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

萬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石嶺關失守,明軍損兵折將萬餘,損失慘重,被迫後退,明宣大總督王世揚決定將全軍往後移,將太原定爲主戰場,將集合山西、榆林二鎮兵馬十三萬圍殲南下進犯的一萬北虜鐵騎。

十三萬明軍裡有四萬騎兵,九萬步卒,全部佈置在太原以北的開闊地上,光是大營就能把整個太原城都給包裹起來,如此嚴實的防衛,讓太原城內的人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的感覺。

而且太原堪稱是中國最堅硬的城市之一,有非常優良的防守傳統,大家都覺得,這一次就算是明軍再廢,也不至於讓一萬人把十三萬人的大陣給毀掉了吧?明軍邊軍的戰鬥力還是有的,不像是那些內地衛所兵,幾千人給幾十個倭寇追着打。

他們的想法貌似成真了。

萬里二十六年正月初三,從太原北面最後一個明軍據點陽曲傳來消息。

北虜被擊敗了!

正月初二日,北虜集結八千人馬下馬步戰進攻陽曲,陽曲守將魏真按照王世揚的吩咐,堅決反擊,積極防守,爲大量消耗北虜有生力量而死戰,一天一夜的戰鬥下來,北虜在陽曲城下撞了個頭破血流。

當天晚上,魏真安排好了撤退路線之後,決定進行夜襲,最後一次主動進攻,然後就撤,陽曲就不再守了,因爲這裡的人都已經遷移完畢,堅壁清野成功了。

本想着要進攻一下就立馬撤退,見好就收,可誰曾想這一攻進去就不得了,北虜節節敗退,連像樣兒的反擊都沒有組織起來,打起來綿軟無力,就像沒吃飯一樣,沒多少工夫就丟了幾百具屍體,然後全線潰退。

魏真本來只是想最後打一下的,結果最後打一下就打出了一個北虜南下以來的第一次勝仗,黎明時分,北虜全線潰退出了陽曲,魏真核算了一下,起碼殺掉了八百多北虜,斬首都有兩百多顆,簡直是難得的大勝。

於是他繼續率兵追擊,一路追殺北虜,直抵石嶺關下,在石嶺關下和北虜連番血戰,居然不分勝負。

這羣之前還剽悍不已的北虜好像突然間衰弱下來了,根本抵不過明軍的兵鋒,若不是石嶺關城被他們控制了,而魏真手上兵力又少,估計石嶺關都能被一舉收復。

魏真大喜之下立刻上報消息給王世揚,王世揚爲之震驚不已,再三確認之後,確認北虜真的已經退出陽曲,全線潰退到了石嶺關,戰局被扭轉了!

難道北虜連番進攻之下師老兵疲,已經沒有繼續進攻的力量了?一層層防線層層阻擊的戰略目標達成了?而且還翻倍了?

王世揚有點疑惑,擔心這是北虜故意示弱的計謀,於是只派了麾下偏將帶一萬步卒支援石嶺關,結果正月初五,石嶺關被明軍收復,明軍斬首北虜一百八十,殲滅北虜近千,更多的北虜全線往北竄逃。

根據魏真的報告,他發現了不少被吃空的糧袋子,還有一些糧袋子裡面有些許的存糧,但是數量極少,像是被吃過之後漏下來的,因此他判斷,北虜是從大同擄掠了一些糧食,然後南下企圖得到更多的糧食。

但是沒等他們得到更多的糧食,就被堅壁清野的戰術弄得缺糧了,他們已經沒有糧食,無心戀戰,不得不後退。也因爲沒有足夠的糧食去吃,所以戰鬥力銳減。

明軍已經佔據了優勢。

這樣的報告依然讓王世揚心懷疑惑,他總覺得北虜不會突然的就衰敗下去,一定是有什麼陰謀在裡面,他又派了一萬騎兵北上助戰,自己依然率主力駐守太原嚴陣以待,並且四處放出哨騎,他懷疑北虜藏了一部分兵力打算偷襲太原。

又過去了幾天,哨騎的一無所獲和北上進攻的三萬軍隊的連連獲勝讓王世揚越來越動搖,他完全無法想象之前還勢如猛虎的北虜就這樣衰敗了,難道真的是因爲糧食吃完了不得不後退?

難以想象。

但是同時,明軍收復了忻州,接着又在忻口和北虜大戰一場,斬首一百五十餘,收復了忻口,北虜繼續潰敗,魏真請求更多的援軍北上反擊,以期收復更多失地,並且北上奪回平型關,馳援雁門關,讓北虜的戰略企圖徹底失敗。

北虜的連連潰敗沒有讓王世揚動搖多少,王世揚堅決認爲北虜有問題,但是他找不到問題在什麼地方,王世揚可以忍,但是軍隊的將領忍不住了。

前線軍隊一個勝仗接一個勝仗的打,每天都有斬首,每天都有斬獲,他們卻一直呆在太原,沒有任何戰績,你說要北虜繼續強大也就算了,但是北虜連連戰敗,他們當然願意發揚牆倒衆人推的傳統美德。

太原本地軍隊還好,只想守土,而榆林鎮來援軍隊卻不一樣了,他們大老遠的趕過來就是爲了打醬……不,爲了軍功!

如果不是爲了軍功,他們過來幹嘛?現在北虜如此好欺……如此猖狂,正是我輩男兒需要上去給他們迎頭痛擊的時候!

王世揚十分無語地看着那些榆林的請戰將領。

真是不知道幾天以前商議鎮守陽曲的人選的時候,這些人去幹什麼去了,現在看到柿子軟了好捏了,一個個比誰都勇猛!

王世揚雖然心裡不屑這些人的德行,可是卻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阻止他們的請戰,雖然以總督的身份可以壓制一時,但是無法壓制一世,畢竟衆怒難犯,他們會說——你只讓自己的嫡系軍隊去爭軍功,而苛待我們?

該死的軍中派系之爭!不僅是將軍,就算是他這個文官總督都被牽扯進入了!他被榆林鎮的人看作是山西派系的總頭領,專門和他們不對付,大老遠的喊過來,卻又不讓打仗,什麼意思?

壓制了幾天之後,實在是壓不住了,王世揚無可奈何的只好允許一萬步卒和一萬騎兵北上助戰,接着又允許一萬騎兵去馳援雁門關。

榆林鎮的人算是安穩了一些。

而就在此時,前線再次傳來了定襄被光復的消息,這下子不只是榆林鎮的兵馬了,就連太原本鎮的兵馬都開始要求北上助戰,現在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他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着別人拿功勞而他們什麼也得不到呢?

這是不可能的!

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五百八十一 事發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二百零五 斬!!三百 翁婿夜話(上)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七百七十四 兵變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六 備敵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三百 翁婿夜話(上)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 橫越五百年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三百八十三 歸來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