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

萬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明鎮南侯、世鎮緬甸御邊平南總兵官蕭如薰奉萬曆帝之詔令,率兵三千、戰船四十討伐造成大明移民和大明士兵死亡的西班牙下轄殖民地菲律賓總督府。

當日上午,蕭如薰在仰光軍港港口進行誓師出征大會,宣佈親自統兵征討呂宋西班牙人,爲大明慘死的子民和忠勇戰士報仇雪恨。

“昔日陳湯有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此煌煌之言歷經千古而未泯滅,依舊存於我等心中,願衆將士永不忘此言,世間但有明犯我華夏之跳樑小醜,漢家將士必捨命而征討之!雖遠必誅!”

衆將士齊聲喝道:“雖遠必誅!”

“出征!!”

蕭如薰一揮令旗,站鼓聲隆隆作響,水師出征!

此番出征,蕭如薰帶上了外事總參贊陳龍正,留袁黃鎮守大本營緬甸,一切事物皆由袁黃處置。

蕭如薰乘坐旗艦鎮南艦,這艘戰船是緬甸最大的戰船,足有七百噸之重,是造船廠的大師傅們專門獻給蕭如薰的賀禮,蕭如薰就用自己的封號給這艘船命名,使之成爲緬甸鎮水師的旗艦,平時是水師總兵江大海的坐艦,戰時就是旗艦。

說起來這個給戰艦單獨取名的事情在大明還是蕭如薰首先做的,在此之前,明朝水師不成編制,並沒有什麼戰艦單獨取名的傳統,一般都是哨船福船沙船烏船之類的,沒有單獨的名字。

蕭如薰給這艘戰艦取名之後,水師就開始興起給戰功卓著的戰艦取名,每次海戰只有戰功最大的三艘戰艦纔有取名權,所以至今爲止,四百艘戰艦規模的緬甸鎮艦隊,只有二十七艘戰艦有名字,其餘的都是沿用大明舊制。

有名號的戰艦一般才能成爲某一場中小型海戰的旗艦,而有名號的戰艦的艦長一般有成爲分艦隊副總兵的資格。

蕭如薰設置的緬甸鎮水師設總兵一名,也就是江大海,設副總兵十名,分別統帥十支分艦隊,而這一次隨同出征的就是第六分艦隊,副總兵王威管轄的艦隊。

原本蕭如薰不出徵的話鎮南艦也不會出徵,江大海也不會出徵,不過蕭如薰決定出徵,那麼江大海就必須要隨行成爲艦隊指揮官了。

說起來,蕭如薰麾下的軍隊無論是陸軍還是水師,都是他一手打造,裡面基本沒有明廷的色彩在裡面,五千寧夏火器營的老底子是他親自在寧夏選擇軍官士兵組建而成,是他的起家部隊。

來到緬甸之後擴軍的士兵也是他自己挑選的,之後用戰功爲憑證提拔基層軍官和中級軍官,選擇都是他做出,沒有明廷的干預。

而水師就更是如此,如果說跟着他的老部下們身上還有明廷的軍職,而水師軍官就是蕭如薰一手提拔起來的,明廷調回水師的時候,基本上只給蕭如薰留了船,水師官兵沒留多少。

官兵大約只有三五百人,更別說以前的艦長之類的軍官,只有三四個留了下來,而這三四個老人都在三年多的海戰中戰死了,老水兵們也多有戰死,但是他們帶出來的新人卻急速成長起來了。

可以說水師也是完全清一色的難民中選拔出來的士兵和軍官,全都是蕭如薰親自提拔,比如現在他任命的水師總兵江大海,這個姓名都充滿水特色的傢伙是福建人,以前是跟着商船跑商的操船手,七歲就跟着家裡人跑商船了。

後來二十一歲的時候,自己跟着的那艘商船給海盜襲擊了,船上的人包括自己的老爹都給海盜打死了,他抱着一片木板,走了狗屎運,飄回了福建沿海。

但是因爲隨船人都死了,家裡除了老爹也沒有其他人,精神恍惚,成了流民,渾渾噩噩的跟着一羣人一起送到了緬甸來。

本來以爲是等死,結果卻迎來了人生第二春,正好趕上了蕭如薰擴建水師,號召原先有水手經驗的和操船經驗的人加入水師,他第一個報名加入,二十天以後就參加了人生第一場水戰。

有些人天生就會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戰爭天才,這是無解的。

就好比霍去病十七歲上戰場,一直到死,就沒打過敗仗,他和誰學的兵法?學了幾年?有經驗嗎?

但是把大漢無數經驗豐富的名將打得毫無辦法的匈奴人落在霍去病手上就真的是倒了血黴,遇着霍去病就要輸,沒一次贏過,最後給打到了狼居胥山,連老巢都沒了,你說他十七歲上戰場,怎麼就那麼能打?

岳飛說過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個“心”,大概就是軍事天才纔有的東西。

霍去病也有,所以他是戰爭天才,爲戰爭而生,戰爭快結束了,就死了,彷彿他的一生只爲了那短暫的六年而活,留下千古不滅的佳話。

江大海名字裡有江有海,他老爹給他取名字的原因就是希望他能縱橫江海,大字不識一籮筐,經過蕭如薰的掃盲行動之後,才勉強掌握了三百多個字,但就是這樣,這傢伙參加水師三年以來,未嘗一敗。

第一次參加水戰對付海盜時他就紅了眼,當時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炮手,但是卻幹了艦長的事情,那艘戰艦的艦長被海盜的流彈給打死了,戰艦被三艘海盜船包圍,沒什麼經驗的船上水手士兵亂作一團。

就這傢伙屏氣凝神,紅着眼睛一炮打穿了一艘海盜船的指揮樓,直接幹掉了那艘海盜船的船長,然後換上開花彈,連開三炮,把船上的海盜炸得七零八落。

他的英勇表現和奇妙的準頭帶動了士兵們的勇氣,那些新兵蛋子跟着他一起,英勇開炮作戰,竟然擊沉一艘海盜船,殺出重圍,之後,蕭如薰親自接見他,直接火線提拔成艦長。

之後一年內,他指揮自己的戰艦和炮手,連戰連捷,第二次出戰擊沉三艘海盜船,第三次出戰擊沉四艘海盜船,第四次出戰,蕭如薰直接給了他當時一支分艦隊七艘戰艦的指揮權,讓他單獨行動,追擊一支有十二艘戰船組成的海盜團伙。

這團伙剛剛搶了琉球國的一支商船隊,琉球人無力追擊,就向蕭如薰求援,蕭如薰一尋思,就讓江大海去了。

沒人看好他,甚至袁黃都質疑蕭如薰的決定,認爲這樣的決定太兇險,讓一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福建仔擔任分艦隊的統帥,萬一出了事情怎麼得了?打擊的不僅是蕭如薰的威信,打擊的也是大明的威信。

然後他帶着七艘戰艦全須全尾的回來了。

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十六 寧夏亂平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十 蕭李爭鋒(下)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六十四 戰與和(上)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三百三十五 戰象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一十一 誠意四百四十九 山頭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七十四 兵變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三十二 炸城牆?!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四 進入角色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四百九十七 選將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四百零九 條件(下)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八十四 談判專家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