬兒,沒過多久就奔遠了。

背後依然還有吵鬧聲,但王賢卻放聲大笑起來,這種感覺和以前在草原上一模一樣,全身放鬆起來,只讓馬兒狂奔,行走在這黑夜之中,讓他本來鬱郁的心情竟然全然消失。

“哈哈,我們已經真的跑出來了,前面就是那個小竹林。”趙萬寶笑了笑道:“你我也該分開而行了,臣貝,回想昔年太學之時,彷彿就在昨日,但而今你我並肩作戰,實乃快哉,願君揚州之行,頗多順利,若有險況,自救爲重!”

王賢聞言一愕,卻見到趙萬寶提馬而言道:“小焱,我們走!”

趙焱回首看了一下王賢,然後說道:“王兄,多多保重啊!”

王賢拱手道:“你也多保重!”

趙萬寶和趙焱帶着他的親兵很快地奔了出去,向着南邊行去。

王賢這時有些感慨萬千,卻聽到身旁的洪雅說道:“還是快點走吧,以後總有再見之日的。”

“洪姑娘,你說我們這一趟揚州之行,會不會出事?”王賢這時便走邊說,又轉頭看了看後面的那些軍士們,嘆了口氣道:“我看這麼個陣勢,還真是有些危險啊。”

洪雅默然地說道:“怕了?”

王賢搖頭道:“不是怕,而是有些擔心。”

他嘆了口氣道:“我擔心的是以後再也見不到父親,見不到大哥,見不到語嫣和周兵,也見不到老伯,也許就在揚州結束了。”

他心中這時又想起了李清照,想起了遠方的草原上那個女孩,不由地猛搖了搖頭。

“不用擔心,我會保護着你。”洪雅慢慢地說道:“揚州又不是龍潭虎穴,既然進的去,那就可以出的來。”

王賢笑呵呵地說道:“你倒是很自信啊。”

“如果不自信的話,我早死了。”洪雅沉默了一下道:“或許已經死好幾次了。”

王賢微微一愕,卻又聽到洪雅說道:“揚州那裡,我的大院子還在,我們在揚州的時候便住在那裡吧,我順道把師伯的那個樂器鋪也整理一番。”

王賢只是點了點頭,忽又擡眼看向黑色天宇,雖然只有幾點星辰,卻像是在指引着自己,他不由地笑出聲來,隨即就拍馬前行,朝着那一片漆黑中進發。

也許揚州之行,會一帆風順呢?

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1節)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3節)第7章 薩滿儀式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93章 再遇端王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2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第55章 大人物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61章 居安仁吉外傳:失蹤之事(四)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52章 初入遼境第70章 曾布相公第26章 責任誰擔第29章 也算託孤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1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22章 合不勒(下)第67章 有朋遠來第51章 又要遠行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2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98章 雄心壯志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6章小孩生病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94章 密室相談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5節)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44章 夜涼如水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2節)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外傳:失蹤之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