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

柴國柱沒有把話全部說完,但是究竟是個什麼意思,蕭如薰也一清二楚。

別說自己不是文官,就算是個文官,就算是內閣首輔,眼下也不一定鬥得過晉商團體,這個利益集團實在是太龐大太厲害,想要廢了他們,還不如直接縱兵劫掠殺光爲止。

他們發展到如今,已經成了癌細胞,和一切癌細胞一樣,正常的醫療手段是行不通的,必須要用特殊手段,而對付這種龐大到不像話已經成就不敗金身的利益集團,除了暴力行動肉體毀滅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真要這樣做了,蕭如薰會成爲大明公敵,從此之後神州之大再無立足之地,若要活命,要麼北竄要麼西逃,或者乾脆拉大旗造反,但是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這種手段從一開始就不在蕭如薰的考慮之內。

除此之外,又能如何?

“柴總兵的話本督記着了,暫且不說這些晉商,那些北虜有了這些糧食,應該已經不缺糧了,爲什麼不北返,反而還要做出這種詭異之舉?”

柴國柱一臉懵逼——你是提督,你是名將,你問我?

“末將委實想不明白。”

蕭如薰無奈的點了點頭,感覺自己沒把袁黃帶來實在是有點失策,本來以爲就是單純的打仗,結果居然牽扯到了那麼深的內幕,北虜也開始玩深沉了,搶了糧食還不走,那他們的目的會是什麼?

缺謀士啊!但凡身邊能有一個信得過的謀士,恐怕也不會面臨如今這般的尷尬局面了。

蕭如薰到底對山西不是太瞭解,李如鬆和柴國柱也不是本地人,也不瞭解,更關鍵的就是他們即使明白,也不會像個合格的謀士一樣爲蕭如薰出謀劃策。

一個人的力量真是太渺小了,即使自己來自於未來,即使自己能帶出一支精銳之師,使用未來武器,但是,面對如此局面,依舊無計可施,他是如此的孤獨,孤獨到了在整個華夏神州大地上找不到第二個同行者。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

李如鬆處理掉了全部的俘虜之後,來到了蕭如薰的身邊,看到蕭如薰正對着那些糧食發呆,細細一想也就知道蕭如薰是什麼情況,對此,他沒有任何辦法,他是囂張,但是他也就是藉着囂張的名頭給自己謀利。

他難道還真的敢和利益集團作對不成?

李如鬆不傻。

“提督,眼下咱們怎麼辦?這裡的北虜是解決掉了,但是更多的北虜卻不知去向,咱們該怎麼辦呢?”

蕭如薰深吸一口氣,按耐住心中的沮喪。

“派出哨騎,往西面一直走,沿途若是能看到活着的難民,就像他們詢問是否看到北虜大軍的去向,北虜大軍三萬多人不可能人間蒸發,一定會留下痕跡,只要知道他們究竟往什麼方向去了,就能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李如鬆點了點頭:“諾!”

而後蕭如薰給柴國柱下令。

“柴總兵,你派人把這些糧食都裝車,單獨分開來裝,咱們有朝廷提供的足夠的給養,不缺糧食,現在就把這些糧食當做救災糧,沿途若是發現難民,就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度過這個冬日,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吧!”

柴國柱看了看蕭如薰,點頭應諾。

這位提督是個難得的心懷天下的人,可惜,誕生在此時,若是誕生在太祖定鼎天下或者是成祖靖難之役時代,必能建立更大的功勳。

蕭季馨,生不逢時啊!

之後,蕭如薰帶領兩萬騎兵和一萬步兵,湊齊了三萬兵馬,留下剩餘的兵馬守紫荊關,自己帶着主力西出紫荊關,一路往西面山西的地界行軍而去,抵達靈丘一帶的時候,哨騎得到了重要情報。

一支數目龐大的北虜騎兵十數日之前從這一帶轉向南下,不知道是去做什麼,但是在此之前,北虜大軍曾在這裡分兵,主力往紫荊關而去,另有萬騎當時就南下了。

這詭異的動向讓李如鬆和柴國柱面面相覷,怎麼都想不通裡面的道理,蕭如薰則陷入了深思。

北虜攻破平型關之後,兵分兩路,主力進攻平型關,一萬騎兵分兵南下,目前得知的情報是五臺已經失陷,而數日之後,三萬多北虜騎兵趁夜離開,然後也南下了,南下的方向毫無疑問應該是五臺方向,五臺再往南那是什麼地方?

那是太原。

如今的整場戰役的總帥王世揚所在地,並且太原還聚集了整個山西和榆林鎮的主力兵馬,人數超過十萬,是明軍的總大營,兵力雄厚防禦結實,這些北虜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他們難不成還真的敢和十幾萬明軍主力面對面對着幹?

騎兵打步兵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步兵只要結成整齊的方陣,並且擁有勇氣,那麼騎兵就會非常頭疼了,之所以人們以爲騎兵天生剋制步兵,主要的印象都來自於宋代,尤其是宋末和金人還有蒙古人的戰鬥,往往都是兵敗如山倒。

蒙古人暫且不論,但是對付金人的時候,宋軍是一點戰鬥意志都沒有,而且極端缺乏訓練,宋軍數量龐大是因爲一旦有流民就招募進軍隊,但是沒有訓練,這樣的軍隊的素質可想而知,就是烏合之衆,一觸即潰,當然兵敗如山倒。

有戰鬥意志,有勇氣,有訓練,結成軍陣,不會有馬敢於直接往軍陣上面撞,馬也是動物,也會害怕火和尖銳的東西,步兵方陣就像個大刺蝟,騎兵其實沒有太好的方法進攻步兵方陣,只是步兵方陣同樣無法反擊和追擊就是了。

明軍邊軍到底不像宋軍的禁軍和廂軍那樣慫,北虜多少有些忌憚,十幾萬的數量,北虜怎麼敢於正面挑戰?

王世揚也不是個怕事的性格,李如鬆形容王世揚是一個有膽子有勇氣就是腦袋不太靈光的人,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會臨陣逃跑,只要王世揚作爲主帥不動搖,十幾萬人聚在一起,勇氣還是有的。

四萬北虜,怎麼敢於正面挑戰十幾萬明軍呢?

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蕭如薰來不及思考太多,因爲太原實在是太重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太原要是遭了災,那整個山西就不安穩了,事關全局,容不得過多的思考。

蕭如薰立刻下令柴國柱帶五千步卒和五門紅夷大炮去收復平型關,堵住北虜北逃的關口,又令努爾哈赤帶五千遼東騎兵馳援雁門關,給雁門關守軍以激勵。

李如鬆留五千遼東漢騎和一萬整的女真精騎,努爾哈赤的兒子褚英和代善也留下來跟隨李如鬆,加上剩下的五千步卒,這兩萬軍隊則由蕭如薰親自統帥,南下太原。

十二 煩躁的哱雲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二百零五 斬!!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三 蕙質蘭心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九百六十六 後路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三百七十四 燈塔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七十 蕭李爭鋒(下)九十 最後的準備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五 視察軍營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八 難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